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大氣環境氣象公報發布

2020-12-2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何孟潔報導 4月29日,中國氣象局發布《大氣環境氣象公報(2019年)》(以下簡稱《公報》)。《公報》指出,自2000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趨勢。儘管2019年全國大氣汙染擴散氣象條件偏差,但大氣環境繼續改善。
  《公報》指出,2019年全國大氣環境繼續改善。全國平均霾日數25.7天,與2018年基本持平,比近五年平均減少10.7天,霾天氣過程影響面積較2018年減小。京津冀等區域2019年霾日數繼續減少。全國共出現15次沙塵天氣過程,較近五年平均(11.6次)偏多,主要發生在西北地區、華北、東北以及黃淮等地。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2019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與2018年基本持平,但京津冀等區域繼續下降,2019年京津冀地區PM2.5平均濃度為50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降低5.7%。此外,全國二氧化氮(NO2)對流層總量、二氧化硫(SO2)柱總量繼續下降。
  監測顯示,2019年全國平均大氣汙染氣象條件偏差,主要表現為:冷空氣活動偏弱,平均風速偏小,小風日數增多,有效降水日數偏少。2019年全國平均 PM2.5汙染氣象條件較 2018 年偏差 5.7%。其中 2019年1月和2月,全國平均 PM2.5汙染氣象條件比 2018 年同期偏差 22.7%。京津冀、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2019年PM2.5汙染氣象條件較2018年和近五年平均偏差。
  從長期變化趨勢來看,自2000 年以來,我國大氣環境整體呈現前期轉差後期向好趨勢。大部地區霾日數由上升轉為下降,尤其是東部地區PM10和 PM2.5濃度下降趨勢明顯,但冬季持續性、大範圍霾天氣過程時有出現。此外,自2008 年以來,我國酸雨汙染狀況得以持續改善,2019 年為 1992年有觀測記錄以來酸雨狀況最好的一年。

(責任編輯:蘇玉君)
  

相關焦點

  • 《中國大氣環境資源報告2019》 在南京發布
    《中國大氣環境資源報告2019》 在南京發布 2020-12-23 2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省2019年氣象災害公報
    2019年影響我省的主要氣象災害有暴雨、颱風、高溫、乾旱、龍捲、冰雹、寒潮和暴雪,總體為氣象災害較重年份。  一、氣象災害及其影響  (一)暴雨和颱風  全省出現區域性暴雨過程4次,比2018年少3次,其中2次是由颱風直接或間接影響造成的。
  • 我省發布2019年水資源公報
    近日,省水利廳發布《2019年山東省水資源公報》,綜合性反映年度內水資源情勢,主要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蓄水動態、供用水量、耗水量等。根據《公報》,2019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58.9毫米,比上年789.5毫米偏少29.2%,比多年平均679.5毫米偏少17.8%,屬偏枯年份。2019年全省水資源總量為195.21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19.6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與地表水資源不重複量為75.54億立方米。當地降水形成的入海、出境水量為102.07億立方米。
  • 海南發布2018年《海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8年海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五十四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定期發布環境狀況公報」的規定,現發布2018年《海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專欄3  海南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出臺  2018年12月26日,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海南省大氣汙染防治條例》,自2019年3月1日起實施。
  •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北極星大氣網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現發布《2019年杭州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二)大氣環境1、環境空氣品質按照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評價,杭州市區(含上城區、下城區、江幹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錢塘新區、蕭山區和餘杭區,下同)2019年環境空氣優良天數為287天,優良率為78.6%。杭州市區PM2.5達標天數344天,達標率95.0%。
  • 國家鐵路局發布《2019年鐵道統計公報》
    近日,國家鐵路局發布《2019年鐵道統計公報》(以下簡稱《統計公報》)。《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鐵路客貨運量實現持續增長,鐵路運輸安全保持持續穩定,鐵路建設投資規模達到歷史高位,鐵路科技創新取得新成績,鐵路綠色發展成效明顯,鐵路行業共有93項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陸續發布。
  • 2019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發布
    中國水利網站7月28日訊 近期水利部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水資源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降水量和水資源總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大中型水庫和湖泊蓄水總體穩定,全國用水總量比2018年略有增加,用水效率進一步提升,用水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全國水資源總量29041.0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偏多4.8%。
  • ...年度環境狀況公報發布——水環境質量持續高位改善,空氣品質...
    2019年,全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
  • 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統計公報發布
    來源:健康報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醫療衛生資源總量逐步增加,衛生人力構成進一步優化。《公報》顯示,2019年年末,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1007545個。
  • 【6月3日環保要聞】​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廣西...
    【6月3日環保要聞】​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廣西超12億三座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打包招標 時間:2020-06-03 13:18
  • 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突破重要門檻?這份公報告訴你
    2019年,全球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長突飛猛進。2020年,這種上升趨勢仍在繼續。近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最新版《溫室氣體公報》。公報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流行,工業放緩,但並沒有遏制創紀錄水平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捕獲熱量,增加溫度和推動更多的極端天氣、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洋酸化等事件發生。2019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長突飛猛進,全球年度平均值突破了百萬分之410的重要門檻,達到百萬分之410.5。
  • 2019深圳環境公報出爐!河流水質實現歷史性突破
    2019 年深圳 PM2.5 平均濃度為 24 微克/立方米,為 16 年來最好水平。4 月 27 日上午,2019 年度深圳市環境狀況公報新聞發布會在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根據公報顯示,2019 年全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達到國家一級(優)和二級(良)的天數共 332 天,佔全年監測有效天數(365 天)的 91.0 %,比上年下降 4.9 個百分點;空氣中首要汙染物為臭氧。全年灰霾天數 9 天,比上年減少 11 天。水環境質量總體改善,主要飲用水源水質良好,符合飲用水源水質要求。
  • 山東發布2019年水資源公報,平均年降水量比上年偏少29.2%
    近日,山東省水利廳發布《2019年山東省水資源公報》,綜合性反映年度內水資源情勢,主要包括降水量、地表水資源量、地下水資源量、水資源總量、蓄水動態、供用水量、耗水量等。根據《公報》,2019年全省平均年降水量558.9mm,比上年789.5mm偏少29.2%,比多年平均679.5mm偏少17.8%,屬偏枯年份。2019年全省水資源總量為195.21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119.66億m3、地下水資源與地表水資源不重複量為75.54億m3。當地降水形成的入海、出境水量為102.07億m3。
  • 文旅部:發布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
    為進一步向國內外全面客觀展示我國文化建設和旅遊發展改革成就,充分發揮統計數據客觀性、簡潔性、權威性特點,近日,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文化和旅遊發展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 《2019年山東省工程造價諮詢統計公報》發布
    山東近日發布了《2019年山東省工程造價諮詢統計公報》。根據公報,目前山東省共有644家工程造價諮詢企業完成統計數據上報,其中甲級企業277家,乙級企業367家。數據顯示,2019年各項主要指標穩步增長。全省工程造價諮詢行業總產值104.78億元,同比增長21.85%。工程造價諮詢業務收入53.32億元,同比增長21.57%。
  • 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北京PM2.5濃度同比下降12.1%
    資料圖 作者:方非今天上午,生態環境部舉行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8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這是生態環境部組建以來第一份生態環境年度報告。公報顯示,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PM2.5濃度同比下降11.8%,其中北京PM2.5濃度同比下降12.1%。生態環境部上午還介紹了今年第一階段統籌強化監督的情況,共排查發現各類環境問題5200多個,並逐一拉條掛帳,依法移交地方政府解決。 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司長柏仇勇介紹了公報的主要內容。
  • 《2019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布,空氣品質指數優良天數為309天
    今天,在世界環境日前夕,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發布《2019上海市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上海市環境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天數為309天,AQI優良率為84.7%。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但是,臭氧汙染較為突出。市民可登錄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門戶網站(sthj.sh.gov.cn)瀏覽或下載。
  • 2016 年南海區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近岸局部海域汙染依然嚴重近日,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向社會公布《2016年南海區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南海區海水環境狀況總體良好,主要河口海洋沉積物質量狀況維持穩定。南海各國家級海洋保護區環境質量較好,區內珊瑚礁、紅樹林、海島生態系統及海洋自然景觀等主要保護對象或保護目標基本保持穩定,75%的保護區活珊瑚覆蓋度與前年相比有所增加。近3年,南海珊瑚礁區活珊瑚覆蓋度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大面積白化與死亡現象,亦沒有大規模的珊瑚病害與敵害生物出現。南海區珊瑚礁退化已減緩,趨於穩定狀態。
  • 鞍山發布2019年度氣候公報:氣溫偏高降水略少
    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市氣象局發布了《2019年度氣候公報》,2019年鞍山氣候特點總體呈現為:平均氣溫較歷年偏高1℃,降水較歷年略偏少,全市年累計平均日照時數較歷年減少,
  • 春季常發沙塵暴 世界氣象組織重點指出了這些地方
    新華網北京4月13日電(記者張淼)世界氣象組織12日在日內瓦發布了首份年度《浮塵公報》,概述了2016年全球大氣浮塵的水平和地域分布情況,提到2016年伊朗、中國和蒙古國出現極為嚴重的沙塵暴。公報說,以氣溶膠光學厚度這個反映大氣中含塵量的指標來看,2016年全球平均水平與前些年相近,大部分沙塵都集中在北半球熱帶及副熱帶的沙漠地帶,範圍包括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地區的沙漠、位於印度與巴基斯坦的塔爾沙漠,以及位於中亞和中國、蒙古國的中緯度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