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百億元,先正達集團將控股國內最大仿生農藥企業

2020-12-17 騰訊網

記者 | 莊鍵

編輯 |

1

新組建的先正達集團正加速其中國區農化業務的整合。

12月8日,中化國際(600500.SH)在公布的重大資產重組預案中披露,先正達集團將向中化國際出售所持有的揚農集團39.88%股權。同時,揚農集團將向先正達集團出售子公司揚農化工(600486.SH)36.17%的股份,該交易作價約102億元。

由此,揚農化工的控股股東將由揚農集團變更為先正達集團。揚農化工是國內仿生農藥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去年營收87億元,淨利潤超11億元。仿生農藥是指由人工仿製自然界化合物而製成的農藥。

過去一個月,揚農化工的股價上漲了約三成。截至12月9日午市收盤,該公司股價為121.32元,上漲0.47%。

交易預案稱,先正達集團收購揚農化工後,揚農化工將與先正達集團下屬各業務板塊形成協同效應。

先正達集團

成立於今年6月,由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集團旗下農化板塊業務重組而成。該公司匯集了「兩化」旗下的核心農化資產,包括先正達股份、安道麥(000553.SZ)、揚農化工以及中化化肥(00297.HK)等公司。

此次交易前,先正達集團是揚農集團的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39.88%,這部分股權由中化集團在今年1月向其無償劃轉。通過揚農集團,先正達集團也間接持股了揚農化工的股權。

中化國際原持有揚農集團40%的股權,為第一大股東。上述交易完成後,中化國際在揚農集團的持股比例將上升至79.88%;先正達集團不再持有揚農集團股份。

此次交易前股權結構,來源:中化國際公告

此次交易後股權結構,來源:中化國際公告

先正達集團單獨設立了中國業務部,是其四大板塊之一。安道麥和先正達股份的中國業務,都被劃撥至這一板塊旗下,同時整合進來的業務還包括揚農化工和中化化肥等公司。

先正達集團中國業務的負責人由中化集團農化事業部總裁覃衡德擔任,他在去年底已出任揚農化工董事長。

去年,揚農集團的營收為128億元,淨利潤8.9億元。揚農化工分別為其貢獻了營收的七成和淨利潤的五成左右。

除農化產品外,揚農集團還涉及基礎化學品、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等業務。

交易預案中稱,剝離揚農化工資產後,揚農集團將實現投資收益並取得大量現金,用於中化連雲港碳三產業鏈一期項目等新增產能的建設。碳三系列產品,意指由丙烷衍生的各種化工新材料,包括雙酚A、苯酚丙酮等成品。

今年2月,中化國際正式宣布該項目的建設計劃,投資規模為139億元。項目投資主體為揚農集團的子公司,計劃2022年6月底前建成投產,預計年均銷售收入超過110億元,年均利潤總額約17億元。

相關焦點

  • 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農業業務合併,新公司將改名為:先正達...
    1月5日,中國農化行業發生重大變動,央企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開啟「全產業鏈」戰略重組,融合趨勢更為明顯。當日,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將其下屬農業板塊資產(化肥、農藥、種子)注入一家剛剛成立半年的公司——中農科技,涉及中化化肥、荃銀高科、安道麥A、揚農化工等4家上市公司。
  • 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集團旗下農業業務重組,營收規模超2000億
    業務板塊一:肥料業務——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1994年,中化集團旗下的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前身為「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成立,這是中國最大的化肥供應商和分銷服務商,涵蓋資源、研發、生產、分銷、農化服務全產業鏈業務。
  • 中國先正達母公司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合併」!員工22萬人
    22組41家企業先後完成整合重組,這讓中國擁有了世界最大機車製造商、世界最大鋼鐵企業、世界最大航運企業、世界最大造船廠等一系列巨無霸企業。南車北車合併為「中國中車」而在2020年1月15日舉辦的2019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上,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表示,今年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戰略性重組,同時在專業化重組上下功夫。
  • 南京紅太陽控股集團擬在長投資108億元建生命科學循環經濟產業鏈項目
    12月31日下午,南京紅太陽控股集團與長壽經開區在重慶正式籤訂投資協議。紅太陽控股集團擬投資108億元,在長壽經開區建生命科學循環經濟產業鏈項目,包括乙基氯化物、草胺磷、L-草胺磷等。區領導趙世慶、巴川江、張明生、張華、肖慶華出席。
  • 22.27億元!清華控股掛牌啟迪控股14.84%股權 百駿集團或躋身第一大...
    樂居財經訊 王帥 10月7日,樂居財經獲悉,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掛牌轉讓啟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迪控股)14.84%股權,合計約10733萬股,轉讓底價22.27億元。據樂居財經了解,啟迪控股成立於2000年7月,其前身是成立於1994年8月的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
  • 四川旅投集團斥資4.8億元成為思美傳媒控股股東
    新華網成都8月26日電(於苑晶、張雷)8月26日,新華網從四川省旅遊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旅投集團」)獲悉,思美傳媒控股股東、實控人朱明虯及首創投資與旅投集團籤署《股份轉讓協議》,擬向後者轉讓公司10.39%的股份,總對價為4.8億元,並籤署《表決權委託協議》。此次權益變動後,旅投集團將成為思美傳媒控股股東,四川省國資委進而為其實控人。
  • 中教控股斥資13.56億收購民辦高校,將成唯一「海南教育股」?
    (00839)發布公告稱,將斥資13.56億元人民幣收購海南賽伯樂教育集團有限公司60%股權,這也是國內至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筆民辦大學收購。2019財年,海南賽伯樂教育集團實現淨利4473.3萬元,同比減少38.86%。2020年財年前八個月淨利僅為2918.4萬元。根據合約條款,中教控股將在2023年2月底前享有海南賽伯樂教育集團全部經營業績,到期後再根據屆時股權享有相應業績。
  • DDT、百草枯……這家靠農藥出名公司背後,究竟有怎樣的產業格局
    在很長時間內,ICI曾是英國最大的製造企業。ICI歷史也很久遠,是19世紀成立的英國染料、諾貝爾炸藥等4家化工公司在1926年合併成立的公司。  1993年ICI將製藥和農化公司分離出來成立捷利康集團(Zeneca),1999年捷利康集團與瑞典的阿斯特拉(Astra)合併,成為大型藥企阿斯利康(AstraZeneca)。
  • 網購農藥不合格率高達80%,復購率不足50%,10元假農藥會導致1000元...
    化肥元素含量多與實際不符,農藥假冒知名品牌現象嚴重,有效成分不足、水分超標,這兩個行業正品率低於30%,僅為20%。 之前江蘇省徐州市警方偵破一起重大農藥制假售假案,共繳獲冒充「巴斯夫」、「先正達」等國際知名農資品牌的假冒偽劣農藥十萬餘件,涉案金額達百萬元,已構成刑事案件。
  • 東北最大的民營企業:年營收3002億元,它是中國最大的百貨公司
    根據榜單數據來看,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入圍門檻為年營收185.86億元,而國內總資產超過1000億元的民營企業數量,則達到了76家,與去年相比增加了15家。年營收超過1000億元的民營企業則有56家,其中,華為公司、海航集團、蘇寧控股三家企業的年營收超過6000億元,我國目前營收規模最大的3家民營企業。
  • 移動社交遊戲龍頭企業獲國內單筆最大投資
    本報訊(記者劉芳)近日,中友集團宣布斥資2億元人民幣,力推米遊網絡進軍移動社交遊戲。作為國內移動社交遊戲領域的最大單筆出資,此舉將引領創投行業投資的新方向。     米遊網絡是國內移動社交遊戲龍頭企業,既自己開發移動遊戲也運營移動遊戲平臺,已經連續推出過小雞快跑、航空指揮官等多款移動社交遊戲,並支持瘋狂的小鳥、植物大戰殭屍、糖果怪物等熱門遊戲的運營平臺。    「中國移動社交遊戲將是移動網際網路下個十年發展待挖掘的金礦。」
  • 中國化工與中化集團籌劃戰略重組,年營收萬億的巨無霸浮出水面
    1月23日,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化化肥、安道麥A均發布公告,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化集團」)正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化工」)籌劃戰略性重組,重組方案具體內容及其實施尚須履行相關批准和監管程序。當天,瀋陽化工、荃銀高科、中化國際、滄州大化、鹽湖股份、昊華科技、風神股份、克勞斯等上市公司均發布類似公告。
  • 這4家外國品牌企業,早已被我國企業收購,千萬不要再認錯了
    起初,爾沃被福特公司收購,然後又被國內企業吉利公司收購。之後,爾沃成為了一個國內品牌。其實早在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團與福特汽車就正式籤署了股權收購協議。當時,沃爾沃汽車進入了吉利控股集團的家族。到目前為止,已經過去了十年,沃爾沃也迎來了新的發展趨勢。今年2月10日,吉利宣布計劃與沃爾沃重組業務。
  • 海航擬斥資1億元收購巴西裡約熱內盧機場控股權
    1.08億元收購巴西裡約熱內盧機場51%股權,並增資21.55億元支付機場專營費《財經》記者劉一鳴/文 宋瑋/編輯2017年7月13日晚間,海航集團旗下海航基礎(600515.SH)發布公告稱,擬出資1.08億元收購巴西裡約熱內盧機場股份有限公司(Rio de Janeiro Aeroportos S.A.
  • 海航商業控股有限公司服務上海零售市場斥資9億收購上海家得利
    海口2010年10月26日電 /美通社亞洲/ --2010年10月26日,海航集團旗下海航商業控股有限公司在上海舉行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完成對上海家得利超市有限公司的全資收購。此次斥資近9億元人民幣收購家得利進入上海市場,是海航商業繼今年6月全資收購天津國際商場後又一布局全國的重要戰略舉措。
  • 「渤海瑪珠」輪下水 斥資4億元亞洲最大最豪華客滾船
    4億元建造的亞洲最大最豪華客滾船—「渤海瑪珠」輪,在黃海造船有限公司船廠順利下水。這將是國內噸位最大、載客數量和載車數量最多的客滾船。    船舶動力系統、通道系統、通訊導航系統等重要設施設備全部採用國際知名品牌。船舶將配備保安警報系統、應急疏散系統—4套滑道撤離裝置、直升機停靠設施、航行數據記錄儀—黑匣子、車輛系固裝置等先進設施設備。
  • 成商集團25億元高溢價抄底百貨業
    眾所周知的事實,目前國內百貨行業並不景氣。包括華潤、人人樂等多家公司正在關閉旗下的門店。  成商集團則認為,當下國內百貨行業內部「拉起了橫向整合的大幕」。  需要指出的是,在帳面現金僅4300萬的情況下,成商集團就斥資25億元現金擴張。未來,公司的財務風險或將加大。
  • 集約化、規模化趨勢明顯,農藥龍頭搶食存量蛋糕
    種子與耕地目前是農業生產要素的第一抓手,而農藥的減量增效是改善耕地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農藥行業已開始淘汰落後產能,農藥行業頭部企業通過擴產、兼併重組等形式搶佔市場。而得益於行業愈發集中,如湖南海利(600731)、利民股份(002734)等規模化農藥生產企業近年來業績指標均呈現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