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漳州】漳州角美矗立著10座老牌坊,可圈可點!

2021-02-14 漳州頭條

漳州頭條小編微信zzmxzwx
第一時間看突發快訊請關注漳州頭條!漳州頭條報料有獎,歡迎熱心微友報料。微信電話:15280621370 QQ:630811429 

今天上午漳州頭條直播首屆「高精準」高考備考研討會,對即將高考的學生和家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趕快來圍觀!長按二維碼可以進入觀看直播。


牌坊是由「裡坊」發展而來的紀念性建築。明清時期,牌坊的標誌性和紀念性功能日益突顯,作為彰顯榮耀的一種主要表現形式,建牌立坊被視為一件盛事。

在古時連接漳泉之間的必經之路和重要節點角美境域,如今還矗立著10座老牌坊,其中明代的4座,清代的5座,民國的1座。當中屬於功名坊的有2座,百歲坊1座,節孝坊7座。

角美牌坊年代最早的是建於1502年的埔尾林魁「進士」坊,年代最晚的是建於1922年的遼東「志潔行芳」坊,這兩座牌坊同時也是漳州已知現存牌坊中年代最早和最晚的牌坊。

角美老牌坊建築工藝精美,集雕刻、匾聯和書法等多種藝術於一身,尤其是牌匾的石雕及書法鐫刻藝術美輪美奐,極富閩南文化特色和豐厚的歷史人文內涵。

林魁「進士」坊 ,位於埔尾村村道上,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建。坊坐東南朝西北,石仿木結構。高5.2米,面闊7.6米。四柱三間三樓,樓頂呈廡殿頂式。頂脊兩端雕龍頭形狀的闢邪龍吻,正脊中間置石葫蘆頂。正樓及次樓上屏嵌三步及二步的彎拱,主間底層額枋上牌匾正背兩面分別鐫刻「進士」二字,橫梁鐫「大明弘治十五年壬戌科林魁」。右側橫梁鐫「知府羅列、知縣姚鵬同立」。四柱分置四對夾柱石。該坊古樸典雅、造型簡潔,是典型的明中期牌坊。

林魁(1476-1544年),字廷元,號白石山人,明龍溪縣二十九都白石社(今龍海市角美鎮埔尾村)人。林魁幼年家貧,卻聰慧好學。弘治十五年(1502年)登進士第,歷官戶部主事、郎中,後任江蘇鎮江知府、山西按察司提學副使、雲南兵備道、廣東參政等。林魁為官清廉,頗有政聲。致仕回鄉後,參與編纂嘉靖《龍溪縣誌》。著有《白石稿》、《歸田錄》。

嘉靖年間,家鄉白石「官港」年久失修,港道淤滯,經常出現水災。告老還鄉的林魁,率鄉人向代巡稟報其事,由知縣鳩工重修。水利修繕後,「民感其德,為立功德碑」,碑名為「明大參白石林公重興官港水利功德碑」,該碑今尚立於埔尾村。

該坊於1982年列入龍海縣(今龍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南園雨露·奕世恩光」坊,位於東美村南園社南園宮前,明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仲秋吉旦立,坊系系漳州知府杜遴奇為廣東瓊州知府林廷蘭其父林文望而立。坊坐北朝南。四柱三間沖天式結構。面闊6.8米,高5.2米,方柱寬0.30米。柱頂上立石雕闢邪神獸,左右坊門上置透雕麒麟花板。

牌坊主間匾額正面鐫「南園雨露」,背面鐫「奕世恩光」;橫梁鐫刻「時大明天啟二年壬戌仲秋吉旦立」,橫額碑文鐫「林文望以子廷蘭奉政大夫湖廣黃州府同知初任秩滿,敕贈文林郎廣東肇慶府推宮二任秩滿,誥贈奉直大夫廣東瓊州府萬州知州」。碑文兩側鐫「漳州知府杜遴奇,同知梁士、趙紓,通判寧建中、張應豐,推官林棟隆;龍溪縣知縣楊廷昭,縣丞左九棘,主薄葉正昌,典史鄧喬林,督工官江成美同建。」

該坊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坊匾「南園雨露」和「奕世恩光」均採用隸書撰寫,字體厚重大方、古樸雅致。

該坊於1992年列入龍海縣(今龍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世承天寵」坊,位於西邊村壺嶼社,明萬曆十四年(1586)立。該坊石仿木結構,四柱三間三樓,面闊約8.6米,高約6.3米。現僅存次間二樓,主樓已毀,橫梁殘存文字依稀可辨:「封文林郎百歲□□吳□□進士大夫子□」字樣。

據清光緒《漳州府志》記載:「二十九都有世承天寵坊,為同知吳僩父懃封文林郎百歲翁立。」壺嶼地處九龍江出海口,原為海上島嶼,壺嶼位於當時龍溪與同安的交界處,元時這裡建成壺嶼橋,成為溝通龍溪同安之間的重要通道,明清時期壺嶼屬漳州府龍溪縣二十九都。牌坊殘存的文字與《漳州府志》記載的地點及內容基本吻合,筆者認為此坊應為「世承天寵」坊。

魏亦顏妻廖氏「孝節」坊,該坊位於玉江村港內社,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重建。坊為石坊木結構。雙柱單間三樓,廡殿頂。主間正匾鐫「節孝」兩字,上方置「恩旌」聖旨牌。一層額枋鐫刻「為漳州路儒學教授魏亦顏妻廖氏立」。額枋上嵌三組雙面浮雕,正面中間是「教子書燈」圖,背面是「祝姑壽酒長年綠」圖等。上屏額枋鐫書「大明嘉靖乙卯冬重建」。

從牌坊橫梁「漳州路儒學教授魏亦顏妻廖氏」文字中可以判斷,魏亦顏及妻廖氏應為元朝人物。明萬曆癸丑《漳州府志·坊表》中載有:「孝節坊,為節婦廖氏立,俱二十八都。」另據清光緒《漳州府志》載:「廖氏,魏亦顏妻。亦顏本莆人,元初遊漳,廖以女妻焉,遂家龍溪。未幾,亦顏卒,廖氏方二十四歲,子七歲。時,元初革命,宇內驛騷,婦姑母子相依為命,轉徙村落間,食或不繼。裡嫗或導其改適者,廖氏截發自誓。勤紡績,以奉姑教子為事,初終無間。大德間,郡邑以狀聞,詔旌表之。」

從牌坊橫梁「漳州路儒學教授魏亦顏妻廖氏」文字中可以判斷,坊主魏亦顏妻廖氏應為元朝人物,坊上6幅石雕圖案形神兼備,生動地反映了儒家傳統文化的教化功能。

王天佑妻何氏「節孝」坊,位於白礁村慈濟宮西側,清雍正三年至雍正八年間(即1725-1730年)建。

坊為四柱三間石仿木結構,坐北朝南。面闊6.9 米,高約6.4米。坊為單簷廡殿四坡頂,正吻為魚尾狀。主間雙柱正背置兩對抱鼓石獅,次間邊柱置依柱石。上方置「恩榮」聖旨牌,中層匾額鐫刻「節孝」,左右為「仕官圖」花板。下額枋為雙龍戲珠圖案,中額枋鐫「旌表故儒士王天佑妻何氏坊」, 中層橫匾浮雕人物山水圖案。左右次間上字板鐫地方官員名號。分別是「太子少傅、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福建浙江等處地方軍務兼理糧餉、世襲拜他喇布勒哈番加一級紀錄一次高其倬,巡撫福建等處地方提督軍務、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三級常、日講官起居注、提督福建等處學政、翰林院侍講加一級程元章」「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紀錄四次趙國麟,福建分守海防興泉道按察使司加一級紀錄四次劉而位,泉州府正堂加一級張無咎,同安知縣李蘭、程運青,同安縣儒學暑教諭事舉人江山甫、訓導魏瑜」。該坊保存完整,花板青石浮雕雕刻工藝精湛。

白礁王氏源於河南光州固始縣,唐末「王家三龍」(審潮、審圭、審知)入閩建立「閩國」,王審知受封「閩王」,成為王氏開閩始祖。元末明初,戰亂紛起。王審知十五世孫王右豐攜帶長兄王右泰的三位幼子為躲避戰禍,從福州遷徙到白礁,成了白礁王氏的肇基始祖。白礁民風淳樸,知守禮節。該坊是為了表彰王氏族人王天佑妻何氏而立。

從字板上官員高其倬(1676-1738年),字章之,號美沼、種筠,遼寧鐵嶺人,隸漢軍鑲黃旗。康熙三十三年進士,遷內閣學士。世宗朝歷雲貴、閩浙、兩江總督。在閩請解除民間出海貿易禁令,後以故降為江蘇巡撫。乾隆初,官至工部尚書,卒諡文良。有奏疏及《味和堂詩集》。

雍正三年(1725年),高其倬進兵部尚書銜,加太子少傅,調福建浙江總督。雍正八年(1730年),調江南江西總督。從以上高其倬的簡歷分析,該坊的立坊時間應當在雍正三年至雍正八年間(即1725-1730年)。

郭長欽妻林氏「節孝」坊,位於橋頭村遼東社。該坊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

該坊南北向,石仿木結構。高6.5米,面闊5.8米,柱寬0.36米。四柱三間三樓,廡殿頂。主間匾額鐫「節孝」兩字,左右字板為立坊官員名號。頂部新補聖旨牌,上鐫「榮恩」字樣。主間上層額枋鐫「乾隆五十九年甲寅葭月吉旦立」,中層額枋鐫「為故生員郭長欽妻附貢生郭名駒母林氏所立」。四柱對聯分別為「操比松筠彤管標名碑載口,節凌霜雪柏舟矢志石能音」和「五十八載忍咽含誜貞心直徽東湖水,七旬餘齡懷清處潔苦節應褒北閣給」。下額枋為雙鳳圖,兩邊雕龍吻形象。

從左右字板鐫刻的立坊官員名號中有「漳州府龍溪縣正堂王廈吉,龍溪縣儒學教諭粘繼任,龍溪縣儒學訓導陳鳴珮」,說明當時遼東村屬於龍溪管轄。而同屬於遼東村志潔行芳坊,牌坊上的信息反映當時遼東村已劃屬同安管轄。同村的兩座牌坊,記錄了不同時期地域管轄範圍的變遷。   

徐啟髮妻郭氏「節孝」坊,位於玉江村田美,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坊為四柱三間石結構。高7米,面闊約6.5米。主間中層額枋鐫「旌表故儒士徐啟髮妻郭氏節孝坊」。雙柱鐫對聯「一脈心堅五月遺孤光奕榮,□姑義□半生□志□□□」。下層額枋雕雙龍戲珠圖案。牌坊上聖旨牌及花板已佚失,坊構尚存。

據清光緒《漳州府志》卷之三十七上《列女上》載:「郭氏,徐啟髮妻。年二十寡,以己有娠,且堂有老姑,忍死守節。奉姑撫子,備極辛勤,守四十載。雍正二年旌。」

林兆鹹妻陳氏「節孝」坊,牌坊位於角美鎮埔尾村,立坊時間為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坊坐北朝南,石仿木結構。高6.5米,面闊5.7米。四柱三間四樓,廡殿頂。坊上聖旨牌、花板、匾額等佚失殆盡。上額枋書「乾隆二十年歲次乙亥孟春吉旦建」,四柱對聯尚存。主間聯句為「稱□在何年念六冰霜貞猶澡,承歡良有歲九三日月永瑩閔」,次間聯句為「五夜烏啼天亦冷,九重影詔石猶香」。背面聯句「白石瑩兮漳水清獨澡心肝貞一念,天章燦兮彤史爛長留面目對千秋」,落款為「進士第授奉直大夫年姻宗姪黃可潤拜題」。另一聯為「義堅雪□柏舟競泛西河,綸賁珉坊玉音永留白石」。

考清光緒《漳州府志》卷之五《規制上·坊表》載有「節孝坊,一在白石社,為林兆鹹妻陳氏立」,卷之三十七上《列女上》載有「陳氏明娘,林兆鹹妻。夫死,艱辛自守,數十年如一日。乾隆二十年旌」,白石社即現今埔尾村,坊主當為林兆鹹妻陳氏無疑。

柱聯撰寫人黃可潤 (1708—1763),字澤夫,龍溪縣壺嶼(今角美鎮西邊村)人。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先後在河北一帶任職20年,政聲頗著。任中病逝。著有《無極縣誌》、《宣化府志》、《口北三廳志》、《畿輔見聞錄》、《壺溪詩文集》等。

黃善德妻張氏「節孝」坊,位於南門村石美中學邊。牌坊立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坊坐北朝南,石仿木結構。高5.1米,面闊7米。四柱三間。坊柱聯句及坊匾字跡大多被水泥抺平,主間南面對聯為「勵節流微光梓裡,旌坊永峙賁佳城」落款是「翰林院庶居士愚姪□□拜題」。北面雙柱對聯可辯讀為「淑德毓西崑節挺霞圓六十載,綸音承北開魂□□□□□秋」。

清光緒《漳州府志·坊表》載:「節孝坊,一在石美南門,為黃善德妻張氏立。」另據光緒《漳州府志·列女四》載:「張氏豫娘,黃善德妻。年二十四寡。值海氛,避難在外,氏艱苦備嘗。守節六十四載。雍正十二年旌。

「志潔行芳」坊,該坊位於遼東村,建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

牌坊為石仿木結構,四柱三間五樓。面闊8米,高9米。正樓廡殿頂,邊樓二層,未置樓間而置三面出簷的樓頂蓋。正匾鐫刻民國大總統徐世昌題寫的「志潔行芳」四字,下層橫額大字板鐫「清贈資政大夫郭其雨之妻贈運使銜郭河北之母運使銜郭禎祥之祖母許氏立」。主間兩側坊柱鐫刻康有為撰寫的對聯「苦節之貞玉樹生階添蘭桂,大耋長壽紫綸表裡降雲霄」,次間為清戊戌狀元夏同和撰寫的對聯「聖善表重慈族望汾陽德昌百世,孝孫承懿訓道尊泗上功在千秋」,背面四柱分別是陳望曾和郭曾祈聯句。

立坊人郭禎祥(1859-1935年),字春秧,祖籍遼東社人。17歲時,郭禎祥出洋謀生,隨叔父在爪哇(今印尼)經營糖業,經過多年的經營,郭禎祥成為印尼的四大糖商之一。後來郭禎祥在家鄉及臺灣開設商行,經營糖業、茶葉等。此外郭禎祥還創辦錦湖小學、開設藥局等造福桑梓。

該坊立於1922年,距五四運動已過去兩年,此時正值軍閥統治時期,這種存在於封建時代為婦女「貞節」立坊的舉動正悄然退出歷史舞臺,但牌坊上方的大總統題匾卻赫然懸掛「恩榮」聖旨牌,該坊的存在屬罕見之舉。

據相關資料統計,角美現有文物點146個,數量位居全國鎮級文物點第一位,被稱為「文物大鎮」。本文中的10座牌坊,尚有數座屬於新發現的文物。僅僅一個鎮級轄域,就存有10座老牌坊,難能可貴的是其中有6座幾乎保存完好,這在國內並不多見,它們的發現,可進一步豐富角美鎮的文物景觀,充分彰顯角美的歷史人文內涵。

矗立在角美鄉村社裡的老牌坊,是記錄角美人文歷史、轄域變遷的一部活的史書,其史料及文化價值可圈可點,值得加以挖掘和宣傳。

林南中,筆名南風,就職於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漳州分行,受聘為漳州市政協文史研究員、福建省錢幣學會理事、漳州市比幹文化促進會副會長。著有《閩海幣緣》、《漳州老牌坊》(第一作者及攝影)、《漳州外來貨幣概述》等。林南中先生在漳州頭條開設《風行漳州》專欄,敬請留意。

微信:15280621370 QQ:630811429

相關焦點

  • 廈門北至漳州角美開通直達城際公交 今日起運營
    該線路由廈門公交集團和角美城發公交公司各投入6臺公交車共同運營。現場,停放著多輛戴著「大紅花」的980路公交車,它們有的是藍色,有的是橙色。「藍色公交車是廈門公交,從北站開往角美火車站,橙色公交車是漳州公交,從角美火車站開回廈門北站。」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 角美的前世今生|從廈門西,到漳州東
    農業時代的角美,儘管擁有令人稱羨的水土之美,但在承載人口上仍然受限於寡薄的土地面積,以至於歷朝歷代角美都從未終止過走出去戰略。古今角美人,幾乎遍布了整個東南沿海,有的早已融入新居地不知自己來自何方,有的尚有丁點記憶依稀與角美藕斷絲連。
  • 漳州啊,漳州,要說什麼好,感嘆一下吧!
    漳州這幾年公園建的很多,夜景工程也做得不錯,很多地方都是在慢慢變好,薌城區、龍文區都有開發不錯的公園,就是居住成本比肩省會福州,比如不是市區的靠近海滄的角美,房價都快2萬了,這又怎麼有人才吸引優勢呢?如果讓一個優質人才選擇貢獻福州或者漳州的話,無論是教育醫療,還是城建居住品質而言,福州無疑。
  • 漳州地鐵時代開啟!漳州延伸段開工!2024年通車試運行
    一起來看—— 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開工 漳州即將進入地鐵時代 喜大普奔!廣而告之! 就在剛剛,廈門軌道交通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在臺商區舉行。
  • 漳州角美埔尾村古村風雨歷千年 宋明遺韻今猶存
    原標題:漳州角美埔尾村古村風雨歷千年 宋明遺韻今猶存   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有座古味盎然的千年古村落叫埔尾村,經文史工作者實地調查,村中文物古蹟遍布,除了媽祖廟「崇德堂」、林氏祖祠「端本堂」、林魁水利功德碑等三處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外,還有進士坊、菊花石、「風獅爺」石雕、宋私塾、宋井等珍貴文物
  • 漳州臺商投資區:建設美麗公園 營造宜居環境
    角美港水岸公園步道  【中心城區公園】  「點線面」銜接  有效調節地理氣候  來到角美中心城區,記者看到的是一個大花園式的新城區,生態園林就坐落在兩大板塊的住宅小區之間中心城區的青陽溪、青陽溪支河等四條內河都引入九龍江北港水體,河兩旁配有慢步道6000多米、親水平臺10多個、休息亭3座。  漳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相關領導介紹說,中心城區綠化公園猶如森林,主要苗木有香樟、小葉欖仁、鳳凰木、洋紫荊、盆架子、墨西哥落羽杉等。在生態園林城建設中,業主單位特別突出已經適應當地氣候條件、能夠有效改善環境的植物新種類,並採用本地優良的闊葉樹進行改造。
  • 漳州人的好日子來了,每一條都令人激動!
    個稅起徵點的修正案將於2019年1月1日正式施行但會從2018年10月1日起率先施行新的起徵點和稅率新的起徵點由原來的3500元調整至5000元也就是說,10月起您的到手工資要上漲啦若是你公司10月才發9
  • 漳州,這座古早小城徵服了全福建人的胃
    / 埭美水上古村落 /閩南第一村這是一座560多年歷史的神秘古村落。這裡遊客很少,日子很慢,276座房屋,連出一段閩南舊事。2公交:廈門、漳州、龍海市區均有公交可到達,做到東園村站即可。/ 漳州古城 /閩南煙火氣漳州古城區是最值得逛的。道路的名字也十分有意思。
  • 夜太美!漳州夜遊景點大波來襲!歡迎來打卡
    這一切,正是漳州夜色發出的邀請函 我們為您整理了10個漳州夜遊景點 漳州夜太美 一起來感受 10
  • 漳州未來將迎來大爆發!
    2   廈門地鐵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   漳州也要邁入地鐵時代>   廈門地鐵6號線漳州角美延伸段總體設計方案今年3月份過審,力爭今年8月份開工,預計總投約70億,全長9.99km,從林埭西路站出發,沿線設車站7個,分別為:社頭站、角海路站、文圃路站、龜山站、角江路站、石美站
  • 漳州從前的繁榮,要從這些老商號作坊說起!你聽過幾個?
    在「從前慢」的年代裡,一紙家書可抵萬金。這就是位於現漳州臺商投資區流傳村的天一總局(又稱天一信局)。據說,這座信局比1896年(清光緒二十二年)成立的大清中華郵政局還要早16年。 天一總局總建築面積4495平方米,整座大樓別具「南洋」風格,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結構優雅大方、雕花刻棟、古色古香。
  • 漳州旅遊攻略,遊客到漳州最愛去的五個景點
    漳州是福建省下轄的地級市,是「海上絲綢之路」九大申遺城市之一、國家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 。漳州還是閩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早於一萬年前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漳州也是一個歷史當中有許許多多歷史悠久的建築,今天就跟小編一起走進漳州,打卡遊客來漳州必去的五大景點。
  • 打卡福建「小墾丁」,漳州火山島+鎮海角攻略
    (從廈門出發驅車僅需兩小時)/ 漳州網紅景點 /火山島、鎮海角、白塘灣沿著一條海岸線分布開來,景點之間相距不遠,建議一起打卡這三處。相比火山島和鎮海角,白塘灣還要更小眾一些。在這裡,交通方式以打車和摩的為主,由於比較偏僻,基本叫不到網約車。
  • 【遊記】三天兩夜「花樣漳州」深度遊,帶你發現一個不一樣的漳州
    上周,應漳州旅發委的邀請,我再次來到漳州參加「漳州十佳旅遊線路」初評踩線活動,對漳州的部分縣區近二十處新開發或剛推出的一些新的旅遊項目和景點,進行了三天兩夜的實地採風了解,通過自己的視覺去感受漳州豐富的旅遊資源。話不多說,接下來跟著我們的步伐,來看看這一路上的驚喜吧!
  • 漳州今年花博會新增亮點 繽紛三角梅「點靚」盛會(圖)
    針對此盛會,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漳州策劃了系列活動及報導。14日下午,記者提前探訪花博園,了解博覽會動態。走進園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心花壇,各式各樣的盆景環繞,豔麗多姿,矗立於中心,彰顯大氣之美。再往前走,最搶眼的便是三角梅,迎風綻放,美不勝收。東南花都工作人員高慧告訴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眼前的三角梅觀賞園是今年展會一大新增亮點,有40餘畝,品類達上百種,新增2000多株。
  • 漳州海邊沙灘哪裡好玩 漳州十大海景海灣景點推薦
    此時的漳州,換了一襲海藍的衣裙,顧盼回眸間,海韻悠揚。1.86萬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積、715千米的海岸線、228座海島……漳州這座古郡名城浸潤著海洋的氣息。明朝,漳州就已依託月港走上了海上絲綢之路,今時今日,也因浪漫海景吸引著八方遊客。
  • 可漳州這門「千年絕技」卻鮮為人知
    來源:臺海網臺海網12月19日訊 據閩南日報微信報導 連日來,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成功申遺刷遍了朋友圈,可你知道嗎,在漳州有一項非遺技能——漳州中藥炮製特色技術傳承千年,正等待走出「深閨」綻放新生。一介草木,與漳州歷史接續血脈,已近千年。
  • 漳州龍文郭坑:全力打造漳州北郊文化生態觀光帶
    漳州火車東站位於鎮區內,是南北人流和貨物的重要集散地和客貨運中心樞紐。全鎮面積36平方公裡,下轄7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和1個鎮辦農場,常住人口1.73萬人。 在這裡, 水清岸綠景又美 龍文區地處九龍江中部衝積平原,區內多飲用水源取水口,佔全省80多個縣區水源地保護區長度的8%以上。郭坑鎮矗立在九龍江支流北溪北岸,鎮區依江而建,對水環境的整治和保護都承擔著不可忽視的責任和義務。
  • 走,來漳州登山去!
    1.26萬平方公裡的漳州大地上,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278座,靈秀小巧、底蘊濃厚的山巒亦不勝枚舉。本期「登山」主題,向您推薦芝山、雲洞巖、靈通山、大芹山、將軍山、小黃山、天柱山、貢鴨山、九侯山、丹霞山。
  • 漳州美女畫家手繪花樣漳州
    手繪漳州,花樣繁華。12月30日,漳州青年女畫家楊雅瑾的《手繪漳州》系列作品在花樣漳州古城體驗館開展。畫展以「花樣漳州」為主題,集結了楊雅瑾今年來創作的近30幅水彩畫作品,涵蓋雲下漳州、古城流韻、龍江彩虹、光影城雕等四個主題。古城流韻系列畫作「我在漳州生活了三十幾年,見證了漳州這座花果之城、魚米之鄉的蛻變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