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濱州 盤點那些或傳統或個性的避暑神器

2020-12-20 齊魯網

  去年開始,一檔熱門的綜藝節目帶火了「降溫神器」冰袖。戴冰袖出門,不僅成為一種新時尚,更重要的是戴上它之後皮膚會有一種「涼涼的」感覺,溫度能夠立減2—3℃。三伏天裡的市民,有誰不愛這款「避暑神器」呢?

  我市連日來的高溫悶熱天氣,焦躁又無奈的市民自嘲為「被烤的五花肉」。太陽傘、墨鏡、防曬服這些人們夏季出門的必需品,依然無法避免被曬成「黑白配」的厄運。風扇、空調、清涼噴霧、可攜式小風扇、冰巾冰貼冰墊……這些或傳統或個性的「避暑神器」此刻派上了大用場,在這個叫人「心有餘悸」的酷夏裡各顯神通。

  傳統「避暑神器」 不能少

  「我家的空調已經連續不間斷地運轉了2天,真怕它突然罷工不幹了。」進入三伏天后尤其是最近幾天的天氣,簡直就是熱!熱!熱不停!空調便成了人們的「救命恩人」,「沒有空調怎麼活?」市民徐先生說出了時下人們的心聲,「避暑神器」空調成了人們形影不離的好夥伴。

  怕費電的老人一般會選擇開風扇,儘管來回循環的還是熱風,但風扇轉動時發出的嗡嗡聲再加上一些老人本身患有關節炎風溼病等受不了空調的涼風,風扇就是他們的「避暑神器」。

  「像我們老年人自己在家的話開著風扇就覺得很涼快,但在家哄孩子的話,那就熱得受不了了。」已過六旬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要是兒子兒媳不在家,她會帶著孫子去樓下的陰涼地兒玩,「開空調很費電,開風扇孩子熱得受不了,在樓下的通風陰涼處,既可以乘涼,孩子又有玩伴,一舉兩得。」王女士笑道。

  個性「避暑神器」 正流行

  空調、風扇畢竟是固定的不能隨身攜帶。夏天雖熱,該出門還是得出門。未入夏時節,怕熱的徐先生早早地開始網購各種降溫消暑的小玩意兒了。「清涼噴霧、可攜式小風扇、冰巾冰貼冰墊等等這些網上都能買到,而且價格也不貴,根據個人需求我買了噴霧和冰巾。」徐先生說,喜歡運動健身的他再熱的天也沒放棄,當怕熱遇上愛好,徐先生選擇了「降暑神器」從中調和,「像這款清涼噴霧往身上輕輕一噴便可快速降溫,隨身攜帶很方便;這款冰巾沾水甩一甩,瞬間冰冰涼。」徐先生對自己選購的這兩款個性「避暑神器」很是滿意。

  記者在淘寶上輸入關鍵詞「避暑神器」,顯示有近萬件產品,有號稱能「瞬間降溫」的可攜式小空調,有「舒爽一夏」的多功能冰枕,還有名為「清涼伴侶」的降溫冰貼……各式各樣的降溫神器價格從幾元到上百元不等,火爆的銷售量證明了這些小物件的流行和受歡迎程度。

  「避暑神器」雖好 貪不得

  無論是傳統的還是正流行的「避暑神器」都是炎炎夏日裡人們的「心頭好」,但過多地依賴貪戀「避暑神器」真的好嗎?

  「凡事都得有度,夏日裡選擇避暑也是如此,空調病就是一個沒把握好『度』的例子。」一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神器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伏著危機。「就拿冰袖來說,之所以穿戴後有光滑涼爽的感覺,是因為其合成材料的含溼率較符合人體皮膚的生理要求。但是由於冰袖緊緊「捂」在胳膊上,再加上人造纖維的透氣和吸溼性不如棉和真絲等,因此建議市民不要長時間穿戴。」另外,他還提醒,人體內部有著一套精密的自我溫度調節系統,通過多種方式綜合性調節體溫。如果長時間在局部機械、單一地使用一些快速降溫產品,會使身體局部體溫迅速降低10多攝氏度,導致局部血管壁收縮,血液循環降低,調節受阻,打破人體內部溫度調節的平衡機制,最終影響到整個人體的溫度調節功能。

  (魯北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娜)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43-3151234,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

齊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山東廣播電視臺下屬21個廣播電視頻道的作品均已授權齊魯網(以下簡稱本網)在網際網路上發布和使用。未經本網所屬公司許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東省廣播電視臺下屬頻道作品以及本網自有版權作品。

2、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以及由用戶發表上傳的作品,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版權和其它問題可聯繫本網,本網確認後將在24小時內移除相關爭議內容。

詳細聲明請點擊進入>>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生宿舍搭「遊泳池」避暑 盤點奇葩避暑神器
    8月5日,武漢持續高溫,大學裡留校的學子們想方設法避暑納涼。華中師範大學一學生寢室過道上,放了個小「遊泳池」,幾位大學生坐在水中或打牌,或上網,非常愜意。有網友表示:真是奇葩啊!我們以前的避暑方式真是弱爆了。一位同學告訴記者,這個小水池花了幾百塊錢,裡面可以同時躺兩個人睡覺,這種避暑神器實用涼爽,但享受一次頗費功夫,從打氣到注夠水得花一個小時。
  • 避暑神器排行榜 淘寶天貓發布《高溫天花式避暑地圖》
    避暑神器排行榜 淘寶天貓發布《高溫天花式避暑地圖》 2019-08-01 15:39: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地球迎來140年來最熱的夏天,整個7月,中央氣象臺有17天在發布高溫預警,有人說熱得蚊子都中暑了,各地人民的避暑方式也腦洞大開,花樣百出。
  • 三伏天習俗傳統及由來
    我國自古以來是農業大國,根據農業生產的時間有了三伏天的劃分,古人對入伏的時間有著豐富的詩歌描寫。那麼,三伏天的起源由來是什麼呢?說到夏季炎熱的標誌,那就當屬「蟬鳴」了。你腦裡是不是已經出現了一幅夏季蟬鳴的景象。大家了解入伏是什麼意思嗎?哪些人適合敷貼三伏貼呢?一起來了解三伏天的起源由來吧!
  • 喜涼怕熱的大熊貓迎來難熬三伏天,各地想盡招數為國寶避暑
    三伏天裡,生活在四川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正在進食。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屬國際一級保護動物的大熊貓,喜涼怕熱。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的大熊貓已逐漸適應平原氣候,但到了盛夏高溫時還是更願意待在室內休憩,或者去水池邊、樹蔭裡避暑納涼。
  • 三伏天到了,分享一下實用的避暑方法,安然度過炎炎夏日
    三伏天到了,天氣炎熱,如何避暑?這個問題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啊!不由想起施耐庵《水滸傳》裡描述的: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古時候度過苦夏即使有錢人也不過把扇搖。當然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的父母輩也只能拿蒲扇扇風,左手扇扇,累了換右手。
  • 水鄉震澤 荷花盛放睡蓮爭豔 三伏天消夏避暑好去處
    蟋蟀離開了田野,到庭院的牆角下以避暑熱。老鷹因地面氣溫太高而在清涼的高空中活動。位於太湖東南隅的震澤古鎮,不僅是一個四面八方被水環繞的地方,而且水邊層林密布,綠意盎然,因而成為三伏天消夏避暑的好去處。
  • 臺商避暑妙招巧度「三伏天」 有人靠泡溫泉解暑氣
    不少在廈門生活、工作多年的臺商都直呼近些天的天氣熱得有些受不了,甚至有的工廠還停止作業,休息幾天來避暑。  那麼,在廈臺商如何避暑降溫?晨報記者採訪發現,除了最受大陸民眾歡迎的「三伏貼」外,臺胞的避暑妙招也臺味十足,甚至有人盛夏靠泡溫泉解暑氣。
  • 這個避暑神器!讓你愛上這個夏天!
    最近小編發現了新的避暑神器這個絕對要跟在成都的各位分享只要一句話就能酷爽出行,清涼一夏夏日高溫旅遊/出行的法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完美的避暑神器
  • 三伏來襲,你想好怎麼避暑了嗎?
    哪曉得......2018年7月17日,正式進入「三伏天」。空調、電風扇、冰淇淋、冰汽水之外,還增加了許多避暑神器!1.噴霧小風扇噴霧小風扇方便攜帶,而且可以噴出很多霧化的小水珠。既可以增加空氣溼度,也可以降低體溫。對妹子來說補水又降溫哦。
  • 去哪避暑才最涼快?
    三伏天 除了停留在空調房 難道就沒有別的地方可以去了嗎? wait wait wait~ 大數據來幫你盤點 最佳避暑城市!
  • 2020年三伏天,什麼時候結束,該注意哪些事?
    這一天天混得,連時間都忘了,不知不覺中三伏天已經來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很多人在這個時候計劃著外出避暑,但是每年的三伏天情況不一樣,在三伏天裡,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呢?三伏天又會到什麼時候結束呢?一,三伏天是什麼意思?
  • 好用還不貴 盤點華山醫院皮膚科那些自製「神器」
    圖片說明:華山醫院皮膚科那些自製「神器」  華山醫院皮膚科,上海著名「5A級景區」,年接待門急診患者逾160萬人次,連續6年蟬聯全國最佳專科排行榜冠軍。讓一小方寶地聞名遐邇、馳名中外的,除了醫生那「舉世無雙」的精湛技藝,還有這裡盛產的逾30種「好用不貴」的「自製神器」。今天,就跟著靜寶來揭秘冬日裡皮膚科那些超級好用「神器」到底「神奇」在哪裡!  乾燥、皸裂、瘙癢,冬季皮膚常見三大問題:關鍵是保溼!
  • 三伏天你所在的城市熱嗎,盛夏首站,不如去茂名浪漫海岸避暑
    不知你們所在的城市下雨了嗎,這個三伏天你有感覺悶熱嗎,如果你那裡依舊是那個火辣辣的三伏熱,不如找個涼爽宜人的地方避暑,順便欣賞美景。說到去避暑你會首先想到去哪裡呢?一望無際的呼倫貝爾大草原還是白雪皚皚覆蓋的玉龍雪山?或許夏天與海最為搭配,相信很多人會選擇夏天去海邊遊玩。
  • 避暑神器冰墊未必人人都能用
    避暑神器冰墊未必人人都能用 2016-08
  • 福利 | 「涼」心推薦 ,那些「隱秘」的避暑勝地~
    三伏天的高溫還在持續靠空調西瓜續命的日子也還在繼續奈何如此火熱的天氣仍然擋不住想要出門玩耍的心
  • 古人有眾多避暑神器,為何1743年還熱死很多人,看當時氣溫全懂了
    其實,古人也有很多避暑方法的。我們今天看那一下。首先就是經常聽到的就是古代的冰箱,名字叫冰鑑。這種東西的原理就是把冰塊放到裡面,一次達到降溫的左右。同時還會把一些蔬菜、水果放到裡面,這樣就能達到冰鎮的目的。可以說性質和現在的冰箱、空調差不多。很多達官顯貴都用這些東西。而且這些人在冬天的時候都有專門的冰窖來存冰。當然,如果沒有的話,市場上也有專門賣冰。
  • 我國古代沒有空調、雪糕, 皇帝和娘娘們用這四種方法度過「三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署之中,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所謂的「伏天兒」,就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可以這樣理解:「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
  • 盤點那些雞肋的「帶娃神器」,你踩坑了嗎?
    自從有了娃以後,才知道養娃的種種不易,所以一聽到商家各種宣傳「帶娃神器」就忍不住心痒痒,想買!結果買完以後,就各種不適用,罷了!就當給智商叫智商稅了!
  • 三伏天指的是什麼,為什麼一年中三伏天最熱,古人怎麼推算三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處暑當中,是一年中平均氣溫最大且又溼冷、炎熱的日子。說白了的「三伏天兒」,是指農曆「三伏天」,即一年之中最火的一段時間。能夠 那樣了解:「伏」便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適合動。可是三伏天往往稱作「伏」,是由於也是有許多 嚴寒要素以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火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測算的,大概處於陽曆的7月中旬至八月中下民俗有句俗話說得好︰「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意思是說,一年中最亮的情況下是三九天,最火是三伏天。那麼,為何一年中最火的日子稱之為「三伏天」呢?
  • 三伏天 把身體裡的寒氣排出去
    「最難熬的日子」,但是,三伏天也是養生的好時節。傳統中醫認為,一年四季之中,最能把身體的寒氣排出來的機會就是三伏天,此時就可利用中藥燻蒸療法的熱蒸汽將體內寒氣逼出。很多人以為「伏天裡要一心防暑」,但專家提醒,伏天最要提防的反而應該是「寒」。三伏天養生做好「8個一」1.一個溫度——26℃    專家表示,夏季吹空調,較適宜的溫度為26℃以上,室內和室外的溫差最好不超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