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性從結婚到懷孕到生子,不僅是身體發生變化,更意味著一種身份轉變。
本是一個值得歌頌的生命過程,然而許多人卻覺得「丟掉了尊嚴」……
01
在媽媽圈子裡,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產房無尊嚴。」
初次聽到小e覺得很奇怪,進入產房待產和尊嚴有什麼關係?直到看到一位90後年輕媽媽的經歷。
她頭胎「卸貨」時選擇的順產,心想疼一疼但對孩子好,沒想到這是噩夢的開始。
這位寶媽開始陣痛時,由一位男醫生負責檢查,病房裡還有許多產婦和家屬,但醫生只拉了下窗簾、指示她脫下褲子檢查。
她十分猶豫,醫生卻催促,後面還有許多產婦要檢查,不要耽誤時間。
到了分娩,寶媽不知道有教學計劃,除了接生醫生以外還有十多個年輕學生圍觀,更讓她覺得屈辱的是,由於劇烈疼痛,她還出現了大小便失禁狀況,但只能紅著臉咬著牙堅持。
事後再回顧,寶媽哭訴:「生孩子是最沒尊嚴的事。」躺上手術臺時,她認為自己就像是一個「畜生」。
02
90後年輕寶媽的帖子引起許多爭議,不少女性都表示同感,在漫長的待產過程中,脫衣服、內檢、備皮、年輕醫生圍觀等等都讓她們無比尷尬。
但這些行為的終極目的,只是為了讓她們平安分娩,保護她們與十月懷胎的結晶。
小e閱歷所限,雖沒同感,但同為女性也能理解她們的糾結。
最近又刷到一條消息,一位丈夫提問:「老婆生寶寶時被男醫生內檢,時間過了2個多月,我自己接受不了,出現過幾次輕生的想法,該如何是好?」
到底發生了啥天大的事,竟痛苦到想輕生?
好奇使小e看下去,憤怒使小e關閉頁面。
2月疫情嚴重時,妻子開始陣痛,送去醫院後坐診的是一位男醫生。丈夫以為摸摸肚子就好,回家後妻子告訴他內檢流程,他感到十分崩潰。
「男醫生沒有告知檢查內容,也未徵詢患者同意。」
「媳婦雖然牴觸,但是沒有反抗,沒有提出換個一聲,也沒告知我。」
「原諒我描述這麼仔細,也許只有這樣大家才能感同身受。」
「牴觸」「反抗」「默許」……一句句描述儼然把自己擺在受害者位置,而才生下寶寶2個月、月子還沒坐穩就開始辛苦帶娃的妻子,是可恨的背叛者。
但事實上,所有產婦都需要經過這些流程,這是產科醫生的職責,更是對產婦生命負責。
03
得益於現代醫學發展,女性分娩不像古時如走鬼門關,但不可否認風險仍相當大。為了減少這些損失,產科建立起一系列規範,力求在孕期、待產、分娩、產後整個過程中保駕護航。
但在90後寶媽哭訴「毫無尊嚴」後,又有丈夫因為妻子被內檢幾乎崩潰。
在知乎搜一搜,甚至會發現很多網友也有同樣的煩惱。
「老婆婦檢,男醫生做的檢查,哎。」
「老婆生孩子接生的是男醫生,有心結了,怎麼辦?」
「生孩子,怎麼能避免男醫生?」
易地而處,這些吐槽妻子被男醫生檢查的丈夫,如果某天身體抱恙碰上了女醫生,他們是否會覺得自己是背叛者?我想不大可能。
其實無論是分娩還是其他治療,當你躺上手術臺那一刻,你並不是男人或女人,而是病人。無論女性還是男性,身體抱恙就要及時就醫,在醫學面前只是樣本,無關任何香豔。
你來的目的是治病,醫生的目的也是救人,不關乎性別。
小e衷心希望,如果你是某某的妻子,那麼一定要愛自己,「產房尊嚴」與你的安全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如果你是某某的丈夫,希望你明白相伴一生的是那個人,而不是尊嚴和面子。在活著面前,在最冰冷但最有效的醫學面前,所謂「尊嚴」只是你的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