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成為騰訊和閱文加碼影視業務、驅動數字內容業務耦合以及更體系推動高價值、高品質數字內容生產的 " 三駕馬車 ",旨在協同推動影視業務和網文、動漫的耦合,為後續 IP 開發創造更大空間與可能性。
剛剛過去的 " 國慶檔 ",中國電影創造了兩個紀錄:國慶檔總票房 39.2 億元,位列歷史第二;中國電影票房首次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
影視業釋放出的爆發力還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裡持續下去——在即將到來的 2021 年春節檔,目前也已經有 12 部影片搶先定檔。
當絕大部分行業仍在恢復時,影視業觸底反彈信號明顯。大量影視劇借著這個熱度,登上熒幕,一時間陷入了 " 井噴 " 狀態。
隨著中國影視市場發展逐漸成熟,觀眾也變得越來越專業,為影視作品 " 閉眼買單 " 的情況越來越少。從需求側來看,只有那些好作品,經得住市場考驗的作品才能最終大放異彩。
但是,好作品永遠是稀缺而珍貴的。如何能源源不斷生產出好內容,成為了影視企業需要共同攻克的難題。
" 目前,中國數字內容產業的』新基建』已基本搭建完成。但要想持續打造出更多高水準、高價值的文化內容,還需完成『從好內容,到內容產業,再到內容產業鏈耦合』的三級跳。"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 CEO、騰訊影業 CEO、騰訊動漫董事長 程武
10 月 19 日,在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聯合舉辦的 2020 年度發布會上,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 CEO、騰訊影業 CEO、騰訊動漫董事長程武給出了答案。
三個影視業務主體更是首次以一個整體的影視生產體系亮相。接下來,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也將成為騰訊和閱文進一步加碼影視業務布局、進一步驅動數字內容業務耦合以及更體系推動高價值、高品質數字內容生產的 " 三駕馬車 "。
這並不是簡單的 1+1+1=3,而是三家企業在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下的一種有機整合。騰訊和閱文的根本目的在於,通過 " 三駕馬車 " 協同推動影視業務和網文、動漫的耦合,讓影視為後續的 IP 開發創造更大的空間與可能性。
1
騰訊 IP 構建提速
在騰訊數字內容業務矩陣的搭建過程中,程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推動者和執行者。
2011 年,程武首次在業內提出以 IP 為核心的 " 泛娛樂 " 戰略,逐漸開啟了文學、動漫、影視、電競等業務板塊,逐漸構建起了騰訊的泛娛樂業務矩陣。
2013 年,他推動成立了騰訊文學,2015 年,騰訊文學與盛大文學整合成立了閱文集團。也是在這一年(2015),騰訊開始長線布局影視業務,成立了騰訊影業,業務思路是 " 不孤立做影視 "。
如果說,前期都只是平臺和專業能力的搭建,到了後期,騰訊就開始尋求業務間高效、廣泛的協作。從 " 泛娛樂 " 到 " 新文創 " 的升級,就是騰訊在數字內容領域的重大轉變之一。
2018 年,閱文又以不超過 155 億元的價格全資收購了業內標杆製作團隊新麗傳媒。
發展到現在,閱文集團已經成為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文學平臺;閱文旗下的新麗傳媒,也是中國最優秀的影視創製團隊之一,過去打造出了《如懿傳》、《我的前半生》等家喻戶曉的作品;騰訊影業則成長為專注於優質影視作品打造的開放的內容平臺,先後參與了《流浪地球》《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等影片,以及牽頭開發了《慶餘年》等劇集。
新麗傳媒出品的熱播電視劇《我的前半生》
對於騰訊而言,這三者整合到一起,無疑將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在程武看來," 尤其是網絡文學、網絡動漫這些『內容源頭』和影視行業這個『內容放大器』間的耦合,將是中國數字內容產業布局從廣度轉向深度,由高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而對於三者之間如何具體分工、未來是否可能存在重疊業務的疑問,程武在接受採訪時則明確表示," 三駕馬車 " 將依託新文創生態,遵循更加清晰的定位,密切協作,各展所長。
具體到分工:新麗聚焦頭部項目製作,希望打造更多的爆款;騰訊影業重點提升主投主控及自制能力,電視劇和電影並重,在產業鏈中扮演樞紐角色;閱文影視依託閱文的內容 IP,以兼修和參投為主,更自覺地參與影視業務,推動對優質 IP 的體系化影視開發。
此外,在騰訊和閱文內部,還會成立一個影視委員會,統籌管理三個影視業務主體的所有 IP 影視化改編。。
對於騰訊新文創,這次的整合,是新文創戰略在縱深推進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意味著騰訊和閱文 IP 影視化的正式提速。
自 2018 年提出,騰訊旗下的數字內容業務,基於新文創思路開展的項目實踐超過 100 個,這其中既有 IP 自身的構建和衍生,也有 IP 之間的跨領域合作、聯合營銷等。
" 這一次,通過整合,我們希望在影視領域,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駕馬車,可以深入地、系統性地提高 IP 影視化效率。" 程武說。
2
" 三駕馬車 " 的商業效益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原意為智慧財產權,隨著近兩年的發展,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更為明顯,小說、動漫、影視劇、遊戲,乃至一切娛樂形式不再孤立發展,而是彼此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協同。
文化 IP 已經成為一種有著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這個文化符號的價值在於,經過了市場和人們情感的驗證,在大規模開發以前即擁有一定的粉絲基礎。
一旦某個作品或內容成為了文化 IP,既能受到產權保護,也擁有了商業開發潛力;其中,最重要的開發形式之一就是 IP 影視化改編。
《2018 中國文化 IP 產業發展報告》顯示,早在 2013 年,普通網文 IP 改編權價格約為 15 萬元,頭部網文 IP 改編權價格平均 50-100 萬元;而在 2015-2018 年,價格普遍上漲了近 10 倍;2017 年甚至有大量未完結或者只有提綱的網文 IP 也開始被爭搶。另一邊,文化 IP 改編電視劇目前在國內也方興未艾,2016 年、2017 年電視劇網絡點擊量 TOP10 中分別有八部、七部改編自熱門的文學作品。
此外,文化 IP 改編遊戲也成為遊戲市場一大亮點。根據伽馬數據顯示,2017 年我國移動遊戲銷售收入 1161.2 億元,同比增長 41.7%,由文化 IP 改編移動遊戲收入達 745.6 億元,佔整個移動市場收入超六成。
整個中國文化產業,在完成現代產業布局後,就已經形成了一種 IP 文化生產思維,邁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騰訊作為其中的重要參與者,自然也順應了這一趨勢,並結合自身特點,助推 IP 構建提速提質。
事實上,在 " 三駕馬車 " 正式亮相前,已經有過成功合作案例——劇集《慶餘年》。
劇集《慶餘年》由騰訊影業、閱文集團、新麗傳媒等共同出品
《慶餘年》系列劇集改編自閱文集團白金作家貓膩同名小說,原著有 400 萬字,構建了一個格局宏大的故事。
2017 年初,騰訊影業拿下《慶餘年》版權,但生效起始時間是 2018 年 3 月份;彼時,上一任版權方華娛影視和深藍影業擁有的五年版權還剩下一年。
考慮到改編影視劇有可能趕在版權結束前開拍,經過大概 3 個多月的溝通,最終各方達成一致,形成了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深藍、華娛等共同出品這部劇集的局面。
在這次協同合作中,騰訊影業扮演著攢局者的角色,聯合新麗和閱文一起製作。第一季上線以來,《慶餘年》深受眾多觀眾喜愛,網絡熱議不斷;騰訊視頻和愛奇藝雙平臺總播放量超 160 億次,豆瓣評分高達 8 分;同時,《慶餘年》同名遊戲也正在開發中。
在該劇出品人之一、新麗傳媒董事長曹華益看來,《慶餘年》第一季,是基於以 IP 為核心的騰訊新文創戰略,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三家聯動的第一次成功嘗試," 第一季的成績不僅給我們的創作團隊極大的榮譽,也給了我們在未來 IP 作品影視化改編上,堅持走自己的創作之路,不跟風、不盲從的信心和力量。"
程武則表示,"《慶餘年》的成功是偶然,也是必然。" 偶然性在於,此前的 IP 影視化改編還沒有建立一套成型的改編方法論,這次的 " 配合戰 " 是第一次。必然性在於,小說本身就非常具有粉絲基礎,這是劇集成功的底盤;其次,在創製過程中,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集團緊密聯動,使得《慶餘年》無論是在立意、選角還是拍攝等過程中,能夠在堅持原著精神傳遞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創。
3
距離 " 迪士尼 " 更進一步
僅僅一部《慶餘年》是不夠的。
早在 2017 年,就有媒體向程武提問," 騰訊是不是下一個迪士尼?" 程武當時給出了否定答案:" 迪士尼就是迪士尼,任何人都不可能成為它。而騰訊要做的是更具特色的自己。"
時隔三年,程武提及未來的發展方向時表示:" 我們接下來仍然(保持)非常開放的心態,因為閱文上有這麼多優秀的作品,我們自己內部的三駕馬車是開發不過來的。和行業共同合作,這樣才能成為中國自己有特色的類似日本的 ACG 版權委員會協作的的模式或者迪士尼的模式。" 程武表示。
從他的話中可以看到,騰訊還是希望成為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企業。只不過,騰訊的文化產業帝國和迪士尼仍然存在一定區別。
迪士尼的核心資產是其塑造的每一個經典人物,然後通過衍生品和線下樂園等形式延展商業價值,收入很大一部分則來自主題樂園和度假村。
而騰訊更多則是要增強在產業鏈上的參與度,建立完善的內容生產、製作、發行、運營能力。騰訊集團創始人馬化騰就曾公開表示,希望 " 發揮數字內容產業競爭力,掌握全球文化產業的主導權 "。
就集團戰略發展的角度看,騰訊這樣的布局是從大局出發的考量,具有前瞻性。
作為一家成立 20 多年、員工數超 6 萬、市值逾 5 萬億港元的巨型企業,經過增長紅利期後,自然就進入了一個穩定期。
而騰訊的收入結構也在不斷優化,從遊戲一枝獨秀,到多元化發展。馬化騰曾在 2018 年 3 月表示,遊戲在騰訊利潤中所佔的比例在下降,已經低於 50%,利潤結構持續優化。只是,騰訊近期並未在財報中公布遊戲等具體業務的利潤,所以外界仍然難以獲悉具體業務變化情況。
但可以看到的是,騰訊雲、數字內容、金融科技等業務近年來發展都很迅速;而增強 IP 打造能力,加速 IP 開發效率,則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促進數字內容板塊的增長。
據官方介紹,閱文集團目前已經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網絡文學平臺,擁有 890 萬創作者和 1340 萬部作品儲備,閱文旗下的新麗傳媒,也是中國最優秀的影視創製團隊之一;騰訊影業已成長為專注於優質影視作品打造的開放的內容平臺;騰訊動漫平臺則已擁有超過 3 萬部在線漫畫,其中 1500 部點擊量過億。
隨著 " 三駕馬車 " 協同合作模式正式形成,騰訊距離成為 " 中國迪士尼 " 更近一步了。
程武表示,未來,騰訊和閱文都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持續加碼在影視領域的投入,並將通過騰訊影業、新麗傳媒、閱文影視這 " 三駕馬車 ",充分凝聚行業力量,與更多專業人才和生態夥伴開放協作,共同推動影視業務和網文、動漫的深度耦合。
來源:全天候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