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裡賈母和黛玉有一段對話提到了四書,賈母問黛玉念何書,黛玉道,只剛念了《四書》。這裡的四書其實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些也是南宋理學家朱熹對此所作的稱呼。
《論語》的作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所記錄的師生之間的語錄。像我們所熟知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類的經典語錄都是出自這本書。
《孟子》的作者是孟子以及其弟子所記錄的師生之間的對話。其中也是有不少經典語錄的,比如「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個也是課本裡所學過的經典語錄。
《大學》的作者是曾參,經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出自這本書。
《中庸》的作者是戰國時期的子思,人們常說的「道不同不相為謀」就出自這裡。
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
《詩經》的作者是西周時期人物,具體是誰現已不可考,不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類詩句早已流傳不朽。
《尚書》是成書於周代先秦諸子所做,其中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克勤於邦,克儉於家」,意思是在國家的事情上要勤勞,在家庭生活中要簡樸。藝人李克勤的名字估計也是出自這本書。
《禮記》又名《小戴禮記》相傳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學生們所作,西漢禮學家戴聖所編。著名語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就是出自這本書。
《春秋》為孔聖人所做。毛主席跟朱德司令常開玩笑所說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就是出自這本書,意義重大。
另外在金庸的小說裡,有個橋段是將五嶽比作五經的,比如華山是春秋、衡山是詩經、恆山為易經、嵩山為尚書、泰山為禮記,聊以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