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廢品回收的基本上都不改行?網友:我們收廢品去吧

2020-12-22 天空視野

行行出狀元,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廢品回收行業給人的感覺就是比較傳統和低下。正是因為這一點,所以導致了這個行業隱藏的秘密更多。

也許一般人都看不出這個行業到底有多少利潤,因為只有做了時間很長的人才知道。

所以這也就是不願意轉行的第一個原因~就是收入可觀。一般人真拉不下臉做廢品回收!2010年我家拆遷那會!家家戶戶的舊電器,自行車等不想要的東西都是有人要就給沒人要就扔!真的很浪費。

還有就是現在找個買賣不容易,收爛貨不用投資多少錢,風險小,自由,老家種的有地,到了莊稼快收穫的時候就回家收莊稼了,不用看別人臉色,你們不要小看收爛貨的,裡面的學問大著呢。就光廢塑料就幾百種,價錢不等,從5毛到幾百快各種價格都有,還有稀有金屬,還有人脈。

相比傳統的零售服務業好幹,沒有房租,沒有資金佔壓和庫存,沒有價格波動風險,當天送回收站點就變現!價格透明度低,利潤空間大,另外還可能意外收到高價值的物件當費品賣的!所謂生財有道,幹自己熟悉的行業穩定,隔行如隔山,所以如此!

收破爛其實這個大多數人都一樣,如果收入能夠好好的生活,又不會那麼累當然是儘可能的去找一個體面的工作了。

我們村附近一廢品回收站的老闆前幾天買了輛寶馬,在我們公司車站附近擺攤賣煎餅果子的大媽,最近剛給兒子買了一套婚房。所以,咱們改行吧!

相關焦點

  • 「打遊擊」收廢品越來越難?傳統廢品回收行業亟需轉型
    老李介紹,他如今不需要任何工具。只需了解哪裡有貨源,然後去和貨主談好價格,再叫來貨車司機,付運費讓對方把貨送到廢品回收站,最後進行結算。老李也做了20年的廢品回收生意。這麼多年,他目睹一位位同行「轉型」:成功的人搞起了大型回收站,靠大宗貨源掙錢;還有跟他一樣的人,從蓬勃而起的工廠區找貨源。「也有不少人幹不下去改行了。」在老李看來,以往模式的消失,標誌著廢品回收的黃金時代過去。
  • 靠收廢品月賺2萬?不稀奇!廢品回收「一本萬利」,比你想的賺錢
    提到「一本萬利」這個小企業或小項目,很多網友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手機貼膜、特色小吃、化妝品微商等行業,而實際上,被我們忽略的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廢品回收」。廢品回收行業是「隱藏的暴利行業」之一,它常常被大多數人所忽略。大家都知道廢品隨處可見。
  • 廢品回收價格下跌 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廢品回收工作
    廢品回收與製造業密切相關,一直被視為「經濟晴雨表」。但是經過連日來的採訪發現,由於廢品回收價格的下跌,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從事廢品回收工作。單從價格上看,有些廢品已經近似回收成本,有些甚至低於回收成本,從而失去了回收價值,成為介於廢品和垃圾之間的「中間品」,廢品行業也因此陷入萎縮。   收舊行業全面「遇冷」   現如今,走街串巷喊著「收廢品」和舊物品的人越來越少,已經很難遇到,即便是遇到還會把價錢壓得特別低。
  • 也許收廢品的吆喝聲不會停止,但已不再是我們小時候的那個味道
    收廢品的大叔的到來,也許是很多農村小夥伴最期待的了,因為積攢的廢品可以換零花錢和零食,這足以讓一群小孩為之興奮!可是突然發現,最近幾年到村裡收廢品的人很少了,偶爾有來的也是小時候經常來的大叔,自行車變成了三輪車,頭上的黑髮也夾雜著不少白髮!那麼,為什麼收廢品的來來去去都是那一兩個人呢?為什麼不見年輕人加入他們的行業呢?
  • 「網際網路+廢品回收」方興未艾
    不願攢破爛兒的年輕人通常都將生活廢品直接扔進垃圾箱。兩個月前,她在朋友的介紹下,在線註冊了一款「收紙拉」廢品回收APP,通過手機預約回收人員上門服務,這讓李女士感覺方便了不少。「預約以後,回收人員會告訴你什麼時間上門,到時我們家裡留人就好了,這比以前方便多了。之前是咱等收廢品的,沒有統一定價,糊裡糊塗就賣了。家裡人嫌佔地方,有時甚至還得央求人家快來收。現在好了,是人家等咱,賣的價錢也高。」
  • 安徽嶽西收廢品捐款 愛心寫滿捐款收據
    儲德素一個人在家,他每天走村串戶收廢品賺點微薄的收入。雖然家境貧困,但從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開始,他經常用賣廢品的錢向縣紅十字會及公益組織捐款,把辛苦錢送給最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8月25日早晨,東方剛剛露出魚肚白,儲德素和往常一樣早已起床。將前一天剩下的半截南瓜切片炒熟做早餐。然後,開始了他一天的「工作」——走村串戶回收廢品。
  • 濟源收廢品,濟源紙殼俠收廢品電話號碼
    【天極網IT新聞頻道】 濟源紙殼俠收廢品,手機點一點,廢品上門收,紙殼俠攜手濟源人民共同參與垃圾分類!   目前,網絡廢品回收已取代傳統廢品回收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在這種大環境的推動下,廢品回收行業領域也日趨專業化,而【濟源紙殼俠】憑藉模式的創新和獨特的發展優勢,在廢品回收行業佔有一席之地。
  • 濟源紙殼俠上門收廢品回收方便快捷!
    【天極網IT新聞頻道】濟源紙殼俠上門收廢品回收,濟源紙殼俠回收公司通過網際網路方式,運用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為企業級客戶、商戶、社區提供專業化的廢品上門回收服務,實現「綠色回收+低碳環保」的終極目標。紙殼俠回收的使命:用創新守護我們的綠水青山。手機點一點,廢品上門收,紙殼俠攜手濟源人民共同參與垃圾分類。
  • 廢品回收迎小高峰但總體低迷
    「就這樣一個小東西都用了這麼多材料,不知道其他快遞會是什麼情況,太不環保了!」王小姐感嘆道。  和王小姐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市民陳小姐,她告訴記者,由於「雙十一」快遞數量多,自己居住的樓道內鋪滿了快遞紙箱包裝,陳小姐說道:「我們小區每個樓面都會有一個垃圾桶,但是最近幾天,幾乎所有的垃圾桶都被這種箱子塞滿了。」
  • 網際網路回收平臺「再生活」停擺 收廢品成本高利潤少
    老百姓家裡的廢品又該何處安置?   網際網路回收平臺「再生活」停擺   「一年多以前,『再生活』來小區做宣傳,教大家使用手機預約收廢品,從那以後就一直用。」劉女士說,小區裡很多居民都下載使用了「再生活」,而其停擺後,如今想賣廢品只能去找小區外的廢品收購人員,一些嫌麻煩的居民就會直接將廢品扔掉。
  • 收廢品一天真實利潤是多少?廢品店老闆不小心說出了「實情」
    收廢品一天真實利潤是多少?廢品店老闆不小心說出了「實情」賣廢品的大家應該都見過,一般都是騎著一個三輪摩託車,還有的是自己拖著一個板車,走街串巷,在居民樓下喊「收廢品啊,收廢品啊。」那有人就問了,收廢品一天真實利潤是多少?廢品店老闆不小心說出了「實情」。收廢品的人衣服看起來一般是比較髒的,而且對於穿著打扮方面是不注意的。因為,收廢品要走街串巷,而且有時候還要跑到賣廢品的人家裡面,親自去把廢品拿出來,拿到自己客服車子上。有的人家的廢品攢了一堆才賣,自然就比較髒,所以收廢品的人的衣服。經常會被廢品弄髒。
  • 【垃圾涅槃】破爛王:大多改行另謀出路
    好不容易找到個,老闆也是叫苦連天,很多廢品商販已經無奈改行或者歇業,即使正在經營的商戶也是感慨生意今不如昔。    利潤太低:有好路我也會改行    楊師傅在廣州收廢品已經做了七八年了,今年年初才在長沙開了一家廢品回收站,一個月租金2400元。
  • 荔灣中南街道廢不鏽鋼廢品回收公司多少錢一噸
    ,但「一刀切」全部關停,顯然有悖於市場需求,更不符合資源再利用的綠色發展理念。而且廢品回收不及時不全面,無疑將增加區域垃圾的產生量,增添垃圾消納處理的壓力。因此,筆者認為,要堅持疏堵結合、趨利避害的原則,加緊規範廢品回收站經營活動,確保廢品回收行業健康綠色地發展下去。此前,少數地區曾探索推進廢品回收站規範化經營試點,以商務、供銷社等部門牽頭,成立。但據調查,這些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並不理想。
  • 廢品堆裡的渴望 鄭州收廢品師傅街頭聚精會神看書
    鄭州街頭,收廢品的張師傅聚精會神地啃著手中一部大部頭,身邊匆匆而過的行人,絲毫沒影響他的注意力。 他愜意地倚靠在瓶子和紙板上,半躺在三輪車的車鬥中,腿蜷縮著,就是書桌。收廢品不景氣,他閒來無事看看回收來的書,沒想到看上癮了。 收廢品4年來,他從書上學到不少東西。「收的書天文地理、醫療保健應有盡有,按照書上的說法,我還給孩子治好過病呢。」 他說,畢竟收廢品不是長久的事兒,現在邊收邊充電吧。 總有這樣的人,他們能把生活中最細微的東西,變成最美的一束陽光。
  • 主營電子電器,「廢品大叔」開啟廢品回收+網際網路新模式
    如採用網際網路+回收渠道、軟硬體相結合的「物盡其用」,自建回收人員體系+上門服務模式的「再生活」,共享經濟模式的全品類O2O廢品回收平臺「回收哥」等。近日,獵雲網接觸到的「廢品大叔」是一個以電子電器(包括五金貴重金屬)為主營的全品類廢品交易平臺。
  • [威海]節後空禮品盒成「雞肋」廢品收購站拒絕回收
    「年過完了,真不知道家裡成堆的空禮品盒該怎麼處理?」春節過後,很多市民家中堆積著一些空禮品盒。這些精美的禮品盒,看著漂亮,擺著礙事,想賣沒人要,扔了又可惜。  近日,記者採訪發現,很多廢品回收處均表示不回收禮品盒,這些造價「不菲」的精美包裝盒,最後落得個尷尬處境。
  • 廢品收購站成回收報廢滅火器主力
    不同類型的滅火器使用年限從6年到12年不等,達到年限的滅火器必須報廢,這些滅火器都去哪裡了?手中有報廢滅火器該如何處理?日前,記者調查發現,多數報廢滅火器流入廢品收購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對此,消防部門提醒市民,報廢滅火器應交送具有維修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
  • 現象丨手機下單,廢品也可「上門回收」
    對不少城市居民來說,將家裡攢下的舊紙殼、塑料瓶等送去廢品收購站太麻煩,扔了卻又覺得可惜。 隨著網際網路在各個行業的應用愈發廣泛,「網際網路+回收」模式已悄然在長沙興起,出現了諸如D滴回收、小三輪等多家企業,這些企業都支持網上下單上門回收,讓廢品回收變得高效和有點「潮」。
  • 點點手機,上門回收!濟寧這個小區居民廢品回收方便不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孔媛媛 劉宗輝過去,家裡有不用的廢紙盒、廢舊家電、舊金屬等,大家不是等著走街串巷、收廢品的人上門來收,就是自己運到回收站。「家中有時候會積攢一些酒瓶、廢紙等,那些回收廢品的老師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現在小區也都是封閉式管理,想把這些廢品賣掉可又找不到人,很是麻煩。」蘇先生表示,現在只需要打開手機小程序,拍好照片,他們會根據自己的時間來上門回收這些廢品,價格也會比傳統廢品回收每斤高出1毛錢左右,很合理。
  • 垃圾回收四十年①|民間廢品回收網絡是如何形成的
    不同於目前絕大部分社區裡丟盡垃圾桶裡的混合垃圾,需要等待物業和政府投入人力和物力去收集和處理,廢品的回收和處理都是依靠居民在家自覺分類,然後賣到社區裡或者周邊專門從事廢品回收的人手裡。這些服務於每個居民生活區,以廢品回收為生的農民,不只解決了自己進入城市後的謀生問題,也搭建了遍布京城各個角落的廢品回收和分類集中的有效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