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29日在廈門沙坡尾開幕。來自福建和臺灣的20餘家古早味餐飲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技藝。
活動現場,古龍、阿吉仔、黃則和、邵子牙等10餘家廈門老字號品牌,同臺烹飪閩南傳統美食;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等臺灣老品牌也帶來當地古早味。臺灣特色蛋糕、廈門薄餅、臺式烤腸以及牛肉麵等美食輪番在食客面前製作展示,同臺競技。
金門高粱展位上,其負責人黃志剛介紹,位於金門縣的金門酒廠得天獨厚,擁有島上絕佳的水質、空氣、氣候及原料四大天然釀酒條件,經花崗巖洞長時間窖藏,所釀高粱酒清亮、醇厚。
「金門高粱的製作技藝來自大陸,在傳承中不斷改進創新。」黃志剛說,「我們很高興,現在能通過多個渠道,讓金門高粱酒又回到大陸,讓更多大陸民眾品味。」
太祖食品現場工作人員林貴榮將其熱門產品雪花酥切成小片,分發給遊客品嘗。「太祖雪花酥採用奶香濃鬱的太祖牛軋糖、加上酥脆可口的餅乾,適量蔓越莓、草莓幹的巧妙融合,吃起來Q軟不粘牙,綿軟香甜,奶香濃鬱。」她說。
當天,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同時向市民開放。展示中心內,集合了多個廈門老字號企業,集中展示銷售其老字號創新產品。
本次活動由廈門食安辦指導,廈港街道、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老字號協會、美團點評集團主辦,海西晨報社承辦。
兩岸美食同臺 共促食品安全
6月29日至30日,「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在廈門沙坡尾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舉辦。現場除了食品安全宣傳之外,還邀請了兩岸眾多美食品牌前來參展,現場還舉行食品安全知識競猜、食品安全快檢等環節,讓市民遊客參與這場食品安全嘉年華。
本次活動由廈門食安辦指導,廈港街道、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老字號協會、美團點評集團主辦,海西晨報社承辦,旨在展現兩岸老字號老味道食品,讓人們在品味中感受食品安全帶來的美好生活。
20家閩臺古早味同臺競技
廈門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市場監督局副局長饒滿華表示,廈門老字號以及臺灣品牌中,有不少優質企業,他們在食品安全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是遵法守信的典型。
美團點評集團政務負責人葉臻瑜表示,「我們也積極配合廈門市市場監督部門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工作,落實第三方平臺的主體責任,從『網際網路+監管』入手,以廈門為圓心,向全國各地推廣應用。」
現場,古龍、阿吉仔、黃則和、邵子牙等10餘家廈門老字號在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舉辦了試吃品鑑會,閩南傳統美食吸引了不少食客。而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元祖食品、享億來臺灣小吃、臺野牛肉麵、保利達、淘氣阿伯乾拌麵、叨天樂活早午餐等臺灣品牌也帶來了特色美食。
主打健康美味,吸粉無數
一走進美食展,食物的香氣撲面而來。有「廈門素餅之首」美稱的南普陀素餅,作為廈門老字號,吸引了不少市民遊客的目光。而吳招治薄餅也吸粉無數,其他展位的商家也忍不住前往購買。
在淘氣阿伯乾拌麵的展位上,工作人員早已做好了香噴噴的拌麵。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的拌麵Q彈不軟爛,搭配百年傳承的秘制配料,獲得了不少好評。
金門高粱的醇香吸引了不少觀眾。金門酒廠推出的「+10元加購一瓶」的活動廣受好評。「聽說現場有金門高粱在做活動,我就和朋友一起過來了。這次買了好多高粱酒,準備送人。」參加活動的王先生向記者展示了手中的購物袋,十分開心。
金門高粱展位相關負責人黃志剛介紹,位於金門縣的金門酒廠,擁有絕佳的水質、空氣、氣候及原料四大天然釀酒條件,經花崗巖洞長時間窖藏,所釀高粱酒清亮透明、醇厚甘洌。 「金門高粱的製作技藝來自大陸,在傳承中不斷改進創新。」黃志剛說,「我們很高興能通過多個渠道,讓金門高粱酒又回到大陸,讓更多大陸民眾品味。」
在炎熱的天氣下,享億來展位上清新的檸檬愛玉飲料備受歡迎。除了清涼飲品之外,他們還推出了臺灣香腸、甜甜圈等特色小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十分注重食品安全,堅持採用新鮮食材作為原料,打造健康品牌。
主打臺式早午餐的叨天樂活負責人楊斯凡表示,借著這次機會,他們推出了蛋餅、黃金右腿等產品,看看遊客的反響如何。該店今年已在廈門開設5家早午餐店,她覺得廈門的餐飲市場潛力大,通過食安周活動宣導,能讓大家更認可臺式餐飲的品質。
「廈門對我們來說非常親切,我們也看到了這裡的市場。」福建元祖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維剛說,一年前受惠臺措施的激勵,他在廈門開始自己的事業,該公司現場推出了不少新品蛋糕及綠豆糕等特色伴手禮,受到年輕人的歡迎。張維剛透露,今年有望將業績翻倍,「在不斷擴展市場的同時,我們積極融入當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支持我們的產品。」
助力食品安全周
開幕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29日在廈門沙坡尾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拉開序幕,眾多兩岸老字號老味道餐飲品牌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技藝、展示形象,讓市民和遊客在品味中感受食品安全帶來的美好生活。
今年食品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活動當天,10餘家廈門老字號品牌在廈門老字號創展示中心舉辦了試吃品鑑會,吸引眾多市民和遊客品嘗、購買。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等臺灣老品牌也紛紛拿出龍頭產品,並推出各種優惠,廣受歡迎。
嘉賓在品嘗臺灣品牌飲品(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在臺灣品牌元祖食品展位前,臺灣青年張維剛熱情地向圍攏過來的人們推介展品,並邀請大家試吃,「我們的綠豆糕都是獨立包裝,甜而不膩,非常契合這次食品安全周的主題,希望能夠借這次活動讓更多人喜歡。」
廈門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場監督局副局長饒滿華在現場表示,在切實抓好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同時,也需要推舉廈門老字號或是臺灣誠信品牌作為遵法守信典型,推廣企業主體責任與品牌聲譽、經濟效益相聯繫的價值傳導機制,向全社會弘揚尚德守法的行業風氣。
市民和遊客在臺灣品牌美食展位前駐足(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在網絡營銷大行其道、網紅品牌層出不窮的當下,老字號、老品牌如何守正創新、贏得更多年輕人青睞,是閩臺兩地餐飲品牌業者共同面臨的挑戰。對此,活動主辦方之一、美團點評集團福建區域負責人葉臻瑜認為,閩南老字號品牌品種豐富、口味多樣,但普遍存在開發程度較低的問題,建議要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提升和推廣品牌形象。
本次活動由廈門食安辦指導,廈港街道、思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廈門老字號協會、美團點評集團主辦,海西晨報社承辦。現場還設置了食品安全知識競猜、食品安全快檢等環節,讓市民遊客深度參與到這場食品安全嘉年華中。
「閩臺古早味大擂臺」廈門開幕
「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29日在廈門開幕。兩岸眾多古早味餐飲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廚藝,為遊客奉上了豐盛的「美食品鑑會」。
「閩臺古早味大擂臺」設在位於廈門沙坡尾的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活動現場,不僅有古龍、阿吉仔、黃則和等多家廈門「老字號」品牌提供了閩南傳統美食,金門酒廠、臺農乳業、太祖食品、元祖食品等臺灣老品牌也帶來了當地的古早味。
6月29日,「2019食品安全周·閩臺古早味大擂臺」在位於廈門沙坡尾的廈門「老字號」創新展示中心開幕,吸引兩岸古早味餐飲業者現場製作美食、切磋廚藝。圖為閩南傳統小吃——薄餅。 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
金門酒廠攤位前,工作人員以金門高粱酒現場製作的調酒吸引眾多遊客排隊品嘗。金門酒廠(廈門)貿易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希望以調酒的形式,讓不同年齡層的人能夠認識金門高粱酒,打開更大的市場。
太祖食品攤位的雪花奶酥,也頗受遊人歡迎。自2006年落地廈門,太祖食品進入大陸市場,目前已形成臺灣技術供應、廈門在地生產的模式。除了進駐商場、專賣店,也開啟了網絡銷售模式。隨著銷售量不斷上升,太祖食品生產規模也越來越大。
「廈門對我們來說非常親切,我們也看到了這裡的市場。」福建元祖食品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張維剛是一名「90後」臺青,一年前受惠及臺胞措施的激勵,在廈門開始自己的創業計劃。
圖為美食車吸引遊客。 中新社記者 李思源 攝
張維剛透露,今年有望將業績翻倍,「在不斷擴展市場的同時,我們積極融入當地,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愛和支持我們的產品。」
廈門市思明區個體私營協會臺商分會會長黃啟璋告訴記者,目前,已有700多家臺灣食品企業落地廈門。「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兩岸商家共同參與飲食文化的交流,參與食品安全共治,為消費者帶來好吃又吃得安心的食品。」
2019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
小學生們將所學到的食品安全知識編成快板《我是食安小衛士》,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做了精彩表演。
今年,市食安委對原「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庫」「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做出擴充調整。圖為食安專家代表上臺接受獻花。
啟動儀式上,市食安辦首次推出「古早廈門味,濃濃食安情」品鑑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每年的食品安全宣傳周,已經成為一場向全社會集中展示食品安全治理成果、創新開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行動、廣泛傳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識的嘉年華。昨日上午,由市食安辦主辦的2019年廈門市食品安全宣傳周正式拉開帷幕。今年宣傳周的主題為「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旨在以「德治」和「法治」保障食品安全,同時積極向社會公眾普及食品安全知識,開展普法教育,提高市民食品安全參與意識與責任意識,增強社會公眾的食品安全知識和自我防護能力,營造人人參與、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聚焦校園食安
持續開展200場食安知識講座
在去年食品安全宣傳周中,市食安辦攜手市教育局組建了一支「食安科普校園走透透」宣講團,邀請食安專家走進全市中小學,為孩子們講授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原本去年計劃一學年完成100場,但因為主動報名參與活動的學校太多,專家們一個學期就走了97所學校,整個活動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饒滿華說。她表示,今年宣傳周期間,市食安辦仍將圍繞校園食品安全這一主題,繼續充分發揮「食安科普校園走透透」宣講團的專業特長,持續在全市各中小學開展200場食品安全知識講座,提高在校師生食品安全知識知曉率及行為形成率。
昨日的啟動儀式上,宣講團的專家們也來到現場。在過去的一年裡,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之餘,走進校園義務開辦講座,足跡遍及最偏遠的農村學校,為孩子們講授普及食品安全科學知識,付出了艱辛的汗水,也贏得了大批小「迷弟迷妹」。孩子們還將所學到的食品安全知識編成快板《我是食安小衛士》,在昨天的啟動儀式上做了精彩表演,把收穫的知識傳遞給大家。
此外,為進一步強化公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企業主體責任意識,提升社會共治水平,在去年建設首批10家「市級食品安全教育基地」基礎上,市食安辦繼續在全市範圍內鼓勵和引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積極參與「食品安全教育基地」建設活動。啟動儀式上,集美大學食品工程學院、廈門肯德基有限公司、廈門鼓浪嶼食品廠有限公司等第二批12家市級「食品安全教育基地」獲得授牌,並正式開放公眾團體預約通道。
注重公眾參與
24場「食安鬥陣行」將在全市上演
在去年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商出版社主辦的首屆「市場監管領域社會共治案例評選」活動中,我市的「食安鬥陣行」系列活動榮獲「全國政府類十佳案例」榮譽,這也是食品安全領域唯一的獲獎案例。值得一提的是,「食安鬥陣行」系列的許多活動正是以食品安全宣傳周活動為契機推出的。
「食品安全需要人人關心、人人參與,才能更好地實現人人共享。我們始終致力於把專業化的食品安全信息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傳遞給百姓。」
饒滿華介紹,今年宣傳周活動將更加注重公眾參與互動,市食安辦將在全市六個區啟動24場「食安鬥陣行——幸福社區總動員」大型廣場宣傳活動,不僅將邀請廣大市民走進田間地頭,走進企業、實驗室、學校食堂,親身體驗和感受食品安全工作,還將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和媒體記者一起參與監管執法檢查。
去年宣傳周啟動儀式上,市食安辦聯合廈門電視臺「特區新聞廣場」、廈門日報推出了「月月十五查餐廳」行動。一年來,許多市民朋友踴躍票選要檢查的餐廳,並跟隨鏡頭與監管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一同檢查餐廳後廚,一同見證食品安全的點滴進步。這種市民點單、部門檢查、媒體報導的形式,不僅得到越來越多市民的點讚,也深受餐飲業經營者關注。
據介紹,今年,市食安辦將在繼續辦好「月月十五查餐廳」的基礎上,推出一檔全新節目「食品安全你我他」,每月播出一期。該節目著眼於最貼近百姓需求的食安話題,會同新聞媒體,邀請食安專家、食品生產經營業者,開展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傳遞科學理性的食品安全知識,並拍攝剪輯成短視頻,在「食安廈門」微信公眾號等媒介上播出。
強化社會監督
志願者當上食品安全義務巡查員
有這樣一支食品安全志願者隊伍,成立三年來,他們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傳播食品安全科普知識。如今,這支隊伍將進一步壯大。為深入推動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強化食品安全社會監督,今年宣傳周前夕,市食安辦牽頭,面向機關事業單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檢測機構、消保委等招募了一批食品安全義務巡查員志願者。
昨日上午,新組建的10支食品安全志願者義務巡查隊獲得授旗。這10支隊伍分別是:廈門食品安全志願者義務巡查思明分隊、湖裡分隊、集美分隊、海滄分隊、同安分隊、翔安分隊、機關分隊、檢驗機構分隊、媒體分隊、網絡騎士分隊。
「食品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作為志願者,我們希望通過日常對餐飲店、食雜店的義務巡查,當好食品安全監督員的角色,為監管部門及時提供問題線索,成為增進政府和社會溝通,準確傳遞食品安全信息的重要紐帶和橋梁。」翔安食安志願者義務巡查隊隊長王龍攀表示。
為加強統籌協調,市食安辦還設立食品安全志願者義務巡查總隊,總隊將指導10支隊伍開展明察暗訪、線索舉報、隱患巡查等工作。
食品行業相關社團組織在食品行業強化自律、倡導誠信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啟動儀式上,廈門市老字號協會秘書長楊毅代表廈門食品安全相關行業協會(學會),向全市所有食品行業社團組織、生產經營單位發出「全面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加強行業自律,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倡議。
聲音
市食安辦主任、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許國華:
讓監管始終「跑」在風險前面
食品安全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也是重要的政治任務。
食品安全治理必須堅持法治先行,嚴字當頭,緊盯群眾關心關注的食品安全重點問題,防範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讓監管工作始終「跑」在風險前面,健全覆蓋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到流通消費的全鏈條最嚴格的監管制度,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成效,贏得群眾的認可和支持。
同時,食品安全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齊抓共管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關鍵。不僅需要政府肩負起管理的責任、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還需要企業擔當起誠信守法的責任和社會發揮其監督責任,特別是企業作為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要不折不扣將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到位,核心就是依法經營、誠信經營,對消費者負責,對社會負責。
抓好食品安全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如果社會的每一個利益相關方都能發揮作用,積極關注和參與食品安全社會事務,必將增加違法者的壓力和違法成本。因此,我們既要進一步拓寬社會監督渠道,傾聽民聲,回應關切,又要為公眾提供更多更好的科普宣傳、風險交流等服務,激發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內生動力。
廈門市食安委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授、全國政協委員李蓉:
發揮專業優勢護航食品安全
作為一名長期奮戰在食品安全戰線上的老兵,我深深地感受到這份榮譽背後,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作為專家委員會的一員,我們將積極參與研究、制定、論證全市食品安全發展戰略、規劃及相關政策和規範性文件;參與全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評估、食品安全檢驗方案等工作,科學判斷食品安全形勢,提出促進食品安全工作發展的建議;對全市重大、疑難、有爭議的食品安全事件處理提供諮詢、鑑定等專家意見;主動了解、掌握國內外食品安全領域的最新動態,及時向市食安委及其成員單位提供信息和工作建議。
在今後的工作中,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必將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搭建起政府部門、企業、媒體、消費者之間的橋梁,主動為廈門市的食品安全獻計獻策、保駕護航,為創建人民滿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提醒
2019年廈門市食品安全宣傳周
-時間:6月20日-30日
-方式:線上和線下同步
宣教和互動融合
-內容:
>我市農業農村、市場監管、教育、公安、海關、科協等15家單位將全程參與並設置部門主題日,僅市級層面就將開展48項活動
>廈門老字號協會、餐飲協會等食品行業協會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舉辦各類主題活動
>許多關注和重視食品安全的企業、媒體、市民也將加入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的大家庭
預告
閩臺古早味大擂臺 今日在沙坡尾登場
昨日的啟動儀式上,市食安辦首次推出「古早廈門味,濃濃食安情」品鑑會,邀請廈門老字號傳統名小吃代表擺攤設點,現場展示傳統食品的製作技藝,講述老字號品牌背後的故事,倡導匠心精神,強化行業自律,並邀請現場來賓試吃品嘗。
據介紹,宣傳周期間,市食安辦還將在沙坡尾舉辦面向市民的品鑑會。今天,他們將邀請臺灣及本地小吃業者,在沙坡尾舉辦「閩臺古早味大擂臺」活動。在品鑑兩岸美食的同時,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問答、食品安全快檢等活動,倡導老字號、古早味的傳承與保護,助力傳統餐廳轉型升級。
食安知識比一比 在線答題有紅包
宣傳周期間,市食安辦還將在「食安廈門」及廈門網微信公眾號首頁,面向社會公眾推出「第五屆食品安全知識網絡有獎競答」活動。
競答活動題目設置以食品安全相關法律法規、科普常識為主要內容。邀請市民群眾參與在線答題,答對一定數量題目即可領取系統發放的微信紅包。
相關
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十佳優秀案例出爐
近年來,市食安辦「食安鬥陣行」活動的成功開展,也充分調動了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基層單位、企業、行業組織參與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積極性。他們積極創新理念、勇於探索實踐,在行業方面走在前頭,打造了許多精品案例,為全社會食安治理提供可借鑑、可複製的經驗。
此次優秀案例評選由市食安辦主辦、廈門日報社承辦,一共收到各單位精心選送的32個案例,經過網絡票選和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廈門市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十佳優秀案例。宣傳周期間,本報將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優秀案例徵集評選」專題報導中陸續推出相關報導。
廈門市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十佳優秀案例
「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檢察公益訴訟
湖裡區學校食品安全多元共治機制
食用農產品追溯體系建設
同安「食安之窗」現場執法新聞專欄
陽光育人路食安大課堂
集美「鄉廚合作社」破解農村集體聚餐問題
翔安新圩豆乾小作坊聯盟
同安食品安全「微宣傳」
美團點評「天網、天眼」社會共治系統
金雞亭社區「家校社三位一體」午託班食品安全巡查隊
同步
智囊團擴充調整 新一屆廈門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成立
自2016年廈門市食安委組建「食品安全專家庫」和「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以來,食品安全專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在提升我市食品安全科學管理水平,研判食品安全形勢,助力創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智囊團作用。
今年,根據工作需要,市食安委對原「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庫」「廈門市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做出擴充調整,聘請李玲玲等208人為我市食品安全庫專家,聘期為五年,並在啟動儀式上為專家頒發聘書。
據介紹,新調整的專家委員會由7組32人增加至11組56人,由市食安辦副主任、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饒滿華任主任委員。此外,新一屆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主動順應食品安全工作發展形勢,增加動物產品檢疫組、大數據分析組、保險諮詢組、國際交流組,進一步擴展了專家庫的專業領域,有利於更好地發揮專家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