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很多人洗澡的時候喜歡在身上搓出泥 ,認為那是皮膚上面的角質或者是其他髒東西 ,並且在洗澡時認為搓出來的泥越多你洗的越乾淨 ,但其實並不是 。我們一起來聊聊吧 。
你在洗澡時搓出的泥 ,和你理解的其實差不多 ,主要成分是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皮屑 ,油脂 ,汗和灰塵 等物質。人體就像一個機器,各個部位每分每秒都在運作,運作就會產生廢物 ,所以表皮的新陳代謝產物就是皮屑 。
一般情況下 ,在日常生活飲食中,喜歡吃油膩或者生冷食物的人,他在洗澡時搓出來的泥會格外多 ,還有在生日常生活中不運動或者不喜歡運動的人 ,他們洗澡時搓出來泥也比較多 ,而且不愛運動的人 ,他們會感覺自己對身體的掌控力不強 ,簡單點來說就是 ,不愛運動的人會覺得自己的四肢非常的重 ,或者四肢無力,而且因為不愛運動就意味著會長時間久坐 ,體內溼氣積淤比較多 ,對身體有很大的害處 。
其實不論你愛不愛運動 ,你出的汗並不比愛運動的人少 ,因為人體出汗是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 ,甚至情緒的變化都能改變出汗的多少 。所以說到底 ,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很重要。
在洗澡時有一個注意的地方 ,就是不要用很大的力氣去搓 ,雖然你會搓出很多泥 ,但同時很有可能會把皮膚給搓傷 ,得不償失 ,而且如果在洗澡時出現傷口 ,有可能會導致細菌感染 ,還很有可能增加體內的溼氣 ,是你慢慢變成寒性體質 。
在日常的生活中 ,要注意多運動 ,飲食上少吃一些辛辣油膩的食物 ,多吃瓜果蔬菜 ,不要讓自己過度勞累 。許多專家都曾說過 ,搓澡要適可而止 ,因為相比於其他東西 ,人的皮膚比較脆弱 ,你搓澡的時候用力過大 或者時間太長 ,都會使皮膚受到傷害 ,而且如果搓的太狠 ,會破壞皮膚表面的角質層 ,皮膚的鎖水保溼功能就會受損,皮膚就容易失水乾燥 ,出現全身要崩開的那種感覺 ,讓自己很難受 。而且角質層被破壞後 ,一些微生物也會增加感染機會 ,嚴重的還會導致瘙癢或不良反應, 比如過敏等 。
而且在搓澡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沐浴露 ,並不是對人體完全無害 ,你在破壞角質層後 ,這些有害物質就會滲透進入皮膚 ,進入你的身體內部 ,引起身體的不舒服 ,尤其南方溼氣比較重 ,這種情況會更加多 。
雖然說勤洗澡是一個好習慣 ,但最好是每天洗一次就夠了 ,夏天比較炎熱,容易流汗 ,每天早晚衝一次 ,但是在冬天 ,最好減少相應的洗澡次數 ,而且每次洗澡時間不要太長 ,洗的時間太長 容易脫皮 。洗澡時還要注意調節溫度 ,不要太熱 也不要太涼 ,和自己體溫差不多的溫水澡最舒服,也最合適。35度~40度的溫水澡 ,可以促進血液循環 ,幫助你排除身體的毒素和垃圾 ,經常流汗的部位 比如脖子 ,腋下 ,在洗澡時也不要太用力的搓 ,容易傷害那裡的稚嫩的皮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