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孩子們來說,尤其是剛上幼兒園不久的孩子,想要突然適應一個新的環境,並和其他小朋友融洽相處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此,不少孩子們在剛入學的那段時間裡都很抗拒去幼兒園上學,都希望能在家裡和爸爸媽媽們待在一起。
前不久,瀋陽的一位寶爸就在網上分享了自家的兒子剛入園時,邊大哭邊走進幼兒園的畫面,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關注。
據了解,這是這個寶寶上幼兒園的第四天,如同多數孩子一般,這個寶寶也依然是不想去幼兒園,但是在寶寶快走到幼兒園門口時,雖然嘴裡還在哭著,卻還是禮貌地給老師鞠了個躬。在即將走進校門前,小寶寶還不忘一邊哭著,一邊跟爸爸揮手說再見,真是悲傷而又不失禮貌。
這段視頻被分享到網上之後,也是引起了不少網友們的評論,大家在感嘆小寶寶懂事的同時,卻也有些心疼,紛紛感嘆小寶寶的委屈都快要溢出屏幕了。
今天,我們也來說說孩子為啥不願意去幼兒園以及如何讓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
1、對父母的安全依戀
對於多數孩子們來說,在進幼兒園之前,接觸最多的人就是父母,也基本都是和父母待在一起,特別是一些全職媽媽,幾乎每天24小時都跟寶寶在一起。
如此一來,寶寶自然會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戀心理,也不適應和父母分開,一旦分開情緒難免崩潰。
2、幼兒園有令孩子內心抗拒的因素
要讓寶寶從家裡自由自在的生活一下子過渡到被幼兒園裡的諸多規矩束縛,比如不能浪費食物、必須睡午覺等。孩子自然是不願意的,但孩子又還不太會表達,就只能通過哭鬧來抵抗了。
1、幫助克服依賴心理
對於從未和父母長時間分離過的寶寶來說,突然的分離必然容易產生依賴情緒。
所以,家長們不妨對症下藥,平常在家裡就可以慢慢延長親子分離的時間。當寶寶慢慢適應了父母不在的情況,依賴心理也會逐漸減弱。
2、讓孩子對幼兒園產生好奇
如果家長們已經知道孩子即將去哪個幼兒園就讀,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先去幼兒園逛逛,熟悉下環境,也可以指著正在幼兒園裡做遊戲的小朋友對寶寶說:「等你三歲的時候,就可以跟他們一起在這裡玩這些遊戲了。幼兒園的老師還會帶著小朋友們做手工、唱歌,像遊樂場一樣。」
通過這種方式,提前給寶寶「打預防針」,對幼兒園生活有所了解,甚至滿懷期待。
3、提前樹立自信心
日常生活中,家長們就應注意先培養起寶寶的獨立能力。比如獨自如廁、穿衣、吃飯等技能,提升寶寶對即將到來的幼兒園生活的自信心。
寶寶擁有了這些技能,可以在幼兒園裡照顧好自己,甚至還能配合老師、幫助其他的小朋友,自然對群體生活的牴觸情緒也會減弱。
4、鼓勵孩子多跟同齡人交往
在幼兒園裡,如果寶寶能結交到一些好玩伴,也能比較容易忘記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家長們平常就可以多帶寶寶去小區樓下或者遊樂場等小朋友多的地方逛逛,鼓勵孩子多和同齡的小朋友建立友誼。有了小夥伴的陪伴,寶寶的校園生活也能順利很多。
5、給孩子準備一個「安慰物」
在幼兒園的新環境裡,對孩子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難免會感到害怕,焦慮。但如果家長們能給孩子準備一個他比較熟悉或者喜歡的小物品,比如小毯子、毛絨玩具等,寶寶有了這個「安慰物」,也有助於寶寶在陌生環境裡找到心靈的寄託,完成自我安慰,從而減弱甚至消除原本焦慮的情緒。
關於今天的話題,你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和我們一起交流哦。
寫文不易,多多幫我留言轉發哦,雨滴醫生謝謝你了!
免責聲明:本人的科普,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雨滴醫生說育兒##我們一起健康生活##0-6歲育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