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芳菲,人間仲春。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國家專家組留守武漢的最後9名專家順利凱旋!這場歷時三個月的全民抗疫攻堅戰,終於迎來了決勝時刻。目前全國各地的疫情防控形勢均已趨於穩定,加快推動復工復產,穩步實現經濟復甦也成為現階段的主要目標。
而在疫情已基本阻斷的國內市場,形勢依舊不容樂觀。日前,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新冠疫情下3月中國餐飲業生存現狀報告》顯示,在過去的3月份裡,有20%餐企關閉了20%以上門店,同時有20%以上的裁員比例。經營超40年的「珍寶海鮮舫」結業,迫於經營壓力漲價的海底撈最終也黯然收場。餐飲巨頭尚且如此,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後疫情時代」,真正的市場機會到底在哪裡?
首先毋庸置疑的是,疫情不會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除了防疫物資、社區生鮮等伴隨危機而出現的商機以外,其實市場還釋放出了一些積極訊號。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在為經濟復甦站臺,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政策風向;央行定向降準釋放流動資金,降低融資成本,給企業提供了資金支持;多家平臺組織湖北專場直播帶貨,引發全網「吃」援湖北行動,側面驗證了市場消費需求還在。
同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用新零售模式為餐飲市場賦能,做更健康、便捷、美味的預煮餐食,是「後疫情時代」的市場突圍方向之一。其實在國內,具有前瞻性的企業已經出現。例如像初壹食午這樣的全社區新零售預煮餐食品牌,就是將新零售模式應用到餐飲市場的代表品牌。很顯然,在後疫情時代,這是一個極具開創性意義的嘗試。
滿足需求先要洞察需求,而初壹食午的創立,恰恰是基於對當前宏觀市場形勢的充分洞察。經歷了疫情期間的「倒閉潮」,必定會有新的空白市場湧現。疫情過後,飲食健康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做健康的家庭餐食,勢必會成為行業的主流趨勢。作為一個新零售預煮餐食連鎖品牌,初壹食午秉承「健康、美味、便捷、實惠」的經營理念,致力於解決新城市生活環境下,各類人群的全面用餐需求,正是立足當下,放眼未來之舉。
在模式創新層面,初壹食午將線上服務、線下體驗以及現代物流進行深度融合。線下部分,整合全球優質供應鏈,圍繞居住社區布局零售終端,通過體驗式門店、智能無人售賣設備,實現全球美食到家庭餐桌的無縫對接,給每一位追求品質生活的消費者,提供從食材到美味的極速用餐體驗;
線上部分,採用先進網際網路軟硬體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5G通信等),貫通線上網絡終端和線下實體門店,有效打通「體驗、購買、 服務」消費節點,徹底解決消費者網絡購物最後一公裡難題。
在傳統餐飲哀鴻遍野的現狀下,初壹食午敢於求新、求變,給業界注入了新生力量。相信在未來,這一模式也將會成為現代餐飲的一波新潮流,如果現階段提前入場,那麼未來致富機率將會大大增加,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