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扶貧故事」在平凡中堅守 在奉獻中擔當|施秉縣馬號鎮六合村...

2020-12-09 天眼新聞

我叫宋錫輝,是一名中共黨員,2017年8月被派駐到施秉縣馬號鎮六合村擔任第一書記。

六合村位於清水江沿岸,一到降水期就容易發生水災。今年秋季秋雨連綿,為了做好村裡水災防範和秋糧搶收工作。9月16日早晨,我組織六合村「兩委」、同步小康駐村工作組召開水災防範和秋糧搶收工作短會,為接下來的秋糧搶收工作做準備。

「宋書記,群眾稻穀受災情況目前不多。主要是搶收這個問題比較嚴峻。好多群眾家裡面的勞動力外出務工,就一些弱勞力、無勞力的人在家,這部分人搶收有困難。」在田壩上,同步小康駐村幹部張平向和我說。

幫群眾之所需,解群眾之所困。根據張平摸底的情況,我組織村委會加同步小康9個人,去幫助未收割完秋糧的部分群眾搶收秋糧。

70歲高齡的村民潘老伯對我們幫助搶收秋糧充滿感激:「我兒子兒媳在外面打工。這段時間雨水比較多,導致秋糧收割滯後,謝謝你們的幫忙。看著田裡的稻穀被收割完,心裡踏實多了!」

不知不覺在六合駐村兩年多了,說是來工作,不知不覺也融入到生活中了。

有的時候,我都分不清到底是來工作還是來生活的。每天張家勸架、李家收穀子,自己也沒感覺為老百姓做什麼,只是在儘自己的一份力幫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無後顧之憂脫貧奔小康。

現在六合順利脫貧摘帽,村寨煥然一新,群眾致富奔小康。作為縣委辦派駐第一書記,我不辱使命,完成了黨和國家交辦的任務,對得起黨的信任、對得起群眾的支持,自己在這當中也得到了磨鍊與成長。

開例會、搶救緊急病人、搶收稻穀、沿河巡查……

這些都是我在駐村生活中平常而又不平凡的一天,就是這些平常的一點一滴凝匯成帶動六合脫貧致富的中堅力量。沒有好高騖遠的想法,只有腳踏實地默默奉獻的赤子之心;沒有慷慨激昂的誓詞,只有一種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的群眾意識。

基層是增進幹群血肉聯繫的「大舞臺」,是幹部了解實際、向廣大群眾學習的好課堂,也是幹部積累工作經驗的好地方,更是機幹部磨練工作意志、提高素質的大考場。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陳化勇

編輯 張婷

編審 楊儀 韋一茜

相關焦點

  • 「我的扶貧故事」讓大山裡的孩子同樣精彩丨施秉縣馬溪鄉中心小學...
    我叫葉志軍,是施秉縣馬溪鄉中心小學的黨支部書記、校長,中小學高級教師。1997年黔東南凱裡民族師範畢業後,懷揣著對農村教育的夢想和對家鄉教育的情懷,一頭扎進最貧困、最邊遠的山區農村學校——施秉縣馬溪鄉中心小學任教,一幹就是23年,青春雖逝,但初心未改、默默堅守、無怨無悔。讓身處大山的農村娃在求學的道路上一個也沒落下,培養了農村的學生學到了自信,學到了知識,學到了精彩的人生。
  • 「我的扶貧故事」用愛溫暖每一個家庭|施秉縣馬溪鄉中心小學教師楊輝
    我叫楊輝,是施秉縣馬溪鄉中心小學的一名教師。2013年7月,我畢業於凱裡學院,就來到了施秉縣馬溪鄉王家坪小學任教(特崗教師)。2015年到施秉縣馬號鎮平扒小學任教一年,之後回到施秉縣馬溪鄉中心小學任教並擔任辦公室主任直至今。
  • 「我的扶貧故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不平凡的價值丨西秀區雙堡鎮...
    2019年7月,因鎮裡工作需要,我調整到海子村包保貧困戶,經過幾次走訪,全面掌握了當時5戶18人的情況後,有兩戶的情況引起了我的注意。走訪貧困戶宣傳扶貧政策候開志是海子村高堡組的貧困戶,家裡只有一個人,我去包保他家的時候他剛滿60歲,已經在2017年脫貧了,之前的收入來源主要是領取農村低保金和打臨工,可是隨著年齡增大,身體機能下降,他又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症,不能做太重的體力活,很多臨工已經打不了,有隨時返貧的風險。
  • 「我的扶貧故事」在扶貧路上的幸福教育者|水城縣比德鎮比德小學...
    「既然選擇了教書育人這一職業,就選擇了奉獻青春和人生,也許平凡,但卻培養了的希望。」這是我從教12年以來的感悟。我叫祝國海,是水城縣比德鎮比德小學的一名教師。  作為教育者,課堂內外我努力地走進學生和家長的心裡,而有幸參與脫貧攻堅戰,也依然踐行著教師的擔當。
  • 指尖繪錦繡 巧手助脫貧-施秉縣苗族手工藝品展銷會國慶期間在杭州...
    10月1日,正值國慶和中秋佳節,抓住國民出行旅遊的黃金時間,黔東南州施秉縣充分借力東西部扶貧協作東風,搶抓旅遊+消費扶貧新機遇。日前,杭州市臨安區與黔東南州施秉縣在杭州市臨安區錢王財富中心和萬華廣場以「黔貨出山  消費扶貧」為主題,舉辦了為期五天的苗族手工藝品展銷會,讓不少臨安市民及浙江遊客近距離感受到了苗繡的華彩之美和領略了中國優秀苗族傳統文化歷久彌新的價值和魅力。
  • 【我的扶貧故事】村醫朱達峰:26年默默奉獻 守護村民健康
    【我的扶貧故事】村醫朱達峰:26年默默奉獻 守護村民健康 2020-12-10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的幫扶故事」那片「藏青色」走在「大路」上——施秉縣稅務局...
    施秉縣稅務局按照縣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籌部署安排,強化扶貧責任,健全工作機制,積極作為、真抓實幹,有力保障了脫貧攻堅工作的整體順利推進。為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落實189.92萬元契稅、50.8萬元城鎮土地使用稅、5.79萬元印花稅減免,為1664戶易地扶貧搬遷戶辦理房產登記免稅證明。幫扶工作成效2013年到2020年,從交通、飲水、技術培訓,再到產業發展,施秉縣稅務局幫扶工作已初見成效。
  • 「天眼時評」禮讚平凡中書寫不凡的勞動者
    生產線工人、公司員工、技術指導員......他們是如此的平凡,身處各行各業,就是我們的身邊人;任勞任怨的奉獻、持之以恆的堅守、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拼搏......他們又是那麼的不凡,任憑歲月流轉,依舊初心不改。在平凡中創造不平凡的他們,身上閃耀著勞動最美的光輝,一枚枚獎章背後,傳承的是勤勞勇敢的優秀品質。
  • 身邊人的故事 平凡中的感動
    本報訊 (記者 劉俊科 通訊員 黃 惠)8月31日,橋西區委宣傳部舉辦了「全面小康 奮鬥有我」365百姓故事匯群眾宣講活動,來自橋西區各行各業的12位選手,用他們樸素真摯的語言講述了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的故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甘南日報評論員文章」忠誠擔當 勇於奉獻——二論向全國優秀共產...
    她一直堅守在農村基層、奔波在脫貧攻堅一線,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她是在黨的培養下,特別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長起來的優秀黨員幹部。青山埋芳骨,龍江頌忠魂。舟曲百姓心中的「乖女兒」張小娟同志,不幸以34歲之芳華,在2019年生命定格於扶貧攻堅的路上。
  • 「我的扶貧故事」平凡中的感動|羅甸縣鳳亭鄉鳳亭村駐村工作隊長黃...
    「扶貧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不能丟下一個貧困群眾」,作為一名黨員幹部,想起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心中就有一種沉甸甸的責任感,無形的壓力悄然而至。黃加建在農戶家中發放急需的物資  是的,所有的故事都不會一帆風順。
  • 淄博「最美家庭」|用擔當、奉獻和責任編織「平凡」人生
    她性格開朗,為人熱情,長期從事駐村工作和基層文化宣傳工作,在機關幹部和基層群眾中享有讚譽。熱愛生活的她,一直能做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賈麗霞同志有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丈夫是公司職工,夫妻二人恩愛有加,兒子懂事乖巧,從小品學兼優,剛剛參加工作,成為一名交通警察。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
  • 「我的扶貧故事」李豔:平凡中的那些感動
    駐村一年來,我收穫了許多看似平凡,而又真情流露的感動。我深深地感受到,駐村是一次基層鍛鍊機會,也是展示人生價值的時刻,更是一種挑戰。平時工作做到「勤」,走訪群眾做到「深」,對困難群眾做到「情」,只要做到這三點,視群眾為親人,對群眾付出真心,用行動去實踐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就一定能幹好這個工作,為群眾做更多的事。
  • 學習榜樣精神 勇於奉獻擔當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在我市各行各業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中引發強烈反響。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紛紛在第一時間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並表示,要堅決響應總書記號召,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肩扛起青春的責任與使命 在奉獻與擔當中向上向善
    2012年10月25日,團隊組織新老雷鋒班班長交接儀式,在雷鋒老班長塑像前,在全團官兵注視中,畢萬昌激動地接過雷鋒槍和雷鋒班班旗,並鄭重許下誓言「高舉雷鋒旗幟,傳承使命擔當,弘揚雷鋒精神,堅守道德高地。  畢萬昌告訴大家:「上任伊始,我把歷任雷鋒班班長當作偶像,跟著先進學先進,照著雷鋒做雷鋒」。  什麼是雷鋒精神?
  • 在平凡中堅守 在堅守中奉獻——記汪溝鎮杏花小學校長 張子富
    「便宜啊,我的學生,友情價。節省下來的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對於這樣的帳目張校長總是精打細算。 「老劉啊,走啊,咱去看看管道設備去啊」 張校長大聲地喊著負責後勤的劉老師去學校操場周圍學生們經常用到的體育設施、教學樓設施用水用電情況做檢修,連校園內的犄角旮旯都不放過。
  • 「我的扶貧故事」向佳惠:用心用情用力 帶老百姓奔向更加美好生活
    向佳惠是施秉縣檢察院駐雙井鎮黃琴村的第一書記,工作了5年,在黃琴村第一書記這個崗位上一幹就4年。她以「用心用情用力」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雙井鎮黃琴村第一書記向佳惠說:「雖然現在已脫貧,但我們將按照『四不摘』的要求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鞏固扶貧成果,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 「最美」跪姿詮釋平凡的英雄師者
    照片中,一名教師膝下墊著幾本書,跪著趴在講臺上批改試卷,神情專注。網友們都被他無懼疼痛、堅守崗位的故事感動,紛紛點讚。(5月24日中國青年報)  跪地批改試卷的「最美」跪姿,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老師一心為了工作克服自身病痛的敬業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教師不向病魔屈服頑強的毅力,看到了一個教師對學生的關懷與濃濃的愛,「最美」跪姿像一把熊熊燃燒的火炬,給學生,給社會帶來亮色與溫馨。
  • 學習黃文秀同志求實、為民、創新、奉獻、擔當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文秀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徵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更好幫助全區廣大黨員幹部深刻領會習總書記的重要批示精神,本報記者就如何學習黃文秀同志「求實、為民、創新、奉獻、擔當」精神專訪了百色市委黨校黃啟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