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導 讀 :
心誠學院由華醫心誠醫生集團開辦,並設立「才俊講堂」欄目,邀請行業心血管青年才俊孔令秋講授相關課程。
本期繼續分享「十大基本功」系列課程第九講《超聲醫生不得不掌握的冠心病評估技巧》的第七節《報告解讀及常見誤區(上)》。
華醫心誠醫生集團孔令秋講:報告解讀及常見誤區(上)
本節課同步字幕:
1誤區一:只看結論,不看描述
從我院病歷中截取的,只有報告,連圖都沒有,這是不推薦的。
作為超聲醫生,我們應該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圖片進行列印、存檔。
心臟結構如果未見明顯異常,那麼起碼應該有長軸和四腔心切面,用來確定房室比例是否失調。
2誤區二:只認超聲報告,不認識超聲醫生
該患者曾以冠脈瘻就診,外院診斷為缺血性心肌病;
前壁T波倒置,懷疑心肌缺血;
超聲提示:左心室擴大,節段性心肌運動異常。
未能明確該患者心臟雜音來源,所以重新複查超聲。
發現室間隔的側支循環非常豐富,超聲未看到左主幹,右冠粗大,沿著右側房室溝走形。
超聲結果提示:左主幹異常起源於肺動脈。
該患者的右冠勉強維持心臟供血,通過側支循環供應左心室、前降支和迴旋支逆灌進入肺循環。
❶ 所以一定要注意出報告的超聲醫生是誰。
❷ 作為超聲醫生,平時要多和臨床醫生,尤其是外科醫生交流。
交流越多,水平提升越快。
❸ 如果超聲醫生出報告後,不對患者繼續隨訪,也就不知道最終診斷和最初診斷是否一致,水平是很難提高的。
3誤區三: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很多醫生認為超聲結果準確,看到的比聽到的好,其實是不對的。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該患者為下壁心梗。
但在聽診過程中發現有喀喇音,因此判斷該患者是乳頭肌斷裂、室間隔穿孔,二者並存。
如果醫生沒有聽診,只是看到有穿孔、未注意到脫垂,或者只看到脫垂、未注意到穿孔,那麼患者漏診後,後續治療將會很棘手。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
審校:張曉冬┆編輯:徐凌一┆來源:心誠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