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2020-08-01 小溪帶娃記

文丨小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優優今年三歲了,平日裡孩子最喜歡的遊戲就是過家家了。看著孩子有模有樣地把小樹枝、小樹葉做成美味的「菜餚」,優優媽媽覺得這很有趣。每天吃過晚飯過後,優優都會帶上自己的塑料小鍋、小鏟子下樓玩,小區裡的小夥伴也很願意和優優一起玩過家家,有時候優優也會扮演成大人的角色。看著優優扮成媽媽的樣子照顧其他的「寶寶」吃飯時,優優媽媽覺得孩子可愛極了。

雖然看起來過家家的遊戲有一些幼稚,但是孩子們卻樂此不疲。優優媽媽和老公分享孩子過家家的趣事時,優優爸爸卻覺得有一些無聊。「咱們不如給孩子報名個興趣班吧?玩過家家有什麼意思?」

聽到老公這麼說,優優媽媽無奈地搖了搖頭「小孩子的快樂你不懂!我小時候也很喜歡玩過家家的。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一、為什麼孩子都愛玩「過家家」?

此前,章子怡在微博上分享了這樣一段日常,在微博上她曬出了兩張照片。一張照片是老公汪峰的頭上被別滿了發卡,另一張是一個兔子玩偶耳朵上被別滿了發卡。隨即她配文稱,四年後醒寶還會這樣過家家嗎?看來四歲的醒寶對於玩過家家也有著如此大的執迷,明星家的寶寶也同樣喜歡玩過家家的遊戲。

1.受到好奇心理的驅動

孩子們對於環境刺激的接受度較高,他們不斷地從環境中獲得學習,而這其中好奇心發揮著非常大的驅動力作用。孩子們對於社會生活抱有著極大的好奇,於是便希望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來進行了解。把手中的玩具想像成是大人們使用的工具,這使得他們對於自己不甚了解的大人生活有所觸及。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2.出於對大人行為的模仿

在過家家的過程中,孩子們會做出非常明顯的模仿行為,他們會裝作媽媽的樣子烹飪菜餚,會裝作爸爸的樣子工作看書。

孩子處於行為模仿期,對於這些大人的行為表達表現出了非常大的模仿熱情。顯然過家家的過程滿足了這種孩子喜歡模仿的心理訴求。

3.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

在生活中,孩子們所能接觸到的內容畢竟是有限的,父母們的幫忙代樂樂使得他們不能夠獲得更為充足的成就感。而當孩子過家家時,他們便可以充分發揮自身的「獨立性」,在通過自己的能力完成生活內容時,遊戲中的成就感便使得孩子的心理訴求獲得極大的滿足。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二、過家家遊戲對孩子成長有哪些好處?

1.讓孩子獲得更多的快樂

過家家作為一種日常遊戲,會讓孩子獲得更多愉悅的體驗,這是遊戲本身所帶來的樂趣,孩子在角色扮演中體驗到了更加豐富的生活內容,也讓孩子獲得了更加多樣的遊戲快樂,這對於孩子的認知完善也有一定的幫助。

2.鍛鍊了孩子的表達能力

在遊戲中,孩子多了很多的交流和表達,這使得他們身上的表達能力得到了鍛鍊。在預設的場景下,孩子和同伴之間的溝通更加的豐富。與此同時,孩子身上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孩子身上的社會性得到了體現。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3.增強了孩子身上的責任感

當孩子在遊戲中進行角色扮演時,他們便能夠體會到角色身上的責任感。比如說他們要照顧寶寶吃飯,給寶寶洗衣服,這些角色扮演中的內容讓孩子更加懂得如何去照顧體貼他人,這也使得孩子身上的責任感得到了強化和鍛鍊。

看得出來,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這三種好處在早期教育中起到的正面影響是非常明顯的。可以說過家家的遊戲完全不輸於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早教課程,爸媽們可不要忽視了這個遊戲的好處。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三、父母陪孩子玩「過家家」要注意什麼?

1.不要給孩子設置過多的限制

家長們在陪伴孩子玩過家家的遊戲時,不要給孩子設定過多的行為界限。父母所設定的限制,很有可能會妨礙到孩子身上的想像力迸發,給予孩子更多自主發揮的空間,父母們會發現孩子身上的想像力,著實令人覺得驚喜。少一點限定和束縛更加有助於提升孩子自身的能力。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2.讓孩子成為遊戲中的主體

在過家家的遊戲中,父母們可以聽從孩子的支配,讓孩子成為遊戲中的主體。這樣一個簡單的遊戲便鍛鍊了孩子身上的安排能力以及領導能力。父母們放下自身成人的身份,積極配合孩子的指揮和安排,這會讓孩子在遊戲中更加輕鬆自在。

3.不要急於糾正孩子在遊戲中的行為

父母們在陪孩子玩遊戲的時候,不要急著去糾正孩子在遊戲中的一些看似做的不好的地方。遊戲本身帶給孩子的是一種愉悅的體驗,如果父母急著去糾正孩子的行為表達,那麼會讓孩子覺得很有壓力,情緒上也會變得沮喪起來。

雖然過家家的遊戲看起來很幼稚,但是不得不說,這對於孩子身上的能力培養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孩子身上的動手能力、想像力以及創造力都在遊戲中得到了體現。與此同時,這對於孩子的性格發展以及人際交往能力也有著非常正面的影響意義。你會陪孩子玩過家家嗎?

本文由小溪帶娃記原創,關注我,每天學習育兒經驗!

相關焦點

  • 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這3個好處不輸早教課,爸媽別忽視
    每天吃過晚飯過後,優優都會帶上自己的塑料小鍋、小鏟子下樓玩,小區裡的小夥伴也很願意和優優一起玩過家家,有時候優優也會扮演成大人的角色。看著優優扮成媽媽的樣子照顧其他的「寶寶」吃飯時,優優媽媽覺得孩子可愛極了。雖然看起來過家家的遊戲有一些幼稚,但是孩子們卻樂此不疲。優優媽媽和老公分享孩子過家家的趣事時,優優爸爸卻覺得有一些無聊。「咱們不如給孩子報名個興趣班吧?
  • 愛玩過家家的寶寶更聰明?這個遊戲藏著很多爸媽不知道的好處
    圖片來源:網絡 只要有幾個孩子湊一起,不出意料,玩的遊戲裡面肯定有過家家,一會兒「扮演醫生給病人看病」,一會兒「小廚師炒菜,煮湯,炒麵條,煎雞蛋……」在外面玩的話
  • 為什麼說愛玩「過家家」的孩子更聰明?「社會模擬」是關鍵答案
    父母不要片面地去看待這過家家遊戲,父母要看到這個遊戲給孩子帶來的好處以及對孩子成長中起的重要作用。父母不要去制止孩子往這個遊戲,反而父母要合理地促進孩子玩這個遊戲。3、 孩子懂得換位思考這過家家遊戲就類似與一個社會模擬,孩子記性一個角色扮演,模擬著社會中要進行的事情,那麼孩子在進行角色扮演的時候,孩子就得對這個角色進行一個了解以及理解,這樣孩子才能夠扮演孩子合格角色。
  • 愛玩的孩子和不愛玩的孩子,國外研究機構發現,前者更聰明
    文/可馨育兒 案例:多多是個愛玩的孩子,但是媽媽不讓多多去玩。媽媽經常會對多多這樣說,「多多,不要玩那個,那個不衛生」、「多多不要踩水坑」、「多多,不要那樣做」等等。在多多的腦海裡,充滿了「不要」兩個字。
  • 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多大上?
    不接受不強迫 ●家裡能負擔嗎?早教課沒有重要到要讓全家生活質量下降。 好,接下來細說。 最近幾年各種早教課越來越火,大家都知道剛出生的嬰兒是一張白紙,大腦神經元連接不多,3歲之前的孩子給予的刺激越多,神經元連接越多,大腦發育得更好,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人重視早教的原因。
  • 上早教課的十大誤區
    很多家長花錢報了早教班,因為自己工作繁忙,就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來陪孩子參加早教課,完成「陪讀」的角色,心想反正有老師嘛。這都是不對的,最好由父母親自陪伴孩子參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NO.3 早教課是開發智力,能讓孩子更聰明 早教課是開發智力,能讓孩子更聰明。 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上了早教課,我的孩子就會更聰明,就比其他孩子贏了一個起跑線。
  • 喜歡"過家家"的孩子,未來情商會更高?有4個好處
    而遊戲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孩子執行力都很強,基本上是符合遊戲規則來進行的。當然一部分長期愛玩過家家的男孩,不僅從此變得沉穩,社交能力也是超強,這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個非常有用的本領。而步入了社會,學習好不代表能力強,反倒是那些上學時候偷奸耍滑,願意動腦子的人比較受到別人的青睞,他們能用更簡單的方式做到別人很難做到的,這就是情商、社交能力高低的體現。喜歡&34;的孩子,未來情商會更高?
  • 孩子愛玩過家家?送上創意十足的幾個方法
    再看國內,現在很多親子餐廳和商場的兒童樂園裡都有過家家的設施,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玩的都很開心。所以,在擔心什麼呢?今天,我們還要給大家分享一些在家裡玩過家家的好方法,還讓寶寶更聰明,就靠這些啦。假扮醫生與病人,是很多寶寶都愛玩的。在過家家開始前,我們要先利用家裡的現有物品營造出醫院的氛圍,比如一次性口罩、創口貼、膠帶等等。還可以準備好各種棉花、棉籤。家中的空藥瓶、空藥盒、溫度計等等,此時也能充當臺面。
  • 到底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課?是時候給一個理性的回答了
    不知從何時起,不要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演變到了什麼時候給孩子報早教課。6個月、1歲到2歲開始不等,有些家長甚至寶寶不到百天就在早教老師的忽悠下給報早教班啦。而且早教班的費用少則幾千,多則幾萬,費用不菲。
  • 每個孩子都愛玩的「過家家」,好處超過你想像
    大寶開心地笑了:媽媽,你別著急,我再給你烙個餅吃,你等著我……說完他轉身把撲克牌放在鍋裡,他說那是他做的餅。我剛想靠近他的鍋,被他大驚小怪地提醒:媽媽離遠一點兒!!小心燙著你!!哈哈哈,這一幕在我家每天上演,過家家還只是其中的一種。
  • 孩子喜歡扔東西就是搞破壞?精細動作發展的好處,爸媽別忽視
    說多了孩子難過得掉眼淚,說少了又會扔得到處都是,真不知道該怎麼辦。當孩子扔東西時,爸媽先別盲目阻止,而是明確扔的好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儘可能的「扔」。精細動作發展的好處,爸媽別忽視出生以來,孩子就是通過手來探索世界的,手的發展是促進認知發展的重要基礎,和腦發育、心理發展都是並行的。
  • 8個經典案例讓你看清早教課
    這是一直以來家長關心卻總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讓經驗說話吧,聽聽家長們的思想碰撞,也許會給您一些啟發。圖片來源CFP  教育佔有父母心中越來越大的一塊領地,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年輕的「80後」父母面對各類土的、洋的,傳統的、現代的早教理念,心存忐忑,不知道該選擇怎樣的早教理念和機構,也不知道該怎樣面對「早教大潮」。
  • 寶寶智力發育的前三年,這樣帶娃才更聰明
    而大家都說3歲前是智力發育關鍵期,所以很多爸媽對「早教」這個話題非常關心:「6個月大孩子,啥都不懂報早教能學到東西嗎?」「我看周圍朋友都給孩子報了,很想跟著報。」「上早教可以讓孩子更聰明嗎?」早教到底有沒有必要?怎麼給孩子做早教?
  • 孩子玩「過家家」是本能,別嘲笑他們幼稚,未來的發展就藏在裡面
    01孩子玩「過家家」是本能,這就是假裝遊戲「過家家」真的是個從沒被普及過卻延續了好多年,並且風靡全球千萬別嘲笑他們幼稚,02玩假裝遊戲的好處1)玩耍中學習社會規則孩子的天性就是愛玩,如果我們跟他們講大道理,告訴他何可為何不可為,無疑是對牛彈琴。但是如果我們試著和孩子玩假裝遊戲,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或許就能讓他們更好地「遵守規則」。
  • 想要孩子更聰明?這3個時期不能錯過,父母可別等錯過了再後悔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家長們都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就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早教班、學習班、興趣班,在吃的上面也是格外注意營養的搭配均衡。有很多父母真的是能做的都做了,孩子小小年紀上了各種早教班補習班,但是成績卻還是不盡人意。其實家長們都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想讓孩子更聰明,那孩子的大腦必須發育的好啊。
  • 左撇子真的更聰明?研究發現:高智商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徵
    樂樂媽此時意識到「兒子是個左撇子。」不過,樂樂媽也很好奇,「家裡人沒有是左撇子,孩子這是和誰學的呢?」一、為什麼會出現「左撇子」呢?3.基因改變雖然父母都是正常的使用右手,但是不排除在孩子身上有基因改變的情況。受到基因改變的影響,孩子身上多出了與父母不同的使用左手更熟練的動作習慣。
  • 左撇子真的更聰明?研究發現:高智商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徵
    樂樂媽此時意識到「兒子是個左撇子。」不過,樂樂媽也很好奇,「家裡人沒有是左撇子,孩子這是和誰學的呢?,但是不排除在孩子身上有基因改變的情況。二、研究發現:高智商孩子大多有這3個特徵1.白天不愛睡覺高智商的孩子總是對周圍環境保持著更大的好奇,在白天的時候相較於呼呼大睡,他們更喜歡去「探索」世界。父母們也會發現,聰明的孩子身上總是有著更加旺盛的精力,他們身上的好奇心和想像力驅使著他們不斷地想要去感知環境刺激。
  • 孩子有必要上早教課嗎?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是家庭的中心,沒有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問題,尤其是現在的90後父母,明白上學對孩子的重要性,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會選擇在孩子小的時候上早教班,一方面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另一方面還能夠讓孩子交到不少好朋友,但對於一些長輩來說,幼兒早教實屬浪費金錢浪費時間
  • 楊冪:小糯米6個月上早教課|沒上早教課的孩子,用ABC法則在家教
    楊冪答:「不帶不帶,她還要上學呢!」金星:「一歲多上什麼學?」不料楊冪回答更早:「她6個月就開始上學了,早教。她現在一個星期四天課。」其實不止明星家庭,我在的一個寶媽群,1歲前上早教課的孩子並不在少數。
  • 爸媽最心儀、孩子最愛玩的玩具清單來了
    PART-1從小玩到大,永遠玩不膩的LEGO 樂高樂高得到最多爸媽的推薦自然是意料之中的,大家普遍認為樂高能從小玩到大,拓展性和創意性都很強,孩子永遠玩不膩,玩得頻率也是最高。不少爸媽也有推薦具體款,大家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