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海岸新區為青島自貿片區入駐企業送上了兩大法治禮包: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專業調解團隊將為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提供「家門口」服務;自貿區法律法規彙編梳理工作階段性完成,涉及全國18個自貿區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實現「一本通」。
一流的營商環境要有一流的法治建設。今年,西海岸開展打造精簡高效政務新生態改革攻堅和護航政務新生態監督整治「兩大行動」,如何持續擦亮新區法治底色、營造法治好氛圍,西海岸新區在升級「法律服務圈」上下了一番功夫。
▲入駐青島自貿片區以來,新區公證處累計辦理各類公證業務300餘件。記者 李宛遙 報導
為企業建圈
不出園區就能享受法律服務
「你要辦公證?2號窗口就能辦,而且馬上辦、一次辦。」10月15日,記者來到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自貿大廈,當詢問辦理公證的窗口在何處時,身邊一位剛辦理完相關業務的市民熱情地幫忙指路,「這裡的工作人員特別周到,需要準備的材料和辦理流程講得明明白白。」
「自貿區內企業眾多,對公證服務尤其是涉外公證業務有需求,我們認真研究後決定在自貿大廈設立公證窗口,與自貿區建設同頻共振。」西海岸新區公證處黨支部書記陳壽強說,區公證處入駐後,全面實行網絡預約、延時服務、上門辦證等措施,規範簡化相關證明材料,以靠前服務的理念最大限度方便企業。
記者了解到,自青島西海岸新區公證處入駐青島自貿片區,已累計辦理各類公證業務300餘件,涉及公證類別10餘種,其「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便企服務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事實上,「公證窗口」只是青島自貿片區法律服務的一個縮影。據介紹,目前園區已經擁有全省首家智慧財產權巡迴法庭、仲裁院;今年7月,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智慧財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今年9月,全國頭部法律服務機構山東德衡(青島自貿片區)律師事務所、山東首家聯營律師事務所相繼掛牌、落戶……在青島自貿片區,不出園區就能享受到的法律服務越來越多。
青島自貿片區設立之初,西海岸新區就開始著手搭建優質、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商事法律服務、爭議解決等綜合性法律服務,打造「法律服務圈」。區司法局四級調研員趙存榮表示,通過打造「服務圈」讓大家少跑幾趟腿、多省點時間,把更多精力用在企業發展上,為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力量。
為百姓擴圈
法律服務觸角延伸至網端
公共法律服務站是百姓獲取法律服務的最便捷渠道。截至目前,西海岸新區已經實現全區23個鎮街全部建成公共法律服務站、172個大社區全部建成司法行政工作室,「一村一顧問」全覆蓋,面向百姓的「法律服務圈」成型。如何進一步延伸服務觸角,更好地滿足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西海岸打出了規範化、智能化「兩張牌」,將法律服務延伸至網端。
「你知道嗎,今天律師要來咱們村開講座。」「是啊,我手機也收到消息了,說是來講民法典。」9月27日,珠海街道珠海司法所邀請律師在梁家莊村開展民法典宣講,區別於過去挨家挨戶上門「跑腿」告知的方式,如今工作人員只要通過手機發送信息,活動通知就能馬上傳遍全村。而這只是法律服務「觸網」所帶來便利的冰山一角,記者了解到,現如今,鄰裡有矛盾糾紛可以視頻在線調解、遇到法律難題打開微信就能諮詢。
「提升公共法律服務效能,要緊跟時代步伐,讓百姓坐在家中就能享受法律服務。」區司法局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科科長初可珣說,近兩年,區司法局著力開展公共法律服務站規範化、智能化建設,推動司法所與公共法律服務站共建,通過提高服務站信息化運用水平,將法律服務觸角延伸至網端,「法律服務圈」通過向網際網路擴圈,讓百姓「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
據介紹,西海岸新區今年分別在寶山鎮、大場鎮和珠海街道打造了3個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示範站,新建了隱珠街道濱海新村第一社區司法行政工作室、靈珠山街道柳西社區司法行政工作室等13個青島市公共法律服務示範工作室,目前全區共有15個公共法律服務站達到青島市示範站要求,40個司法行政工作室達到青島市示範標準。
引服務入圈
「定製」服務精準輸送法治紅利
「目前我們已經完成第三方惠企法律服務機構遴選,與10家信譽好的律所初步達成意向,將面向全區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區司法局法律顧問與法律事務科工作人員李曉陽所說的遴選工作,是西海岸新區「定製」法律服務中的一個環節。
今年6月,為督促惠企和企業紓困政策落地,支持西海岸企業發展,新區制定出臺了《建立完善第三方法律服務工作機制推進惠企及企業紓困政策落地實施方案》,通過政府向律師事務所購買服務,向新區內高新技術、現代服務業、製造業等類型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入選的律所將組建律師團隊,為企業提供四方面的法律服務。」李曉陽告訴記者,服務包括法律政策諮詢、權益保障、監督政策實施、參與政策制定。
第三方法律服務機構擁有上接政府、下聯企業的服務優勢。李曉陽解釋道,由律師事務所圍繞惠企和企業紓困工作,督促各級各部門依法履行職責,對維護企業市場主體地位和合法權益具有積極作用。
據了解,自2019年以來新區已先後啟動了三項惠企及企業紓困購買法律服務專項工作,均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中委託5家律師事務所對中小企業疫情防控期間存量訂單面臨的違約和糾紛情況以及新籤立訂單提供諮詢服務,截至目前共辦理相關業務60餘件次,為企業提供了精準的法治服務。
除了在法律服務力量上「做加法」,為進一步便民便企,區司法局還牽頭開展了證明事項清單管理,通過「減證」推動「簡政」。「我們今年梳理了十餘個部門上百項證明事項,明確了證明事項清單制發和證明材料取消清單公布的規範,確保企業辦理業務清單之外再無證明,進一步提高全區政務服務質效。」趙存榮說。
(本文由青島西海岸發布製作,來源:青島西海岸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