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距離成為「中國迪士尼」還有多遠?

2020-12-23 砍柴網

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成為騰訊和閱文加碼影視業務、驅動數字內容業務耦合以及更體系推動高價值、高品質數字內容生產的 " 三駕馬車 ",旨在協同推動影視業務和網文、動漫的耦合,為後續 IP 開發創造更大空間與可能性。

剛剛過去的 " 國慶檔 ",中國電影創造了兩個紀錄:國慶檔總票房 39.2 億元,位列歷史第二;中國電影票房首次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影視業釋放出的爆發力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持續下去——在即將到來的 2021 年春節檔,目前也已經有 12 部影片搶先定檔。

當絕大部分行業仍在恢復時,影視業觸底反彈信號明顯。大量影視劇借著這個熱度,登上熒幕,一時間陷入了 " 井噴 " 狀態。

隨著中國影視市場發展逐漸成熟,觀眾也變得越來越專業,為影視作品 " 閉眼買單 " 的情況越來越少。從需求側來看,只有那些好作品,經得住市場考驗的作品才能最終大放異彩。

但是,好作品永遠是稀缺而珍貴的。如何能源源不斷生產出好內容,成為了影視企業需要共同攻克的難題。

" 目前,中國數字內容產業的』新基建』已基本搭建完成。但要想持續打造出更多高水準、高價值的文化內容,還需完成『從好內容,到內容產業,再到內容產業鏈耦合』的三級跳。"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 CEO、騰訊影業 CEO、騰訊動漫董事長 程武

10 月 19 日,在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合舉辦的 2020 年度發布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 CEO、騰訊影業 CEO、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給出了答案。

三個影視業務主體更是首次以一個整體的影視生產體系亮相。接下來,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也將成為騰訊和閱文進一步加碼影視業務布局、進一步驅動數字內容業務耦合以及更體系推動高價值、高品質數字內容生產的 " 三駕馬車 "。

這並不是簡單的 1+1+1=3,而是三家企業在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下的一種有機整合。騰訊和閱文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 " 三駕馬車 " 協同推動影視業務和網文、動漫的耦合,讓影視為後續的 IP 開發創造更大的空間與可能性。

1

騰訊 IP 構建提速

在騰訊數字內容業務矩陣的搭建過程中,程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推動者和執行者。

2011 年,程武首次在業內提出以 IP 為核心的 " 泛娛樂 " 戰略,逐漸開啟了文學、動漫、影視、電競等業務板塊,逐漸構建起了騰訊的泛娛樂業務矩陣。

2013 年,他推動成立了騰訊文學,2015 年,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整合成立了閱文集團。也是在這一年(2015),騰訊開始長線布局影視業務,成立了騰訊影業,業務思路是 " 不孤立做影視 "。

如果說,前期都只是平臺和專業能力的搭建,到了後期,騰訊就開始尋求業務間高效、廣泛的協作。從 " 泛娛樂 " 到 " 新文創 " 的升級,就是騰訊在數字內容領域的重大轉變之一。

2018 年,閱文又以不超過 155 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業內標杆製作團隊新麗傳媒。

發展到現在,閱文集團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文學平臺;閱文旗下的新麗傳媒,也是中國最優秀的影視創製團隊之一,過去打造出了《如懿傳》、《我的前半生》等家喻戶曉的作品;騰訊影業則成長為專注於優質影視作品打造的開放的內容平臺,先後參與了《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等影片,以及牽頭開發了《慶餘年》等劇集。

新麗傳媒出品的熱播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對於騰訊而言,這三者整合到一起,無疑將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在程武看來," 尤其是網絡文學、網絡動漫這些『內容源頭』和影視行業這個『內容放大器』間的耦合,將是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布局從廣度轉向深度,由高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而對於三者之間如何具體分工、未來是否可能存在重疊業務的疑問,程武在接受採訪時則明確表示," 三駕馬車 " 將依託新文創生態,遵循更加清晰的定位,密切協作,各展所長。

具體到分工:新麗聚焦頭部項目製作,希望打造更多的爆款;騰訊影業重點提升主投主控及自制能力,電視劇和電影並重,在產業鏈中扮演樞紐角色;閱文影視依託閱文的內容 IP,以兼修和參投為主,更自覺地參與影視業務,推動對優質 IP 的體系化影視開發。

此外,在騰訊和閱文內部,還會成立一個影視委員會,統籌管理三個影視業務主體的所有 IP 影視化改編。。

對於騰訊新文創,這次的整合,是新文創戰略在縱深推進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意味著騰訊和閱文 IP 影視化的正式提速。

自 2018 年提出,騰訊旗下的數字內容業務,基於新文創思路開展的項目實踐超過 100 個,這其中既有 IP 自身的構建和衍生,也有 IP 之間的跨領域合作、聯合營銷等。

" 這一次,通過整合,我們希望在影視領域,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可以深入地、系統性地提高 IP 影視化效率。" 程武說。

2

" 三駕馬車 " 的商業效益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為智慧財產權,隨著近兩年的發展,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更為明顯,小說、動漫、影視劇、遊戲,乃至一切娛樂形式不再孤立發展,而是彼此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協同。

文化 IP 已經成為一種有著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這個文化符號的價值在於,經過了市場和人們情感的驗證,在大規模開發以前即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一旦某個作品或內容成為了文化 IP,既能受到產權保護,也擁有了商業開發潛力;其中,最重要的開發形式之一就是 IP 影視化改編。

《2018 中國文化 IP 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早在 2013 年,普通網文 IP 改編權價格約為 15 萬元,頭部網文 IP 改編權價格平均 50-100 萬元;而在 2015-2018 年,價格普遍上漲了近 10 倍;2017 年甚至有大量未完結或者只有提綱的網文 IP 也開始被爭搶。另一邊,文化 IP 改編電視劇目前在國內也方興未艾,2016 年、2017 年電視劇網絡點擊量 TOP10 中分別有八部、七部改編自熱門的文學作品。

此外,文化 IP 改編遊戲也成為遊戲市場一大亮點。根據伽馬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移動遊戲銷售收入 1161.2 億元,同比增長 41.7%,由文化 IP 改編移動遊戲收入達 745.6 億元,佔整個移動市場收入超六成。

整個中國文化產業,在完成現代產業布局後,就已經形成了一種 IP 文化生產思維,邁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騰訊作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自然也順應了這一趨勢,並結合自身特點,助推 IP 構建提速提質。

事實上,在 " 三駕馬車 " 正式亮相前,已經有過成功合作案例——劇集《慶餘年》。

劇集《慶餘年》由騰訊影業、閱文集團、新麗傳媒等共同出品

《慶餘年》系列劇集改編自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同名小說,原著有 400 萬字,構建了一個格局宏大的故事。

2017 年初,騰訊影業拿下《慶餘年》版權,但生效起始時間是 2018 年 3 月份;彼時,上一任版權方華娛影視和深藍影業擁有的五年版權還剩下一年。

考慮到改編影視劇有可能趕在版權結束前開拍,經過大概 3 個多月的溝通,最終各方達成一致,形成了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深藍、華娛等共同出品這部劇集的局面。

在這次協同合作中,騰訊影業扮演著攢局者的角色,聯合新麗和閱文一起製作。第一季上線以來,《慶餘年》深受眾多觀眾喜愛,網絡熱議不斷;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雙平臺總播放量超 160 億次,豆瓣評分高達 8 分;同時,《慶餘年》同名遊戲也正在開發中。

在該劇出品人之一、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看來,《慶餘年》第一季,是基於以 IP 為核心的騰訊新文創戰略,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家聯動的第一次成功嘗試," 第一季的成績不僅給我們的創作團隊極大的榮譽,也給了我們在未來 IP 作品影視化改編上,堅持走自己的創作之路,不跟風、不盲從的信心和力量。"

程武則表示,"《慶餘年》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性在於,此前的 IP 影視化改編還沒有建立一套成型的改編方法論,這次的 " 配合戰 " 是第一次。必然性在於,小說本身就非常具有粉絲基礎,這是劇集成功的底盤;其次,在創製過程中,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集團緊密聯動,使得《慶餘年》無論是在立意、選角還是拍攝等過程中,能夠在堅持原著精神傳遞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創。

3

距離 " 迪士尼 " 更進一步

僅僅一部《慶餘年》是不夠的。

早在 2017 年,就有媒體向程武提問," 騰訊是不是下一個迪士尼?" 程武當時給出了否定答案:" 迪士尼就是迪士尼,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它。而騰訊要做的是更具特色的自己。"

時隔三年,程武提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時表示:" 我們接下來仍然(保持)非常開放的心態,因為閱文上有這麼多優秀的作品,我們自己內部的三駕馬車是開發不過來的。和行業共同合作,這樣才能成為中國自己有特色的類似日本的 ACG 版權委員會協作的的模式或者迪士尼的模式。" 程武表示。

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到,騰訊還是希望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只不過,騰訊的文化產業帝國和迪士尼仍然存在一定區別。

迪士尼的核心資產是其塑造的每一個經典人物,然後通過衍生品和線下樂園等形式延展商業價值,收入很大一部分則來自主題樂園和度假村。

而騰訊更多則是要增強在產業鏈上的參與度,建立完善的內容生產、製作、發行、運營能力。騰訊集團創始人馬化騰就曾公開表示,希望 " 發揮數字內容產業競爭力,掌握全球文化產業的主導權 "。

就集團戰略發展的角度看,騰訊這樣的布局是從大局出發的考量,具有前瞻性。

作為一家成立 20 多年、員工數超 6 萬、市值逾 5 萬億港元的巨型企業,經過增長紅利期後,自然就進入了一個穩定期。

而騰訊的收入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從遊戲一枝獨秀,到多元化發展。馬化騰曾在 2018 年 3 月表示,遊戲在騰訊利潤中所佔的比例在下降,已經低於 50%,利潤結構持續優化。只是,騰訊近期並未在財報中公布遊戲等具體業務的利潤,所以外界仍然難以獲悉具體業務變化情況。

但可以看到的是,騰訊雲、數字內容、金融科技等業務近年來發展都很迅速;而增強 IP 打造能力,加速 IP 開發效率,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數字內容板塊的增長。

據官方介紹,閱文集團目前已經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文學平臺,擁有 890 萬創作者和 1340 萬部作品儲備,閱文旗下的新麗傳媒,也是中國最優秀的影視創製團隊之一;騰訊影業已成長為專注於優質影視作品打造的開放的內容平臺;騰訊動漫平臺則已擁有超過 3 萬部在線漫畫,其中 1500 部點擊量過億。

隨著 " 三駕馬車 " 協同合作模式正式形成,騰訊距離成為 " 中國迪士尼 " 更近一步了。

程武表示,未來,騰訊和閱文都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持續加碼在影視領域的投入,並將通過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這 " 三駕馬車 ",充分凝聚行業力量,與更多專業人才和生態夥伴開放協作,共同推動影視業務和網文、動漫的深度耦合。

來源:全天候科技

相關焦點

  • 生產汽車就像搭積木,中國汽車距離智能製造還有多遠?
    生產汽車就像搭積木,中國汽車距離智能製造還有多遠?在進博會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論壇上,戴姆勒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冷炎的話一出口,就引發了與會者的好奇。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智能製造已成新的戰略制高點,目前中國汽車產量達世界四分之一,中國正從汽車大國逐漸走向汽車強國,而智能製造也將成為其重要的助推器。但智能製造的實質是什麼,中國汽車距離智能製造還有多遠,如何從智能製造的最佳實踐中汲取經驗?
  • 愛奇藝和騰訊誰是中國的線上迪士尼?
    雖然外界總喜歡將愛奇藝視為中國 Netflix ,但龔宇多次在公開場合談到,愛奇藝希望以迪士尼為藍本,在10年內搭建一個線上娛樂王國。在了解龔宇為何有此打算之前,我們需要先搞清楚迪士尼和Netflix商業模式上的本質區別。
  • 下一個迪士尼將出自中國,它的名字叫騰訊-虎嗅網
    但一年多前,這家最牛的幕後公司卻被植入了中國血統。2015 年底,騰訊宣布收購拳頭遊戲,實現了對後者 100% 的控股。如今,它已經成為騰訊發展戰略中不可缺少的一環。除此之外,騰訊還曾於去年 6 月以 90 億美元的天價完成了對《部落衝突》開發商 Supercell 的收購。當然,這些還只是騰訊在遊戲界歷年來所有交易中的其中兩筆而已。
  • Cell發布中國克隆猴重大成果,複製人距離我們到底還有多遠
    世界上首個體細胞克隆猴「中中」在中國上海誕生 ,以及免疫缺陷、腫瘤、代謝性疾病的新藥研發進程,同時也讓中國成為世界腦科學人才的匯聚高地。」該研究意義重大,為中國科學家的率先突破點讚!
  • 騰訊打造中國迪士尼?西方科技巨頭只能羨慕嫉妒恨
    但是,在了解數字娛樂產業的未來方面,人們應當把目光轉向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正在穩步向著全方位主導娛樂產業的目標前進。中國迪士尼?騰訊總部位於深圳,旗下知名度最高的產品是微信,除即時消息服務外,微信還向9.63億用戶提供購物、轉帳和外賣等服務。
  • 從微信小店到微信小商店,騰訊距離「電商夢」實現還有多遠?
    01 不斷進化的微信小商店騰訊對電商的嘗試一直沒有間斷過,微信作為最大的移動流量池,成為騰訊電商的最佳試驗場。據艾瑞數據顯示,2020年5月,微信月度獨立設備數11.4億臺,位居排行榜第一。這幾年騰訊從微信小店到微信小商店,再推出「群小店」和社交電商「小鵝拼拼」,一直在進行自有電商業務布局,當然騰訊最成功的電商布局要屬京東和拼多多,眼看著它們兩個成長成為電商頭部巨頭,但是騰訊僅僅作為最成功的投資項目,卻沒有實際控制權和主導權。
  • 重慶郵電大學,距離雙一流高校的目標還有多遠?
    日前,一份「重慶雙非高校排名」的榜單揭曉,這其中,重慶郵電大學與西南政法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一道,成為了本土實力最強的幾所院校。所謂雙非高校,原指的是非985和211高校。後來雙一流體系出爐後,又代指非一流大學和非一流學科建設的高校。
  • 中國距離實現「價值醫療」還有多遠?
    而「價值醫療」在中國的實踐則起始於2016年,中國政府、世界銀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發布「三方五家」醫改報告——《深化中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設基於價值的優質服務提供體系》。其中明確提到,探索如何在一定成本下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倡導從傳統醫療服務轉型為「以人為本的一體化服務(PCIC)」,實現供給側(醫療服務商)與需求側(公眾)利益的平衡。什麼將推動價值醫療?
  • 小米隨身電蚊香 隨身驅蚊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小米隨身電蚊香,隨時驅蚊距離我們還有多遠?小米電蚊香在今日上午在小米會議室直播間進行了發布,雖然這款電蚊香準確來說是一款家居產品,使用傳統的驅蚊片在戶外,移動中驅蚊效果自然不會好,但這也是對於隨身驅蚊設備的一種進展!   【科技訊】7月13日消息:小米隨身電蚊香,隨時驅蚊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 距離一線城市,南通還有多遠?
    距離一線城市又還有多遠呢?隨著小編往下看你就知道了!10月2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與經濟日報社共同發布了重大成果《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2020還有望躋身「萬億俱樂部」!這不是偶然,是實至名歸!① 太牛了!南通位列亞洲發達三線城市!
  • 中文分級閱讀距離「落地」還有多遠
    原標題:「分級閱讀」成今年童書展熱詞,已在國內提出多年但效果不佳 中文分級閱讀距離「落地」還有多遠提起分級閱讀,許多家長和孩子的第一反應是《牛津樹》《海尼曼》《蘭登》《紅火箭》等英文分級讀物。動輒數十上百冊的英文分級讀物各有體系,成為不少中國家庭研究、使用的對象。反觀中文分級閱讀,尚處於起步階段。「中文分級閱讀在國內提出多年,但效果不佳。」國際安徒生獎獲得者、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直言。今年上海國際童書展上,「分級閱讀」成為熱詞。在閱讀啟蒙日益提前、「大語文」概念日漸得到重視的當下,中文分級閱讀是否已到爆發之時?分級閱讀能否成為幫助孩子學好語文的利器?
  • 西安距離G20還有多遠?
    縱觀近些年的國際大型會議,正在從歐美轉移向亞洲,尤其是中國。西安作為國家中心 城市,接下來要辦全運會、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重要會議,可見會展會議接待能力飛速發展。坊間甚有猜測,若下一次G20再次落戶中國的話,西安是否能成為「第二個杭州」呢?G20在哪些城市舉辦過?
  • 如果騰訊收購迪士尼,會出現企鵝超人嗎?
    如果騰訊收購迪士尼,會出現企鵝超人嗎?由於疫情在美國的蔓延,導致美國經濟進入了深度衰退,很多大企業都瀕臨破產,其中,迪士尼樂園受到的影響非常大,沒有客人就沒有收入,而各種支出卻沒有少。據說,迪士尼都要發不出工資了!
  • 騰訊要買下迪士尼?
    就在今日早些時候,國內各大社交媒體突然傳出據外媒報導稱,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迪士尼股價大跌,因此騰訊宣布趁機收購迪士尼!而上述這張騰訊收購迪士尼的圖片也正來自於論壇中的假新聞模塊,甚至在這張圖片下面還有蘋果收購迪士尼、索尼收購迪士尼的圖片。而在推特上也傳出了有分析師分析蘋果將會收購迪士尼的消息,據這篇報導稱,由於近期迪士尼的主題公園及電影業務大受打擊,股價短短3周蒸發三分之一。
  • Airbnb成功IPO,中國民宿市場的玩家們距離上市還有多遠?
    從充氣床墊到今天擁有600萬套房源,再到上市,成為民宿領域全球第二股(第一股是住百家),Airbnb用了12年。2011年,共享經濟傳入中國,國內湧現出一批類Airbnb模式的民宿市場玩家,經過幾年的發展,市場上只剩為數不多的玩家。
  • 世界上曾誕生過三個超級大國,中國距離第四個超級大國還有多遠?
    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時間裡,中國已經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現今的中國距離超級大國還有多遠的距離呢?01 世界上第一個超級大國——英國超級大國這個詞指的是能夠至少支配半個世界的國家,當然這個詞是冷戰中才開始逐步流行的。提起超級大國這個詞的發明者或許會讓人大吃一驚。
  • 通州•北京新城 距離上海浦東和紐約曼哈頓還有多遠?
    通州•北京新城 距離上海浦東和紐約曼哈頓還有多遠?通州•北京新城,距離上海浦東、紐約曼哈頓還有多遠?這個答案即將以實景兌現。CBD(社區網 論壇 商鋪)為此等待了10年 再看朝通板塊新定位以東長安街延長線(建國路和通燕高速,全程18公裡),聯通朝陽CBD和通州運河核心區(北京唯一五河交匯處),構建大CBD版圖,也即:朝通CBD概念。
  • 香港迪士尼樂園離盈虧平衡還有多遠?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鄧軍在連續3年出現巨額淨虧損後,香港迪士尼樂園(以下簡稱:香港迪士尼)離實現扭虧為盈的目標已經變得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了?2月18日,香港迪士尼對外公布了2018財年業績報告。
  • 騰訊收購美國文化巨頭迪士尼?美網友怒了:中方要買走全世界嗎?
    據外媒4月28日最新報導,由於疫情影響,迪士尼已經關門5周了,這讓迪士尼股價大跌,背後大股東正在考慮賣掉迪士尼彌補虧空!目前迪士尼的首選是蘋果和騰訊!面對這種結果,美國網友徹底炸鍋了!他們表示,中國的公司一向財大氣粗,這次騰訊給出的報價明顯要高於蘋果,迪士尼最後很可能會變成中國的囊中之物!
  • 科創板洞察:距離納斯達克還有多遠?
    當下中國股市的投資者數據和70年前的美國股市類似,不過金融科技產業的實力更強。中國金融改革的目的之一是增加合格機構投資者的比例,但目前距離設想仍有較大差距。但是,如果接下去中國的大型商業銀行獲得券商牌照,這一現狀有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發生改變。所謂的「航母級證券公司」將是中國政府在金融領域的下一個想法。另一個重要的驅動力是國際公司的參與,例如去年昊海生物科技進行15億元的IPO時,由瑞銀進行保薦,而瑞銀也成為了首家保薦科創板企業的外資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