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古時候的人們對生日有另外一個說法,叫做「母難日」,就是說母親在生孩子的時候是要面臨著巨大的痛苦和危險,當過母親的女人都會知道生孩子有多麼不容易,如果在受到生理痛苦的前提下,人格還不能得到尊重,那女人分娩的那天會成為她一生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脫褲子只是尷尬的開始」,產婦訴說產房經歷,寶媽深有同感
「生孩子就不需要尊嚴嗎?」一位叫姓張的產婦正在和身為律師朋友杜太太傾訴自己在產房的經歷,張女士在懷孕期間學習過很多關於生孩子的知識,知道女人在這個時間段傷心流淚是最傷身體的,但是張女士一說起自己的經歷,還是忍不住淚如雨下。
張女士和丈夫是一對工薪階級的夫妻,為了要孩子,張女士把工作辭掉,全心全意待產,因為經濟的原因,所以他們並沒有選擇太好的醫院,在分娩當天,為張女士接生的醫生居然在沒有經得她同意的前提,就讓一群實習生進到產房來圍觀,嚇得她大喊大叫。
但張女士的驚慌失措並沒有換來醫生的安慰,「脫褲子只是尷尬的開始」,張女士痛苦的回憶到,醫生邊不耐煩的調試這各種儀器,一邊催她脫褲子,窗邊還時不時地有人掀開帘子,「好了,你快點吧,外面是看不到的」。引起了同樣身為寶媽杜太太的共鳴。
相信很多寶媽對張女士的經歷都深有同感,生孩子對女人來說的確是一件「尊嚴盡失」的事情。
為什麼有的產婦在分娩的時候會被遭受各種不尊重的情況?
醫生本身的素質問題
無論什麼職業,在哪裡都有好人和壞人,有的醫生並不是因為自己過硬的專業能力和經驗任職的,那種醫生本身就缺乏對人尊重的教養,仗著自己時有關係,或者有編制,拿著鐵飯碗的工作,所以將自己平日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順轉移和釋放給了最無辜和脆弱的產婦,因為他們本身就缺乏愛心和耐心以及對別人基本的尊重。
階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所得到的的待遇
雖然這麼說有些殘酷,但確是現實世界中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尤其是在公職單位上最容易見到,有些人非常勢利眼,會把別人分成三六九等,遇見地位高、有財富的人,就極盡所能的討好和巴結,但是遇見貧窮或者沒有地位的人,就會嫌棄和漠視,今年的奧斯卡得獎電影《寄生蟲》、《小丑》就是說階級差異的可怕,有些人並不是善良而富有,是因為富有而善良,在有些勢利眼的人看來,有錢能得到的待遇高於一個人做人的道理。
產婦本身問題
雖然說在這類事情中,產婦是弱勢群體,但是並不排除有些產婦仗著自己大肚子,加上懷孕本身情緒就不穩定,稍微有一點不順心就蠻不講理,到處耍橫撒潑,自己不講理還誣陷醫生欺負她一個弱女子。不然也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醫鬧事件,如果產婦事先不尊重醫生,那醫生自然也不會給產婦好臉色看。
今日互動話題:你在生孩子的時候,遇到過什麼尷尬的情況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我是一名三歲寶寶的媽媽,育兒是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寶寶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更細緻的關懷。大家在育兒過程中遇到問題都可以來找我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