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幽域作為地地道道的四川人,早在很久之前,就聽人們說過:「來成都旅遊的話,有三個地方是必須打卡的,一個是簇擁潮流的太古裡,一個是全是國寶的大熊貓基地,以及成都百姓生活的寬窄巷子。」其實很多人都知道,成都的時尚慢生活,是出了名的,耳熟能詳的地方,寬窄巷子就在其中。覓幽域也在幾年前的暑假,來到過寬窄,但那時的寬窄巷子,都已經被商業化了,留有老成都記憶的,也就只有那幾家老宅了。
入冬已有些時日,臨近傍晚的時候,覓幽域再次走進這裡,撲面而來的,依然是那熟悉的味道,似乎歲月不曾在這裡改變什麼,熟悉的古巷依然綠意蔥蘢,那幾座沿街的老宅子,一如既往地保持著素日的靜謐,一點兒也不受小巷子穿梭人群的打擾。或許是往昔的記憶有些模糊,當自己再次來到這裡的時候,依然覺得非常「新鮮」。傍晚的時候,不知道是入冬夜晚較冷的緣由,還是剛下了雨的緣由,寬窄巷子有些少了許多,不想平日裡那般熙熙攘攘。
走進這個由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條平行的巷子組成的景區裡,這裡的每一條巷子,都有著不同的風格。如在寬巷子裡,滿是懷舊的風格,除了有很多西洋式的建築,還有很多老成都的休閒娛樂節目,這裡自然也是老成都人來得比較多的地方。而窄巷子,相對來說就比較現代化,這條巷子裡,更多地自然就是咖啡廳、酒吧和餐飲店了,遊客和文藝青年眾多,相對寬巷子和井巷子,夜晚的窄巷子熱鬧了許多。而井巷子,聽人們說:「就是正兒八經的老成都再現了,這塊區域有很多百年老店。」但如今看來,商業化也比較嚴重。
在寬窄巷子中,這裡的特色小店比比皆是,布置得也非常精緻,免不了要被這些巷子裡的小店所吸引,成都特色美食、四川特色美食,乃至全國的特色美食,琳琅滿目,令人垂涎三尺,非常喜歡這樣的小情調。但若是要覓幽域說,覓幽域還是更喜歡窄巷子入口處的幾家美食店,例如那名聲響亮的三大炮,兒時記憶中的吹糖人,屬於樂山美食缽缽雞,四川美食糖油果子等等,外地人來了恨不得每樣都要嘗一遍。
繼續在巷子中穿行,入冬時節的風,有些寒冷,更何況還是夜晚,但這些,絲毫沒有影響遊客的心情。看著高低不一的圍牆,雕花的屋簷,不知從何時起,覓幽域也愛上了在小巷中散步,靜謐輕悄,細細地享受著這平凡中的小確幸。儘管已經入冬,但是這裡的銀杏樹葉並沒有要凋零的意思,在夜色和路燈的襯託下,金黃的銀杏葉,顯得格外入眼,路過了那幾家老宅,大門依舊緊閉,裡邊的住戶,仿佛並沒有被這濃厚得我商業化氣息所侵擾。
幾周前,覓幽域同樣是在周末的夜晚,去過了位於武侯區的錦裡,但不知為何,二者相比較起來,寬窄無論是從區域位置上,還是名片的宣傳上等等,都要比錦裡古街強勢很多,但夜晚的錦裡古街,遊客都是接憧而至,熙熙攘攘的。後來歸納了幾點原因,一是從布局上來說,錦裡要比寬窄大許多,且更像古鎮吧,再來就是去寬窄的時候,入冬更久,到達之前還下過雨的緣由吧。
老成都人說:「寬巷子不寬,寬的是成都這座天府之國的廣闊包容,窄巷子不窄,窄的是成都人生活的獨立天地。」但很多人又覺得:「像成都寬窄巷子這樣的地方,不應該推薦給遊客,因為商業化太嚴重。」而覓幽域卻不這樣認為,如果去到一座城市,連當地最知名的景區都不去,而只是選擇一些小眾的隱秘景點,這樣的旅程也同樣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