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黑涉惡案件進入審判高峰期 最高法:既不降格放縱也不拔高湊數

2020-08-19 新京報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俊)隨著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涉黑涉惡案件進入審判高峰期。今天(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姜偉在全國掃黑辦新聞發布會上強調,涉黑涉惡案件審判既不降格放縱,也不拔高湊數。他透露,截至7月底,各級法院在一審審結以黑起訴的案件中,有4.22%未認定涉黑犯罪;在一審審結以惡起訴的案件中,有14.87%未認定涉惡犯罪。

在一審審結以黑起訴的案件中 4.22%未認定涉黑犯罪

據透露,截至今年7月底,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涉黑涉惡案件26496件,結案率88.87%。在今年開展的百日攻堅行動中,各地法院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共審結涉黑涉惡一審案件6016件,二審案件2916件。

姜偉表示,為確保案件經得起法律、歷史和人民的檢驗,專項鬥爭以來,最高法要求各級法院嚴格依法辦案,堅持懲治犯罪和保障人權並重、依法嚴懲和寬嚴相濟並重,嚴格遵守罪刑法定和證據裁判原則,既不降格放縱,也不拔高湊數。

截至7月底,各級法院在一審審結以黑起訴的案件中,有4.22%未認定涉黑犯罪;在一審審結以惡起訴的案件中,有14.87%未認定涉惡犯罪。

組建專業審判團隊審理涉黑涉惡案件 重大疑難案件由院、庭長擔任審判長

為明確法律政策界限,最高人民法院牽頭起草了「惡勢力」「套路貸」「非法放貸」等多份規範性文件,並通過多種方式幫助一線法官準確理解把握相關法律、司法解釋和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各高級法院也主動開展調研,及時制定裁判指引、會議紀要等地方性規範,通過細化執法辦案標準、統一司法裁判尺度,有效提升案件質量。

在程序保障方面,姜偉稱,各級法院始終堅持以審判為中心,推動律師辯護全覆蓋,嚴格按照「三項規程」的要求,細化庭前會議、非法證據排除、法庭調查等工作,充分發揮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保護訴權和公正裁判中的決定性作用,有的案件連續開庭十幾天,最長達31天,充分聽取控辯雙方意見,以正當程序保障實體公正。

為提高審判專業水平,目前各級法院均已組建專業審判團隊,專門審理涉黑涉惡案件,重大疑難案件由院、庭長擔任審判長,一些地方法院還根據涉黑涉惡案件的特點依法指定管轄,「這些做法有效破解了部分地區審判經驗不足、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提升了司法審判的專業化水平,最大限度地保證了案件質量。」姜偉說。

新京報記者 王俊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危卓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三年掃黑除惡即將收官,有律師稱個別地方辦案出現拔高、湊數現象
    掃黑除惡三年素描自2020年8月以來,多位刑事辯護律師遇上涉黑涉惡案審判的「高峰期」,往來奔波於多起涉黑案的庭審現場。這是檢察機關一再強調的辦案原則,既要從嚴打擊黑惡勢力犯罪,又要依法規範辦案,既不降格處理,也不人為拔高。諸如前述於軍偉案這類涉黑涉惡案件,經過司法機關審理後成功「摘帽」。
  • 最高法:一審以黑起訴的案件中,4.22%未認定涉黑犯罪
    澎湃新聞記者 邵克全國掃黑辦8月19日舉行掛牌督辦案件第四次新聞發布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姜偉在發布會上披露,截至今年7月底,各級法院在一審審結以黑起訴的案件中,有4.22%未認定涉黑犯罪;在一審審結以惡起訴的案件中,有14.87%未認定涉惡犯罪,發揮了嚴格把關的審判職能作用。
  • 【媒體速遞】組建專業辦案團隊完善工作機制 花山法院:不斷提升涉黑涉惡案件審判質效
    何某雄等35名被告人涉惡案經一審二審,現已審結生效。掃黑除惡鬥爭開展以來,花山法院通過嚴格公正司法、完善工作機制、延伸審判職能等方式,不斷提升涉黑涉惡案件審判效率、質量和效果。針對疑難複雜案件,花山法院組建專業辦案團隊,挑選專業素養過硬、審判經驗豐富的員額法官組成合議庭。
  • 嚴打高壓下,麗江34個涉黑涉惡團夥被繩之以法
    34個,其中涉黑組織5個、涉惡犯罪集團7個、涉惡犯罪團夥22個,共刑拘犯罪嫌疑人434人,破獲刑事案件382起;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132人,平均重刑率達29.4%。嚴格依法辦案,推動「案件清結」。全市公安、檢察、審判機關認真履行職責,有力推動黑惡案件依法快偵、快訴、快審、快結。截至10月31日,全市共打掉涉黑涉惡犯罪團夥34個,已一審審理終結33個。對尚在審查起訴期的1件案件,政法機關將按要求在法定最低期限內辦理。
  • 慎重認定「黑惡」是維護司法權威的題中之義
    來源:北京青年報黑惡勢力是社會的毒瘤,嚴重危害社會穩定,破壞市場經濟秩序,嚴重侵蝕基層政權,危及執政基礎。8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全國掃黑辦副主任姜偉在掛牌督辦新聞發布會上披露,截至今年7月底,各級法院在一審審結以黑起訴的案件中,有4.22%未認定涉黑犯罪;在一審審結以惡起訴的案件中,有14.87%未認定涉惡犯罪。
  • 西安法院三年來一審審結涉黑涉惡案件121件
    三年來,西安全市法院一審審結涉黑案件26件483人,涉惡案件95件676人;二審審結涉黑案件14件335人,涉惡案件52件477人。  西安全市法院依法審判了把持基層政權、損害經濟發展的王過渡等18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倚仗「官傘」欺壓百姓的馬安橋等21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等一批影響惡劣的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依法從嚴從快懲處了橫行鄉裡的任晨英等11人、王朝陽等8人惡勢力犯罪集團等一批惡勢力罪犯;依法審結了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葛七寶等53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張仲謀等36人黑社會性質組織案等一批重大影響案件,有力打擊了黑惡勢力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 洛陽中院今年二審審結生效涉黑涉惡案件29件,446名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受到嚴懲
    今年以來,洛陽兩級法院充分堅持狠抓執法辦案,嚴把案件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法律適用關,堅決防止人為「拔高」或者「降格」,推動案件高效審理。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市法院還與公安、檢察、司法行政機關密切配合,創新工作方法,通過線下物理隔離的方式開庭審理涉黑惡案件7案57人,做到疫情防控與專項鬥爭同部署兩不誤。
  • 江蘇法院集中宣判一批涉黑惡案件,7天判了25起案件
    現代快報訊(見習記者 陳子秋 記者 顧元森)掃黑除惡「六清」行動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為順利完成「六清」任務目標,形成專項鬥爭強大聲勢,9月15日至21日,江蘇法院集中公開宣判了25起涉黑惡案件,141名被告人獲刑,分別被判處二十二年及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涉黑惡被告人重刑率44.44%;2人被判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共判處罰金或沒收個人部分財產1826餘萬元,追繳、沒收違法所得6505餘萬元。
  • 全市檢察機關涉黑涉惡審查起訴案件圓滿「清零」
    9月30日,桂陽縣檢察院將曾某程等19人惡勢力犯罪集團一案向縣法院提起公訴。至此,全市檢察機關已受理的涉黑涉惡案件均已審結並提起公訴,檢察環節「案件清結」圓滿實現預定目標。全面落實「不湊數、不拔高、不降格」的要求,對黑惡勢力犯罪依法從嚴從快批捕、起訴,依法加強對涉黑涉惡案件訴訟活動的法律監督,確保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進行。
  • 掃黑除惡不辦湊數案 最高檢:前9月依法不予認定黑惡案兩千餘件
    日前,最高檢發布2020年1月至9月全國檢察機關主要辦案數據,強調不辦湊數案,對受理時涉黑惡的案件,審結時依法不予認定2613件,監督撤案55件。今年4月8日,全國掃黑辦召開第九次主任會議,部署開展「六清」行動。
  • 全國掃黑辦再掛牌督辦38起涉黑涉惡案件
    前期由全國掃黑辦掛牌督辦的73起案件,共逮捕犯罪嫌疑人7275人,查封、扣押、凍結涉案資產717億餘元,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2734人。 為期3年的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已進入第三個年頭。2020年4月27日,全國掃黑辦公布了第六批掛牌督辦的涉黑涉惡案件,共38起。
  • 北川法院整合刑事審判力量 打出涉黑涉惡案件的組合重拳
    北川法院整合刑事審判力量 打出涉黑涉惡案件的組合重拳 2020-05-14 02: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蘇法院集中宣判25起涉黑惡案件,141人獲刑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掃黑除惡「六清」行動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為順利完成「六清」任務目標,形成專項鬥爭強大聲勢,9月15日至21日,江蘇法院集中公開宣判了25起涉黑惡案件,141名被告人獲刑,分別被判處二十二年及以下不等的有期徒刑,涉黑惡被告人重刑率44.44%;2人被判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共判處罰金或沒收個人部分財產1826餘萬元,追繳、沒收違法所得6505餘萬元。
  • 內江公檢法會商涉惡案件 形成打擊犯罪強大合力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7日電(王爵 餘燕)記者7日從內江高新公安分局獲悉,為著力解決高新區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中辦案標準不一、定性不一致等問題,同時對涉黑涉惡違法犯罪行為實施精準打擊
  • 吉林檢察起訴涉黑涉惡案件383件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中全記者近日從吉林省掃黑辦獲悉,吉林省檢察機關聚焦主責主業,嚴把涉黑涉惡案件質效關,堅決做到是黑惡犯罪的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的一個不湊數。自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起訴涉黑涉惡案件383件,起訴率為99.2%。
  •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 荊州兩級法院審結涉黑涉惡案107件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法院一、二審已審結涉黑涉惡案件107件590人;判處五年以上刑罰103人,對黑惡勢力犯罪的組織者、領導者和骨幹分子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率達100%;審結生效的涉黑案件中,判處23人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判處財產刑、追繳、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退賠及返還被害人財產共計4060.99萬餘元。上下聯動「一盤棋」。
  • 今年3月底前受理的一審黑惡案件,98%已審結!
    7月31日,浙江省桐廬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了省掃黑辦掛牌督辦的、以李某豹為首的「套路貸」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該組織實施違法犯罪活動60餘起,庭審歷時14個小時,李某豹等10名被告人全部認罪認罰。這起案件的高效率、高質量審結,是我省堅持「不拔高」「不降格」、紮實開展掃黑除惡案件訴訟提質增效專項行動的典型案例之一。
  • 中國發布丨最高法:堅決同「和稀泥」做法說不 涉黑涉惡等應判死刑...
    最高法供圖中國網1月11日訊(記者 張豔玲)10日下午,全國高級法院院長會議在北京召開。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強出席會議並講話。最高法強調,在刑事審判領域,要嚴格貫徹罪刑法定、疑罪從無、證據裁判等原則,兼顧國法天理人情,毫不動搖貫徹黨和國家的死刑政策,準確適用刑事附帶民事調解制度,對於涉黑涉惡、爆炸、搶劫、綁架、強姦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論罪應當判處死刑或者必須依法嚴懲的,法院都不得主動開展調解,確保案件處理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會效果的統一。
  • 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荊州全市法院審結涉黑涉惡案107件
    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法院一、二審已審結涉黑涉惡案件107件590人;判處五年以上刑罰103人,對黑惡勢力犯罪的組織者、領導者和骨幹分子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率達100%;審結生效的涉黑案件中,判處23人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判處財產刑、追繳、沒收違法所得、責令退賠及返還被害人財產共計4060.99萬餘元。上下聯動「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