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北京時間12月19日報導,在爭奪用戶訪問時間的大戰中,美國科技巨頭紛紛瞄向娛樂產業,包括蘋果、亞馬遜和Facebook在內的公司都在原創內容和影視節目上一擲數十億美元。
但是,在了解數字娛樂產業的未來方面,人們應當把目光轉向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正在穩步向著全方位主導娛樂產業的目標前進。
中國迪士尼?
騰訊總部位於深圳,旗下知名度最高的產品是微信,除即時消息服務外,微信還向9.63億用戶提供購物、轉帳和外賣等服務。但在最近數年,騰訊一直在悄悄打造另一個帝國——覆蓋音樂、電影和電視節目在內的娛樂帝國。騰訊娛樂帝國創作實力堪比其諸多競爭對手,已經擁有了西方巨頭難以企及的網絡受眾。
騰訊通過積極投資打造了自己的娛樂帝國。就在上周,騰訊與流媒體音樂服務Spotify籤訂一項合作協議,騰訊及其旗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騰訊音樂」)收購Spotify少數股份。兩家公司將在規模達180億元人民幣(27億美元)的音樂市場上展開合作,騰訊在中國網絡音樂市場佔有主導地位,擁有中國用戶最多的三款音樂應用——QQ音樂、酷狗和酷我,月活躍用戶數量達到7億,他們不僅聽中國的音樂,也聽凱蒂·佩裡(Katy Perry)和Rihanna等國際歌星的音樂。外界普遍認為騰訊音樂將於明年IPO(首次公開募股),以至少100億美元估值募集10億美元資金。
騰訊新總部大樓外
在影視節目方面,騰訊以迪士尼為榜樣,打造像《星球大戰》或《復仇者聯盟》這樣有長期吸引力的內容。騰訊很清楚從哪裡挖掘這樣的精品內容——其網絡圖書部門。閱文集團的招股說明書顯示,該公司佔領了中國約50%的電子圖書市場。閱文集團旗下有約640萬作者,提供大量的原創內容——其中包括最熱門的奇幻小說——它們能被改編為電影和網絡劇。
智慧財產權優勢
中國投資公司S. Capital合伙人陳躍天(Chen Yuetian,音譯)表示,「騰訊擁有自己的智慧財產權生產體系。其他公司在中國只能購買智慧財產權,騰訊則控制著智慧財產權的生產。」
閱文集團
不同於迪士尼——通過主題公園和特許商品銷售獲取相當大一部分營收——的是,騰訊的搖錢樹是網絡,智慧財產權改編鏈的最後一環是視頻遊戲。騰訊是全球最大的遊戲發行商,遊戲通常佔到其營收的逾半數。
《擇天記》——閱文集團2014年發行的一本電子圖書——的利用就是這樣一個流程。它今年被改編為一部電視劇,同名電影正在製作中,相關的手遊可能明年上線,已經有逾1000萬用戶註冊測試。
據八六證券研究公司分析師查理·柴(CharlieChai)稱,到2018年年中,通過圖書、智慧財產權和遊戲銷售,《擇天記》可能給騰訊帶來300億元人民幣(45億美元)營收。
擇天記
對於用戶來說,這使得他們沒有理由拋棄騰訊的應用。例如,30歲的北京公務員桑尼·牛(Sunny Niu),每天都會通過《QQ音樂》聽音樂,晚上通過《騰訊視頻》看數小時的視頻。她有時會通過《起點》——閱文集團開發的一款電子圖書應用——「翻幾頁書」。
桑尼·牛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說,「我想我會繼續使用騰訊的應用,它們提供了我最喜歡的內容。」
全球影響力
尋求在中國蓬勃發展的娛樂產業淘金的西方公司也藉助騰訊的影響力。今年,騰訊影業已經投資好萊塢大片《神奇女俠》(Wonder Woman)和《金剛:骷髏島》(Kong: Skull Island),這兩部電影通過騰訊視頻、騰訊投資的票務平臺貓眼和微信進行推廣,近10億用戶可以購票觀看這兩部電影、下載與電影有關的表情包。
但這並不意味著騰訊不會面臨競爭。例如,在網絡視頻領域,它在與百度投資的愛奇藝——每月活躍用戶數量超過3億——激烈地爭奪頭把交椅。它們都尋求在付費視頻市場上獲得更高的份額。
與此同時,阿里巴巴——旗下優酷土豆視頻網站已經滑落到第三位——也加大了獲得原創內容的力度,上周與NBCUniversal、索尼影視達成一項為期多年的合作協議,在中國提供它們的影視節目。
雖然《擇天記》獲得了早期成功,騰訊的智慧財產權改編業務尚處於早期階段。與迪士尼相比,騰訊面臨專業人才不足的問題,通常依靠用戶投票或外部影視工作室挑選最有商業價值的作品。
查理·柴表示,如果運作得當,只要騰訊能打造自己的創作團隊,節省每年支付給華策影視的巨額費用,2020年娛樂創收潛力將趕超遊戲,「在中國,騰訊有最全面的娛樂戰略,除視頻遊戲外,它在所有其他領域都取得了壟斷優勢。如果能更好地向迪士尼學習,它還有巨大的上升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