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書展|《中性》:一部現代史詩

2020-12-25 澎湃新聞

上海書展|《中性》:一部現代史詩

澎湃新聞記者 程千千

2019-08-19 12:03 來源:澎湃新聞

《中性》是美國作家傑弗裡·尤金尼德斯的第二部小說。1993年,他因首部作品《處女自殺》在文壇一鳴驚人,而後銷聲匿跡,直到十年後《中性》出版,一舉拿下了2003年的普立茲獎。《中性》對於中國讀者並不陌生。它早在2008年就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引進,並幾度再版。

今年《中性》再次推出新版,與新老讀者見面。8月15日晚,上海書展期間,作家小白、止庵與黃昱寧齊聚鍾書閣(芮歐百貨店),圍繞這部經久不衰的當代經典展開了討論。

活動現場

從一個中性人的視角觀察歷史

活動開始,話題首先落在了《中性》的書名上。據黃昱寧介紹,《中性》英文原名為《Middlesex》,是小說主人公所居住的街道名稱;而這一書名也一語雙關地點出了主人公的特殊身份——他(她)是一個「中性人」。主人公遺傳了一種罕見的基因變異,他/她同時擁有男性的XY染色體以及女性的子宮,其男性特徵退化以至於自出生起便被當成女孩,其女性特徵也無法完全發育,沒有月經,不能生育,成為了夾在兩種性別之間的人物,也體驗了兩種性別的生活。

那麼作者為何要選擇一個如此刁鑽的角度來講述這個故事?對此作家小白認為,這一視角非常有挑戰性,能為一名作者帶來寫作原初的刺激。「身為一名作者我的體會是,如果把寫作的起點設得特別難,入口特別窄的話,走進去了會發現更好的方向。」小白說。另外他也指出,《中性》講述了一個家族幾代人在美國的生活,美國戰後幾十年裡大大小小的事件均囊括其中。敘述歷史通常是很困難的,因為歷史的講述者必須持有立場,然而立場本身又會招致人們的質疑。所以在小白看來,尤金尼德斯選擇一個不同於常人的中性人視角,在某種意義上可以「免責」,能夠不為立場所困,避開衝突,更大膽地敘事。黃昱寧則補充道,小說的這一獨特的設置,為書中所寫到的歷史事件與人物關係賦予了一種新的角度,因而呈現出令人興奮的面貌。

《中性》書影

止庵則認為,小說主人公的中性人身份,其實是祖輩種下的因所爆發的果。主人公的家族原本是住在土耳其的希臘人,希土戰爭爆發後受到牽連,逃往美國。主人公的爺爺奶奶原本是親兄妹,入境美國後隱瞞了血緣關係而成婚,而後主人公的父親又與他的表親結婚,為後代的健康埋下了風險。因此止庵指出,這部小說所講述的其實是一個亂倫的後果,而亂倫又來自於一場戰爭和一個龐大的移民活動。「這裡面有一個因果律,上一輩或者上兩輩人種下的因,在下一輩人身上一定會出一個果。這種因果報應看起來是一個不太高級的東西,但人類最早的偉大作品都是講因果律的,例如《荷馬史詩》和《俄狄浦斯王》。」止庵說。

「但最高級的東西其實也是這樣,」小白說,「亞里斯多德曾說過,所謂悲劇就是不能成為的東西,能夠避免的就不叫悲劇。而《中性》從根本上來說是一個命定的故事,最終所有的因都變成果。」

呼應人類古老觀念,不斷變換文體風格

關於《中性》中的亂倫元素,小白認為這非常難寫,因為人類在生理上對此是很反感的;然而亂倫也是刻在人類的文化基因裡的,全世界各民族起源創世時都有一個亂倫的故事。尤金尼德斯在描寫亂倫情節時主人公尚未出生,所以是透過一個基因的視角來敘述的,如同一個神話的起點;同時使用的是古希臘史詩莊嚴簡樸的風格,因此非常優美,不會引起讀者的反感。

止庵認為,《中性》中多處與《荷馬史詩》、希臘神話的映照,是對人類古老觀念的呼應,體現了作者的野心,因此能看出尤金尼德斯想寫的是一部現代史詩。

此外,小白指出,尤金尼德斯在寫作中不斷改變自己的文體風格,在神話風格的敘述之後,又進入了現實生活。「第二部分的風格非常現實主義,非常堅硬,戰爭群像都寫得非常生動,」到後來因為主人公發現自己身上有兩種性別,又進入了很現代、充滿心理描寫的風格。整本書的文體風格就在不知不覺中自然地轉變了,因此尤金尼德斯是一個寫作風格塑造能力非常強的作家。」小白說。

止庵還提出,《中性》一書的現場感很強,讀起來見血見肉。對此黃昱寧解釋說,尤金尼德斯最早從福柯的19世紀兩性人紀實報告中獲得創作靈感,經過長達9年的研究和材料準備,將小說情節與歷史事實嚴密縫合,能夠將讀者帶往歷史上的時間點和空間點,讓讀者能夠從一個很近的距離去觀察歷史場景。「當然這個中性人的視角是假(虛構)的,但這種近距離的描述非常生動,」小白說,「很少有作家能做到他這樣,甚至在一個句子裡轉換了幾個視角,非常聰明和迅捷,而且讀起來一點都不晦澀,這種閱讀體驗是非常激動人心的。」

黃昱寧又提出,《中性》常常會被分界到「歇斯底裡現實主義」這一風格中,這是英國文學評論家詹姆斯·伍德所提出的概念。「詹姆斯·伍德一直是不喜歡歇斯底裡現實主義的,這種規模特別大、特別嘈雜、信息量很大的寫作方式,他認為是一種漫畫式的風格,裡面沒有一個人是活的。但是帶著這樣的想法來看《中性》,看完之後他也不得不承認說這看上去似乎是又一部新聞簡報式的犧牲品,但讀完後不得不承認它也深具人性,雖然用了獨特的經驗去寫,常常出現既動人又好笑的情節,但又確實是呵護人性的。」黃昱寧說。她認為,連一個歇斯底裡現實主義的反對者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足以證明這是一本優秀的小說。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2019上海書展, 普利茲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有哪些新書
    首部全景展現上海抗疫的紀實文學《第一時間》、「回歸上海」的《收穫長篇專號2020春卷》《收穫長篇小說2020夏卷》、首次集結5本亮相的「讀城」系列、首次推出的「作家餐桌計劃」……在2020上海書展,上海文藝出版社將攜旗下品牌機構——上海文化出版社、上海故事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上海咬文嚼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打造一場滿溢書香的文化盛宴。
  • 2019上海書展開幕 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書展
    「行過了不少路,這是我見過的世界上最好的書展之一。」創辦於2004年的上海書展,今年16歲了。城市日新月異,書展上的面孔也在變化,不變的是「我愛讀書,我愛生活」的主題。 今天(14日)起,「花季」書展再度與讀者相約,16萬種圖書、近500位海內外作家、1273場閱讀活動、樓層最高的書店開幕。8月14-20日,上海滿城都飄溢著書香。
  • 上海書展:袁筱一談法國現代文學,探索法語文字世界之美
    8月19日,袁筱一攜書《文字傳奇:十一堂法國現代經典文學課
  • 2020上海書展 夜場新書首發引讀者駐足
    新書發布,作家與觀眾面對面交流,一直是上海書展的亮點,也是不少圖書從上海走向全國乃至國際的重要舞臺。雖然今年因為疫情原因,線下活動縮減為700多場,但讀者熱情絲毫不減。今晚7點,書展夜場,《倖存者之歌》英文版新書首發就吸引了現場不少讀者駐足。
  • 我與書展的故事|上海書展,每年都要有所進步
    上海書展15年了,能在全國叫響,不容易。作為文化品牌,這是幾任領導接力打造的結果。記得2004年的首屆上海書展開幕後出現了「天天火爆,人流量每天超過3萬人次;銷售額天天攀升,真可謂天熱、人熱、讀書更熱」的盛況,被認為是上海有史以來最大規模、人氣最旺的一次書展。
  • "圖書+"奏響上海書展序曲 擴展出版社品牌影響力
    原標題:「圖書+」奏響上海書展序曲 隨著上海書展的臨近,上海的閱讀氛圍也日漸濃厚。不少出版單位用體驗感十足的活動奏響了上海書展品牌傳播的序曲。在這些活動中,出版單位將各自圖書品牌進行IP化運營,讓出版社品牌影響力得到擴展。
  • 2018上海書展十本商業財經圖書推薦
    編者按以前,在上海人口中,上海書展不叫「書展」,而叫「書市」。「上海書展的特點,那是聞名全國的,就是它真的賣書。」2018年上海書展開幕前,香港嶺南大學教授許子東如是說。今年,又有500多家出版社參加上海書展,把新書放到書展亮相,僅中國出版集團一家,就帶來了8000種新書。
  • 上海書展看什麼?界面文化帶你逛
    8月16日上午9時,隨著第一位讀者走進上海展覽中心序館大廳,2017年上海書展正式拉開序幕。這已經是上海書展一項延續多年的傳統了:上一年最後一位離開書展場館的讀者,將被邀請為下一年首位入場的讀者。今年首位入場的讀者是從事中德文化交流工作的胡漪雯。她與上海書展的淵源已有十年之久。
  • 文景攜好書和多場重磅活動亮相2019年上海書展
    南報網訊(記者 邢虹)一年一度的上海書展和上海國際文學周即將舉行。本屆上海國際文學周以「家園」為主題,文景的四位作家,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得主約翰·豪,直木獎、泉鏡花文學獎得主角田光代,百花獎最佳男配角提名、華鼎獎最佳男配角提名演員王耀慶,當代著名藝術家、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冷冰川,均會出席書展及文學周的各項活動。
  • 我與書展的故事|我與上海書展
    我與書展的故事|我與上海書展 張金福(原上海新華書店總經理) 2019-07-11 08:34 來源:上海書展
  • 書展在即,上海新書發布會推薦百種精品圖書
    2019上海書展即將開始,剛剛,上海市書刊發行行業協會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張元濟講堂舉辦2019年(夏季)上海新書發布會,會上發布了100種上海精品圖書書目。上海音樂出版社副總編、副社長劉麗娟從獻禮圖書、致敬經典、精品力作、書展活動四個方面介紹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優秀歌曲100首》、《我和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歌曲精選》、《王宏偉演唱歌曲精選》(鋼琴伴奏版)、「百年經典系列」、《鼓語》、《谷建芬少兒歌曲精選》、《音腔論》、《陝西民歌金曲30首》等圖書和相關活動。
  • 叮咚,上海書展超全攻略送達~
    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8月12日-18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為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所有票品採取實名預約制,需提前與有效身份信息綁定。書展門票採用線下實體票與線上電子票分渠道銷售預約,展會現場不再出售門票。
  • 2020上海書展開幕
    8月12日,讀者在位於上海展覽中心的2020上海書展主會場上選購。當日,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在上海展覽中心開幕。今年上海書展首次採用實名預約制入場,同時對位於上海展覽中心的主展場實行「限流」。
  • 2018上海書展|上海書展,一場「界限消失」的旅行
    直到書展開幕後的第四天,我發現自己居然還從未進過主展館,但又無時無刻不在「書展」之中,才意識到今年的上海書展已經瀰漫到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這種或有意或無意的「邂逅」是一種很美好的體驗,它指引著一個旅行者沿著書的行跡進行一場「城市漫步」。
  • 再見,2019上海書展
    2019上海書展最後一天,現場出現了「周二四折」的提示板。場館裡也迎來了不亞於雙休日的超大客流。回顧7天的上海書展,我們發現,經過16年的積澱,上海書展在推動出版行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全民有品質、有深度閱讀上有了驚人的進展。
  • 今年上海書展的出版社,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今年上海書展的出版社,都想到一塊兒去了?和書展同樣火熱的還有出版社等參展單位的直播間,工作人員和嘉賓帶著書迷雲逛書展。當晚,逛書展的市民,以少年兒童和青年人為主。上海書展童書嘉年華的區域,主要面向青少年群體,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一塊兒在展位前選購圖書。
  • 海上現代漢語史詩叢刊總序:走向史詩的漢語詩歌
    可以說,在人們還不會以文字詩寫的時候,人類舉行的天地大祭,其風雲際會的召感力就是一部大詩、長詩……追溯至一萬多年前的人類,他們留在崖壁上的祭祀場景以及狩獵、放牧場景,哪一處不是令後人動容的史詩?文字誕生了!文化需要一場形而上的轉換——表達上的轉換,讓初生的文字對應萬事萬物的生動事象,可謂是一種啟動智商的創造!先人將此類表達稱之為:神智。
  • 2018上海書展落幕:書香「清涼」 書展很暖
    中新社上海8月21日電 (王笈)21日晚9時,當最後一位讀者在工作人員的目送下走出展館,2018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於上海展覽中心落下帷幕。回顧本屆書展,無論是盛夏裡的驕陽似火,還是颱風登陸時的狂風暴雨,都未能影響主會場裡人潮湧動的盛況,全民閱讀風生水起。書展7天,上海人民出版社銷售碼洋約200萬元(人民幣,下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銷售碼洋逾100萬元。始於2008年的「首發機制」,在今年書展更顯有力。
  • 2018上海書展丨上海書展一周後揭幕,今年亮點都在這
    2018年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將於8月15日至2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這是上海書展舉辦的第15個年頭。8月8日,第二次新聞發布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來看看,今年書展都有哪些亮點。國際文學周以「旅行的意義」為主題作為上海書展的重要子品牌,由書展組委會和上海市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上海國際文學周將迎來第8屆。
  • 上海書展·論壇|主題出版怎麼做才好看?把中國故事帶給大眾
    2019年上海書展今天正式開幕,16萬種圖書、近500位海內外作家、1273場閱讀活動、樓層最高的書店開幕⋯⋯8月14-20日,上海滿城都飄溢著書香。8月13日下午,以「不忘初心 奮力前行 用文明的力量為新時代明德」為主題的2019主題出版論壇在錦江小禮堂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