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學(Eatology)大咖再聚土耳其:調動全球力量,破解食事難題

2020-12-23 中國發展網

12月18-19日,由世界食學論壇(World Eatology Forum)主辦,伊斯坦堡梅迪波爾大學健康科學院營養和飲食學系承辦的「第三屆世界食學論壇之土耳其論壇」在土耳其召開,論壇的主題是「食學(EATOLOGY)——採用多維度方法全面解決食事問題」。土耳其衛生部副部長薩巴哈丁·艾丁(Sabahattin Aydn),食學體系創始人、世界食學論壇理事長劉廣偉,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公共機構和數字政府司司長朱巨望,荷蘭科學味道評測學院教授彼得·克洛斯(Peter Klosse)致辭並發表演講,來自土耳其各大科研機構、民間企業、知名媒體的專家學者、意見領袖、管理者等約30人在論壇上發言。土耳其衛生部副部長薩巴哈丁·艾丁(Sabahattin Aydn)致辭。

據悉,論壇主題為「食學——採用多維度方法全面解決食事問題」。新型冠狀肺炎疫情流行對人類可持續發展造成重大威脅,尤其給食物系統帶來空前壓力。2021年,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將召開全球規模的首屆糧食系統峰會,旨在調動全球多方力量,在食物系統全面啟動大膽的改革行動,構建更健康、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食物系統。這標誌著以聯合國為代表的國際組織已經達成兩點共識:一、食事問題是阻礙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問題,二、解決食事問題要全面認知、整體治理。

食學(EATOLOGY)體系創始人、世界食學論壇理事長劉廣偉致辭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公共機構和數字政府司司長朱巨望致辭

「食學」是劉廣偉創建的一個科學體系。它將人類所有與「食物」相關的認知整合在一起,重新分類和梳理,創新性地構建出一個清晰、全面的多層級體系,即「3-13-36體系」。其中「3」指食物生產、食物利用、食事秩序三個方面,「13」是其下的13個範式,「36」是13個範式之下的36門學科,包括食物的採摘、狩獵、捕撈、採集、種植、養殖、培養、碎解、烹飪、發酵、貯藏、運輸、包裝、工具製作、性格、元素、攝入方法、審美、疾病、經濟、法律、貿易、行政、教育、科技,乃至作為食物母體的生態環境等。

對於上述這些認知,食學冠之以「食事」這一全新概念,並提出「食事問題」這一新視角,在人們長期關注的「食物問題」的基礎上,開闢出一個從整體認知、系統思考、綜合治理出發的新思路。食學還拓展了「食物」概念,將口服藥等所有為維持生存與健康的入口之物都視為食物。食學有三大基本任務,一是針對人類個體壽期遠遠沒有達到哺乳動物應有壽期,提出「延長個體壽期」;二是針對全球各種因食事而起的社會衝突,提出「優化社會秩序」;三是針對工業社會文明模式無法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提出「維持種群延續」。

食學的對象領域、分析視角以及基本任務,無一不與聯合國2015年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高度吻合,世界食學論壇也因此得到聯合國專家組會議、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G20)等高級別會議的青睞。2019年在日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食學論壇,成為大阪G20唯一指定後援活動,同年在聯合國總部召開的「數字合作時代發展中國家政策和決策」上,世界食學論壇的提案「構建食事數字平臺(SEB)」得到高度關注。

第三屆世界食學論壇之土耳其論壇以營養問題為切入點,主要探討獲取營養的傳統方式、可持續的營養健康、食物科技、營養與生態環境意識、土耳其的營養實踐等七大主題,旨在通過對營養問題的多維度討論,為建立更健康、更具彈性、更可持續的食物系統提出科學有效的建議。作為會議成果,全體與會人員共同發布了《食學(EATOLOGY)伊斯坦堡宣言》,達成五大共識。這五大共識分別是:一、冠狀病毒病(COVID-19)是人類與生態之間的衝突,不是人類內部的衝突,只有全球通力合作,才能徹底戰勝它。二、食事問題不能有效解決,可持續發展就不能實現。三、歷史反覆證明,用局部認知去解決食事問題,受到許多限制,用整體認知解決食事問題,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四、土耳其食聯網(SEB-TR)的構建,是解決土耳其食事問題的有效方法。五、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吃得更加健康與長壽,推介國際社會使用《世界健康膳食指南2.0》。

中國和土耳其分別位於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共享絲綢之路這一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兩國在經貿、文化等領域長期開展著多方面的合作,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和土耳其的「中間走廊」計劃相輔相成,對接前景光明。此次第三屆世界食學論壇之土耳其論壇的召開,首開中土兩國食學學術交流之先河,為兩國解決食事問題提供共享研究成果的平臺,也為全球推進和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了貢獻。

相關焦點

  • 第三屆世界食學論壇之土耳其論壇召開 發布《食學(Eatology...
    論壇的主題是「食學(EATOLOGY)——採用多維度方法全面解決食事問題」。論壇主題「食學(EATOLOGY)——採用多維度方法全面解決食事問題」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對人類可持續發展造成重大威脅,尤其給食物系統帶來空前壓力。2021年,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將召開全球規模的首屆糧食系統峰會,旨在調動全球多方力量,在食物系統全面啟動大膽的改革行動,構建更健康、更可持續和更公平的食物系統。
  • 第三屆世界食學論壇之土耳其論壇召開 發布《食學伊斯坦堡宣言》
    12月18-19日,由世界食學論壇主辦,伊斯坦堡梅迪波爾大學健康科學院營養和飲食學系承辦的「第三屆世界食學論壇之土耳其論壇」在土耳其召開,論壇的主題是「食學——採用多維度方法全面解決食事問題」。
  • 寶樂參展CNBC全球科技大會引大咖關注
    科創大咖齊聚勾勒未來科創版圖     CNBC全球科技大會由商業財經新聞媒體CNBC主辦,大賽邀請全球具有影響力的科技領袖出席參與,共同探討科技領域的未來前景。通過現場直播,各個國家或地區超過4億的家庭觀眾觀看了這一盛事。
  • 2020寧波科創大賽眾多大咖企業雲集,優食斬獲三大獎項
    (原標題:2020寧波科創大賽眾多大咖企業雲集,優食斬獲三大獎項)
  • 大咖英語勝任力實驗室成立
    大咖學英語走上減壓快車道如今,越來越多的明星、企業家等大咖開始登上國際舞臺,但英語卻成為很多大咖國際化的短板。因為蹩腳的英文,很多大咖不僅錯失合作機會,也成為網友笑談的話柄。然而相比於普通人而言,大咖的英語學習面臨更多的困難。在長期對大咖英語學習痛點深度研究的基礎上,近日,聯洋英語成立大咖英語勝任力實驗室,推出針對大咖的英語和跨文化培訓品牌——咖瑞英語,為大咖英語學習提供高端定製化的解決方案,讓大咖少花時間、無痛學習,成為現實。聯洋英語專家認為,很多大咖英語底子薄弱,有其時代原因。
  • 新華社用中英文雙語報導了大咖知識學堂創始人璐瑤媽媽
    剛剛過去的8月24日「薩馬蘭奇杯國際青少年冰雪外語知識大賽」雲啟動儀式,新華社用中英文雙語分別在其中英文客戶端報導了大咖知識學堂和璐瑤媽媽。雲啟動儀式上,大知識學堂創始人璐瑤媽媽在發言時介紹,大咖知識學堂是經過三年的實踐,形成了「獨特的教學內容、獨特的教學方法、獨特的推廣方式、獨特的學習方式」的四位一體的教育格局。我們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天性,讓孩子從刷題中解放出來,開啟探究式學習;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真正做到了項目式學習;我們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跨學科式學習,實現了全科學習。
  • 在「網際網路+」大賽上,與全球青年學術大咖面對面聊聊天
    南都訊 記者董曉妍 通訊員盧彥琦 11月18下午,「建行杯」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子活動——「智享未來」全球青年學術大咖面對面在華南理工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從四位青年學術大咖的分享中傳承奮鬥精神,找準目標,務實苦幹,敢於實踐,努力在實踐中取得創新成果。三是未來已來。新時代的新青年,要奮發圖強,敢闖會創,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在推動社會進步、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事業中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 大咖詳解教育難題:分析國際教育形勢
    活動現場,智課教育合伙人、集團副總裁胡紅濤,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長吳子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碩士、MIT前總招生面試官兼上海校委會主席石嵐等大咖將悉數到場,帶來「疫情後時代,國際化教育的趨勢與選擇」「基礎教育的國際交流於合作」、「如何在VUCA時代培養未來精英」等主題演講,為學生及家長分析當前國際教育形勢,並現場答疑解惑。
  • 大咖詳解教育難題:分析國際教育形勢
    活動現場,智課教育合伙人、集團副總裁胡紅濤,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校長吳子健,以及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學碩士、MIT前總招生面試官兼上海校委會主席石嵐等大咖將悉數到場,帶來「疫情後時代,國際化教育的趨勢與選擇」「基礎教育的國際交流於合作」、「如何在VUCA時代培養未來精英」等主題演講,為學生及家長分析當前國際教育形勢,並現場答疑解惑。
  • 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首揭面紗,世界著名技術大咖雲集
    而今天隨著恆大電池科研力量的曝光,強大的科研實力令這一質疑不攻自破。 12月7日,許家印來到了位於深圳的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視察了研究院的電池研發進展,並視頻連線了位於日本大阪的電池研究院日本分院。恆大在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的科研團隊也被許家印的這次到訪,而首次被揭開了神秘面紗。下面小編帶你領略一下世界著名新能源技術大咖加盟的恆大全球電池研究院 。
  • 羅振宇《知識就是力量》關注人生難題 向學界智慧致敬
    原標題:羅振宇《知識就是力量》關注人生難題,向學界智慧致敬 上周五,中國首檔硬派知識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在江蘇衛視首播,「中國最好的知識轉述者」羅振宇首次打通學界以日常生活的「次元壁」,暢聊現代婚姻關係,在第一期播出之後,「協同進化」和「互相馴養」的關係也收到了微博網友和自媒體人的強烈點讚
  • 聚創大咖匯:運營出一個高粘性平臺,並且成功賺到錢
    聚創君在社區運營方面有十來年的工作經驗,從最早高校的 BBS論壇,到 Tom、貓撲的運營,再到第三次創業成立聚創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聚創旗下的聚創大咖匯已有近三四萬的忠實粉絲,是國內目前最大的網賺社區之一)。
  • 金兼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科技向善大咖說
    【科技向善大咖說·第六期】金兼斌金兼斌,浙江諸暨人,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像全球氣候變暖導致的北極冰川融化一樣,這些累積的變化已經到了這樣一個臨界點,即全球範圍內極端天氣的發生將越來越頻繁,地球家園的宜居性在受到空前威脅。隨著包括生化武器和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和技術具備對現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造成結構性毀壞的能力。
  • 大咖對話——十天內怎樣讓客戶返單?
    今天又是我們的大咖對話時間,我們的口號是與大咖對話,學營銷,會運營。今天我們要聊的大咖是我們嘉華金蛛學員王李梅,通過學習她的產品經過十天的時間銷售額達到40萬。是不是很驚訝!現在我們就來和她對話。首先讓我們掌聲歡迎我們的王同學。
  • 大咖雲集!2018全球程式設計師節嘉賓確認
    屆時,來自國內相關科技園區(軟體園)和知名企業的代表、「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和國家的留學生、新銳領軍程式設計師和程式設計師前輩大咖們將一起狂歡,共度節日。那麼,都有那些重量級嘉賓會來參加此次盛會呢?她目前還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首位中國形象大使、國際特殊奧林匹克全球形象大使及全球董事、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她曾獲多項國內外榮譽,包括: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及公共事務學院「環球領導力獎」、中華慈善獎行為楷模獎、中國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榮譽、佩利媒體中心授予的女性「開拓者」榮譽,還被福布斯評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100位女性之一。
  • 社區棘手事 委員來促成 河埒街道整合各方力量解決民生難題
    「過去停滿汽車、亂糟糟的馬路,現在乾淨又整潔,我們的居住和出行環境大變樣了!」近日,家住荷葉新村的居民楊雪英,說起家門口住友路的變化頗為感慨。她說,這條「老大難」馬路的整治,多虧了蠡橋社區「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協調各方力量,才辦成了社區多年沒有辦成的事情。
  • 羅振宇硬派脫口秀《知識就是力量》收官,知識類節目首戰告捷
    「穿過」羅胖身體的信條:回歸不變,回歸簡單,回歸真誠在節目播出的3個月中,主講人羅振宇以高密度的知識輸出和具有個人魅力的語言表達,為觀眾們解答了婚姻、職場、人際關係等等10大場景的生活難題,致敬了30多位學界大咖,推薦了60餘本優秀好書,引發了網友與觀眾們的深刻思考與熱烈討論。
  • 觸摸科普 探秘食安:小小少年與大咖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近日,由中國經濟網、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攜手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益行」來到天津,特別邀請來自京津兩地的25組親子家庭和食品安全專家鍾凱博士在康師傅夢想探索樂園裡共同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食安探索之旅。 油炸方便麵也可以放心吃?
  • 初壹食午創造新零售飲食文化,解決網購「最後一公裡」難題
    同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用新零售模式為餐飲市場賦能,做更健康、便捷、美味的預煮餐食,是「後疫情時代」的市場突圍方向之一。其實在國內,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已經出現。例如像初壹食午這樣的全社區新零售預煮餐食品牌,就是將新零售模式應用到餐飲市場的代表品牌。很顯然,在後疫情時代,這是一個極具開創性意義的嘗試。
  • 中國國際商會攜世界500強百家名企共推名食養全球健康品牌
    金天國際積極領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精神,深耕大健康產業近30年,始終積極踐行國家大政方針,全力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將中華傳統飲食健康文化精髓深植於品牌塑造根基,同時不斷推進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從打造生態保養產業鏈到首次飛行世錦賽總冠名再到名食養國際食養平臺,以「一核三星」戰略布局,引領中國大健康產業走在時代與科技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