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招直播諮詢啟動啦!北京城市廣播「教育面對面」欄目從2003年開始播出以來,已經陪伴考生和家長們走過了風風雨雨十九個年頭,助力一屆又一屆高考考生順利升入理想的大學繼續深造。多年來,「教育面對面」充分發揮宣傳主渠道作用,第一時間發布高考最新動態,及時報導高考相關信息,為大家帶來權威精準的高考資訊。每年都是考生家長必聽的欄目。下面就隨悅依小編認真看看吧↓↓↓
3月1日起,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FM107.3 AM1026)每天17:45至19:15晚尖峰時段,第十九年聯合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試院、北京考試報推出「2021北京高招直播諮詢節目」。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
北京市教委新聞發言人 李奕 致辭
北京廣播電視臺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聯動天津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河北廣播電視臺生活頻率群組建「京津冀教育廣播聯盟」,發揮首都教育資源優勢,整合京津冀三地教育資源,通過網絡直播講座、新媒體平臺、高招手冊等多種渠道,為三地考生和家長提供及時權威的升學諮詢服務。
北京廣播電視臺副總編輯李秀磊:去年疫情發生以來,在考生面臨居家備考、首屆新高考複雜形勢下,北京廣播電視臺整合廣播、新媒、技術等多方資源,創新推出空中廣播、網絡雲直播、線下探訪活動等全時化、全媒體教育諮詢服務。今天「京津冀教育廣播聯盟」成立,未來將連結三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整合三地廣播及所屬新媒體平臺,資源共享、新媒共融、活動共做,為三地師生提供教研交流、政策解析、升學指導等更優質、權威教育諮詢服務。
今年北京新高考進入第二年,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教育面對面》將繼續發揮全國廣播教育品牌節目的作用,與北京市區教委、教育考試院及全國百所高校更廣泛和深入合作,推出為期四個月的「北京高招大型直播諮詢」節目,同時在新媒體端全線發力,用好聽聽FM、北京時間APP,以及快手、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擴大「名嘴帶你探名校」移動視頻直播覆蓋地區,推出「新青年 新高招-北京高招『雲』直播諮詢會」,臺網、端地四端聯動,「新聞+服務」全媒制播,進一步提升主流媒體滿足群眾需求的效能。
北京廣播電視臺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副臺長張延紅:由北京廣播電視臺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發起,與天津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河北廣播電視臺生活頻率群共同組建了「京津冀教育廣播聯盟」,進一步壯大了教育供給服務。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教育面對面》今年第19年聯合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試院共同啟動「2021北京高招大型直播諮詢」節目,我們期望與教委、考試院及京內外高校、教研教育機構進一步深化合作,與河北、天津兩地媒體同行並肩前行,創新傳播方式,提升報導質量,為教育改革與發展創造良好的輿論引導和服務。
河北廣播電視臺生活頻率群總監劉軍:希望聯盟成立之後,充分發揮廣播快速、便捷的優勢,充分調動京津冀三地豐厚的教育資源,為廣大的考生和家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天津廣播電視臺經濟廣播總監劉承軍:熱烈祝賀京津冀教育廣播聯盟成立,同時祝願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2021年高招直播諮詢節目」順利開播,在今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為京津冀三地考生和家長帶來更多教育和升學諮詢服務。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下不足百天的北京高考,考生如何精準高效備考?如何參考首年新高考數據指導今年志願填報?2月24日北京城市廣播副中心之聲召開「2021北京高招直播諮詢」啟動新聞發布會,邀請市區高招辦、在京部分高校招生負責人、教研專家等,分析解讀2020年高考情況,指導2021年高考複習備考和志願填報,一起來看看專家對於今年高考的分析解讀——
今年,海澱區高考報名人數約為1.2萬人,在全市佔比將近四分之一,仍是全市高考報名人數最多的區。
去年北京新高考第一年,學業水平等級考試的選考有20種組合,在海澱區,每一種組合都有考生選考;從報考情況看,選考物理、化學、生物的考生最多,佔比接近30%,選考物理、化學、地理組合的比例達到10%,選考政治、歷史、地理組合的比例也達到10%。
去年北京高招中,招生院校對本科專業的選考要求一共有37種組合,去年本科普通批在北京招生的有500多所院校、3600多個專業,其中: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佔計劃數的50%,提出物理必須要選考的專業大概佔比為30%多,也就是,學生如果選擇了物理科目,選擇專業的範圍比較大。
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第一年,考生的選擇性明顯增強。從東城區選考情況看,選擇不是傳統純文科和純理科的考生佔比66%,這些考生通過自主選科,更好地發揮了自身優勢。
從錄取結果看,考生志願填報較為科學理性。東城區考生在30個平行志願中,前20個志願的滿足率就達到了91.32%。
本科錄取採用「院校專業組」模式,一所院校拆分為多個專業組,每個專業組的專業數量減少,各專業之間關聯性更強,考生選擇專業的指向性增強,意向專業的滿足率有所提高。東城區本科普通批被第一專業錄取的考生佔比60%,比2019年(55.8%)提高4.2個百分點。
2021年高考試題將會繼續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更注重體現時代特色,引導學生「心懷家國」,注重考查關鍵能力,聚焦學生「終身發展」,更注重汲取傳統精華,鼓勵學生「活學活用」。因此建議考生要認真學習新課標,掌握必備知識,構建知識關聯,強化關鍵能力,提升學科素養,關注國家經濟社會、科學技術、生產生活領域取得的發展成就,重視提升辯證思維能力,以聯繫、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思考問題,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解決真實問題中。
除了複習備考之外,2020年首年北京新高考招錄數據可以更加直觀地為今年考生志願填報提供了必要參考。
今年,北航在京招生計劃預計保持平穩,強基計劃招生仍為5個專業。另外,北航今年有望新增優勢學科試驗班。
鄧怡介紹,這些年北航在京招生規模一直保持穩定,去年在北京招生計劃總數273人,統招最低分661分,排名1600名左右;去年,強基計劃首次啟動,北航是試點高校之一,去年該計劃在北京招生專業為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應用物理學、化學、工程力學5個專業,錄取最低分為656分,與統招分數基本持平。
鄧怡透露,今年,北航在京招生計劃保持平穩;在大類招生基礎上,在京實行專業組填報方式,其中,理工科招生專業須選考物理,文科專業不限選考科目。今年,北航可能會新增優勢學科試驗班,一旦獲批,將會第一時間公布。
今年北航強基計劃預計在京招生仍是5個專業;需要注意的是,化學專業要求必選物理和化學,其他4個專業要求必選物理。
北理工為強基計劃提供精英化培養、導師制小班化教學、本碩博連接科教協同等條件;另外,北理工為強基計劃錄取的考生提供科創經費,實踐專項經費,並開闢多樣化國際交流渠道進行國際融合培養,同時還建立了各類獎助學金等激勵政策。
報考建議:
(1)關注強基專業。強基計劃的專業一定是數理化生、文史哲這些基礎學科,你喜不喜歡,適不適合這些專業。以北理工為例,我們是要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如果想把這個當做跳板,打算撿漏上雙一流高校,進來後再轉專業,這個肯定是沒太大可能,所以要想清楚。
(2)穩定高考成績。兩類學生可以報名:一是高考成績上一本線(部分學校還有一本線上多少分的要求);二是在五大聯賽中獲得國二或以上獎項的同學,但高考成績也要達到一本線。所以高考分數依然是最重要的。
(3)積極準備校測。利用好高考結束至出分前的這半個月時間,準備強基計劃的校測,數理化力的培優工作要抓緊。考生錄取的綜合成績,高考成績佔比85%,校測成績佔比15%。努力提升校測成績,對於提高錄取機率會有很大幫助。
學校目前已開設本科專業121個,2021年在京招生規模總體上維持120人左右,今年計劃投放19個專業,綜合評價招生計劃27個。他提醒考生,綜合評價的考試預計4月份開始報名;部分培養專業還會進行入校選拔;另外,學校還分別與韓國和英國的高校聯手,推出兩個合作辦學項目,考生屆時可關注。
今年北京高考招生政策保持穩定,考生依舊可以報考30個院校專業組,相比之前的「大學+專業」的報考方式更靈活。2021年首都師範大學將繼續結合「雙一流」建設,推行更加開放的轉專業、靈活的輔修雙學位政策。建議考生報考時在了解北京市招生批次、志願設置、院校專業志願組等招生政策的基礎上,根據各校專業組的設置情況和要求,並結合自身情況報考。
首經貿去年招生計劃總計2430人,在京有1700人左右。她特別提到,今年的專業分組會稍有調整,專業選考科目會有變化,考生和家長屆時可通過關注學校官網和公眾號可以獲得最新信息。
針對今年高招期間考生和家長關注的各類熱點問題,《教育面對面》「2021北京高招大型直播諮詢節目」 將邀請各類專家名師,全面總結分析首年新高考經驗數據,並結合複習備考和招考政策,設置專題節目為考生提供升學指導。4月份和6月份還將針對百所高校招生特色、專業設置、志願填報等內容進行直播諮詢。
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階段:3月1日—3月31日 高考政策解析、招考政策諮詢、備考指導
第二階段:4月 本科高校直播諮詢
第三階段:6月6日-7月中旬 本科、專科高校諮詢
今年《教育面對面》將節目時間調整為每晚5點45首播,節目精編重播將在每天上午9點至10點播出。為滿足聽眾多樣化、個性化收聽互動需求,今年節目將繼續實現「教育面對面RBC」節目官方微信、微博、微信社區、手機APP、網絡視頻的全媒體推送,與考生和家長實現24小時不間斷互動答疑。此外,節目還在北京廣播電視臺官方音頻客戶端「聽聽FM」設置高招節目專區,提供節目音視頻直播、互動聊天室、節目回聽、圖文專題推送等功能。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關注,點亮 「在看」 ,分享給更多考生家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