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往往對別人的觸摸十分敏感,他們害怕觸摸,有時正常接觸也會被孩子認為是「打」了他。在學習與生活中表現為好動、不安、易受驚、脾氣大、愛咬手指,怕剃頭、怕觸摸或喜歡摸一些特殊物品,且注意力難以集中,上課時老是做小動作,顯得心不在焉。家長總以為孩子得了「多動症」。由於觸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心理上總處在一定的紊亂狀態,其學習與生活質量必然會不斷下降。主要有這幾個原因:1.先天不足。2.生活環境過於封閉。3.缺乏應有的遊戲活動。4.對孩子過度保護等。
由於父母並沒有培養孩子感統能力的相關意識,對於如何把握並應用家庭場景對孩子進行輔助訓練呢?父母可以引領孩子做以下遊戲來幫助孩子改善觸覺失調:
1. 洗涮類:
玩法:可以讓孩子刷自己的小玩具,洗手絹、襪子等。
2.刷子脫敏和撫觸按摩結合:
玩法:先給孩子按摩,家長在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觸覺防禦性較少的部位,然後漸漸過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腳的部位,先刷腳趾、腳跟、然後漸漸過度到刷腳的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覆地嘗試,直至孩子習慣這種觸覺刺激。刷完後用手大一些勁按摩四肢。
3.撓痒痒:
玩法:家長用手撓孩子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皮膚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對其全身肌膚輕輕地撫摩,等孩子習慣以後再逐漸地把時間延長。
4.擦後背:
玩法:給孩子洗澡時,用海綿或毛巾輕擦孩子的背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按順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
5.神奇的口袋:
玩法:1.找一個漂亮的口袋,放進3-5樣玩具或水果等,讓寶寶摸一摸,問他摸到了什麼,請他拿出來,看看對不對。
2. 大一點的孩子家長提供指令要拿什麼東西,讓孩子按指令找出來。也可以嘗試否定指令,如:"請你把不能喝的東西拿出來"等。
6.卷壽司:
玩法:(1)、小朋友仰躺在軟墊上,手腳伸直。
(2)、用大浴巾把小朋友的身體整個裹起來。
(3)、讓孩子自己由一邊滾到另一邊,然後再滾回來。
7.捏橡皮泥、彩泥等
站相;容易跌倒;方向感不強;易將鞋穿反;愛暈車。
家長在家可以給孩子做以上的小遊戲,輔助改善觸覺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