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末端同時雕刻上百件「冰雕」 冰刻研究取得新突破[組圖]

2020-12-16 圖片中國

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讚嘆匠人的高超技藝。

如果,這樣的冰雕是在僅有八分之一頭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上,並且同時雕刻上百件,那又是怎樣的風景?

過去兩個月,西湖大學仇旻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期刊連續發表一系列研究成果,對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遊刃有餘,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套以「原料進、成品出」為目標的「冰刻2.0」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其實我們只是把傳統電子束光刻技術中的『光刻膠』換成了冰」,西湖大學光學工程講席教授、副校長仇旻說。但這一換,卻換出了一片全新的想像空間。

  仇旻團隊部分成員合影。西湖大學供圖

 什麼是「冰刻」

如何用巧克力粉在奶油蛋糕表面撒出「生日快樂」四個字?你需要一片模具,模具上有鏤空的「生日快樂」字樣。巧克力粉透過模具撒落到蛋糕上,「生日快樂」四個字就出現了。

類似的原理,也應用在傳統的電子束光刻技術中(微納加工的核心技術之一)。

假設我們要在矽晶片上加工納米尺度的金屬字,我們首先需要將一種叫「光刻膠」的材料均勻地塗抹在晶片表面;用電子束,相當於肉眼看不見的「雕刻刀」,在真空環境中將金屬字寫在光刻膠上,對應位置的光刻膠性質會發生變化;再用化學試劑洗去改性部分的膠,一片「鏤空」的光刻膠模具就做好了;接下來便是將金屬「填」進鏤空位置,使之「長」在晶片表面;最後再用化學試劑將所有光刻膠清洗乾淨,去除廢料後只留下金屬字。

可見,光刻膠是微納加工過程中非常關鍵的材料。所以有人說,中國要製造晶片,光有光刻機還不夠,還得打破國外對「光刻膠」的壟斷。

但這樣的「光刻膠」有局限性。

「在樣品上塗抹光刻膠,這是傳統光刻加工的第一步。這個動作有點像攤雞蛋餅,如果鐵板不平整,餅就攤不好。同時,被抹膠的地方,面積不能太小,否則膠不容易攤開攤勻;材質不能過脆,否則容易破裂。」仇旻實驗室助理研究員趙鼎說。

那麼,把光刻膠變成水冰呢?零下140度左右的真空環境,能讓水蒸氣凝華成無定形冰。

  從冰層沉積開始到吹除廢料結束,加工全程不涉及化學溶劑。西湖大學供圖

「我們把樣品放入真空設備後,先給樣品降溫再注入水蒸氣,水蒸氣就會在樣品上凝華成薄薄的冰層。」趙鼎說,光刻膠之所短恰恰是水之所長。「無常形」的水蒸氣可以包裹任意形狀的表面,哪怕是極小的樣品也沒有問題;水蒸氣的輕若無物,也使得在脆弱材料上加工變成可能。對應「光刻膠」,他們給這層水冰起名「冰膠」,給冰膠參與的電子束光刻技術起名「冰刻」。

實際上,一旦將光刻膠換成了冰膠,還能夠極大地簡化加工流程。

「當電子束打在冰層上,被打到的冰『自行消失』,因為電子束將水分解氣化,這樣就能直接雕刻出冰模板,不需要像傳統光刻那樣,用化學試劑清洗一遍形成模具,從而規避了洗膠帶來的汙染,以及難以洗淨的光刻膠殘留導致良品率低等問題」,趙鼎解釋說。

同樣道理,「光刻」的最後一步,需要再次用化學試劑洗膠,而「冰刻」只需要讓冰融化或升華成水蒸氣即可,仿佛這層冰膠從來不曾存在過一樣。

「原料進、成品出」短短六個字,形象地描繪出他們為冰刻2.0制定的遠大目標——一進一出,送進去的是原材料,拿出來的是成品器件。仇旻說,從本質上講,「冰刻」仍屬於電子束光刻。但它作為一種綠色且「溫和」的加工手段,尤其適用於非平面襯底或者易損柔性材料,甚至生物材料。

復旦大學物理系主任、超構材料與超構表面專家周磊教授表示,這項工作對於研發集成度更高、功能性更強的光電器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冰刻』可以將光學前沿的超構表面與已經廣泛應用的光纖有機結合,既給前者找到了合適的落地平臺,又讓後者煥發了新的生機。」

在薄至300納米的冰膠上刻畫圖案,圖中最小的微型雪花直徑僅1.4微米,所有比例尺長度均為1微米。西湖大學供圖

 痛並快樂著的寂寞「舞者」

這是一群寂寞的「冰上舞者」。仇旻團隊已在「冰刻」這塊試驗田深耕了8年。

最初,他了解到哈佛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演示了面向生命科學領域的「冰刻」加工雛形,這給了他靈感,讓他看到了這項技術在微納加工領域的巨大潛力。

這是一個無人區。從瑞典皇家工學院回國後,仇旻與招收的第一批博士研究生之一趙鼎,一起來挑戰這個課題。「不做康莊大道上的跟隨者,而是獨闢蹊徑闖出一條新路,我想這是多數科研工作者更願意做出的選擇。」趙鼎說。

「冰刻」原理簡單明了,但儀器的實現則異常艱辛。團隊需要對原有的電子束光刻設備進行大量改造。趙鼎為之奮鬥了5年。「很多工作都是從零開始,比如注入水蒸氣,說起來很簡單,實際上經過了一次次實驗,溫度要多低、注入口和樣品的距離要多遠、注入量和速率要多大……都得一一驗證。」

趙鼎畢業之後,師弟洪宇接力,為冰刻系統的研發繪製了幾十稿設計圖紙。因為沒有現成的可以購買,多數情況下必須自己動手,他惡補了很多真空技術和熱學方面的知識。而今,在國外完成兩年博士後研究之後,趙鼎又回到仇旻實驗室,繼續這場「冰刻」長跑。

事實上,全世界做冰刻的實驗室,目前滿打滿算只有兩個,一個在中國,一個在丹麥。顯然,這不是一個熱門的研究方向,且研發周期很長,想在這個課題上很快發文章並獲得高引用很難。

「但這是一項令人激動的新技術。」仇旻說,「這樣的探索,有可能帶來很大的突破,也有可能什麼都沒有,但這正是基礎研究的意義和樂趣所在。」而當我們把視角放大到中國製造的背景下,在從製造業大國向製造業強國的轉變中,對以微納加工為代表的超精密加工的探索和創新,正是中國製造指向的未來。

在最新發表的文章結尾,仇旻團隊用一種非常科幻的方式展望了「冰刻」的未來——毫無疑問,未來圍繞「冰刻」的研究,將聚焦於那些傳統「光刻」能力無法企及的領域。受益於水這種物質得天獨厚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樣本上「冰刻」光子波導或電子電路有望得以實現。而這將史無前例地提高人為幹預生物樣本的能力,同時開闢出全新的學科交叉和研究方向。

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 光明日報通訊員 馮怡 俞熙娜

 

聲明:中國網圖片庫(www.cnmediae.com)供本網專稿,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中國網圖片庫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 諮詢電話010-88820273。

相關焦點

  • 在八分之一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同時雕刻上百件「冰雕」有多震撼
    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讚嘆匠人的高超技藝。如果,這樣的冰雕是在僅有八分之一頭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上,並且同時雕刻上百件,那又是怎樣的風景?過去兩個月,西湖大學仇旻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期刊連續發表一系列研究成果,對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遊刃有餘,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套以「原料進、成品出」為目標的「冰刻2.0」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冰刻研究取得新突破
    西湖大學供圖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讚嘆匠人的高超技藝。如果,這樣的冰雕是在僅有八分之一頭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上,並且同時雕刻上百件,那又是怎樣的風景?過去兩個月,西湖大學仇旻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期刊連續發表一系列研究成果,對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遊刃有餘,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套以「原料進、成品出」為目標的「冰刻2.0」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在1/8髮絲粗細的光纖末端「冰上起舞」
    西湖大學供圖 還記得兒時看過的冰雕展嗎?美輪美奐的宮殿、動物、叢林,讓人不得不讚嘆匠人的鬼斧神工。 如果,這樣的冰雕是發生在僅有頭髮1/8粗細的光纖末端,並且不止雕刻一件作品,而是同時雕刻百件以上,那又是怎樣的風景?
  • 西湖大學開啟「冰刻2.0」 研發用冰替代光刻膠
    仇旻表示:「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在光纖末端做出較為複雜的微納米級『冰雕』。可在僅有頭髮絲八分之一粗細的光纖末端進行「冰刻」加工,且能一次性雕刻上百件作品。」該系列研究陸續發表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期刊上,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和加工器件,一套新型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西湖大學開啟「冰刻2.0」研發,或將極大簡化傳統光刻加工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在光纖末端做出較為複雜的微納米級『冰雕』。」 近日,西湖大學光學工程講席教授仇旻在接受 DeepTech 採訪時表示。仇旻團隊近期發布的三維微納加工技術,可在僅有頭髮絲八分之一粗細的光纖末端進行「冰刻」加工,且能一次性雕刻上百件作品。
  • 光刻不行就用冰刻解決,這就是中國彎道超車,晶片崛起重要方向
    說到雕刻,很多人會聯想到用一個小刀在木頭上雕刻出各種各樣的精美物品,冰雕也是如此,在一塊冰上雕刻出需要的樣子。晶片製作也一樣,需要在一個晶體上雕刻出我們需要的,但是因為中國對這方面的技術落後,都是被國外壟斷的。
  • 在納米尺度做冰雕,西湖大學「冰刻2.0」首秀
    時值冬季,各種美輪美奐的冰雕又要出場,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了一種「冰雕」絕活兒。他們的「冰雕」,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 記者12月9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近兩個月來,西湖大學納米光子學與儀器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仇旻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冰刻的研究成果。 在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上,該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實現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種新型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納米尺度做冰雕西湖大學「冰刻2.0」首秀--山西青年報2020年12月15...
    時值冬季,各種美輪美奐的冰雕又要登場。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了一種 「冰雕」絕活,在薄至300納米的冰膠上刻畫圖案,圖中最小的微型雪花直徑僅1.4微米,所有比例尺長度均為1微米。    傳統光刻膠存在局限     要理解他們研發的冰刻技術,需要先了解傳統的電子束光刻技術。
  • 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一種「冰雕」絕活兒,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
    時值冬季,各種美輪美奐的冰雕又要出場,西湖大學科研團隊展示了一種「冰雕」絕活兒。他們的「冰雕」,小到微米甚至納米級別。記者12月9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近兩個月來,西湖大學納米光子學與儀器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仇旻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冰刻的研究成果。在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上,該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實現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種新型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
  • 在納米尺度做冰雕,這項絕活兒意義重大
    ,近兩個月來,西湖大學納米光子學與儀器技術實驗室負責人仇旻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納米快報》《納米尺度》《應用表面科學》等國際知名期刊上,連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冰刻的研究成果。在微米甚至納米級別的「冰雕」上,該研究團隊已經可以實現從精確定位到精準控制雕刻力度,再到以「冰雕」為模具製作結構、加工器件——一種新型三維微納加工系統雛形初現。在薄至300納米的冰膠上刻畫圖案,圖中最小的微型雪花直徑僅1.4微米,所有比例尺長度均為1微米。
  • 【高清組圖】克拉瑪依:十二生肖冰雕迎冬至
    【高清組圖】克拉瑪依:十二生肖冰雕迎冬至 2018年12月21日 11:35   來源:天山網原創
  • 不愛「光刻」愛「冰刻」,西湖大學科研突破,或實現「彎道超車」
    不過,「光刻膠」也是我們一個薄弱項,需要擺脫卡脖子,「光刻膠」也需要突破。但是,假如把「光刻膠」變成水冰呢? 零下140度左右的真空環境,會使得讓水蒸氣凝華成無定形冰,而這也算是一次「彎道超車」。因為水蒸氣能夠包裹任意形狀的表面,哪怕是極小的樣品也沒有問題。
  • 用冰竟然可以雕刻晶片!中國欲衝破美國晶片封鎖,力求彎道超車
    圖為西湖大學副校長仇旻團隊 近日傳來一個好消息,浙江西湖大學副校長仇旻團隊教授另闢蹊徑,用「冰刻」代替「光刻」,在晶片製造工藝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 光刻不行,用「冰刻」!西湖大學仇旻團隊另闢蹊徑,力圖彎道超車
    光刻機在製造晶片於是,我國的很多企業和高校紛紛入局半導體領域,在這方面進行了相關的研究。令人興奮的是,近日就傳來一個好消息,在光刻機攻關方面,浙江西湖大學副校長仇旻教授團隊另闢蹊徑,用「冰刻」代替了光刻,取得了重大突破。
  • 光纖雷射雕刻機,強大功能,自由實現雕刻
    光纖雷射雕刻機也是光纖雷射打標機、光纖雷射打碼機、金屬雕刻機、雷射刻字機、雷射鐳雕機等的稱呼方法,原理相同,只是稱呼方法不同,設備用光纖雷射雕刻機輸出雷射,用高速掃描電流鏡系統實現雕刻功能採用空冷方式冷卻,輸出光束質量好,可靠性高,運行壽命長,能刻出金屬材料和一些非金屬材料,主要應用於深度
  • 20瓦光纖雷射雕刻機雕刻鈦鋼吊牌軟體調試
    20瓦光纖雷射雕刻機雕刻鈦鋼吊牌應該如何調試軟體,雕刻深度和行進速度大概是多少?因為20w光纖雷射雕刻機雕刻文字和雕刻圖片所設置的數據並不相同,我們先拿雕刻圖片舉個例子。因為是雕刻圖片,為了保障圖片的清晰度,我們建議加深20w雷射雕刻機的雕刻深度,也就是說一張寬大約37mm,長大約54mm的圖片大小,我們需要調整他的雕刻速度為200,雕刻功率為20,其他的軟體會自動變更,我們不需要調整。調試速度和功率的時候,記得要把使用默認參數種前方正方形框中的對號去掉才能調試,否則數據是不動的。右側調整。
  • 研究人員使用新型空心光纖提升陀螺儀性能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來自霍尼韋爾和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光電子研究中心(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s Optoelectronics Research Centre )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新型空心光纖(hollow core optical fiber),克服了先前限制諧振腔光纖陀螺儀
  • 王一博號稱在冰雕有天賦,冰雕如此受人們喜愛,冰雕的歷史幾人知
    冰雕,顧名思義就是在冰上雕刻出各樣的東西,比如:動物,家庭用品等。早在我國東北,因天寒地凍,經常冰天雪地,門]外積雪盈尺,那時已有人將河水結成的冰.塊鑑取雕成簡單形狀以盛物,故冰雕最早應發源於中國。中國東北是冰雕發展最好的地區,其中最有名的是哈爾濱冰雕展。每年都有相當多的遊客拜訪,而且規模也一年比一年大。不僅是參展的藝術家變多了,而且以冰來雕刻的主題也變得更豐富,有用現代科技雷射裝飾的冰雕,最傳統的冰燈當然也不會少。由於東北嚴寒的氣候,冰隨手可得,因此雕刻的體積也變得越來越大,成為以冰建築的名副其實的冰雕世界,如城牆,溜梯等。
  • 我航天光纖技術獲進展,高精度陀螺技術突破瓶頸,具有裡程碑意義
    大家知道,2018年中國的航天事業取得了讓人矚目的成績,許多人都在感嘆中國航天的發展之快,其實這些成績需要中國科研人攻克許多技術難題。最近又有好消息說,我國的航天光纖技術取得新進展,這種光纖技術會讓咱們突破高精度陀螺技術瓶頸,具有裡程碑意義。
  • 長春雕塑公園腦洞大開 冰雕雪雕與雕塑「融為一體」
    【解說】冬季的中國東北,圍繞冰雪旅遊打造的冰雕和雪雕成為城市一景。近日,長春世界雕塑公園獨闢蹊徑,將冰雕、雪雕與園內的雕塑融合在了一起,創造出120件趣味性十足的新作品。  1月7日,記者在園內看到,這些新作品分布在公園的各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