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宣布暫停兩岸大小三通 臺商抱怨返工難:要多花十幾倍的旅費

2020-12-2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臺當局藉機宣布兩岸航空直航、海運交通及小三通10日起全面暫停。與此同時,兩岸航空班機也大砍,直飛僅限「四城市、五機場」,讓臺商或臺幹返工這條路顯得非常難。

「多花十幾倍的旅費」

10日是大陸宣布的全面復工日,在上海陸資企業工作的小珍(化名)擔憂無法如期到公司報到,改了三次機票,終於接到公司通知稱復工日再延7天,才鬆了口氣。小珍的例子只是上萬名目前留臺的臺商、臺幹中的一個。臺灣聯合新聞網10日稱,許多原本打算回大陸的臺商因航班限縮、沿途感染風險高、要先隔離兩周等因素,暫時打消回去的念頭。

原本在南京工作的張姓臺商說,因南京直航班機停飛,他只能先回上海,再搭高鐵回南京,但這段路途感染風險大。在福建一家五星級飯店擔任總經理的臺商也說,他原本打算稍後幾天請假回金門,但原本還可通過小三通回金門,票價也不貴,如今小三通停運,他必須經廈門搭機去金門,要多花十幾倍的旅費,還增加沿路感染風險。

大陸臺企復工受關注

面對疫情,大陸臺企是否能復工受到關注。據臺灣《旺報》10日報導,臺商群聚地之一的深圳要求企業復工前必須先提出申請,加上深圳建築業協會等13家行業協會聯合發布倡議書建議主動延後復工,讓10日復工出現困難。臺商重鎮的崑山稍早也有機械廠表示收到通知,開工日期將延至2月21日之後。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臺資企業復工,崑山臺辦透露,至少有上百家臺商已通過核准復工,包括仁寶、緯創、世碩、友達、南亞都在列。臺灣《聯合晚報》稱,科技產業方面,島內晶圓龍頭臺積電錶示,大陸上海、南京廠10日都正常運作,同時配合當地政府防疫法規。聯電位於蘇州及廈門的工廠已正常復工,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表示,目前雖然市場人力吃緊,仍可維持生產,但未來生產線的人力調度確實有不小的壓力。其他的像臺泥宣布部分大陸工廠擬停工延遲至16日。

至於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0日報導,深圳市相關部門9日發布通報表示,正對富士康集團深圳龍華廠的復工復產進行核查,目前核查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網傳「富士康恢復生產的計劃被政府叫停」為不實信息。報導說,富士康鄭州和深圳龍華廠為蘋果手機的主要生產基地,其復工時間攸關蘋果供應鏈。此前,富士康宣布旗下工業富聯5日已在深圳龍華園區試產口罩,計劃月底達日產200萬片,以滿足集團員工防疫需求,同時視情況對外支持,預計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不大。

「獨派」阻撓武漢臺胞返臺

由於蔡英文當局的阻撓,約900名武漢臺胞遲遲無法返回臺灣。臺灣《中國時報》10日一篇文章回顧稱,3日深夜首架包機載回247名臺胞時,蔡英文在臉書首次對對岸表達肯定及感謝。但不到一天,臺當局藉口因下機者出現確診案例、名單最後才知會臺方等因素,指責包機「完全走樣,下不為例」。蔡英文10日又稱,原則是「弱勢優先、 檢疫優先」。

不具名武漢臺商表示,第二批包機狀況陸方都已經準備好,目前還在等臺灣相關單位點頭。「口水淹回家的路」,資深媒體人白德華10日發文稱,國臺辦已經確認了979名臺商提報東航,並安排3天5個班次返臺,為何臺當局竟以「收容量有限」及其他理由將臺灣人置之門外不理?「大難當前,應少點口水,少點政治,多點人道」。

一些「臺獨」醫師也見縫插針,發起「醫療人員支持政府堅守防疫底線」聯署。他們聲稱全臺負壓隔離病床僅有1100床,隔離收容所嚴重不足,因此守護臺灣珍貴的醫療資源,不能無限制包機回臺。

作家劉心月10日撰文稱,「不可無限制地接回臺商」乍聽合理,但誰說過要無限制接回?文章說,醫療人員根本不應對病患存有分別心,他們內心不會感到慚愧嗎?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批評稱,防疫戰還沒開打,醫護就要逃跑,臺灣醫界自宮,丟臉丟到全世界了。有評論認為,武漢臺胞返臺事件已從防疫演變成政治事件,表面上討論優先順序、名單等,骨子裡是部分綠營人士反對大陸臺胞此時返臺,找理由拖延,甚至把「陰謀論」套在大陸送臺胞返臺的善意上。

相關焦點

  • 臺當局宣布暫停兩岸大小三通 臺媒:假防疫、真政治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餘潞】臺灣陸委會繼停止小三通客船往來後,又再宣布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也就是說,10日兩岸大小三通齊停。據臺灣《聯合晚報》9日報導,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6日起國際遊輪不得靠泊臺灣港口後,島內海運僅剩兩岸海運。陸委會接著宣布10日暫停小三通客運船舶往來,並於8日宣布取消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10日起實施。目前,兩岸海運僅剩貨運直航及小三通貨船未受影響。
  • 兩岸大小三通,臺當局今天全停
    臺灣陸委會繼停止小三通客船往來後,又再宣布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也就是說,10日兩岸大小三通齊停。據臺灣《聯合晚報》9日報導,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6日起國際遊輪不得靠泊臺灣港口後,島內海運僅剩兩岸海運。陸委會接著宣布10日暫停小三通客運船舶往來,並於8日宣布取消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10日起實施。目前,兩岸海運僅剩貨運直航及小三通貨船未受影響。
  • 臺當局10日起暫停「小三通」!宣稱「大三通」也研議暫停
    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下午在記者會中聲稱,現在是「停客不停貨」,未來疫情若持續嚴峻,不只「小三通」,「大三通」也研議暫停。臺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升高,臺當局持續強化入境管制。4日「疫情中心」決議,入境前14天曾停靠大陸及港澳地區港口的郵輪,不得停靠臺灣港口。
  • 臺灣當局2月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 | 藉口疫情,蔡英文對三通...
    據臺灣《聯合報》「中央社」等多家臺媒8日報導,臺陸委會7日宣稱小三通客運船舶往來從2月10日暫停後,8日,陸委會再度擴大至大三通,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視疫情狀況再評估復航, 包含麗娜輪、海峽號和中遠之星都將暫停航班。
  • 臺當局藉口疫情,蔡英文對「三通」正式下手了
    編輯:枯木據媒體報導2月7日下午臺陸委會宣布,從下周一開始暫停小三通客船往來,下一步將對大三通的客船也要考慮是否要進行停止。原來兩岸的交往只能通過香港等第三地進行。即兩岸之間雙向的直接通郵、通商與通航,而不是局部或間接"三通"。因為從949年以來,兩岸在30年當中一直處於隔絕的狀態,骨肉分離,同胞不能相見,這確實是中華民族的悲劇,所以大陸為了臺灣同胞的利益一直希望實現"大三通",但是歷任臺灣當局領導人卻拒絕了大陸的請求。"三通"的核心是實現兩岸之間的直航。
  • 兩岸「三通」十周年 臺商:心靈的距離大大拉近
    此外,對這十年的變化,廈門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回憶,「直飛」開通後,臺商們勞累奔波的情況消失了,兩岸心靈上的距離也大大拉近。兩岸空中直航福州臺北首航儀式2008年12月18日舉行(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兩岸「三通」是指「通郵」、「通商」、「通航」。其中,兩岸直飛使得臺灣與大陸間原本得要耗費六七個小時的行程縮短到2小時以內。
  • 臺當局一「反制」可苦了金門縣政府 春節臺商或將擠爆金門機場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當局不滿大陸開通M503航線,取消兩岸春節加班機的行為,讓金門縣政府頭痛不已。30日晚,金門縣政府發表聲明稱,由於取消春節加班航班,預期將有大量臺商經由「小三通」往返臺灣和金門,希望不要再增加「小三通」航班,以免造成空運壓力,大量人潮擠爆金門航空站。
  • 臺當局選前為何掐臺商「脖子」?
    (網絡圖)  對此,某竹科財務主管坦言,臺當局要防制洗錢,廠商絕對全力配合,但這禁令僅針對大陸,針對性太過強烈,頗有假反洗錢之名,行監視、幹預資金運用之實,讓人難以苟同,更妨害在兩岸都設廠的臺商權益。猶記得去年底,臺當局為M503航線與大陸叫板,祭出的所謂「反制招數」竟是否決176班兩岸春節加班機,影響數萬名臺胞回家過年。拿近的來說,大陸今年為了便利臺胞推出18碼居住證,引發臺胞爭相申領,臺當局卻又在醞釀對領證的臺胞限縮相關權利,引發外界批評不斷。如今這項「防制洗錢」的行動又僅是針對大陸地區,臺商能不有所想法?
  • 蔡英文當局要為政治操弄「疫情」付出代價
    而且她還第一時間宣布禁止出口口罩,要求陸客限期離開臺灣;無視滯留大陸的臺胞的生命安全,刻意製造障礙,阻止臺胞返鄉;宣布拒絕大陸人士入臺,停止「小三通」,限縮「大三通」;特別是在世界衛生組織明確將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命名為「COVID-19」後,仍堅持使用「武漢肺炎」稱謂,繼續歧視抹黑大陸。操縱政客、媒體、網軍,大肆捏造、散布謠言,肆無忌憚地「反中」「仇中」。
  • ...直接「三通」的新主張?兩岸直接「三通」至今未能實現的障礙何...
    這些都為臺商來祖國大陸投資和經貿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大陸方面對臺灣產品進口不設限制,還為臺資企業在大陸投資解決融資問題。大陸先後建立了4個臺商投資區、6個海峽兩岸農業合作實驗區和4個臺灣科技工業園區。截止到2002年10月,臺商到祖國大陸投資達5.5萬多項,合同臺資600多億美元,實際利用合資300多億美元。兩岸經香港的貿易額總計達到2600多億美元、2002年突破了年貿易額400億美元。
  • 年關將近金門鄉親感嘆「回家路遠」 臺媒:「小三通」20年 金門民眾...
    但是,民進黨當局從去年2月至今一直單方面關閉「小三通」,嚴重影響了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領域交流,也給臺灣同胞往返兩岸平添許多困難和障礙。       臺灣《聯合報》1月3日發表題為《「小三通」20年 金門憂重啟遙遙無期》的報導指出,金門當地許多民眾擔心,除了疫情,低迷的兩岸關係氛圍會讓「小三通」的重啟遙遙無期。
  • 臺媒:「小三通」20年 金門憂重啟遙遙無期
    參考消息網1月4日報導臺灣《聯合報》1月3日發表題為《「小三通」20年 金門憂重啟遙遙無期》的報導稱,在兩岸「小三通」20周年之際,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延續,被按下暫停鍵的「小三通」迄今未見重啟跡象。報導指出,金門當地許多民眾擔心,除了疫情,低迷的兩岸關係氛圍會讓「小三通」的重啟遙遙無期。國民黨人士陳玉珍受訪時表示,一個多月前有幾千名金門民眾寫陳情書,表達希望「小三通」能開放的立場。她函轉給臺當局,但臺當局的回應是要等到疫情穩定後再做考慮。陳玉珍指出,蔡英文去年的談話都表示希望兩岸能夠交流,但民進黨政府所作所為,又與講的話背道而馳。
  • 吳家瑩:臺當局取消兩岸春節加班機 罔顧大陸臺商權益將玩火自焚
    央廣網廈門1月21日消息(記者郭婕妤)近日,臺灣民航主管部門拒絕批准東方航空和廈門航空春節期間兩岸往返的加班航班,預計有5萬人受到影響,此舉引發臺商的關注。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表示,臺當局借M503航線炒作為由取消廈門航空、東方航空兩岸春節加班機,這無異於給大陸臺商當頭一棒,無視臺商的民心和人權。  「日前,不少臺商問我,春節還能回家跟我的老母親團聚嗎?我聽了心裡五味雜陳,不由得心感悽涼」。
  • 藉口疫情,蔡英文對三通正式下手了!
    據臺灣《聯合報》「中央社」等多家臺媒8日報導,臺陸委會7日宣稱小三通客運船舶往來從2月10日暫停後,8日,陸委會再度擴大至大三通,10日起暫停兩岸海運客運直航航線及航班,視疫情狀況再評估復航, 包含麗娜輪、海峽號和中遠之星都將暫停航班。
  • 兩岸三通,各顯神通
    本次,作為首屆(2008)海西物流論壇的嘉賓,葉海京更是為論壇帶來了一份「禮物」: 剖析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物流企業如何面對挑戰與機遇。  目前兩岸四地經貿物流發展形勢  葉海京介紹,臺灣從六、七十年代開始發展國際海運、空運、貨代業務,至今已非常成熟。香港最初則是由臺灣的創業者到來並開辦了一些貨代公司,其後物流的發展與臺灣基本相似;直至80年代以後將加工部分轉移到珠三角地區,最終形成了以服務業為主(服務業佔GDP90%以上)的經濟體系。
  • 蔡英文要「濫用職權」?臺當局強推「反滲透法」,臺商憂心忡忡
    蔡英文要"濫用職權"?臺當局強推"反滲透法" ,臺商憂心忡忡臺灣馬上就要進入最終的2020"大選"了,可是在近期有一件事情被炒的很火。那就是由蔡英文的民進黨所"控制"的臺灣當局,準備要強行推出所謂的"反滲透法"。
  • 資料:"小三通" 的"來龍去脈"
    這與臺灣當局提出的「小三通」基本一致。同日,馬祖進香團500多人乘臺馬輪抵達福州馬尾港,實現了「雙馬」宗教直航。目前,臺灣海峽的海上小額貿易或臺灣當局原所稱的走私仍在繼續,臺灣當局原計劃通過「小三通」對兩岸海上貿易實行「除罪化」的目的並沒有達到。特別是臺灣當局禁止大陸貨物經金門、馬祖運往臺灣島內或臺灣貨物經金、馬運往大陸,影響了「小三通」對金、馬地區的重要經濟利益。
  • 多位重量級臺商批蔡英文當局,盼吳敦義帶兩岸關係重回軌道
    多位重量級臺商批蔡英文當局,盼吳敦義帶兩岸關係重回軌道 中國臺灣網5月31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海基會今天(31日)將在桃園市舉辦「2017年大陸臺商端午節座談聯誼活動」,據證實,返臺的臺商在
  • 兩岸全面「三通」十周年 實現「一日生活圈」
    他表示,身邊的臺商都非常興奮,認為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非常細緻、全面。唐詮糧說:「兩岸都是一家親,我們都是同胞,當然要更深入地融入大陸,一起發展。」  心靈契合  其實,踐行「兩岸一家親」、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是大麥嶼港對臺海上直航長期以來的堅持。
  • 臺商回臺不切實際
    在近日舉辦的2019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會上,蔡英文拋出返臺投資利好,呼籲臺商將生產基地遷回臺灣,將「臺商製造」變為「臺灣製造」。不過,對於這一喊話,臺商反應冷淡。為應對不利的經濟形勢,民進黨當局制定了一攬子刺激經濟的政策措施,其中就包括今年1月份開始實施的「歡迎臺商回臺投資行動方案」,希望以此擴大民間投資,為臺灣經濟注入新活力。雖然這些舉措短期看有利於吸引臺資回流,但從長期來看,把生產基地搬回臺灣並不利於企業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