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365│「好人」李秀華:心系街坊 她是社區「好管家」

2020-12-20 信息時報

社區不小,「管家」任重。她協調社區大小事,關心孤寡貧弱,忙碌的身影是為民服務的最好明證。

好人簡介:

在廣州市從化區城郊街旺城西社區有這樣一位「好管家」,她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在居民眼中卻是一位貼心人。孤寡老人稱她為「好女兒」,殘疾兒童叫她「好媽媽」,社區同事贊她是「領路人」。她就是旺城西社區黨支部書記、社區主任李秀華。14年社區工作,她心系街坊,處理著家長裡短和社區大小事務,當好社區這個「大家」。

「好人說:

能夠真正幫到居民,就會有種幸福感。看到社區的不斷變化,居民的熱心關注,我覺得很欣慰。」

李秀華在平凡的崗位上為居民群眾服務,默默奉獻。

協調社區大小事務的「管家」

夫妻吵架、鄰居裝修擾民、下水道堵塞……每一年,社區總會接到居民各種各樣的訴求。作為旺城西社區主任的李秀華就像一個「管家」,肩負起協調社區大小事務的重任。「社區做的就是為居民服務的工作,就是讓大家高高興興地來,高高興興地走。」李秀華這樣描述她的工作。從2005年開始,她加入旺城西社區工作,至今已有14年。「這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一份工作了,是一份責任,是對一個家的承擔。」回顧多年走過的路,李秀華心生感慨,她參與並見證了社區大大小小的變化。

「以前旺城西社區很大,後來陸續拆分出旺城東社區和旺城南社區,現在的社區大約是原來的三分之一。」李秀華介紹,由於這裡多是開放式小區,有物管的不多,每逢遇到化糞池、下水道堵塞等「老大難」問題,居民總是找居委尋求幫助。就在今年1月底,社區一下水道堵塞,髒水湧上路面,嚴重影響居民出行,街坊們怨聲四起。

「你先把情況記錄好,我這就去看看。」李秀華一邊叮囑同事記錄情況,自己馬上動身到現場了解。「要聯繫師傅來修也要一段時間,現在這樣也不是辦法。」此時正在下雨,李秀華冒雨與社區幹部一起先行疏通下水道,雨水打溼了他們的衣衫,卻溫暖著居民的心。下水道維修往往需要居民公攤費用,這時李秀華又搭建起溝通的橋梁,尋找居民代表,挨家挨戶做好經費的解釋協調工作。

「社區是我們的家,環境整治靠大家。環境美了,住著也舒服。」李秀華是這樣說的,也在積極踐行。最影響社區形象、惹居民心煩的就是亂貼亂噴的小廣告。為了治理這些「牛皮癬」,李秀華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她一方面組織居民不厭其煩地剷除,一方面帶領社區幹部巡查勸導。經過長時間的堅守,「牛皮癬」少了,深得居民好評。

李秀華(紅衣者)就像一個「管家」,肩負起協調社區大小事務的重任。

關愛長者困難群眾為民服務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每一個社區就像一個小社會,居民的大事小情,事事都得參與,樣樣都得管。李秀華患有喉炎,有時為了做好溝通工作,她常常說話說到聲音沙啞。從調解夫妻吵架到鄰裡糾紛,大部分工作需要用愛、用情去化解。李秀華不單在工作時間內走訪,她更喜歡在下班後以朋友的身份去幫助解決。

對於困難群眾,李秀華更是給予極大的關注。做事雷厲風行的她,也有著女子的細膩柔情。5歲的小輝(化名)從小父母離異,與母親同住。不久前,小輝被診斷患有地中海貧血。他的媽媽是一名老師,雖然有穩定的收入,但不菲的治療費還是讓這個單薄的家庭壓力倍增。李秀華得知此事後,多番和小輝媽媽交流,安慰她,還在私人時間幫助照顧小輝。同時,李秀華為這個單親家庭申請了慈善基金,「我最需要做的就是帶給他們勇氣和信心,但一個人的力量遠遠不夠,希望能夠以大眾的力量幫他們度過難關。」

87歲的獨居老人馮婆婆提起李秀華更是讚不絕口。「我的子女不在身邊,她總是來看我。」逢年過節,馮婆婆最高興的就是收到來自社區的禮物。每到此時,李秀華都會帶著幾名幹部進行探訪,組織老人參加活動共度佳節。每隔幾天,李秀華就會走訪長者,利用周末時間送去自己親手做的糕點。「她比我的兒孫來得還要勤快,家裡哪裡髒了她就幫忙打掃,有時候還幫我買菜,真是太有心了!」黃姨對這位「管家」也十分感激。李秀華卻總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將心比心,誰家都有老人。」

「領頭羊」激發社區黨員活力

用「上管千條線,下管一根針」這句話形容社區工作最合適不過,李秀華不僅僅是處理社區事務的「管家」,還是社區黨支部的「領頭羊」。旺城西社區本是一個老舊城區,有不少外來務工人員,群體複雜。在黨建工作中,她發現不少黨員人心渙散、紀律鬆弛,基本發揮不到應有作用。於是,她用了幾個月時間,領著社區黨員到每一戶黨員家中走訪。在走訪中,她發現不少黨員遇到家庭、工作方面的問題,她盡力幫助,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

感受到來自社區黨組織的關懷,社區黨員心存感激,也激起自身作為黨員的義務和責任,積極參與社區活動,整個社區變得愈發有活力。如今,在旺城西社區志願服務隊、衛生員監督隊裡,都能看到黨員們活躍的身影。他們在社區的大街小巷開展義務勞動,為街坊服務,也帶動更多居民加入。

「社區在一天天變好,以前跟居民或轄內商鋪做工作會遇到不配合的情況,現在他們都是主動參與。」李秀華高興地說。如今,李秀華走在大街上,街坊們總會和她打招呼,時不時有人叫她停下歇歇喝杯茶,她與居民成了朋友。作為一名普通的社區幹部,李秀華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如既往地為居民群眾服務,沒有豪言壯語,只有默默奉獻。

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李丹 通訊員 李濱

攝影 信息時報記者 葉偉報

廣東省疾控中心發布緊急提醒!

廣州一大叔與少年打籃球受傷,索賠13萬!法院判了

滴滴宣布:正式起訴!

相關焦點

  • 好人365|「好管家」阮班學:做好退管工作,為老人排憂解難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紮根基層20載,為老人排憂解難,是他們的貼心「管家」。 好人簡介:養老保障、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文體娛樂……退休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管。在退管工作的崗位上紮根20年,他兢兢業業,為老人們排憂解難,他是廣州市天河區退休職工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科員阮班學。
  • 一城好人丨沈永偉:爭做我們家園的好管家
    在江漢區民權街打銅社區,有一位75歲的老志願者沈永偉。他是「江漢管家」志願者的一員,也是社區楚豐閣大樓自管隊的隊長。這些年來,他一直圍著這棟大樓轉,圍著社區轉。大家都說,沈永偉就是這棟大樓的管家。原來是樓道裡街坊鄰居煨湯的煙霧觸發了報警系統。沈永偉再三囑咐居民要注意防火問題才離開。除了要緊盯防火防盜,沈永偉還得每天去樓內幾位80多歲的老人家裡轉一轉,問問他們的需要,有沒有什麼困難。沈永偉今年快75歲了,是社區年紀最大的志願者,早年參過軍,退休後就整天圍著社區大小事兒打轉。
  • 長沙芙蓉區燕山街社區「365管家」為居民打造品質生活
    紅網芙蓉站11月1日訊(通訊員 朱世超)10月30日上午,芙蓉區五裡牌街道燕山街社區「365管家服務中心」正式掛牌成立。「365管家」是燕山街社區黨委將區域化黨建工作與惠民實踐相結合提出的全新概念,即以社區黨委下屬三個黨支部為核心,為居民群眾提供樓棟管理服務、配套設施維修養護服務、綜合管理服務、保潔衛生服務、綠化管理服務、水電管理服務六大精品服務,五大專職物業公司協力參與。「365管家服務中心」 將用先進的服務理念,優質高效的服務流程,實現365天全天候服務,讓居民群眾享受安全便捷、高枕無憂的品質生活。
  • 文衝正能量|文衝新村社區陸玉金正在參評「廣州好人」~一起為她點...
    對文衝街文衝新村社區的街坊而言,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陸玉金是大家最熟悉的人。小e從文衝街了解到,經推薦,這位備受居民群眾認可的社區「全能手」,成為了廣州好人榜2021年1月份候選人,正在參與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該活動「點讚評議」旨在傳播好人事跡、學習好人精神,弘揚好人文化。各位居民群眾可發動親朋好友積極參與,為陸玉金點讚,傳遞其正能量故事。
  • 【好人365】「好教師」陸樑
    耄耋高齡心系學生 畢生積蓄捐助教育       他不圖回報,心系教育,退休後依然義務為孩子們補習英語,耄耋之年桃李滿
  • 「好老闆」 彰顯「為富且仁」 - 好人365-中國文明網
    王長義、王長信兄弟從商三十年與糧食打交道,1983年,他們開始從農民手裡收糧,堅持價比人高,秤比人實,農民都爭著賣,麵粉廠爭著收。2005年,兄弟二人開了個麵粉廠,堅持「糧價隨行就市,錢糧立等可取」,兄弟二人以信義做人做事,數十年捐款、助人無數。他們用30多年的堅守,鑄成了「信義」的金字招牌。2014年10月,王長義、王長信榮登「中國好人榜」。
  • 電影《小巷管家》展現北京市基層治理工作經驗
    「電影裡的這位『小巷管家』比我做得好,最後小巷通過整治達到的效果,我也親眼見到了。這部電影更堅定了我繼續工作的決心,只要我還走得動,就一定要當好這個小巷管家,讓街坊四鄰住得舒心。」  「電影拍得挺真實的,真實生活中『小巷管家』就是這樣,有特別多感人的故事。
  • 於立榮入選《好人365》封面人物
    帶領員工進行集體 捐獻器官志願登記「在我離開人世時,為什麼不能捐出自己的器官,幫助有需要的人延續生命呢?」於立榮的這個想法,得到了員工的支持。去年10月,她和公司的另外9名員工集體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這是國內首次以企業名義進行集體捐獻器官的志願登記。日前,於立榮成為了《好人365》專欄的封面人物。
  • 「好人365」是中國品牌故事素材庫
    我們可以對好人365的故事進行分類整理,編制中國好人故事系列劇,在電視,在網絡中傳播,把小故事編成大品牌,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無數小水滴匯聚成一片大汪洋,積小德成大德。我們的編劇製作者們應該好好開發利用,這樣的電視系列劇如如串串珍珠,閃爍中國情感,中國魅力。
  • 肇慶常態化宣傳《好人365》 述好人故事揚德善之風
    好警察、好醫生、好老師、好夫妻、好妯娌……《好人365》每天講述一個好人事跡,猶如清茶一杯沁人心脾,帶給讀者感人至深的心靈觸動。這些從不同側面體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層面的主流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正是好人事跡的精神內核。
  • 養老管家|97後管家心聲:陪伴長輩的365天,我對養老服務有了新認識
    「用心付出,快樂會持續獲得」健康城的婆婆爺爺們喜歡早起做操,每天早上詩雯和其他快樂管家都會準備好音樂和場地,陪婆婆爺爺們鍛鍊。有一天,詩雯和同事發現風雨無阻的張婆婆缺席了,而且第二天也沒有來。一問之下,才得知婆婆生病了。想著婆婆待在家裡可能會感覺孤單,大家決定上門看望她,陪她聊天。
  • 肥東橋頭集鎮:好山好水育好人|中安在線合肥頻道|合肥新聞|合肥資訊
    「好山育好水,好水育好人。」在肥東縣橋頭集鎮好山、好水的孕育下,一支支「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幹部隊伍壯大,一個個充滿正能量的好人湧現,好人「人人敬」、「人人幫」、「人人學」的風尚,已成為山水風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溫暖著山鎮人民,引導廣大黨員幹部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
  • 好人365丨街坊鄰居都說她有顆「菩薩心」
    每天,陳俊麗既要給孩子餵奶、照顧孩子的一切需求,又要給婆婆餵飯、照顧她的起居,還要一日三頓買菜做飯、收拾整理家務,忙得團團轉。2012年,婆婆腦血栓又犯病了,並且摔傷了腿。有人說你婆婆本身就是偏癱加上年紀又那麼大,勸她別治了。陳俊麗說;「不行,必須要治,雖然她偏癱不動,但是骨頭斷了很疼的,做了手術以後,雖然不能下床,但是能減輕她的痛苦。」
  • 萬科杭州開啟社區商業新樣本 良渚文化村新街坊商業街開街
    萬科良渚文化村新街坊商街,位於文化村小鎮核心居住腹地白鷺郡南春漫裡組團內,街區總建築面積達2萬平米,整體建築呈現出經典的歐式小鎮街區風情,在規劃設計、品質風格以及成品交付上謹守萬科「好房子」之建築標準,在商家的引入上傳承良渚文化村一貫的人文關懷原則,以具有一定文化特色的品牌店和良渚文化村業主個性小店為優先之選,以求在豐富小鎮物質文明同時營造更具歸屬感的社區交流平臺,以萬科「好服務」
  • 社區生活新方式——有事找管家
    只要是生活有任何困難需要幫忙,都可以找她。她是誰?神通為何如此廣大,能解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各種「疑難雜症」。她其實就是一名平凡的社區管家,就像是我們身邊知心的朋友,給我們支持、幫助和默默的守護。碧桂園服務特色的「鳳凰管家體系」  子女忙碌在外,她就是獨居老爺爺的親閨女  安徽六安碧桂園社區有一位獨居老爺爺。
  • "365"便利享受天天有 滬一小區業主身邊有了「生活管家」
    東方網1月23日消息:「朱經理,太感謝你們了,阿拉兩姐妹能重歸於好多虧了有西部365!」來到普陀區「西部365」櫻花苑物業服務中心的,是小區某號601室的趙阿姨和501室的王阿姨。原本的一對好姐妹,最近因為趙阿姨家衛生間漏水而鬧起了矛盾。
  • 宿遷民警榮登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封面人物
    模範抗「疫」貢獻榜樣力量3月20日宿遷民警唐明清榮登《好人365》封面《好人365》是中國文明網獨家策劃的品牌欄目,該專欄每天講述一位「中國好人」的平凡故事,讓大家走近好人、了解好人,感受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進祠堂、進學校、進社區,車陂好家風「吹」進千萬家 !
    在歷史悠久的車陂村,一個個祠堂濃縮著千萬種家風,為了挖掘傳承這些流傳多年的好家風、好家訓,由車陂街道黨工委指導、車陂街道紀工委主辦,車陂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支持、車陂街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攜手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承辦的「廉潔家風 勤勉車陂」2020年車陂街「家風美·村社美」社區家風行主題活動,從10月底開始走進轄內祠堂、學校、社區,讓好家風「吹」進千萬家。
  • 365天24小時值守,他們是松江人的「貼心管家」
    365天24小時值守,他們是松江人的「貼心管家」 2020-01-07 17: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倡導「紅色服務」,四季晶華社區「紅色管家」深入社區
    據了解,四季晶華社區轄區永旺永樂(江蘇)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作為蘇州市「紅色管家」黨建示範聯盟中的一員,以推動紅色管家項目在社區落地實施為抓手,積極發揮「紅色管家」在物業行業建設中的作用,包括及時了解民意訴求、整合資源解決問題,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這次活動作為紅色管家踐行「服務至上」道路上的起點,力求將惠民、便民的理念融入到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