英科學家從樹蛇口中救下變色龍新物種(圖)

2020-12-23 搜狐網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約克大學科學家近日在非洲坦尚尼亞東部山區叢林中科考時發現了一個新的變色龍物種,並將其命名為「Kinyongiamagomberae」。更為驚奇的是,當時恰巧有一條樹蛇正準備生吞這隻變色龍。科學家的到來打亂了樹蛇的計劃,樹蛇被迫吐出已吞下一半的變色龍而匆匆離開。

  

  這隻新發現的變色龍身長僅為15釐米,大人的一隻手掌足夠託起它。

  近期,英國約克大學生態學家安德魯-馬歇爾正在坦尚尼亞烏德宗瓦山國家公園原始森林中考察猴類的生存狀況,他正巧碰到了這一驚險的場面並救下了這隻小變色龍。馬歇爾介紹說,「我當時正在做一些科學考察,突然看到了這條樹蛇。它也看到了我,它竟然從口中吐出一隻奇怪的小變色龍,然後匆忙逃走。我拍下了變色龍的照片,並將照片拿給當地的爬行動物學家辨認。他們認定,這是變色龍的一個新物種。」

  這隻新發現的變色龍身長僅為15釐米,大人的一隻手掌足夠託起它。它樣子看起來很乖巧、可愛。與其他變色龍物種相比,它的頭部圖案和頭部大小都很有特點,特別是它的鼻子突出部位的扁平形狀更是顯得與眾不同。

  此後不久,馬歇爾科考隊的另一名科學家又在數公裡外的地方發現了第二隻這種變色龍。與第一隻不同的是,第二隻看起來更加活潑。馬歇爾表示,「能夠發現這樣一個新物種,是非常神奇和令人振奮的。我已經在坦尚尼亞工作了11年之久,在工作中我經常會關注一些有趣的事物,此前也發現了許多新的植物物種。但是,這一次發現脊椎動物新物種,確實感覺有點特別。眾所周知,變色龍非常善於偽裝。當你在森林中穿行的時候,一般很難發現它們。」

  近年來,全球平均每年會發現兩種變色龍新物種。一些新發現的物種通常以發現者或名人的名字來命名,但馬歇爾卻給這隻變色龍取了一個嚴肅的名字,以發現地的森林名稱作為它的名字,即「Kinyongiamagomberae」。馬歇爾希望這種命名方式能夠得到當地人的認可和支持,從而對這片森林起到保護作用。

  Magombera叢林是坦尚尼亞烏德宗瓦山國家公園原始森林的一部分,是全球最能體現生物多樣化的地區之一。那裡的未知物種成千上萬,其中包括許多瀕危物種,如紅疣猴等。馬歇爾的研究團隊也已經在那裡發現了多個新物種。但是,目前這片森林仍處於無保護狀態。當地一家糖業公司正準備將這片森林改造成人類的定居點。科學家們擔憂,隨著大規模的開採和破壞,這片具有生物學研究意義的原始森林將有可能會消失。

相關焦點

  • 英科學家發布翼龍新物種形象 體積龐大如飛機(圖)
    中新網9月12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英國科學家10日發表一項研究成果,聲稱發現一種新類型翼龍「波瑞阿斯冰龍」,這種體積和飛機一樣龐大的飛行爬行動物,一度稱霸白堊紀晚期的天空,與暴龍和三角龍生存在同個時期。
  • 科學家發現海洋新物種:全透明水母 在海底最深處
    2020年12月2日報導,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一個研究小組在處理一段水下視頻時,意外發現了一種新的梳狀水母物種。這是一個全新的物種,當時是在海底的最深處。NOAA團隊將這種半透明的動物命名為Duobrachium sparksae。這是一種櫛水母,俗稱梳狀水母。
  • 科學家發現新果蠅物種
    新華社倫敦7月30日電 (記者曹麗君)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發現一種通過自然雜交形成的新果蠅物種,鑑於果蠅的生長特點,他們推測由雜交產生新物種可能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    此前,科學家一直認為,大部分新物種的產生都是從現有物種中分化而來的。
  • 印尼現大量新物種:長鼻蛙最小袋鼠巨型老鼠(圖)
    第8頁:新型花蝶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李雪報導,據美國有線新聞網5月17日報導,科學家在位於東南亞地區的印尼熱帶雨林發現非常珍貴的新物種,其中包括擁有類似童話人物匹諾曹一樣長鼻子的青蛙。    國際保護組織在印尼巴布爾省的福賈山脈(Foja Mountains)考察中發現了數十個新物種。而擁有長鼻子的樹蛙就是其中一種。其中,雄性樹蛙擁有突出的尖鼻子。
  • 狡猾樹蛇捕食變色龍瞬間
    狡猾樹蛇捕食變色龍瞬間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1日報導,近日,攝影師Jacobus Albertus Slabbert抓拍到了一條雌性非洲樹蛇在野外捕食變色龍的精彩瞬間。據了解,這條樹蛇當時並沒有直接將這只可憐的變色龍直接吞進自己的肚子裡,而是等待毒液生效之後才選擇享用這頓美餐的。
  • 樹懶為省體力,為何掉下樹的孩子都不救卻為上廁所必須要爬下樹?
    樹懶一輩子幾乎都在樹上生活,即使自己孩子不小心從樹上掉下來,它都可能不下樹去救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一個事卻讓大家覺得樹懶更為奇葩:樹懶那麼懶,自己孩子都不下來救,卻要單獨爬下樹去拉屎?但是地面上充斥著危險,在地面上他們缺少了在樹上獨有的安全性,每一隻路過的掠食者都可能會輕易的「撿到」食物,對於行動遲緩的它們來說,即使是有點行動能力的小物種都能分分鐘幹趴它們!所以所有成年樹懶的意外死亡事件中,超過50%都是發生在它們上廁所的時候。
  • 繪本推薦 |《聰明的變色龍》小動物運用智慧戰勝大傢伙的小故事
    》作者:[英]莫溫伊·海蒂斯/文;艾德裡安娜·肯納韋/圖譯者:冊冊出版社:新星出版社適讀年齡:3-6歲推薦指數:★★★★擅長運用水彩描繪非洲的原始風光及豐富的物種,生動地展現了非洲大地多彩多姿的畫面。她和莫溫伊·海蒂斯合作多年,共同創作了《好餓好餓的鬣狗》《好大好大的大象》《很帥很帥的野豬》等廣受歡迎的童書,並憑藉《聰明的變色龍》榮獲1987年度凱特·格林威大獎。
  • 它們才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科學家表示它們跟人類不相上下
    眾所周知,在地球46億年的生命長河中,許多物種因無法適應生存環境而滅絕,能夠成為地球的「統治者」的物種寥寥無幾。人類也經歷了幾百萬年的演化,才能成為地球的主宰者,人類文明也成為了地球上最高級別的文明。但是,隨著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除了人類之外,還有一個物種也是擁有高級智慧的生物,有可能僅次於人類。這種擁有高級智慧的生物就是章魚,也稱為八爪魚。是一種軟體海洋生物,主要生活在溫帶海域之中。
  • 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現兩種新的哺乳動物物種
    ▼ 在對動物的新組織樣本進行DNA測試後,科學家確定在澳大利亞南部發現了兩種新的哺乳動物物種,這是兩種生活在澳大利亞森林中的貓大小的有袋動物。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詳細介紹了這一發現。
  • Cytoscape可視化物種分類樹結構
    折騰一番後,發現這個圖的工作量貌似蠻大的。因此本篇就只是概括了一下大致的過程,包括如何準備輸入數據,以及在Cytoscape可視化時大致上要點擊哪些按鈕等,並未仔細琢磨成品圖。所以,下文略顯粗糙,大家有興趣就看吧……這其實是個物種分類樹,代表的微生物分類。從高級分類水平(界,細菌和真菌)的根節點開始,依次往低分類層級(門綱目科屬等)延伸,逐漸形成分支,末端節點應該是OTU或者種水平。
  • 地球生物界發現的新物種,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造型獨特
    可是近年來,隨著科學家研究探索的深入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那就是地下生物圈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和龐大,有可能陸地和海洋生物圈加起來也沒有地下生物圈龐大。我們想要了解地球生物世界,就需要不斷發現新物種,而地球上的新物種基本每年都有發現,近年來,地球生物界出現了不少的新物種,你認識幾個?每一個都造型獨特。
  • 科學家發現樹蘿蔔屬植物新種
    目前為止,緬甸記載有樹蘿蔔屬植物58種,包含近年來中國和日本學者命名發表的3個新種和1個新變種。隨著野外科考和採集的深入,一些新的類群將被陸續發現並被科學認識。樹蘿蔔屬植物常為附生常綠灌木,通常具有膨大紡錘狀的根狀莖,形似「蘿蔔」,因而冠名為樹蘿蔔;該屬大多數種類的花具有鮮豔管狀花冠,花冠下垂,花期較長,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開發潛力。
  • 《顏色各異的變色龍》金錢豹子-協助拍攝
    避役(學名:Chamaeleonidae)(英語:chameleon)俗稱變色龍,蜥蜴亞目(Sauria)避役科(Chamaeleontidae)爬行類,產於東半球,主要樹棲。特徵為體色能變化。每2~3趾併合為二組對趾、端生牙,舌細長可伸展。
  • 科學家發現似浣熊和泰迪熊雜交的新物種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似浣熊和泰迪熊雜交的新物種 Olinguito是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脈中新發現的物種。 古生物學家、昆蟲學者和海洋生物學家似乎總在發現新的恐龍、蟲子和深海生物。但是在21世紀,還能發現新的哺乳動物嗎?
  • 太平洋發現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圖)
    太平洋發現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鳳凰科技訊北京時間2014年4月22日消息,美國生活科學網站報導,近日科學家們宣布在北美太平洋海岸的深水域裡發現了四個肉食性海綿動物新物種,它們主要以端足目動物和其它小型動物為食
  • 變色龍簡筆畫怎麼畫 - 變色龍簡筆畫教程
    變色龍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爬行動物,它有適於樹棲生活的種種特徵和行為。這個簡單的簡筆畫教程將向你展示如何使用鉛筆和紙繪製一隻變色龍。你可能還需要使用橡皮擦來糾正錯誤或擦除引導線,並使用蠟筆、彩色鉛筆、水彩或顏料來給圖片上色。
  • 高冠變色龍及日常飼養.(一)
    高冠變色龍(Chamaeleo calyptoratus),又稱高帽變色龍。因頭上高聳的肉冠而得名,是少數分布於亞洲的種類,其餘大多分布於非洲,特別是馬達加斯加島上。高冠變色龍得名於他們頭頂由骨板構成的高聳如高帽般的頭冠,是樹棲日行性變色龍。高冠變色龍適應的溫度範圍很大,讓他們成為最容易繁殖的變色龍品種。
  • 彩虹蛇和龍蜥蜴,大湄公河發現163新物種!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12月 20日發布消息稱,科學家近期在東南亞大湄公河流域發現163個全新物種,例如頭部映著彩虹光芒的蛇,以及外形像龍的蜥蜴。泰國清萊府新發現的一種蠑螈(Tylototriton anguliceps ),它身上的黑、紅色標記,類似電影《星際迷航》裡的克林貢。彩虹頭蛇,發現於寮國北部巖溶絕壁中。路透社報導,科學家今天(12.20)在報告中公布這些新發現,包括寮國淺藍色壁虎,以及泰北稀有品種香蕉,因森林砍伐日益嚴重,這種香蕉瀕臨絕種。
  • 重現2篇Nature中GraPhlAn繪製的超高顏值物種樹Cladogram
    GraphLan繪製教程我們經常在文章中看到這樣的圖Yang Bai, Daniel B.
  • 高冠變色龍飼養終極版
    大家都知道高冠變色龍是屬於避役科類,生活在葉門,也是少數分布在亞洲的變色龍,所以我們要想養好就要去了解它,從它的生活環境、溫度、溼度、食物及一般的病理情況等這幾方面入手,飼養時儘量模擬野生變色龍野外生活條件及習慣,老生常談還是先說說高冠變色龍生活上的一些基本常識:(新手可以看一下)網箱:高冠變色龍是典型的樹棲日行性變色龍。習慣於在垂直的空間中上下活動,所以飼養箱的高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