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00名應急維修人員在崗待命應對寒潮!水管「不爭氣」,這樣做

2021-01-08 瀟湘晨報

寒潮再度襲來,本次低溫寒潮極端溫度或將更低、低溫持續時間更長,對小區供水設施安全威脅或更大。記者從上海市房管局獲悉,1月4日,市房管局落實啟動雨雪冰凍應急預案,962121物業服務熱線視情滿席運行,同時開設智能語音客服接報修和「上海物業」微信公眾號一鍵報修,各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全員到崗,已組建115支隊伍、2000名應急維修人員,全部在崗待命。「霸王級」寒潮襲擊本市,「速凍」模式開啟。全市近九十萬物業人緊急動員,加緊做好室外水管、水錶等加強保暖措施。各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全員到崗,組建了115支隊伍、2000名應急維修人員全部待命,提前儲備了稻草包、麻袋、工業鹽等防凍保暖物資,各類型常用水管及配件、水箱電磁閥等維修材料,配備了電熱帶、熱風槍、保溫管等抗寒應急設備材料。

如果水管偏偏不爭氣,有漏水及水管冰凍的情況,建議市民及時聯繫所屬物業維修,或撥打962121物業服務熱線報修。目前,人工坐席187門、AI智能語音客服15門,全天可承擔最大接線量3萬個,962121物業服務熱線視情滿席運行。也可以通過「上海物業」公眾號的「我要報修」功能進行一鍵報修!

1月4日,市房管局落實啟動雨雪冰凍應急預案,要求全市物業服務企業24小時值守,加強對小區內供水管道等巡查,小區設置臨時取水點、公用廁所等應急設施並告知居民。同時建立與水務部門的聯動處置機制,對二次供水設施設備已經移交接管的7478個小區,要求物業服務企業協助供水企業實施維修。

據了解,2020年12月29日至2021年1月2日,962121物業服務熱線共受理居民來電63099個,實際接通56958個,約為日常平均水平的3.4倍。

來電報修中共有21539件涉及凍管爆管,佔比34%,小區共用部位發生凍裂管影響居民用水12480戶,凍爆管原因主要是水箱電子閥凍壞、進水管閥門凍住、室外公共管道雖已包紮但溫度過低仍被凍住、部分室內樓道公共管道未包紮、個別老舊小區頂樓不鏽鋼材質水箱凍住等。

截至1月6日,各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共出動2400人次進行應急維修,所有凍管凍裂維修已基本處置完畢。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應對寒潮,黃浦各校都有應對妙招!
    向明中學 為應對寒潮來襲,保障師生的入校安全,向明中學行政處工作人員連夜在學校各門口、主要幹道鋪設麻布袋,保證師生不因結冰地面滑倒,切實做好寒潮下的校園安全工作。
  • 無懼「霸王級」寒潮,「上海大搖籃」裡有暖心呵護
    有了2020年末的一次寒潮經歷,面對下一次寒潮,小夥伴們似乎都淡定不少呢!不過不能輕視哦,據說這是2021年第一波「霸王級」寒潮,「斷崖式」降溫即將來襲,冷冷冷空氣正在來的路上啦!經過去年年底寒潮的「洗禮」,「上海大搖籃」——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東院已經提前準備,為孕產婦和新生兒寶寶們築起全方位的安全「結界」。往日裡小編來一婦嬰採訪,看到的都是大大皮、小嬰兒這樣的萌萌一面,而這次探訪寒潮應對保障,小編 可是下了鍋爐房,爬上了屋頂,才知道這個「上海大搖籃」之所以如此溫暖,原來背後有這麼強勁的後盾在保障呢!
  • 大城治理·城運中心記事|忙而不亂!直擊上海城郊迎戰2021年首波嚴寒
    區房管局副局長黃章貴表示,區房屋維修應急中心已全員在崗待命,落實應急處置各項準備工作。區應急局副局長詹茂福表示,區各部門、街鎮及臨空園區已按照預案要求,強化應急值守,落實應急保障,確保城區運行平穩有序。  晚上7時,記者看到,應急指揮部對各單位、街鎮園區、巡查隊伍、應急物資儲備點進行視頻點名,全區1200名工作人員已在崗在位,有效落實各項應急準備措施。
  • 「水管」昨成最熱詞 水務局長:水務、物業將聯動
    記者調查了解到,實際上水管維修並非僅僅只有一條供水熱線,還有一條物業應急熱線「962121」同樣可以受理。但由於不同小區供水設備的產權歸屬和責任主體不同,導致維修的途徑也不一樣,甚至出現了資源浪費。對此,市人大代表、上海西部集團董事長陳敏建議,應該打破壁壘,將社會資源進行統一整合,切實解決民生問題。
  • 老舊小區水管穿上「厚棉衣」 確保冬季供水「生命線」暢通
    目前,全市供水企業有專業搶修人員1714名,與社會合作單位籤訂的搶修人員1599名,儲備水錶21.6萬隻、各類閥門16.4萬個、各類水管27.2萬米、搶修車730輛、水源地破冰船15隻、登高工具85套。排查各類隱患535處,均已落實整改措施。寒潮期間,各汙水廠廠內管理及運行人員均全員備崗,24小時輪班加強值勤,技術團隊現場指導,確保做好低溫條件下的壓力測試,做到尾水達標排放。
  • 瀋陽大東區洗手盆下水管更換維修等服務快速上門
    瀋陽大東區洗手盆下水管更換維修等服務快速上門1、馬桶座便器,潔具漏水,維修。  2、廚衛防水,廚衛上下水管,馬桶暖氣水槽,維修安裝移位。  3、衛生潔具,廁衛給排水管,維修,安裝,改造。  4、座便器(馬桶)水箱節水配件銷售,維修,水箱維修。
  • 市自來水公司310名搶修人員待命 全力保障百姓用水安全
    蘇報訊(記者 惠玉蘭)昨天,記者從市自來水公司獲悉,面對即將到來的寒潮天氣,蘇州市區已提前成立冬季供水保障應急處置辦公室,將供水範圍劃分為8個抗寒保供片區,各片區負責人積極開展街道社區對接走訪工作,暢通渠道、有效聯動,全力保障百姓冬季用水安全。
  • 寒潮來襲早應對 落實措施過「暖冬」
    為積極應對寒潮霜凍等惡劣天氣,抵抗「溼冷魔法」攻擊,確保自來水服務供應平穩有序,本市供水行業各單位高度重視,積極應對,提前落實各項措施,全面抵禦寒潮來襲。 對供水設施進行全面「體檢」供水企業在每年冬季來臨前,都會對原水廠、自來水廠、泵站、市政管網的主要設施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加強重點設施設備特別是露天設施的檢查,對管道閥門、管網採樣點和測壓點,橋管透氣孔等採取有效防凍保溫措施,從材料、設備、人員等多方面落實,積極做好寒潮來襲的應對準備。
  • 寒潮襲水城 聊城各部門這樣應對
    全媒體記者 張目倫  面對這股寒潮,聊城涉民生部門有何應對措施?1月6日,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進行了採訪。  城市供熱:做到「氣溫降、室溫不降」  針對本次寒潮天氣,城市管理局組織城區各供熱企業召開專題調度會議,要求各供熱企業提前準備,提高供熱參數,切實做到「氣溫降、室溫不降」,確保搶修人員、設備、物資到位,隨時處理各類突發事故。確保網格管理人員、客服人員在崗,及時處理群眾來電來訪。
  • 跨年寒潮凍壞水管也凍出疑問:哪些水管歸自己保暖,哪些歸物業管...
    受寒潮冰凍天氣影響,杭城多個小區水管凍爆裂,有小區變成「水簾洞」)今天租戶又來反映,一大早樓梯水流不止:「不知道是不是又有水管被凍裂了」。 李先生所說的小區是杭州城西景溪北苑。 今天杭州的氣溫比前幾天有所回升,照理不應該有水管被凍裂。
  • 奉賢:城運中心發現水管漏水,冰點到來前迅速排除隱患
    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李一能 攝(下同)為應對寒潮到來,今晚奉賢區城運中心燈火通明,值班人員徹夜值守應對突發情況。10時許,城運中心大屏上突然出現預警提示,家住莊行鎮浦衛公路市民鄒先生反映,其住所外水錶有漏水情況,擔心次日寒潮天氣凍裂水管,急盼維修。
  • 滬上醫院再度開啟「戰寒潮」模式 專家提醒易感人群注意保暖
    近日,瑞金醫院開啟「戰寒潮」模式,搶救室、輸液室、診室等各科室醫護人員加班加點為病患服務。  2021年的第一波寒潮來襲,上海各大醫院再次切入「戰寒潮」模式。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門急診辦主任、外科主任醫師左克強告訴記者,寒潮來襲,急重的老年患者明顯增多,大多為老年呼吸道疾病,有些因慢性肺部感染,從而誘發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不過,左克強也提醒,雨雪天氣地面溼滑,稍有不慎便易滑倒、摔傷,這兩天骨折患者有增加的趨勢。「一定要注意出行安全,如遇結冰,走路步幅小一些,如果不小心摔倒,不要急於起身,若身體劇烈疼痛,記得撥打120。」
  • 水管維修人:讓「漏水」變「通水」 無懼寒冷與泥濘
    當天,十處管網漏水、爆管,所以,謝永勝和他的維修隊員們一直是從這個漏水點奔向那個漏水點,在此過程中,謝永勝要電話協調查勘組、前期處置組、應急組和施工隊。除此之外,他還要協調環衛、交警,因為修一處水管可能要多部門配合。
  • 州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應對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緊急會議
    為切實做好惡劣天氣情況下的交通運輸安全工作,12月13日下午,州交通運輸局組織召開應對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緊急會議,傳達貫徹省、州關於應對寒潮大風、低溫雨雪冰凍惡劣天氣相關文件精神,分析當前極端惡劣天氣發展趨勢,全面安排部署相關應急工作。
  • 應戰寒潮,威海各部門全力以赴
    面對新一輪寒潮天氣,威海各部門全力做好應對,儘可能降低寒潮帶來的影響和損失,保障廣大市民的日常生活平穩運行。水電暖供應皆有保障「你先暖和暖和,我下去看看。」7日上午10時許,市水務集團經區供水公司管網管理科維修班長王慧叫上同事,連忙一起到了海埠社區樓下。
  • 寒潮中的堅守:供水搶修 700工人分秒必爭通宵達旦
    近期持續的嚴寒天氣,給不少市民用水帶來了麻煩,有的水錶凍裂,水壓降低;有的水管爆裂,家中停水。為了保障居民用水安全,南京市水務公司近700名管道維修人員不畏嚴寒,奮戰在搶修一線。昨晚,我們記者就跟隨其中一個維修小組,記錄了他們忙碌的身影。
  • 書記縣長衝衝衝 | 寒潮就是命令!他們奔忙在一線
    在了解到已儲備一批融雪劑、砂石料等應急物資,應急搶險人員已在崗待命,確保快速反應、有效處置時,朱素芳表示充分肯定,並強調要堅決落實上級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強化「人防+技防」應急管理制度,做好預測預警預報工作,動態掌握險情、災情和上級指令,準確及時上報各類工作信息,全力以赴做好雨雪冰凍保通保暢工作。
  • 民防工程管理如何應對溫度的大起...
    各區民防辦應對溫度起伏挑戰 溫度和溼度的大起大落向來是民防工程日常運營、養護的一大挑戰,一個月來,對於溫度「跳崖式」驟降,在上海市民防辦《關於切實做好公用民防工程低溫雨雪天氣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的指示下,上海各區民防辦紛紛組織起來,嚴密部署、提高重視、落實維護、實施演練、擴大宣傳,保障了人民財產的安全和區域經濟的平穩運行。
  • 武漢再次刷新冬季用電紀錄,千餘名保電人員隨時待命
    長江網1月7日訊(記者王怡人 通訊員王欣)7日,長江網記者從國網武漢供電公司獲悉,在新一輪寒潮影響下,昨日武漢市再次刷新冬季用電紀錄。目前全市供電平穩正常,一支超過千名的保電隊伍隨時待命,確保居民安全不間斷用電。  電力工作人員在巡護電網設備。  1月6日,武漢電網最大負荷1084.0萬千瓦,今冬第四次刷新武漢冬季用電最大負荷紀錄。  據預計,今冬武漢電網最大負荷將達到1120萬千瓦,同比增長10.3%。而武漢電網最大供電能力約為1350萬千瓦。
  • 你家的外露水管穿「棉襖」了嗎?這個街道多方合力共禦寒潮→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據氣象部門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本市自12月29日起將開始大幅度降溫,風力明顯增大,12月31日至2021記者了解到,經歷過2016年的寒潮,物業在近年已經逐步更換了小區的水管材質,並在更換後對水箱和公共部位的外露水管、閥門、水錶等落實了防凍保暖措施,預防由於低溫冰凍引起的爆裂。徐房物業員工朱國強告訴記者,此次檢查旨在對包紮失效、破損、漏包等不符合要求的應當及時整改,確保在寒潮來臨時供水設施設備能夠正常運行。據悉,街道在12月27日已經下發了緊急通知落實值班和應急保障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