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是需要洗澡的,然而在我們洗澡的時候,我們都會給身體搓一搓;尤其是北方人是最喜歡大澡堂的,並且洗澡的時候還十分喜歡互相搓背。但是你會發現,無論怎麼搓,下次洗澡身上還會搓出來像是「泥」的東西。那麼洗澡為什麼總是搓出「泥」?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洗澡為什麼總能搓出「泥」?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首先,洗澡時從身體上搓出來的「泥」是一些灰塵,也就是外界的髒東西落在了身體皮膚上。畢竟每天我們都需要暴露在空氣當中,特別是環境不好的區域,我們的身上避免不了吸附空氣中的灰塵和塵埃,從而導致身體上滯留一些髒東西。
其次,這些「泥」是身體的皮屑,我們身體是需要進行正常運轉的,而在正常運轉的過程中,通過新陳代謝會產生一些皮屑和廢物。
最後,這些「泥」可能是我們體內所排出來的分泌物。比如我們的汗水、油脂、廢物等等。我們身體皮膚表面會把油脂、代謝物、廢物、汗水混合到一起,再加上空氣中的塵埃,這個時候就會導致我們在洗澡的時候搓出來很多的「泥」。
很多人會感覺到疑惑,因為每天洗澡,身體上依舊會出現這些「泥」?倘若你也有這樣的疑惑,那麼其實很簡單,那是由於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是需要進行正常的新陳代謝,身體每天暴露在空氣中,多少也會吸附到一些灰塵。所以每次我們在洗澡的時候都可能會搓出來一些「泥」,而這些泥有可能是白色的,也有可能是灰色。
■生活中,我們如何洗澡才能夠讓身體乾淨呢?
首先,我們每天最好洗一次澡。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最好能夠一天洗個兩次,畢竟夏天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比較快,出汗也比較多,油脂分泌較為旺盛。而冬天較為寒冷,很多人覺得身體不經常運動可能不是很髒,但是還是建議洗澡的,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身體保持乾淨,不會出現皮膚瘙癢的問題出現。
其次,洗澡的時間不要過長。通常我們洗澡的時間儘量控制在5-10分鐘左右。通常我們不建議浴缸或是浴盆;畢竟洗完澡之後很多髒東西都會殘留,甚至你泡的時間較長很容易會導致皮膚出現脫水的問題,最後導致皮膚變得皺巴巴的。最好還是採用淋浴的方式最好,如果你實在喜歡泡著洗澡,那麼還請儘量不要超過十五分鐘。
最後,通常來說,在我們身體的背部、脖子等一些地方,比較容易較多的「泥」,但是我們也不可過度的去搓它們。畢竟在我們的皮膚上是有一層角質膜的,而這層膜可以說是我們皮膚天然的保護屏障;倘若你洗澡的時候過度用力,那麼這種角質膜就很容易被破壞掉,從而導致皮膚變得過於敏感,從而引起過敏和發言等問題。
結語:這回大家知道,每次搓澡搓出來的泥是什麼了吧!生活中,大家不要太過嫌棄這些「泥」,每次洗澡的時候就可勁的搓啊搓。它只是我們身體新陳代謝的產物,不用跳過在意;只要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身體也不會髒到什麼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