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背哄睡快、搖搖能止哭,那些好用「祖傳」哄娃技巧你用對了嗎?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第一次當媽只是在為揭開很多的第一次開了個頭……

往後還會經歷第一次開奶的酸爽,第一次給娃哺乳,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面對屎尿屁而不覺得噁心……

在摸爬滾打中,寶媽學會了怎麼跟自己家的娃相處。

通過一些電影電視劇,或者模仿家裡老人哄孩子的方法,來哄不會說話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的「四腳吞金獸」,你要問為啥這樣哄孩子,寶媽也不知道,只知道看老一輩是這麼哄的,「祖傳」的,這不就是經驗嗎?

但其實,這些「祖傳」哄娃技巧你可能只知道有用,卻不知道為啥有用;姿勢正不正確不知道,反正娃不鬧就姿勢滿分,今天就來科普一下那些「祖傳」的有用的卻只被你學了皮毛的哄娃技巧。好好學習,才能哄好娃,娃好你也好,娃爸也安好!

招式一:拍著寶寶的屁屁或者,他就能入睡

「我也不知道為啥,反正哄寶寶睡覺時,手就不自覺有節奏地拍著寶寶的小屁屁或者後背了。」這可能是一些寶媽內心的真實聲音。不知道為啥這麼做,反正就是管用。

其實這個動作完全符合心理學原理。

●陪伴作用

寶寶最熟悉的就是媽媽了,媽媽的氣味、媽媽的聲音,在寶寶入睡前,媽媽就這麼拍著,是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媽媽陪在自己身邊的。這種肢體接觸能讓寶寶更安心,是一種陪伴,所以寶寶入睡很快。

●環境感受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時,24周左右就形成了聽力,在往後的16周裡,寶寶會伴隨著媽媽的心跳聲,腸胃消化,血液流動的聲音慢慢發育,所以,這種拍打接近於心跳的節奏,讓寶寶懷念起以前在媽媽肚子裡時的安全感,所以寶寶能安心入睡。

●催眠效應

單調且重複的聲音就好像催眠術一樣,最常見的就是催眠師拿個懷表在你眼前轉啊轉,然後配合鐘錶滴答滴答的聲音,人就能很快進入睡眠狀態,身心放鬆。這種拍打有異曲同工之妙,讓寶寶全身放鬆昏昏欲睡。

你真的拍對了嗎?

有的寶媽可能怎麼拍都哄不睡,可能你方法不對哦。

標準做法:

首先,先觀察寶寶的入睡信號。如果寶寶不瞌睡,媽媽也別強求,要看寶寶如果有揉眼睛、打哈欠或者莫名其妙的煩躁,這就是輕拍哄睡的時機了!

其次,拍打部位不見得都是屁股和背。寶寶和寶寶之間是有差異的,性情都不一樣,所以對於有的寶寶可能需要撫摸小腦袋或者手部,所以媽媽需要試一試,看你的寶寶喜歡怎樣。

然後,注意拍打方式。要有節奏,但要輕柔,別太大力。

最後,可以結合輕聲哼歌。不見得非得是唱歌,可以是重複的聲音,比如嘴裡發出「哦哦睡覺覺」,與拍打的節奏吻合,重複且單調,寶寶更容易入睡。

招式二:抱著娃搖一搖顛一顛就能止哭鬧

這種常見的哄娃招式,也是說不出從哪兒開始流行的,反正大人抱著哭鬧的孩子時,就是喜歡搖一搖顛一顛,嘴裡發出哼哼聲,孩子不一會兒就止哭了。還有那些晚上頻頻夜醒的孩子,這樣哄能睡著,但是一放就醒,能把爸媽逼到崩潰。

你管怎麼說,這個哄娃技巧讓人又愛又恨,愛是真管用,恨是孩子太依賴。

為啥這麼管用?

●壞境感受

回歸到寶寶還是個胎兒的狀態,每天在媽媽的肚子裡,媽媽走動,寶寶都能感受到晃動,而在媽媽肚子裡的狀態是寶寶最放鬆最有安全感的時候,那種搖搖晃晃一顛一顛的狀態,讓寶寶想起來那種狀態,所以寶寶會一下變得很安靜。

●耳內前庭刺激不足,需要繼續刺激

有的家長可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有時候會喜歡自己晃頭,寶寶是喜歡搖晃的,因為他們耳內前庭可能還沒發育好。

這個部位會影響寶寶的方向感、空間感,以及暈車暈船,注意力等等。耳內前庭的發育高峰是在孕晚期和出生後的6個月內,寶寶可能需要晃起來才會舒服一些。

對於那些抱著顛著哄睡之後放不下的娃,他們是因為習慣了晃動,放下之後就會特別容易醒。

標準做法:

可以平時抱著寶寶搖一搖晃一晃,但是力度要注意。

有的寶媽搖的時候是哭得越厲害搖的越猛烈,要知道,這會對寶寶的大腦產生不好的影響,所以,幅度不宜過大。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搖籃,電動手動的都可以,白天給寶寶多一些的刺激,幫寶寶刺激耳內前庭。

這樣做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寶寶夜晚需要晃著入睡的機率。

招式三:娃哭鬧時,抱離當前環境,引導他看些其他東西就能緩解

當孩子摔倒或者因為東西被拿走而傷心哭鬧時,很多家長會選擇給他一個東西轉移注意力,或者抱起來他,用手指著某個地方讓孩子看看那是什麼,這種方式屢試不爽,所以也就越用越上手了。

很多爸爸媽媽喜歡這種轉移悲傷注意力的方法,讓寶寶忘掉眼前的不快樂,巧的是小寶寶對很多東西都很好奇,可以很快被吸引注意力,所以對於小月齡的寶寶來說是有用的,為什麼大了不管用?

寶寶大了之後,了解的事物越來越多,所以注意力也不好吸引,可能你給他指著某樣東西時,他早就知道那是什麼了,可能心裡的OS是:不就是個鳥兒麼,又想忽悠我……

其實,這種方法並不好,因為這更像是一種逃避問題的方法。讓孩子悲傷的情緒戛然而止,這對孩子的情緒發展是不利的。

標準做法:

①不滿1歲的寶寶可以使用轉移注意力的方法幫孩子恢復情緒。

②1歲以後不適合,應該這麼做:

首先,承認孩子的負面情緒和感受。

其次,替孩子說出悲傷或者憤怒的原因,幫他認識情感。

最後,幫孩子解決問題。

很多哄孩子的方法我們也不知道原因,就是看著好用就拿來效仿,但是,這裡面的學問可多著呢。當然,也有一些媽媽在和孩子相處過程中,總結出一套適合自家孩子的哄娃方法,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說一說你是怎麼哄孩子的吧~歡迎說出讓你家寶寶不哭鬧的奇葩方法~

相關焦點

  • 看似有用的哄睡方式,實則有大危害,哄娃睡覺你還在這樣做嗎?
    看似有用的哄睡方式,實則有大危害,哄娃睡覺你還在這樣做嗎?孩子出生以後,睡覺都得靠哄才能入睡,他們的作息時間可和大人不同,因為我們是白天清醒晚上入睡,而孩子們是隨時睡隨時醒,還有的孩子很吵鬧,大人就希望那個時候娃能睡一會,這樣自己也輕鬆,所以就需要有人來哄睡,而說起鬨睡,就得說哄睡的方式了大多數人愛用搖晃的方式來哄娃,左右搖晃的方式可以讓寶寶快速入睡,或者放在搖籃裡
  • 實用的寶寶哄睡技巧大公開,寶寶秒睡,媽媽省力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能擁有一個可愛的「天使寶寶」,會乖乖睡覺、乖乖吃飯,會乖乖聽話,很多事情都不需要家長們過多的操心,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現實生活中的你在哄娃入睡的時候,真是方式用盡,可娃就是不乖乖睡,很多的家長表示:我家的寶寶真的是上天派來「折磨」我的「小妖精」,哄娃入睡難,
  • 7個月孩子被爺爺哄出「腦癱」,這幾種錯誤哄睡法,你還在亂用嗎
    017個月孩子被爺爺哄出「腦癱」,這幾種錯誤哄睡法,你還在亂用嗎?孩子的大腦出現了損傷,是「嬰兒搖晃症候群」,會留下後遺症變成「腦癱兒」,原因和帶娃的方式有關。隨後醫生詢問芳芳具體情況,芳芳說平時都是爺爺帶孩子的。隨後孩子的爺爺說,自己哄孩子睡覺,都是搖晃的,這樣入睡得快。醫生說:「哎呀,哄孩子睡覺,千萬不要搖晃,這是錯誤的哄睡方式,在晃動的過程中,孩子的大腦內部受損,傷害很大。」
  • 哄娃入睡用對方法,讓你的娃成為天使寶寶
    同學看到後,很奇怪地問我,為啥不把孩子抱起來哄。我說,我們家姮寶從出生到現在滿周歲,我從來都沒有抱著哄睡過。同學很驚訝,說他家兒子出生後一直都要抱著不停地走動,輕拍著才能哄睡著。然後她很興奮地說要再體驗一下哄娃睡覺的感覺,找一下當年的那種成就感。
  • 兒科醫生:這年齡段的娃患腦癱,90%哄睡方式惹了禍,你在用嗎
    文/小庚庚爸爸孩子出生以後,很多家長都願意抱著孩子哄孩子入睡,好像這才是一種正常的,有儀式感的睡覺方式,但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有可能會給寶寶造成傷害。你還在用這樣的方式哄寶寶睡覺嗎?你不知道的是,這3種常見的哄娃睡覺方式其實是錯的,希望你能認真了解一下。
  • 兒科醫生:這年齡段的娃患腦癱,90%哄睡方式惹了禍,你在用嗎
    文/泡沫媽媽談育兒孩子出生以後,很多家長都願意抱著孩子哄孩子入睡,好像這才是一種正常的,有儀式感的睡覺方式,但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有可能會給寶寶造成傷害。你還在用這樣的方式哄寶寶睡覺嗎?你不知道的是,這3種常見的哄娃睡覺方式其實是錯的,希望你能認真了解一下。
  • 你還在用奶睡哄娃嗎?以愛的名義「偷懶」,可能對寶寶發育有害
    『無奶不睡,鬆口就醒』成了常態,每天哄睡都宛如世紀工程,難度堪比登天。哄娃睡覺這件事,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難。奶睡總是被人們妖魔化了,其實奶睡好不好,跟寶寶的月齡有很大關係。作為哄睡的絕招之一,奶睡並不是真的洪水猛獸。
  • 5個超有效的哄睡技巧,讓娃一秒入睡
    ​姐妹們,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抱著寶寶哄睡,哄睡……終於睡著啦!躡手躡腳地把他放到床上,屁股剛沾到床,哇!一聲大哭,寶寶醒了。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5個哄睡秘籍,讓睡渣寶寶秒變睡神。1、固定洗澡時間每天在固定的時間點給寶寶洗澡,幫助寶寶養成習慣,寶寶身體舒服了,更容易入睡。
  • 還在奶睡抱睡嗎?試試看我認為最好用的哄睡方法「噓拍法」
    「不就是拍背+噓聲嗎,有用的話就不用抱睡跟奶睡了。」這個長輩都在用的方法,看似也會造成入睡依賴,其實古老的智慧流傳下來有他的道理,只是可能沒有足夠的理解使用方式。說到改善入睡依賴的睡眠行為訓練,多數會想到「法伯法」或是「抱起放下法」。而「噓拍法」這個最原始簡單的方法,效果在改善入睡依賴肯跟達到自主入睡定沒有前面這兩種方法快速。
  • 還在奶睡抱睡嗎?試試看我認為最好用的哄睡方法「噓拍法」
    「不就是拍背+噓聲嗎,有用的話就不用抱睡跟奶睡了。」 這個長輩都在用的方法,看似也會造成入睡依賴,其實古老的智慧流傳下來有他的道理,只是可能沒有足夠的理解使用方式。 說到改善入睡依賴的睡眠行為訓練,多數會想到「法伯法」或是「抱起放下法」。
  • 還在為哄睡崩潰嗎,這樣做哄睡不用愁
    怎樣快速有效地哄睡寶寶,很多媽媽諮詢過呱媽這個問題,並且很多媽媽問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是崩潰的。她們說:「呱媽我要崩潰了,我哄孩子睡覺哄了一兩個小時了,還是不睡就是一直打哈欠,是不是我不會哄睡,哄睡有什麼技巧?」
  • 還在嫌娃哄睡難?那是你沒有找到寶寶的睡眠穴道!
    作為一個14個月寶寶的媽媽,小香在哄娃睡覺方面真的是一言難盡,抱著孩子滿屋子跳舞、奶睡、抱睡都不算什麼,最讓人崩潰的還是哄睡兩小時,臥下一秒鐘爆醒!真的感覺自己的耐心在一次次被挑戰到極限,脾氣在極度忍耐與即將爆發的邊緣徘徊,而這一切都終結於寶寶不知為何就終於安睡的小臉,真是所有的洶湧澎湃都瞬間風平浪靜,還煞有自豪感地想,看我多厲害,把寶寶哄睡著了!
  • 哄娃睡覺太難了?看看我的小技巧
    自從有了娃,人生就離不開吃喝拉撒睡。我無數次問自己,人作為高等生物,人類的幼崽為啥連睡覺這種事情都不會!!看看小雞仔,生下來就能自己走路了,而小嬰兒,除了哭,啥都不會!我撫摸著寶寶圓圓的小腦袋,寶貝,你困了直接睡不行嗎?!
  • 你用什麼方式哄孩子睡覺?「搖晃哄睡」傷大腦,正確哄睡姿勢放送
    但這種方式真的正確嗎?01、什麼是嬰兒搖晃症候群?而這種哄娃的方式,不僅會讓寶媽們覺得精疲力盡,更重要的是不利於培養寶寶自行入睡的好習慣,可能就會影響到未來獨立人格的形成。tips:搖晃寶寶哄睡存在一定的危害,作為家長也應該儘量避免這種育兒誤區,用更為科學的方法去哄孩子睡覺。
  • 別以為哄娃睡著了就完事,哄睡姿勢做得對嗎?正確的姿勢該是這樣
    接下來照顧寶寶睡覺,會讓你在崩潰的邊緣徘徊徘徊……關鍵是,寶媽還要注意哪些哄娃睡覺的姿勢是錯誤的,我們一起探究一下。1、寶寶非讓豎抱著睡,橫抱都不行「兒啊,睡個覺嘛,躺著多舒服,幹嘛非得抱著啊!橫著抱也就算了,豎著抱是要把親媽的衣服當口水巾嗎……」敲黑板,敲黑板,這種豎抱哄睡方式有危險!!!
  • 寶媽哄娃入睡難?別再嘗試「手搖哄睡」了,「毛巾哄睡法」更合適
    我家那塊木頭也很無奈,沒有辦法,只能倆人輪班哄娃,常常要哄到半夜。後來問了周圍的朋友,發現我這種情況並不少見,很多寶媽都非常苦惱,不過後來在一個微信群裡,有人給我分享了一種簡單實用的毛巾哄睡法,結果還真挺奏效。小錦鯉睡得好多了。之後的日子裡,小錦鯉每次只需要三五分鐘就能輕鬆入睡,慢慢的體重增長也上來了。
  • 7個月嬰兒被哄成「腦癱兒」,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你還在用嗎
    02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你還在用嗎孩子成長過程中,哄孩子睡覺是最讓父母頭疼的。所以父母會採取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哄睡孩子,但其實有些方式暗藏著巨大的隱患,所以父母千萬不要再用了。這些錯誤的哄睡方式別再用:1、搖晃式哄睡孩子嬰幼兒時期,頭部的重量佔身體的二分之一。
  • 原來這才是哄睡的最大技巧,可惜很多家長都不會發現!
    家有寶寶,你一定為哄睡而發愁過。有時候寶寶明明打了好幾個哈欠,可是怎麼哄都不睡;有時候已經是夜深人靜的午夜,哄睡了兩個小時卻毫無效果 ;還有的時候……這一個個艱難的瞬間,構成了媽媽們難忘的回憶。特別是,當你自己很困很想睡,娃卻很嗨毫無睡意,那種邊打哈欠邊哄娃的心,真的是大寫的喪。
  • 哄娃睡,卻把自個兒給哄睡?全職寶媽說出一天行程,有被戳中淚點
    哄孩子睡覺簡直就是一個世紀難題,就好像是永遠也解不開的數學題,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可言。小柳是一個新手媽媽,自從孩子出生之後,就辭職在家全職帶娃,可謂是領略到了孩子的睡眠,別人睡覺的時候她不睡,別人要忙的時候她要睡覺,由於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抱著孩子睡覺習慣了,結果現在孩子不睡床了,沒有辦法,小柳只能和老公換班抱著孩子睡。
  • 6個月寶寶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好心哄睡卻害了娃
    6個月大的寶寶硬生生被哄成「腦癱兒」,醫生:奶奶好心哄睡卻害了娃袁女士從懷孕到寶寶出生,奶奶沒少幫忙,但對於哄寶寶睡覺這件事,卻讓袁女士犯了難,怎麼都應付不來奶奶有自己哄孩子的辦法,經常搖晃著寶寶入睡,搖晃的力度越大,寶寶入睡就越快。從那以後,袁女士除了給寶寶餵奶以外,其他時間寶寶都有奶奶帶著。因此,袁女士逢人就炫耀自己遇到了一個好婆婆,在帶娃這件事情上讓她省了不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