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了解,人們對試管嬰兒總有一些誤解。其實,試管嬰兒技術是一種治療不孕不育的醫療科學技術,我們不能把它魔化,也不能把它神化。今天,小編帶你一起盤點人們對試管嬰兒的十大誤區。
誤區一
試管嬰兒是醫院「人工製造」的,
非夫婦雙方的骨肉
這可能算是人們對試管嬰兒認識上最大的誤區了,就因為這個誤解,很多不孕不育的夫婦難以接受試管嬰兒。在他們的認知中,試管嬰兒是醫院用醫學方法為他們「人工製造」出來的,又或者是用卵子庫的卵子及精子庫的精子為他們培養出來的,並不算親骨肉。
其實這真的是天大的冤枉了,因為除特殊原因外,試管嬰兒均是以夫婦雙方的卵子及精子培養出來的,只有夫婦無法提供卵子(如卵巢早衰)或精子(如無精症)時,才會有借精或借卵的現象出現,所以正常情況下,試管嬰兒都是自己的新生骨肉喲。
誤區二
想通過其他方式調理好身體之後再做試管
很多夫妻會存在一種「吃西藥對身體影響大」的想法,因此想通過食物、中藥等傳統醫學手段來改善身體的情況。然而女性的卵巢從35-37歲開始功能減退,傳統醫學的調理方式相對來說周期較長,年齡偏大的夫妻往往就容易錯過受孕的黃金年齡,等到卵巢功能明顯衰退時,再來進行藥物治療或者「卵巢保養」都是收效甚微的。因此,儘早到正規醫院檢查接受治療是至關重要的。
誤區三
試管嬰兒是「非常嬰兒」,會有缺陷
這也是不孕夫婦拒絕試管嬰兒技術另一大心理障礙,特別是社會上的一些關於試管嬰兒的智商(IQ)較自然受孕嬰兒為低的報導,更是引起不少不孕夫婦的疑慮。其實這是言過其實了,從這項技術開展到現在,全世界已誕下幾十萬試管嬰兒,雖然在技術未成熟時的確會有不正常的嬰兒,但現在經過較大的規模追綜調查及研究均 證實了一個結果,就是試管嬰兒與自然受孕嬰兒比較,在出生的缺陷及以後的身智發育上並無顯著性差異,不孕夫婦可以放心。
誤區四
試管嬰兒存在缺陷風險高,容易流產
試管嬰兒技術自1978年發展至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長期的臨床隨訪證實,試管嬰兒的畸形率、早期流產率與自然受孕的情況是相似的,並不存在胎兒缺陷可能高、容易流產的情況。試管嬰兒技術作為實現不孕不育夫妻孕育寶寶的手段,是安全、有效的,過程中如果有出現相關的情況,最好是與主治醫師有效溝通,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誤區五
試管取卵和移植的手術很痛
取卵的手術是在麻醉醫師的麻醉下進行的,正規的醫療中心手術環境與技術都相對更安全和成熟,手術時間通常也不會超過30分鐘,與普通微創手術差異不大。移植的手術不需要麻醉,術後需平躺約半個小時。兩項操作都是不需要住院,也不需要完全臥床就可以進行的。
誤區六
做試管前的促排,會造成卵巢「早衰」
女性在一個月經周期內會有10個或者更多的卵泡開始成熟,但是通常只有1個優勢卵泡能發育成熟、並釋放卵子,而那些未能發育成熟的卵泡,則會隨著本次月經周期自然流失。
促排卵只是用促排卵藥物誘導自然周期中將要凋亡的卵泡發育,以獲取更多的卵子和精子配成胚胎,提高試管成功率。人體內本身的卵泡儲備是沒有改變的,所以原則上並不會導致「早衰」。
尤其是美國採用的促排藥都是經由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的促排藥物,是從動物身體提取的純天然物質,在促排完後的幾天內,多餘的雌激素便可跟著身體的自然代謝排出體外。
所以,在正規操作下,促排卵對卵巢的影響很小。
誤區七
促排會使人變胖
進入促排周期後,部分患者發現自己在打完促排卵針後體重上升,這是因為促排卵會使雌激素水平上升,水分滯留體內導致體重上升或者水腫。一段時間後隨著藥物代謝,雌激素水平回歸正常,滯留的水分排出體外,體重自然就恢復了。
誤區八
促排卵促得越多越高
在促排卵過程中,許多人都會希望取得儘可能多的卵子,認為取得卵子越多,試管成功率越高。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過多的卵泡數量往往意味著卵巢遭遇了過度刺激,卵子的質量不一定好。所以促排卵適度適宜才是最好,千萬不要刻意追求卵子數量。
誤區九
試管嬰兒最好生多胎
因為促排卵藥物的應用,試管嬰兒多胎妊娠率高於正常人群。但是實施試管助孕技術最終目的是獲得健康的孩子,而單胎妊娠才是最安全的,多胎並不是試管技術的目的。雖然理論上胚胎移植的數量越多,成功率越高,但實際情況中,這會大大提高多胎妊娠的風險,處理不好甚至會危及母嬰的生命安全。因此,一次移植多少並非依據個人意願,而是根據母體的身體狀態來定。
誤區十
做試管嬰兒期間,應該完全在家臥床休息
在試管嬰兒的過程中,除去取卵和移植後需要適當臥床休息以外,是不需要完全臥床休息的,可以正常上班和適當活動,因為臥床休息對於提高受孕機率是沒有任何幫助,相反地,長期臥床會減少子宮血液循環從而影響著床。過度的關注會導致情緒焦慮甚至發生宮縮,因此,需要合理的休息和運動搭配,情緒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