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張目倫
面對這股寒潮,聊城涉民生部門有何應對措施?1月6日,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進行了採訪。
農業防災:市政府召開緊急會議安排部署
為積極應對災害性天氣,充分做好防災減災準備,聊城市政府於1月5日召開了緊急會議,就做好小麥過冬管理、大棚蔬菜防寒防凍、果樹安全過冬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目前,我市小麥正處于越冬期,有條件的農戶可以用秸稈、土雜肥等對易受凍麥田進行覆蓋。此外,溫室大棚和果樹架材等農業設施要進行加固,及時採取保溫或升溫措施,保持設施內適宜溫度,確保果樹正常生長。
城市供熱:做到「氣溫降、室溫不降」
針對本次寒潮天氣,城市管理局組織城區各供熱企業召開專題調度會議,要求各供熱企業提前準備,提高供熱參數,切實做到「氣溫降、室溫不降」,確保搶修人員、設備、物資到位,隨時處理各類突發事故。確保網格管理人員、客服人員在崗,及時處理群眾來電來訪。
據介紹,我市各供熱企業將密切關注氣溫變化,根據現場查看和用戶反映的問題,及時對供水壓力、出口溫度、流量等參數進行調整,為低溫天氣蓄熱,預計供熱量較平時增加15%左右。供熱應急預案進一步完善,組織應急搶險隊伍約300人,儲備應急物資,為可能發生的應急事故隨時做好搶修準備,確保小修不過班、中修不過夜、大修不過天,力爭將停暖對居民的影響降到最小。
城市供水:徒步集中巡查東聊引水管線
聊城水務集團介紹,冬季供水安全是他們近期的一項重點工作,入冬以來採取了多項強化保障措施。利用供排水一體化管理系統,他們科學調度、合理平衡城區供水壓力,優化二次供水設施運行參數,確保用戶家中供水壓力平穩。同時,他們派出巡查小組,徒步對43公裡的東聊引水管線集中巡查,對冬季施工現場的供水管線進行監護,最大限度地減少因管道損壞給居民用水帶來的不便。
城市供電:工作人員全天巡視帶電檢測
「A相設備線夾45攝氏度,溫度有些高,設備線夾發熱記錄下來」。1月6日上午8時,國網聊城供電公司新城供電中心工作人員就開始了一天的巡視和帶電檢測工作。
針對入冬最強寒潮和斷崖式降溫,國網聊城供電公司周密部署,全力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城鄉居民「溫暖度冬」。該公司及時發布了寒潮低溫天氣預警,制定了全網N-1應急處置預案,針對聊城電網運行風險點,編制了周詳的負荷轉移方案和應急處置措施。
城市供氣:設立預警機制和響應措施
聊城新奧燃氣公司成立冬季保供領導小組,編制保供應急方案,全面啟動安全保障,以保障經營區域內42萬餘戶居民用戶、2900多家工商業戶的天然氣安全穩定供應。
目前,該公司正密切關注關鍵運行數據,嚴密監測管網用戶供氣壓力,設立預警機制和響應措施,加強與政府、重點用戶的企地協調機制建設,持續做好天然氣供需分析和需求值預測。他們還加強了設備設施的巡檢力度,加密了重點部位的巡檢頻次,建立針對第三方施工的「人防、技防、地企聯防」機制,嚴格做好管線、設備設施和易凍凝部位的安全管理和巡查,確保高峰期間各類燃氣設施良好運行。
此外,記者從聊城市商務投資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市場供應比較充足,可以滿足市民生活需要。
中小學報備後可停課
聊城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劉敏)1月5日晚,聊城市教體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寒潮天氣防範應對,各級各類學校要根據當地天氣和道路情況以及學生居住狀況,動態調整上下學時間,合理安排體育課及課間、課外、升國旗、課後延時服務等活動,必要時可暫停戶外活動,開展線上教學。需要停課的,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備後自主確定。
1月6日上午,東昌府區教體局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學校、幼兒園要做好風險研判,完善應急預案,確保水電暖正常使用。各學校、幼兒園要適時調整教育教學活動,根據天氣變化,減少戶外活動,保障師生健康。學校要嚴格課前點名制度,發現未到學生,及時聯繫學生家長,掌握學生動向。學校要安排專人排查校車路線交通安全隱患,杜絕道路交通事故。
東昌府區教體局強調,各學校、幼兒園要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向教師、家長和學生開展防滑冰溺水宣傳教育活動,教育學生在上下學途中和節假日不要擅自到冰面上行走或滑冰,防止發生滑冰溺水事故。學校要對學生及家長進行寒潮安全提示,防範用電、火災、上學放學交通安全事故,防範燃煤燃氣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確保校園安全。
另外,學校要嚴格校門口值守,上下學期間,校級班子、中層、家長志願者、保安等全部定崗定點,維護秩序,全面保障學生、幼兒安全。嚴格值班備勤,及時傳達溝通信息,相關信息及時上報,確保學生安全、學校穩定。
來源於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新聞網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和原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