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古早味業者同臺切磋技藝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29日在廈門沙坡尾開幕。來自福建和臺灣的20餘家古早味餐飲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技藝。

  活動現場,古龍、阿吉仔、黃則和、邵子牙等10餘家廈門老字號品牌,同臺烹飪閩南傳統美食;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等臺灣老品牌也帶來當地古早味。臺灣特色蛋糕、廈門薄餅、臺式烤腸以及牛肉麵等美食輪番在食客面前製作展示,同臺競技。

  金門高粱展位上,其負責人黃志剛介紹,位於金門縣的金門酒廠得天獨厚,擁有島上絕佳的水質、空氣、氣候及原料四大天然釀酒條件,經花崗巖洞長時間窖藏,所釀高粱酒清亮、醇厚。

  「金門高粱的製作技藝來自大陸,在傳承中不斷改進創新。」黃志剛說,「我們很高興,現在能通過多個渠道,讓金門高粱酒又回到大陸,讓更多大陸民眾品味。」

  太祖食品現場工作人員林貴榮將其熱門產品雪花酥切成小片,分發給遊客品嘗。「太祖雪花酥採用奶香濃鬱的太祖牛軋糖、加上酥脆可口的餅乾,適量蔓越莓、草莓幹的巧妙融合,吃起來Q軟不粘牙,綿軟香甜,奶香濃鬱。」她說。

  當天,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同時向市民開放。展示中心內,集合了多個廈門老字號企業,集中展示銷售其老字號創新產品。

  本次活動由廈門食安辦指導,廈港街道、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老字號協會、美團點評集團主辦,海西晨報社承辦。

兩岸美食同臺 共促食品安全

  6月29日至30日,「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在廈門沙坡尾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舉辦。現場除了食品安全宣傳之外,還邀請了兩岸眾多美食品牌前來參展,現場還舉行食品安全知識競猜、食品安全快檢等環節,讓市民遊客參與這場食品安全嘉年華。

  本次活動由廈門食安辦指導,廈港街道、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老字號協會、美團點評集團主辦,海西晨報社承辦,旨在展現兩岸老字號老味道食品,讓人們在品味中感受食品安全帶來的美好生活。

  20家閩臺古早味同臺競技

  廈門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市場監督局副局長饒滿華表示,廈門老字號以及臺灣品牌中,有不少優質企業,他們在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是遵法守信的典型。

  美團點評集團政務負責人葉臻瑜表示,「我們也積極配合廈門市市場監督部門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工作,落實第三方平臺的主體責任,從『網際網路+監管』入手,以廈門為圓心,向全國各地推廣應用。」

  現場,古龍、阿吉仔、黃則和、邵子牙等10餘家廈門老字號在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舉辦了試吃品鑑會,閩南傳統美食吸引了不少食客。而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元祖食品、享億來臺灣小吃、臺野牛肉麵、保利達、淘氣阿伯乾拌麵、叨天樂活早午餐等臺灣品牌也帶來了特色美食。

  主打健康美味,吸粉無數

  一走進美食展,食物的香氣撲面而來。有「廈門素餅之首」美稱的南普陀素餅,作為廈門老字號,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的目光。而吳招治薄餅也吸粉無數,其他展位的商家也忍不住前往購買。

  在淘氣阿伯乾拌麵的展位上,工作人員早已做好了香噴噴的拌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拌麵Q彈不軟爛,搭配百年傳承的秘制配料,獲得了不少好評。

  金門高粱的醇香吸引了不少觀眾。金門酒廠推出的「+10元加購一瓶」的活動廣受好評。「聽說現場有金門高粱在做活動,我就和朋友一起過來了。這次買了好多高粱酒,準備送人。」參加活動的王先生向記者展示了手中的購物袋,十分開心。

  金門高粱展位相關負責人黃志剛介紹,位於金門縣的金門酒廠,擁有絕佳的水質、空氣、氣候及原料四大天然釀酒條件,經花崗巖洞長時間窖藏,所釀高粱酒清亮透明、醇厚甘洌。 「金門高粱的製作技藝來自大陸,在傳承中不斷改進創新。」黃志剛說,「我們很高興能通過多個渠道,讓金門高粱酒又回到大陸,讓更多大陸民眾品味。」

  在炎熱的天氣下,享億來展位上清新的檸檬愛玉飲料備受歡迎。除了清涼飲品之外,他們還推出了臺灣香腸、甜甜圈等特色小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十分注重食品安全,堅持採用新鮮食材作為原料,打造健康品牌。

  主打臺式早午餐的叨天樂活負責人楊斯凡表示,借著這次機會,他們推出了蛋餅、黃金右腿等產品,看看遊客的反響如何。該店今年已在廈門開設5家早午餐店,她覺得廈門的餐飲市場潛力大,通過食安周活動宣導,能讓大家更認可臺式餐飲的品質。

  「廈門對我們來說非常親切,我們也看到了這裡的市場。」福建元祖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維剛說,一年前受惠臺措施的激勵,他在廈門開始自己的事業,該公司現場推出了不少新品蛋糕及綠豆糕等特色伴手禮,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張維剛透露,今年有望將業績翻倍,「在不斷擴展市場的同時,我們積極融入當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支持我們的產品。」

助力食品安全周

開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29日在廈門沙坡尾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拉開序幕,眾多兩岸老字號老味道餐飲品牌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技藝、展示形象,讓市民和遊客在品味中感受食品安全帶來的美好生活。

  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活動當天,10餘家廈門老字號品牌在廈門老字號創展示中心舉辦了試吃品鑑會,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品嘗、購買。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等臺灣老品牌也紛紛拿出龍頭產品,並推出各種優惠,廣受歡迎。

嘉賓在品嘗臺灣品牌飲品(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在臺灣品牌元祖食品展位前,臺灣青年張維剛熱情地向圍攏過來的人們推介展品,並邀請大家試吃,「我們的綠豆糕都是獨立包裝,甜而不膩,非常契合這次食品安全周的主題,希望能夠借這次活動讓更多人喜歡。」

  廈門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場監督局副局長饒滿華在現場表示,在切實抓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同時,也需要推舉廈門老字號或是臺灣誠信品牌作為遵法守信典型,推廣企業主體責任與品牌聲譽、經濟效益相聯繫的價值傳導機制,向全社會弘揚尚德守法的行業風氣。

市民和遊客在臺灣品牌美食展位前駐足(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在網絡營銷大行其道、網紅品牌層出不窮的當下,老字號、老品牌如何守正創新、贏得更多年輕人青睞,是閩臺兩地餐飲品牌業者共同面臨的挑戰。對此,活動主辦方之一、美團點評集團福建區域負責人葉臻瑜認為,閩南老字號品牌品種豐富、口味多樣,但普遍存在開發程度較低的問題,建議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升和推廣品牌形象。

  本次活動由廈門食安辦指導,廈港街道、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老字號協會、美團點評集團主辦,海西晨報社承辦。現場還設置了食品安全知識競猜、食品安全快檢等環節,讓市民遊客深度參與到這場食品安全嘉年華中。

「閩臺古早味大擂臺」廈門開幕

  「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29日在廈門開幕。兩岸眾多古早味餐飲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廚藝,為遊客奉上了豐盛的「美食品鑑會」。

  「閩臺古早味大擂臺」設在位於廈門沙坡尾的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活動現場,不僅有古龍、阿吉仔、黃則和等多家廈門「老字號」品牌提供了閩南傳統美食,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元祖食品等臺灣老品牌也帶來了當地的古早味。

  6月29日,「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在位於廈門沙坡尾的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開幕,吸引兩岸古早味餐飲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廚藝。圖為閩南傳統小吃——薄餅。 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

  金門酒廠攤位前,工作人員以金門高粱酒現場製作的調酒吸引眾多遊客排隊品嘗。金門酒廠(廈門)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希望以調酒的形式,讓不同年齡層的人能夠認識金門高粱酒,打開更大的市場。

  太祖食品攤位的雪花奶酥,也頗受遊人歡迎。自2006年落地廈門,太祖食品進入大陸市場,目前已形成臺灣技術供應、廈門在地生產的模式。除了進駐商場、專賣店,也開啟了網絡銷售模式。隨著銷售量不斷上升,太祖食品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

  「廈門對我們來說非常親切,我們也看到了這裡的市場。」福建元祖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維剛是一名「90後」臺青,一年前受惠及臺胞措施的激勵,在廈門開始自己的創業計劃。

圖為美食車吸引遊客。 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

  張維剛透露,今年有望將業績翻倍,「在不斷擴展市場的同時,我們積極融入當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支持我們的產品。」

  廈門市思明區個體私營協會臺商分會會長黃啟璋告訴記者,目前,已有700多家臺灣食品企業落地廈門。「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兩岸商家共同參與飲食文化的交流,參與食品安全共治,為消費者帶來好吃又吃得安心的食品。」

2019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

  小學生們將所學到的食品安全知識編成快板《我是食安小衛士》,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做了精彩表演。

  今年,市食安委對原「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庫」「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做出擴充調整。圖為食安專家代表上臺接受獻花。

  啟動儀式上,市食安辦首次推出「古早廈門味,濃濃食安情」品鑑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每年的食品安全宣傳周,已經成為一場向全社會集中展示食品安全治理成果、創新開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行動、廣泛傳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嘉年華。昨日上午,由市食安辦主辦的2019年廈門市食品安全宣傳周正式拉開帷幕。今年宣傳周的主題為「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旨在以「德治」和「法治」保障食品安全,同時積極向社會公眾普及食品安全知識,開展普法教育,提高市民食品安全參與意識與責任意識,增強社會公眾的食品安全知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營造人人參與、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聚焦校園食安

  持續開展200場食安知識講座

  在去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市食安辦攜手市教育局組建了一支「食安科普校園走透透」宣講團,邀請食安專家走進全市中小學,為孩子們講授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原本去年計劃一學年完成100場,但因為主動報名參與活動的學校太多,專家們一個學期就走了97所學校,整個活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饒滿華說。她表示,今年宣傳周期間,市食安辦仍將圍繞校園食品安全這一主題,繼續充分發揮「食安科普校園走透透」宣講團的專業特長,持續在全市各中小學開展200場食品安全知識講座,提高在校師生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及行為形成率。

  昨日的啟動儀式上,宣講團的專家們也來到現場。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走進校園義務開辦講座,足跡遍及最偏遠的農村學校,為孩子們講授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付出了艱辛的汗水,也贏得了大批小「迷弟迷妹」。孩子們還將所學到的食品安全知識編成快板《我是食安小衛士》,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做了精彩表演,把收穫的知識傳遞給大家。

  此外,為進一步強化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提升社會共治水平,在去年建設首批10家「市級食品安全教育基地」基礎上,市食安辦繼續在全市範圍內鼓勵和引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教育基地」建設活動。啟動儀式上,集美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廈門肯德基有限公司、廈門鼓浪嶼食品廠有限公司等第二批12家市級「食品安全教育基地」獲得授牌,並正式開放公眾團體預約通道。

  注重公眾參與

  24場「食安鬥陣行」將在全市上演

  在去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商出版社主辦的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案例評選」活動中,我市的「食安鬥陣行」系列活動榮獲「全國政府類十佳案例」榮譽,這也是食品安全領域唯一的獲獎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食安鬥陣行」系列的許多活動正是以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為契機推出的。

  「食品安全需要人人關心、人人參與,才能更好地實現人人共享。我們始終致力於把專業化的食品安全信息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給百姓。」

  饒滿華介紹,今年宣傳周活動將更加注重公眾參與互動,市食安辦將在全市六個區啟動24場「食安鬥陣行——幸福社區總動員」大型廣場宣傳活動,不僅將邀請廣大市民走進田間地頭,走進企業、實驗室、學校食堂,親身體驗和感受食品安全工作,還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和媒體記者一起參與監管執法檢查。

  去年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市食安辦聯合廈門電視臺「特區新聞廣場」、廈門日報推出了「月月十五查餐廳」行動。一年來,許多市民朋友踴躍票選要檢查的餐廳,並跟隨鏡頭與監管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同檢查餐廳後廚,一同見證食品安全的點滴進步。這種市民點單、部門檢查、媒體報導的形式,不僅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點讚,也深受餐飲業經營者關注。

  據介紹,今年,市食安辦將在繼續辦好「月月十五查餐廳」的基礎上,推出一檔全新節目「食品安全你我他」,每月播出一期。該節目著眼於最貼近百姓需求的食安話題,會同新聞媒體,邀請食安專家、食品生產經營業者,開展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傳遞科學理性的食品安全知識,並拍攝剪輯成短視頻,在「食安廈門」微信公眾號等媒介上播出。

  強化社會監督

  志願者當上食品安全義務巡查員

  有這樣一支食品安全志願者隊伍,成立三年來,他們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傳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如今,這支隊伍將進一步壯大。為深入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強化食品安全社會監督,今年宣傳周前夕,市食安辦牽頭,面向機關事業單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檢測機構、消保委等招募了一批食品安全義務巡查員志願者。

  昨日上午,新組建的10支食品安全志願者義務巡查隊獲得授旗。這10支隊伍分別是:廈門食品安全志願者義務巡查思明分隊、湖裡分隊、集美分隊、海滄分隊、同安分隊、翔安分隊、機關分隊、檢驗機構分隊、媒體分隊、網絡騎士分隊。

  「食品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作為志願者,我們希望通過日常對餐飲店、食雜店的義務巡查,當好食品安全監督員的角色,為監管部門及時提供問題線索,成為增進政府和社會溝通,準確傳遞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紐帶和橋梁。」翔安食安志願者義務巡查隊隊長王龍攀表示。

  為加強統籌協調,市食安辦還設立食品安全志願者義務巡查總隊,總隊將指導10支隊伍開展明察暗訪、線索舉報、隱患巡查等工作。

  食品行業相關社團組織在食品行業強化自律、倡導誠信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啟動儀式上,廈門市老字號協會秘書長楊毅代表廈門食品安全相關行業協會(學會),向全市所有食品行業社團組織、生產經營單位發出「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倡議。

  聲音

  市食安辦主任、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許國華:

  讓監管始終「跑」在風險前面

  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務。

  食品安全治理必須堅持法治先行,嚴字當頭,緊盯群眾關心關注的食品安全重點問題,防範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讓監管工作始終「跑」在風險前面,健全覆蓋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鏈條最嚴格的監管制度,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同時,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齊抓共管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不僅需要政府肩負起管理的責任、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還需要企業擔當起誠信守法的責任和社會發揮其監督責任,特別是企業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要不折不扣將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核心就是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負責。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如果社會的每一個利益相關方都能發揮作用,積極關注和參與食品安全社會事務,必將增加違法者的壓力和違法成本。因此,我們既要進一步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傾聽民聲,回應關切,又要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宣傳、風險交流等服務,激發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內生動力。

  廈門市食安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授、全國政協委員李蓉:

  發揮專業優勢護航食品安全

  作為一名長期奮戰在食品安全戰線上的老兵,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份榮譽背後,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專家委員會的一員,我們將積極參與研究、制定、論證全市食品安全發展戰略、規劃及相關政策和規範性文件;參與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評估、食品安全檢驗方案等工作,科學判斷食品安全形勢,提出促進食品安全工作發展的建議;對全市重大、疑難、有爭議的食品安全事件處理提供諮詢、鑑定等專家意見;主動了解、掌握國內外食品安全領域的最新動態,及時向市食安委及其成員單位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議。

  在今後的工作中,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必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搭建起政府部門、企業、媒體、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主動為廈門市的食品安全獻計獻策、保駕護航,為創建人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醒

  2019年廈門市食品安全宣傳周

  -時間:6月20日-30日

  -方式:線上和線下同步

  宣教和互動融合

  -內容:

  >我市農業農村、市場監管、教育、公安、海關、科協等15家單位將全程參與並設置部門主題日,僅市級層面就將開展48項活動

  >廈門老字號協會、餐飲協會等食品行業協會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舉辦各類主題活動

  >許多關注和重視食品安全的企業、媒體、市民也將加入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的大家庭

  預告

  閩臺古早味大擂臺 今日在沙坡尾登場

  昨日的啟動儀式上,市食安辦首次推出「古早廈門味,濃濃食安情」品鑑會,邀請廈門老字號傳統名小吃代表擺攤設點,現場展示傳統食品的製作技藝,講述老字號品牌背後的故事,倡導匠心精神,強化行業自律,並邀請現場來賓試吃品嘗。

  據介紹,宣傳周期間,市食安辦還將在沙坡尾舉辦面向市民的品鑑會。今天,他們將邀請臺灣及本地小吃業者,在沙坡尾舉辦「閩臺古早味大擂臺」活動。在品鑑兩岸美食的同時,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問答、食品安全快檢等活動,倡導老字號、古早味的傳承與保護,助力傳統餐廳轉型升級。

  食安知識比一比 在線答題有紅包

  宣傳周期間,市食安辦還將在「食安廈門」及廈門網微信公眾號首頁,面向社會公眾推出「第五屆食品安全知識網絡有獎競答」活動。

  競答活動題目設置以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科普常識為主要內容。邀請市民群眾參與在線答題,答對一定數量題目即可領取系統發放的微信紅包。

  相關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十佳優秀案例出爐

  近年來,市食安辦「食安鬥陣行」活動的成功開展,也充分調動了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基層單位、企業、行業組織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積極性。他們積極創新理念、勇於探索實踐,在行業方面走在前頭,打造了許多精品案例,為全社會食安治理提供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

  此次優秀案例評選由市食安辦主辦、廈門日報社承辦,一共收到各單位精心選送的32個案例,經過網絡票選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廈門市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十佳優秀案例。宣傳周期間,本報將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優秀案例徵集評選」專題報導中陸續推出相關報導。

  廈門市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十佳優秀案例

  「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

  湖裡區學校食品安全多元共治機制

  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同安「食安之窗」現場執法新聞專欄

  陽光育人路食安大課堂

  集美「鄉廚合作社」破解農村集體聚餐問題

  翔安新圩豆乾小作坊聯盟

  同安食品安全「微宣傳」

  美團點評「天網、天眼」社會共治系統

  金雞亭社區「家校社三位一體」午託班食品安全巡查隊

  同步

  智囊團擴充調整 新一屆廈門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成立

  自2016年廈門市食安委組建「食品安全專家庫」和「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以來,食品安全專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提升我市食品安全科學管理水平,研判食品安全形勢,助力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智囊團作用。

  今年,根據工作需要,市食安委對原「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庫」「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做出擴充調整,聘請李玲玲等208人為我市食品安全庫專家,聘期為五年,並在啟動儀式上為專家頒發聘書。

  據介紹,新調整的專家委員會由7組32人增加至11組56人,由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饒滿華任主任委員。此外,新一屆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主動順應食品安全工作發展形勢,增加動物產品檢疫組、大數據分析組、保險諮詢組、國際交流組,進一步擴展了專家庫的專業領域,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專家庫作用。


(根據新華社、人民日報、中新社、海西晨報、廈門網等綜合整理)

相關焦點

  • 「閩臺古早味大擂臺」廈門開幕
    中新社廈門6月29日電 (黃詠綢)「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29日在廈門開幕。兩岸眾多古早味餐飲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廚藝,為遊客奉上了豐盛的「美食品鑑會」。「閩臺古早味大擂臺」設在位於廈門沙坡尾的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
  • 臺灣牛樟芝業者:兩岸攜手拯救「森林紅寶石」
    臺灣牛樟芝業者:兩岸攜手拯救「森林紅寶石」 2018-01-31業者們表示,牛樟芝的市場主要在大陸,兩岸在牛樟芝成分研究、規範制定、食品安全、產業發展等方面有很大合作空間。  研討會現場,臺灣業者特意展出不少牛樟芝餅乾、雞蛋、茶包、口服液等,以此顯示牛樟芝不僅可運用在醫藥上,還可搭配實惠養生食材,製作成價格親民的多種產品。
  • 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開幕 兩岸親子家庭同唱一首歌
    2019年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暨兩岸親子研學體驗營活動,在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正式啟動。上百對兩岸親子家庭及兩岸各界人士等300多人齊聚廈門集美見證兩岸全新文化盛宴的揭幕。據悉,2019年海峽兩岸馬戲親子文化節以「歡樂城·兩岸情」為主題,融合「旅遊發展+文化交流+教育共融+美食推介」等元素,共規劃兩岸演藝及文化研討、兩岸親子文化研學、兩岸文創商貿3個主要區域,自11月30日啟動,將持續至12
  • 梨園傳佳音 共譜兩岸情——「唱響國粹」津臺京劇線上交流活動精彩...
    本次活動共邀請到津臺兩地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演奏家等50餘位演職人員同臺,圍繞「唱響國粹——兩岸京劇藝術的交流與創新」這一主題,共同回顧兩岸京劇交流合作的歷程,深入探討兩岸京劇藝術的傳承、發展與合作交流前景,並就加強兩地京劇院團間互動交流合作達成了共識。
  • 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海峽元素異彩紛呈
    以「福天福地福文化·海風海韻海峽情」為主題的2016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在福州花海公園啟幕。 記者劉可耕 攝   中新網福州2月20日電 (記者 閆旭)20日,福州花海公園內上演了一場展示海峽兩岸傳統文化資源的「盛宴」。  當天,隨著歡快的閩南拍胸舞、喜慶的南獅表演,2016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拉開帷幕。
  • 兩岸藝術家同臺「慶元宵」
    兩岸藝術家同臺「慶元宵」 2014年07月29日 10:49:33  來源:解放網-新聞晨報   在熱鬧的歌舞《好日子
  • 臺灣美食「西遊記」:把腳步放慢 守住古早味
    作為大陸首個由兩岸官方籤約合作的創新項目,位於福建漳州市區的永年集食行樂·寶島埕街區(簡稱「永年寶島埕」)逐漸成為臺灣美食業者試水大陸市場的尋夢地。呂明 攝  中新社福建漳州1月20日電 題:臺灣美食「西遊記」:把腳步放慢 守住古早味  中新社記者 孫虹 張金川  「和所有來大陸創業的臺灣人一樣,我也帶著大大的夢想而來。但現在我選擇把腳步放慢,和地道的臺灣『古早味』一起慢慢地融入這個地方。」
  • 這款古早味令很多閩南人念念不忘
    今年,龍湖肉粕製作技藝被列入泉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榮譽的背後,這項傳統古早味製作技藝到今天是如何薪火相傳,變化出新花樣的呢? 我們了解到,清鹹豐五年(1855年),施德煥的曾祖父施修籠去浙江討生活,從那裡帶回油灼肉的製作技藝,並在村裡開設了肉粕坊,這門技藝就這樣一代代傳承下來。
  • 博白縣雷公嶺山巔涼亭處,一群太極高手在山頂比武切磋技藝!
    晚看落霞漫天2018年6月3日,博白縣太極拳隊成員想約早起爬山賞景,同時,在山頂涼亭處切磋太極拳技藝,交流心得,促進友誼,增強凝聚力,讓隊員感受團隊的力量,在日後的活動中,能更好的通過鍛鍊,增強體質,提高身心健康,讓我們感受生活的無限美好
  • 跟著記者走進廈門傳統村落:探尋歷史古蹟 解鎖非遺技藝 品嘗古早味
    他認為回頭客愛的就是手工製作的情懷,吃的就是這份古早味。>廈門翔安區非遺手工面線傳承人我就做少一點質量做好一點我們祖輩清朝就開始做面線到我這輩就是要發揚誰要學我就教他一項項非遺技藝觸手可及廈門翔安區金柄村書記這棵樹是我們祖先黃肇綸種的我們村今年重新規劃把一些古蹟還有歷史文化整理出來重新進行村莊規劃發展鄉村旅遊★來源:廈門衛視《兩岸共同新聞
  • 株洲:切磋健身氣功技藝 推動全民健身發展
    12日上午,由市體育總會、市全民健身服務中心主辦的健身氣功交流賽在體育中心舉行,來自全市20支代表隊的422名健身氣功愛好者現場交流心得,切磋技藝,營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伴隨著悠揚的樂曲,20支參賽隊伍輪番上陣,在八段錦、易筋經、馬王堆引術等項目上一展技藝
  • 全國攀樹愛好者齊聚泉州切磋技藝!
    早報訊(記者王盼琛 文/圖)10月13日,"2019年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群眾體育系列賽——攀樹邀請賽"預熱賽在泉州南少林國際學校舉行。預熱賽設福州站、漳州站和泉州站3個分站,整個賽程歷時22天,來自福建省乃至全國各地的攀樹愛好者齊聚一堂,在比賽中互相切磋技術。
  • 臺灣印刷業者看服貿:兩岸早有合作,未覺衝擊大
    臺灣市場本就有競爭,陸資來了會有影響,但不至於「扼殺臺灣印刷業」。印刷公司的一種營運模式是規模大、機器先進、速度快,業務量大,效益也高,像臺中「健豪印刷」。張志嘉走的是另一種模式,規模小,多樣經營,業績同樣很可觀。他舉例說,像鴻海集團與臺積電,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收益。所以,陸企來了也別怕。
  • 京津冀中小學班主任同臺切磋,分享自己獨特的帶班經驗
    本屆研討交流會主題為「展專業素養,促專業成長」,來自三地的班主任們同臺切磋,分享了自己獨特的帶班經驗。來自天津和平區的班主任師瑋,為了讓孩子們感受責任和集體的力量,在面對班級比賽失敗時,他讓學生十個人一組,背對背拉手站起來,結果發現,如果每個人都往自己的方向使勁是不能成功的,只有齊心協力才能一起站起來。
  • 海峽兩岸及香港傳記文學作家在廣東聚首切磋
    海峽兩岸及香港傳記文學作家在廣東聚首切磋 2008年09月25日 09: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兩岸非遺技藝木雕實境創作營在福州開營
    」 為主題的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木雕實境創作營活動在福州溫泉公園藝博園舉行。活動主辦方邀請了臺灣藝術家與福州木雕藝術家在現場進行木雕技藝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木雕愛好者和遊客駐足觀看。本次活動為期三天,由福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福州市木雕行業協會主辦,臺灣愛魅客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州藝博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通過活動旨在展現福州木雕傳統雕刻技藝傳承與創新,體現兩岸同胞非遺技藝的互通與共融,助力中華民族偉大文化復興。
  • 兩岸大學生廈門切磋實體建構創意設計實踐(圖)
    兩岸大學生廈門切磋實體建構創意設計實踐(圖)   中新網廈門4月1日電 (記者 楊伏山)華僑大學和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攜手舉辦的首屆海峽兩岸光明之城實體建構創意競賽1日在此間舉行頒獎儀式,來自臺灣中國文化大學的32名師生與華大學子運用建築專業知識和超強動手能力,「蓋」出各式各樣奇妙的「迷你」建築,格外引人注目。
  • 兩岸民俗賀新春 臺灣藝人大陸展技藝
    【解說】2019年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2月17日在福州花海公園揭幕,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裡,涵蓋傳統美術、傳統技藝、曲藝等方面的近百項兩岸非遺民俗技藝將集中展示,讓福州市民和遊客近距離感受兩岸民俗魅力。  【解說】粗細不等的繡線在師傅穿針引線之下成為惟妙惟肖的飛龍,精彩技藝吸引民眾圍觀,這就是在臺灣鹿港久負盛名的閩繡,此次帶領徒弟一同來福州交流的蘇仕倉告訴記者,他是閩繡第三代傳人,而之所以叫閩繡,就是因為其最早來源於福建,並同鹿港當地繡法結合,此次參會,也是讓老手藝重回故地。
  • 東協會2019丨中國-東協青年醫師同臺切磋,全英文交流PCI複雜病例診療
    該論壇"設計師"、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李浪教授為激勵中國青年醫師提高英文學術交流水平、促進中國-東協青年醫師深化學術互動,邀請中國和東協國家優秀青年醫師登臺發聲,切磋技藝,互通有無,取長補短,為現場和收看網絡直播的國內外醫生提供了極為寶貴的學習機會。
  • 專家:臺灣業者渴望深度參與大陸電商市場
    多位與會專家認為,兩岸電商領域合作前景巨大,市場廣闊,臺灣業者渴望深度參與大陸電商市場。  臺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秘書長黃文榮說,兩岸電商合作形式多元、市場廣闊,業者交流向來熱絡,兩岸企業家峰會還專門設置了兩岸電商交流合作議題。他說,大陸消費市場巨大,目前兩岸之間最大的物流不是貨櫃,而是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