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貸款發現信用記錄竟有汙點,市民直呼「真冤」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開始不承認,查證之後說「可能出現了失誤」
刷信用卡購物不要忘記還款。
「我打了銀行的客服電話,對方態度很不友好,說出現不良記錄是銀行按規定辦事,銀行沒有義務負責清理信用汙點。」張先生說。
生活日報5月17日訊(記者 王富曉)連續兩天,本報接到了多位市民打來的電話,反映在使用民生銀行信用卡過程中出現的種種鬱悶。與任先生難以銷卡相比,市民張先生更是「冤枉」:僅僅是因為工作太忙忘記還信用卡欠款,導致個人的信用記錄出現了汙點,在4月份買車時無法貸款。
在北京刷卡消費
還款周期內沒見對帳單
張先生今年30歲,手裡有多張銀行的信用卡。去年10月份,張先生出差去北京時,曾經在商場刷卡購物,「買了幾件衣服,一共花了六七千塊錢吧!」張先生回憶說,他當時刷的就是民生銀行的信用卡。
每個月的12日左右,都是張先生還款的最後期限,不過,張先生的手機也沒收到銀行的催款簡訊,也沒見銀行發來對帳單,加上平時工作太忙,張先生刷卡消費的這幾千塊錢就一直沒還上。
去年12月份,張先生收到了民生銀行寄來的對帳單,其中有「利息」一項,數額還比較大,他很納悶:怎麼無緣無故地出來利息了?撥打銀行的客服電話得知,原來,上一個還款周期內沒有按時還款,才導致了利息的出現。「我當時就很生氣,怎麼沒提醒我還款也沒收到對帳單呢?」對於張先生的質問,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按期還款是對方應該做的,出現這種情況銀行沒有責任。
四月份貸款買車
信用記錄竟有「汙點」
事情過去了近半年。今年4月底,張先生通過另外一家銀行的「車購易」信用卡分期付款業務,打算貸款買一輛新車。
就在準備辦貸款提車時,銀行方面告知,客戶的個人信用檔案裡有「不良記錄」,通過查詢得知,信用「汙點」是由於去年的一次民生銀行信用卡未能按時還款導致。
眼看到手的愛車沒能開成,張先生很氣憤。「我又打了銀行的客服電話,對方態度很不友好,說出現不良記錄是銀行按規定辦事,銀行沒有義務負責清理信用汙點。」
隨後,張先生諮詢了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工作人員告知,如果不是惡意為之,出現信用不良記錄會後可找銀行開具相關證明,辦理信用記錄的恢復工作。不過,就在張先生請求銀行出具證明時,對方客服人員拒絕了張先生的請求。
「我逾期還款雖然有錯,但是銀行沒有盡到提醒的責任,怎麼出現一次就會上『黑名單』呢?真是有些冤枉啊!」張先生在跟記者交談時,越想越覺得生氣。
記者出面聯繫
銀行態度大轉變
下午3點鐘,記者將市民張先生反映的問題,告知了民生銀行的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員。一位姓劉的工作人員一開始表示,「根本不可能會這樣,要麼他是屢次逾期還款,要麼就是惡意透支。」
隨後,記者把對方的反饋告知張先生。張先生表示,「這就是我覺得特別冤枉的地方,我的還款記錄一直良好,這是第一次忘記還款,再說了,總共花六七千塊錢,能叫惡意透支嗎?」
隨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可以讓張先生單獨與中心聯繫,下午3點半左右,張先生告訴記者,銀行查詢之後發現,張先生確實只有一次逾期還款記錄,「對方承認了是他們存在的工作失誤,並且已經把我的個人信息記錄下來,讓我等待處理結果。」
儘管如此,張先生還是有些鬱悶:銀行本來就應該是非常仔細認真的機構,怎麼對客戶這麼不負責任呢?這樣的一個信用不良記錄,耽誤客戶多少事情啊!
□相關連結
民生銀行一款理財產品持續巨虧
生活日報5月17日訊 今天上午,濟南市民劉先生打來電話向本報記者表示,在各家銀行爭相發售理財產品之際,大家也不要忘了風險,而民生銀行的一款QDII理財產品就一直在巨虧。
根據劉先生反映的內容,記者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目前,民生銀行有兩款QDII產品正在運行,其中,QDII一期在2011年4月30日的淨值為1.0177,而QDII三期,2011年5月16日的淨值為0.68。這款仍然處於虧損的非凡理財港基直通車產品,就是在2008年曾經鬧得沸沸揚揚的「清盤事件」的主角。
記者隨後發現,民生銀行還有不少理財產品到期零收益。比如,FOF-「基金精選」T79計劃,到期收益-30.84%;「非凡理財」滬深50共享成長投資計劃,到期收益-21.%。
此外,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的宣傳也曾受到市場和投資者的質疑,最明顯的就是好運3號套餐。據有關媒體報導,雖然該產品到期實際年化收益達到9%,但是仍然受到三大質疑,包括產品淨值網上隨意改、打新股「網下」變「網上」、宣傳保本其實不保本等。
省城多位銀行理財師建議,投資QDII產品不要迷信預期收益率,應定位於中長線投資,若發現產品表現確實一般,不值得投資,就不妨贖回。 (本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