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早教課的十大誤區

2020-12-15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33

作為新時代的媽媽,如果你還沒聽過「早教」這個流行詞,那就太老土了。我和天下所有媽媽一樣,希望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給孩子創造最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早期教育。(註:這裡所說的「最好」,決不是「物質優越」,也不是「毫無挫折的順境」,而是指有利於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品格塑造。) 現在,很多城市都陸續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早教機構、親子中心,品牌繁多而且課程種類各有特色,像東方愛嬰、紅黃藍、金寶貝、美吉姆等等,都享有盛名。越來越多的小寶寶也開始跟著媽媽走進教室,上起親子班、早教課。

笑笑在0-1歲這個階段,我只帶他參加過三次體驗課,並沒有接受系統的課程訓練。我對早教課的感受是: (1)課程內容以遊戲為主,藉助不同的玩具幫助孩子認知,另外,訓練寶寶的運動本領,比如爬行,還有就是讓家長和寶寶一起做操、唱歌跳舞等。 (2)寶寶太小,完全不理解老師的要求,也不配合老師的安排。 (3)每次課的時間短,節奏太快了,寶寶的自主活動經常被打斷,比如老師給他一個幾何形狀的積木,他正感興趣地玩著呢,老師又讓放回去,拿出另一個皮球。 (4)大人可是累的夠嗆啊,一會趴下做操一會繞著圈跑一會舉著孩子蹦蹦跳跳,孩子還莫名其妙呢,我卻累的滿頭大汗。

我放棄早教課的理由: (1)早教課程的內容我在家完全可以做到,我具有早教理念,並且可以從網絡、雜誌、報紙、書本上獲取足夠豐富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 (2)早教課需要持之以恆,由於工作關係我不能保證每一節課都陪孩子去,所以乾脆放棄固定時間,還不如平時就因時因地的實行早教。 (3)我覺得每周花50分鐘去上一趟早教課,意義並不大。天底下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教孩子,注意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建立完善的性格等等。 我從來不認為,去專業的早教機構上早教課是必需的。對於早教課,家長必須端正認識。

以下是我總結的十大誤區,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可以討論。

NO.1 早教課的主體是孩子 早教課的主體是孩子。 很多家長以為,上早教課就是把孩子扔到課堂上,去跟著老師學東西。所以,自己心不在焉,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在一旁聊天或隨意走動或者打電話。其實,早教課,教的是家長,不是孩子! 早教課的意義在於幫助父母建立科學的早期教育理念,了解一些育兒知識,包括飲食、健康和開發智力等等;幫助家長及時把握寶寶的敏感期,協助寶寶一起感受新事物;讓家長懂得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的特點、興趣和能力;強調親子互動,使家長通過與孩子共同遊戲,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與技能,等等。這就是為什麼前面我說,感覺上早教課我比孩子還累的原因。因為,真正受教育的,是我啊。

NO.2 早教課的責任在老師 早教課的責任在老師。 有些家長把教育的責任全部寄托在早教課的老師身上,以為早教課的老師就像幼兒園老師或者小學老師一樣,教書育人。其實,早教課的老師,主要是示範和引導,幫助家長和孩子進行互動遊戲。 很多家長花錢報了早教班,因為自己工作繁忙,就讓孩子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甚至保姆,來陪孩子參加早教課,完成「陪讀」的角色,心想反正有老師嘛。這都是不對的,最好由父母親自陪伴孩子參加早教班,才能起到受教育的目的。

NO.3 早教課是開發智力,能讓孩子更聰明 早教課是開發智力,能讓孩子更聰明。 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上了早教課,我的孩子就會更聰明,就比其他孩子贏了一個起跑線。其實,早期教育不僅局限於智力開發,早教也不是培養「神童」,早教課的內容還包括為孩子創建一個成長環境,引發孩子的探索行為,促進孩子在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能力、情緒和社會行為這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早教班並不是想像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過早教的孩子將來就有所作為,而沒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麼都不是。

NO.4 早教=早學習 早教=早學習。 我曾聽一個反對早教課的媽媽說:「現在的孩子真是累,大小便都不能自理,就要到處上課?還在吃奶的小屁孩,就開始學習?」她對早教課產生了一個誤解,其實,早教課並不是讓寶寶來學習知識的。 很多家長喜歡用「會認多少個字」、「會背多少首詩」、「會數幾個數」這樣的標準來衡量孩子早教的效果。然而,早教課的最大意義並不在於教會寶寶唱一首歌、認一個字或者背一首詩,而是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生動有趣,讓寶寶學的開心,在遊戲中提高寶寶的獨立性、想像力、記憶力、專注力、適應能力、社交能力等等。

NO.5 早教課的效果立竿見影 早教課的效果立竿見影。 有的家長說,感覺寶寶上了早教課,也沒什麼改變沒什麼進步。其實寶寶的學習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特別是1歲以下的小寶寶,接觸的東西不會馬上表現出來,不可能上了課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為早教課更注重潛能的培養和開發,所以早教效果短時期內難以發現。 家長不能只重視結果,忽視過程,過分關注孩子是否有所進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於所有的早教課程都是有效的。事實上,相當多的早教課程被染上了商業味,炒作成分多

NO.6 所有的訓練都寄托在早教課上 所有的訓練都寄托在早教課上。 早教課程一般每周才一次,每次也才45分鐘或者一兩個小時,如果平時生活不注重點滴培養,那麼將前功盡棄。因此早教課的效果如何,更主要是取決於課後的「家庭延伸學習」。老師在教家長和孩子做遊戲的時候,並不是盲目的,每一個遊戲的設置都是基於寶寶每個階段的生長發育特點。家長帶孩子早教,應該學習老師對待孩子的態度、引導孩子的技巧、如何跟孩子玩遊戲,同時,在平時帶孩子的過程中重複課上所做的遊戲,進行訓練。

NO.7 早教課越貴越好,越稀奇古怪越好 早教課越貴越好,越稀奇古怪越好。 這兩年,早教如雨後春筍般火熱崛起,已經成了一種流行風,被很多年輕父母追捧,當然,商家也會藉此炒作,其花費是相當驚人滴。很多有經濟實力的家庭,為寶寶高價購買「人生起跑線」,一學期下來動則數千元,貴的上萬,一堂課的花費基本上都在100~200元甚至更高,有的「爬爬班」學費居然比MBA還貴。 有些家長盲目地以為,收費越貴的早教機構,環境越好,師資更佳。其實貴的課程未必適合寶寶。早期教育不應貴族化,高價課程更是沒什麼意義。只要寶寶收穫快樂、越來越健康,收費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就是好的早教課程。 另外,一些家長只是一味追趕潮流,對早教並不太了解,看到「蒙氏」、「奧爾夫」等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名字,並不明白其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就想讓孩子與時俱進多接觸新奇的東西,尤其是,掛上洋名更時興。這些都是不對的,不能盲目跟風。

NO.8 早教課程的品種越齊全越好 早教課程的品種越齊全越好。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發展,那麼是不是上的早教課程品種越多,越豐富,就越有益呢?一些爸媽給寶寶在奧爾夫音樂中心報了音樂啟智課,又去baby art上玩畫畫的課,再去HELEN DORON學英語,最後還報了運動寶貝的課程讓寶寶「放鬆一下」,誤以為這樣就是讓寶寶全面發展了,其實只是把自己和寶寶弄得疲憊不堪。如果報得太多,從表面上看是各有側重,其實對寶寶智能的提高並沒有加倍收效。而且,周末無論如何都要留出時間出去玩哦,別忘了大自然也是寶寶的好老師。

NO.9 強迫小寶寶上課「認真聽講」 強迫小寶寶上課「認真聽講」。 在我的印象中,每次上早教課,班上都會有個別孩子從開始上課就一直哭鬧,直到下課,還有的孩子很淘氣,東摸摸西跳跳,就是不好好聽課,不配合老師。這時,孩子的媽媽通常都會非常生氣,又很無奈,總覺得花了錢來上課,卻被寶寶浪費了。 我覺得在早期教育的課堂上,孩子的任何調皮的表現都是正常的。尤其是0-1歲的小寶寶,有的還不是很適應這樣熱鬧的環境,要麼整節課都在啼哭,要麼一定要吃奶,要麼索性整節課都在睡覺。上不上早教,寶寶的感覺最重要。如果只是強迫孩子來適應,違反了孩子的感受和心理情緒,這樣的早教就失去了意義。寶寶才多大啊?家長就要求他上課要老老實實「認真聽講」,這樣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NO.10 早教課程就是早期教育的全部或者核心 早教課程就是早期教育的全部或者核心。 再好的早教課程,也不能代替家庭早教的作用,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永遠是孩子的第一課堂!教育無論何時都是父母的必修課,我們可以不花大錢讀早教班,但是,要用愛心和足夠的精力陪伴孩子成長。

初為人父母,我們一方面沒有育兒經驗,另一方面對寶寶可能更多的只是新鮮感,而缺乏足夠的耐心、細心、恆心,所以,我們不能「閉門造車」,到專業機構聽聽意見,早教班也是我們的一種輔助手段。從早教班上多吸收一些優秀的早教理念,對孩子的早教做一個系統的規劃,把握孩子的成長規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鍛鍊孩子的運動能力、培養良好的習慣、建立完善的性格等等,這樣,比單純上早教課的意義更大。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講的挺好的,大家也看看吧。

相關焦點

  • 關於早教課,很多家長都存在這兩大誤區
    育兒群裡有個媽媽說:「寶寶大概十個月左右的時候,就給報了一個早教課。」別的媽媽就問她:「為什麼這麼早就帶寶寶去上早教?她聽得懂嗎?」這位媽媽回答說:「我帶孩子去上早教的目的並不在於讓她提前學習,而是想帶她去認識一些新的小朋友,提升她的社交能力。」
  • 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多大上?
    今天想聊聊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多大給孩子上這個問題。 先上結論: 早教是必須的 早教課不是必須的,上不上、多大上,根據孩子和經濟情況來。 ●小月齡寶寶,孩子作息規律了嗎?吃睡比早教更重要。 ●孩子對早教課這種形式接受嗎?
  • 孩子有必要上早教課嗎?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是家庭的中心,沒有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問題,尤其是現在的90後父母,明白上學對孩子的重要性,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會選擇在孩子小的時候上早教班,一方面能夠開發孩子的智力,另一方面還能夠讓孩子交到不少好朋友,但對於一些長輩來說,幼兒早教實屬浪費金錢浪費時間
  • 早教課一周上幾次合適?
    >早教課一周上幾次合適?如果有條件,我是說時間和錢,當然是多上比較好。但是我想早教主要還是我們家長學習,如果沒有目的的重複上了之後,還是不知道怎麼了解自己的孩子,怎麼去陪孩子,我想上的課程多也沒有很大的效果。
  • 專家:早教課一節課一兩百元太暴利 去不去無所謂
    一節動輒一兩百元的早教課,到底值不值得?華東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張明紅昨天在廈門說,高收費的早教課「是不對的」,對於家長來說,「去不去無所謂」。  張明紅參加了思明區2016年公益早教進社區宣傳展示活動,她是思明區早教的指導老師。
  • 寶寶需不需要上早教課?
    寶爸寶媽們首先要思考一個問題:讓寶寶上早教的目的是什麼呢?   早教課並不像宣傳的那樣,它不能提高智商、開發大腦!!!   在《大眾日報》上曾經有一個採訪,很多人都抱怨:「0—3歲是孩子開發智力的關鍵時期,同年出生的孩子,不上早教課,短時間內看不出來,等時間長了區別就會很明顯,上早教十分必要,花錢也值得」。
  • 父母必知早教十大誤區,西瓜視頻為你深度解析
    莫讓「偽早教」坑了娃,父母必知十大早教誤區父母平常的一言一行,都遠勝於早教課的效果。他們就是簡單的玩兒,和成人意義上的社交是兩個概念。我們可以出門遛娃,呼吸新鮮空氣,和小夥伴打招呼。但若是單純為了有個小孩一塊玩,就去報幾萬塊錢的早教班,那就有點坑了。
  • 有必要帶寶寶上早教課嗎?上不上課不重要,寓教於樂才是重點
    相信很多寶媽都考慮過一個問題,那就是要不要帶寶寶上早教課,看培訓機構說的那麼好,自己也想帶著寶寶去體驗一下,畢竟不能輸在起跑線。但也有寶媽認為早教課也沒教什麼東西,去了跟沒去一樣,就是在收割智商稅。作為一個讓寶寶上早教課的「過來人」,我想跟大家聊聊自己的一些看法。
  • 楊冪:小糯米6個月上早教課|沒上早教課的孩子,用ABC法則在家教
    其實不止明星家庭,我在的一個寶媽群,1歲前上早教課的孩子並不在少數。早教課似乎成了一種時尚,不上總覺得缺點什麼,就「輸在起跑線上了」,甚至像節目《沒有起跑線》中一樣,真的「沒有起跑線」,胎教,甚至備孕時間都要準備好。家長的焦慮和各種準備,究竟有沒有道理呢?
  • 關於早教的六種誤區,有些家長的行為在耽誤孩子成長,你中了幾個
    據調查報告顯示,近40%孩子3歲前已經開始上早教課,近60%的0-6歲的孩子已經參加各類培訓班。費用方面,根據城市經濟水平不同,一節60分鐘的早教課,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而家長們給孩子報早教班時,大多數是花費2萬多買了300節課,1萬多買了50節課等。
  • 上萬元的早教課,值不值得?
    早教,尤其是動輒幾萬的高價早教課,到底值不值得上,一直是個具有爭議的話題。當教育,不管處於哪個階段的教育,被拉進市場後自有它的需求存在;但被標上價籤作為商品後,必少不了商家的焦慮販賣和誇大鼓吹。讓新一代寶爸寶媽覺得只有花了這個錢,才沒有對不起自己的娃,畢竟成長是條單行線,錯過了就是「一生的遺憾」。然而,事實如此嗎?
  • 孩子要不要上早教課,差的不是錢,而是理念!
    讓我來和大家算一筆帳,早教課一節課的時間大概是在30分鐘到45分鐘 ,就算一個孩子一天上三到四節早教課 ,這樣算下來孩子接受早教的時間也不過是兩到三個小時 。那麼孩子剩下的20多個小時在幹嘛?答案 無疑是在家裡,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早教一定要回歸到家庭的原因 ,因為孩子大部分的時間仍然還是在家裡。
  • 到底要不要帶孩子上早教課?是時候給一個理性的回答了
    不知從何時起,不要讓寶寶輸在起跑線上,演變到了什麼時候給孩子報早教課。6個月、1歲到2歲開始不等,有些家長甚至寶寶不到百天就在早教老師的忽悠下給報早教班啦。而且早教班的費用少則幾千,多則幾萬,費用不菲。
  • 四大理由總結6個月寶寶上早教課的必要性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親子>家庭教育>早期教育>早教知識庫>正文四大理由總結6個月寶寶上早教課的必要性 2014-10-22 15:00 來源:
  • 《親愛的自己》:孩子上萬元早教課真的有用麼?看完我後悔了
    隨著電視劇《親愛的自己》的熱播,劇中闞清子飾演的張芝芝的故事引起了無數女同胞的熱議,張芝芝婆婆不僅重男輕女,還插手孩子的教育,張芝芝婆婆覺得給孩子花2萬元上早教課是花冤枉錢,悄悄退掉了早教課,而張芝芝則認為這是在投資。兩代人的育兒觀念出現了分歧。
  • 盤點試管嬰兒的十大誤區
    今天,小編帶你一起盤點人們對試管嬰兒的十大誤區。 誤區一 試管嬰兒是醫院「人工製造」的, 非夫婦雙方的骨肉 這可能算是人們對試管嬰兒認識上最大的誤區了,就因為這個誤解,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婦難以接受試管嬰兒。
  • 8個經典案例讓你看清早教課
    收穫派  花錢買個「玩」  媽媽:虞女士 女兒:胡羽萱(2歲半)  參與早教課的時間:10個月大到2歲半  我們家萱萱對上早教課非常有興趣,周末還沒到,萱萱就會問我什麼時候去上課。在早教課上,她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 超聲心動圖十大基本功9.7:報告解讀及常見誤區上
    華醫心誠醫生集團孔令秋講:報告解讀及常見誤區(上)本節課同步字幕:1誤區一:只看結論,不看描述該患者曾以冠脈瘻就診,外院診斷為缺血性心肌病;前壁T波倒置,懷疑心肌缺血;超聲提示:左心室擴大,節段性心肌運動異常。
  • 寶貝打人,上早教課可以改變孩子?西瓜視頻告訴你有關早教的秘密
    因為老師說讓孩子上早教可以糾正孩子的打人的習慣。這個早教中心課程的價格,在我們這個二線城市還是覺得非常高的,熙爸不支持覺得是浪費錢,從內心她想讓孩子去上課,所以非常糾結。熙熙媽和我聊起了這個煩惱後,我正好在西瓜視頻裡看了一個西瓜視頻創作人 — —十八樓的豆豆的視頻:是否花幾萬讓孩子上早教班?於是我就分享給我的朋友。
  • 近視十大誤區 你踏入幾處
    陸軍軍醫大學大坪醫院眼科昨日開展愛眼系列科普活動,眼科專家還分享了近視用眼十大誤區和相應提醒,引導青少年形成合理的用眼習慣,提高市民眼健康知識和眼保健意識。 昨日上午9時,重慶晚報記者在大坪醫院活動現場看到,前來諮詢、檢查的患者在醫院門診大樓外排起長龍,以該院眼科主任葉劍教授為首的眼科專家正為大家進行眼部檢查、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