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市場、瘋狂的資本、瘋狂的家長!解密中國瘋狂的英語教育

2020-12-15 網易新聞

現在,瘋狂的中國教育市場絕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左右,逐漸演化而來的巨大市場需求和海量供給方,這個行業瘋狂正當時。

「Don’t be shy. Speak English loudly and crazily」,時光拉回到二十年前,故宮太廟,面對一張張炙熱的臉,李陽當用盡全身力氣喊出這句話的時候,他將「瘋狂英語」的種子埋在了眾多學生的心裡,也大大激發了中國大眾英語學習的熱情。成為中國英語學習者心中的「教父」,《瘋狂英語900句》也一度成為人手一冊的英語學習聖典。

在那個「瘋狂」的年代,說不出一兩句李陽的經典語句,就等同於沒學過地道的英語。

誠然,李陽打開了中國英語教育市場的閥門,一時間,他成為了「超級網紅」,二十多年來,李陽一直被提及,只不過後來關於家暴離婚、皈依佛門、倒閉等傳聞佔據著瘋狂英語李陽的搜索新聞頭條,甚至李陽誇張的表情與動作成為眾多網友調侃的對象。

負面纏身,面對各種功與過,現在來看瘋狂英語,離不開一個時代,一個人以及一家公司。

而現在,瘋狂的中國教育市場絕不是一家公司可以左右,逐漸演化而來的巨大市場需求和海量供給方,這個行業瘋狂正當時。

那個瘋狂的啟蒙時代

從未有一個國家向中國一樣,對學習英語這件事如此迷戀。

五六十年代,教育部將英語列為第一外語,這奠定了中國英語學習及教育發展的基礎前提條件,伴隨高考制度的恢復以及教育改革的發展,1983年初中升高中需考英語、1984年英語正式列入高考科目、1999年職稱英語考試全國通行等,英語學習需求與日俱增。

但與之帶來的是一方面英語學習的教材與內容偏少,二是英語學習應試化,啞巴英語成為眾多學習者心中的痛,「英語角」也由此誕生,成為眾多學生當年的「打卡」聖地。

1982年《FollowMe》(跟我學)在中央電視臺開播,外國原版教材的電視節目第一次進入中國,成為當時家家戶戶必看的電視節目,也打開了中國大眾學習英語的新認知,也讓很多人萌生了去國外看看的衝動,因此開口說英語,說地道英語開始備受追捧。

由此《許國璋英語》、《新概念英語》、《瘋狂英語》、《走遍美國》等一系列英語原版教材以及英語口語教材紛紛湧現,與之帶來電子詞典、複讀機等商品的快速走俏。

英語學習熱潮加上啞巴英語的窘境,瘋狂英語的誕生與快速發展,是一個中國英語學習啟蒙時代最好的縮影。

他只是一個人在戰鬥

教育行業師資永遠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很大程度上師資力量決定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質量、課程及市場容量等等。

瘋狂英語在初期,依託李陽的演講魅力和獨特的英語學習理念,加之歐陽維建的市場拓展能力,以區域地方教育局為突破口,激情演講引發衝動消費,快速實現了市場拓展。

但瘋狂英語始終帶著李陽的個人品牌色彩,老闆一言堂的管理也為日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歐陽維建、魏建惠、張斌等核心管理層的離開,加盟模式引發教育質量混亂,高校合作模式缺乏落地執行策略,500名接班人計劃也不了了之等等。

現在49歲的李陽仍然一個人站在講臺,一年上百場的演講,拼力訴說著他的理念和觀點,不知此刻的他是否已經知天命、認天命了呢?

溫水煮青蛙,還算及時的回頭路

1999年,瘋狂英語被德隆收購。當年在資本市場上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風光無限的德隆資本,一度成為中國擁有上市公司最多,市值最大的民營資本集團。

李陽本想依託大資本平臺謀求更好的突破與發展,但德隆的核心還是玩資本,講個完整的好故事要遠比做好實業更重要,瘋狂英語只是其眾多布局棋子中的一個,加之盲目收購,並未想好瘋狂英語未來的發展,就這樣,在盤根錯節的資本帝國中,李陽被遺忘了。

一方面德隆唐氏兄弟不斷畫餅,描繪美好願景,另一方面歐陽維建極力建議退出德隆,李陽不斷的糾結和猶豫,在爆發增長的英語培訓市場中,幾個月的停滯不前,帶來的是競爭對手加倍的超越,最終李陽以800萬的違約金給資本市場交了一筆昂貴的學費。

新東方的成功,民辦教育的瘋狂

說到瘋狂英語,那自然避不開同期的新東方,同樣以創始人俞敏洪為標誌人物的新東方,則成功的實現了從個人品牌到企業品牌的發展,成立於1993年的新東方,經過十三年的摸爬滾打,於2006年9月7日,在紐交所上市。作為中國教育在紐交所上市第一股,新東方為中國民辦教育無疑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新東方上市後,俞敏洪在接受採訪中指出「中國民辦教育行業長期困擾的問題:一是民辦教育企業後勁不足,缺乏資金支持;二是做為培訓學校,不能異地辦學,沒法擴展,所以必須公司化。美國民辦教育比教發達,很多上市公司,給了我們很好的借鑑。」

基於公司化的運營機制與體制,新東方也實現了快速成長,逐步從託福、雅思考試培訓拓展至中小學基礎教育、學前教育、在線教育、出國諮詢服務等領域,學習中心從250家增加到750家。此外,2012年新東方把戰略由「佔領市場」轉向「優化市場」,優化內部運營效率,提升教學質量,為快速擴張提供基礎保障。

曾幾何時,上有新東方榜樣的力量,下有大眾飽滿的英語學習熱情,「辦英語培訓班就等於是在地上撿錢」成為業內心照不宣的一句話,辦英語培訓班已經成為當年那隻「在風口上飛的豬」。中國社會科學院消費研究院報告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國內有3億人的龐大英語消費群體,有5萬所英語培訓機構,中國的英語培訓市場高達5000億元的規模。

與此同時,伴隨2000年中國加入WTO,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再次激發大眾學習英語的熱情,計程車司機、商場售貨員等服務窗口從業者都開始在英語上下功夫,「Welcom to China」也成為街頭老小的口頭禪。

此外,伴隨留學政策的逐步開放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提升,中國海外求學需求不斷增加,其中以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的優質教育資源最受青睞,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留學人數從2002年的1.8萬增長到2016年的60.84萬,自費留學超過公費留學成為主流,這也從另一方面促使了英語學習需求的快速增長。

2000年,華爾街英語進入中國,在北京國貿中心開了第一家線下英語培訓中心;

2001年,環球雅思成立,2010年10月8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主營雅思、託福、SAT、AP、ACT、國際高中課程、遊學等業務;

2003年,以學生課外輔導為核心業務的學而思成立,十年後更名為好未來,進行集團化運作;

同年,啟德教育集團旗下啟德考培成立,圍繞留學業務進行拓展,致力於雅思、託福、SAT、SSAT、GRE、GMAT、PTE等出國考試培訓;

2004年,新航道成立,以「精品小班+全程助教+個性化服務」為特色殺入到英語培訓領域;

2006年,美聯英語成立,專注體驗式英語教育服務,外教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英語培訓機構中……

在那個時代,眾多英語培訓機構瘋狂湧入中國市場,一方面使得越來越多的優質英語教育資源更加觸手可得,另一方面,眾多英語培訓機構的成功也為中國民辦教育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但快速發展與亂象頻生如同雙生兒一般,各種山寨機構橫行,加盟模式質量管控難、內容同質化嚴重、低價競爭等都成為行業從業者不得不說的痛,但這些痛又招招致命,大量的英語培訓機構在大浪瘋狂淘沙中死去,留下的是苦苦維權的消費者。

在線英語教育,資本的瘋狂盛宴

現在無論你是走在大街小巷,還是打開電視看個節目,時不時一張張明星臉如慈母般微笑的對你說,給孩子請個在線一對一外教吧,北美外教更地道,一對一教學更有效喲。這無聲無息的觸動了那些曾經被瘋狂英語洗腦,被應試教育摧殘的80後、90後父母的心。

品途商業評論隨機調研了十幾位80、90後的父母,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內容:

「我們家孩子不到3歲就開始學英語了,老師也就是講一些單詞,其實就是去玩的,主要是培養他學英語的興趣……」

「肯定是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報了好多個培訓班,英語現在都是必選項,我們以前沒那個條件,就知道拿個單詞書背背背,現在孩子都能跟外教直接交流,比我們強多了……」

「還是會選外教,感覺會更地道一些,如果能在線學也挺好的,省著來回接送孩子浪費時間……」

低齡、興趣、玩、外教、地道等詞頻繁的出現在訪談中,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一代父母的教育觀念的轉變。除此之外,中高考英語教育改革帶來以聽說為主的英語素質教育比重的提升,網際網路普及率的增加及消費升級帶來良好的用戶基礎,二胎政策引發新一輪人口紅利等等,這些都為少兒在線英語的發展開啟了新徵程。

歷史是需要不斷創造的

根據品途智庫數據預測,2018年中國在線英語市場規模將達到571億元人民幣,年均超20%的增速也使得這個未來千億級市場指日可待。始終帶有逐利色彩的資本,怎麼會錯過這樣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在線英語教育行業呢?

2018年6月,VIPKID宣布完成5億美金由Coatue、騰訊、紅杉資本、雲鋒基金領投的D+輪融資,此輪融資VIPKID也創造了迄今為止全球K12在線教育領域的最大單筆融資記錄,與此同時,VIPKID估值超過200億。聚焦於少兒在線英語教育,在成立至今不到五年的時間裡,累積獲得八輪融資。

阿卡索、蘭迪少兒英語、盒子魚英語等陸續獲得億級多輪次投資,大幅度拉升在線英語教育投資金額。《2018中國在線英語教育創新報告》中數據顯示,2018Q2在線英語教育獲投金額佔教育行業總投資額的68%,創造歷史新高。

還有一組有趣的對比數據是,整個教育行業平均融資間隔時間約為300天,而在在線英語領域,這個時間則縮短到270天,機構們迫不及待的投投投,領投、跟投、盲目投,不管怎樣,先佔個坑再說。此外,一級市場火熱,二級市場也開始試水,51Talk赴美上市,滬江網、新東方在線、英語流利說等計劃IPO,好的故事以及良好的投資變現機遇,也為眾多機構吃了一大顆定心丸。

8200元,瘋狂的資本帶來了什麼?

前有康莊大道,後有資本輸血,不差錢,可能是很多頭部在線英語企業的底氣所在。砸營銷、給補貼、價格戰等等,他們其實是在重複著前輩們走過的路,卻仍然執著地認為對手肯定比自己最先倒下。

2018年3月,赴美上市的51talk公布2017年財報,全年淨營收8.48億元,淨虧損5.81億元,連續三年持續虧損的數據,讓一直以為在線英語躺著賺錢的眾多吃瓜群眾一片譁然,原來看似熱鬧的遊戲仿佛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玩了。

2017年,伴隨著整體行業競爭的愈加激烈,雖然17.25萬的付費用戶數較2016年增長32%,但51talk飆升至8200元的獲客成本還是讓很多人不寒而慄。諮詢了51talk的課程價格體系,其中有效期12個月的180次一對一外教課程的套餐價格是7288元,這幾乎意味著一個學生一年的課程相當於白送。

除此之外,作為英語綜合學習平臺的滬江網,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2017年的獲客成本為3170元,新東方在線依託新東方的品牌影響力優勢,獲客成本約為380元,新東方的獲客成本約為2800元。

當大家還在為京東、天貓超過200元的獲客成本討論不止的時候,在線英語教育不斷刷新著大家的認知,或許有人會說行業不一樣,沒有什麼可比性,是的,每個行業都有其獨特的發展規律和屬性,不能一概而論,但有一點,對於線上這門生意,無論是零售還是教育,對於流量的依賴是一致的。

這也正是今年今日頭條強勢推出少兒在線英語一對一品牌gogokid背後的核心邏輯,在如此紛繁複雜的環境中,依託流量優勢,如果能將獲客成本轉化為淨利潤,看似是一莊好買賣。

但我們需要清楚的意識到一點,資本和流量始終不是教育的本質,課程體系、課程效果、師資力量、用戶體驗等才是關鍵。

反觀在線英語教育行業,眾多機構為迎合家長讓孩子地道學英語的需求,斥重金引進國外原版教材,不管效果怎樣,原版就好,而結合國內學生特點的自主研發教材則少之又少。

還有眾多機構外教老師魚龍混雜,審核不嚴,導致教學質量層次不齊,教學效果很難保障。此外還有很多消費者表示,試聽課遇到的好老師繳費後卻根本預約不上,網速和系統不穩定也常常影響上課體驗,讓很多消費者叫苦不堪。

調研數據表明,目前在線英語教育消費者的滿意度偏低,僅有16%的受訪者選擇非常滿意,大量的空頭支票、虛假承諾在一次次挑戰者消費者的耐心,也在傷害這個行業健康發展的未來。

匠星實業總經理馬嘉霖跟品途商業評論表示,在線英語教育未來仍將面臨不少的挑戰,一是線上英語教育行業目前沒有形成明顯的核心優勢作為吸引點;二是傳統線下培訓機構仍然是普遍大眾的選擇,線上培訓需要時間來培養客戶使用習慣;三是隔空教育無法對受訓者,尤其是年幼者,進行有效的學習監督,會造成學習效果的不穩定,同時,隔空教育所產生的客戶信賴度與黏性相對於線下面對面教育而言可能會有所下降。

未來,英語教育賽道擁擠,莫瘋狂,且行且珍惜!

本文來源:品途網 責任編輯:李慧敏_NY9182

相關焦點

  • 瘋狂英語李陽「瘋狂往事」
    但是,李陽是一個雄心很大的人,他並不滿足於這樣的前景,這和他希望全國人民都跟著自己學習英語、把瘋狂英語打造成世界級的英語學習品牌的夢想相比,相去甚遠。 正在這個時候,一家名叫德隆的資本巨鱷看中了李陽和他的瘋狂英語,提出收購。而李陽也正好希望在一個更高的平臺發展自己,所以雙方一拍即合。這樣,瘋狂英語被納入德隆旗下,李陽和歐總也進入了德隆集團。
  • 瘋狂英語李陽「瘋狂往事」
    誤入德隆如果繼續這樣發展,李陽會賺很多錢,瘋狂英語會成為一個比較有名的英語培訓公司。但是,李陽是一個雄心很大的人,他並不滿足於這樣的前景,這和他希望全國人民都跟著自己學習英語、把瘋狂英語打造成世界級的英語學習品牌的夢想相比,相去甚遠。正在這個時候,一家名叫德隆的資本巨鱷看中了李陽和他的瘋狂英語,提出收購。
  • 「瘋狂英語」李陽不再瘋狂
    除去順應了英語熱潮的時代需求,瘋狂英語的成功之處還在於最大程度地鼓動了民族主義的主旋律和正能量。李陽慣愛用「學好英語,讓中國超過美國」、「讓中國之聲響徹世界」等口號來激發人們的情緒,這在當時確實顯現出不小的號召力。圖片來源:紀錄片《瘋狂英語》李陽很早就開始對瘋狂英語進行國際化的運作。
  • 資本瘋狂殺入在線少兒英語,究竟是福還是禍?
    雖然在一些人看來,這位政客可能有些言過其實了,但是這卻恰恰從側面反映了中國網際網路的火熱程度,資本市場對於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的親睞則非常形象地證明這一點。而在國內的在線少兒英語教育領域,資本市場同樣表現出了高漲的熱情。
  •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瘋狂」行進的道路
    陸續經歷了「家暴事件」、皈依佛門、宣布推出會說英語的「瘋狂手機」後,這兩年裡,李陽並沒有傳出什麼大動靜。但這兩年,對於瘋狂英語,外面的英語培訓市場生意卻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天,瘋狂英語獲得了網易教育頒發的「受家長信賴的教育培訓品牌」,除了領獎,李陽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花在合影上。一會舉著獎牌,一會打開新書扉頁展示籤名。「豎起大拇指,」面對鏡頭,李陽會這樣調侃。他還笑道:「我們應該是照相最徹底品牌。」
  • 當年讓中國人為之瘋狂的瘋狂英語,為何幾近銷聲匿跡?
    鏡頭前的李陽,30歲左右,帶著一幫英語學習愛好者,大冬天的,一邊跑步,一邊大喊著瘋狂英語的各種crazy!紀錄片《瘋狂英語》由張元指導,顧長衛參與攝製演出,李陽主演的電影,記錄了李陽那些年在中國大地上掀起的英語口語學習高潮,李陽也笑稱:我還活著,這麼年輕,就給我拍紀錄片!雖說現在在英語學習愛好者心目中,尤其是很多95後,00後心目中,瘋狂英語四字顯得比較陌生,但是在當年,可謂是風光無二!
  • 李陽加入直銷公司 瘋狂英語能否挽回頹勢
    【中國經營網綜合報導】曾經的瘋狂英語一度令其創始人李陽風光無限,然而,隨著業內競爭對手的不斷崛起、發展和壯大,瘋狂英語曾經的輝煌也已不復存在。  另外,報導還表示,在英語培訓行業,主流市場已難見瘋狂英語的身影。曾一度引領學英語熱潮的瘋狂英語,在過去十年卻無力跟上整個英語培訓行業的發展速度。  時至今日,李陽瘋狂英語的主要推廣模式,仍然是講師親自趕赴各地區中小學校,進行遊學演講。李陽是講師團隊的主力。這種操作模式讓李陽在各地學生之中,獲得了個人的「名望」,但卻難以轉化成瘋狂英語的「利潤」。
  • 「瘋狂英語」李陽不再瘋狂 割韭菜的最後機會?
    90年代,是一個瘋狂迷信英語的時代。申奧成功和加入世貿組織加速了中國的國際化熱潮,國內興起一股「英語熱」。但彼時中國人學英語,缺乏系統的方法論,缺乏英語方面的材料,更缺乏一個偶像。李陽成為特定時代的特定產物。徐小平曾說,在90年代,李陽是他們的偶像,是新東方的趕超目標,他在後來編寫的《中國合伙人》中把原型王強的名字改為「王陽」,就是在向李陽致敬。
  • 李陽瘋狂英語推出《瘋狂口語王》,欲藉助人工智慧讓英語再掀「瘋狂...
    李陽瘋狂英語推出《瘋狂口語王》,欲藉助人工智慧讓英語再掀「瘋狂」 作者:阿新 發布時間: 2018-02-23 09:57
  • 李陽的瘋狂一日:安利模式引入瘋狂英語
    數天前,這位前瘋狂英語的掌門人,怒罵媒體記者:「哪有這樣的傻X記者,問你和你老公還睡在一起嗎?太傻了,我X!」。他用這樣一句咆哮結束了採訪,似乎也在和過去的他劃清界限,他不再英語,只餘瘋狂。  9月底,李陽高調加入安利集團,並在宣布博文中用了79個感嘆詞以及絕對性形容詞,以狂放的姿態殺回公眾視野。他並不在意網友罵他「瘋狂」,反而樂在其中。
  • 你曾經因為瘋狂英語而為英語瘋狂過嗎?
    2009年,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到我所在的高中去做演講。當我們接到通知後,整個學校都沸騰了。畢竟對於一個小縣城的人來說,「李陽」是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我想大部分人所期待的,是希望李陽可以一下子提高我們的英語成績。學生是這麼想的,老師是這麼想的,家長更是這麼想的。
  • 渣男回頭金不換,「瘋狂英語瘋狂家暴」,李陽被妻子原諒復婚了
    80後的網友肯定聽說過四個字:瘋狂英語。這個流派的創始人是李陽,主張用「瘋狂」的方式去學習英語,瘋狂說、瘋狂看甚至手舞足蹈地去學習英語。甚至筆者本人也曾經是李陽瘋狂英語的忠實信徒,比起英語他的學習方式更加鼓勵人心,他敢於在公交車上瘋狂鍛鍊口語,會在下班的路上喊出40句英語句子。
  • 策劃人爆瘋狂英語賞識教育誕生內幕
    記:你選擇的人,包括李陽和周弘,都有個特點,就是煽動性特強,你作為一個教育產業的伯樂,在「相馬」的時候以什麼為標準?  歐陽:我選他們的標準是看他們的理念是否有產業化推廣的價值。中國教育方面的專家很多,包括李陽,全中國英語比李陽好的人多的是,但並非人人都可以做產業。
  •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加入直銷 公司被曝拖欠工資
    英孚教育相關人士告訴新金融記者,公司裡偶爾會討論英語培訓業內出現的大事,當提起瘋狂英語時,話題不在其運營,不在其具體商業動作,而是2011年李陽的家暴事件。  對於瘋狂英語來說,以這種負面印象,在日益膨脹、競爭激烈的教育培訓市場中偶爾被其他培訓機構當做八卦談笑而不至於被遺忘,難免是一種尷尬。  「市場上都不怎麼看到瘋狂英語的營銷推廣行為,我還以為它銷聲匿跡了。」
  • 痛哭、磕頭、認乾爹 瘋狂英語很瘋狂(圖)
    近日,「標本蟲」在華聲論壇發帖,稱在李陽博客中發現幾個「瘋狂」的視頻,場面火爆:瘋狂英語學員面對李陽,痛哭、下跪、要求認李陽做乾爹,高呼「中國不能沒有李陽」。  網友對此表示不解和擔心,稱對於此事件「嚴重關注中」。社會學家認為,這是一種瘋狂的個人崇拜,是一種不恰當的表達方式。
  • 李陽轉戰直銷:瘋狂英語「一個人的戰鬥」脫離市場
    這條微博背後,或許暴露出曾一度引領學習英語熱潮的瘋狂英語在如今的教育培訓市場已經逐漸被邊緣化的現實。有報導稱,今年3月,李陽瘋狂英語廣州總校爆出拖欠工資的傳聞。如今,中國英語培訓的市場已經發生變化。有行業分析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萬人演講式的轟動場面如今已經很難重現,英語培訓也從大班式教學向小班甚至1對1的個性化需求轉變,但瘋狂英語錯過了這個機會。
  • 李陽英語——「瘋狂」英語帝國的沒落
    一時間全國遍地都是「李陽瘋狂英語」的招牌,導致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近年來,英語培訓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瘋狂英語」的市場份額受到了嚴重分流,加之「瘋狂英語」培訓項目涉及廣泛;李陽這種「一口氣讀法」的另類學習方法也備受質疑,甚至在出名後染上了炒作斂財的嫌疑。這種大而全且另類的發展模式使得其在國內培訓市場上擴張步伐逐漸放緩。
  • 「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投身直銷
    我是李陽,瘋狂英語創始人!」前日,李陽在其個人微博及博客上突然宣布自己加盟安利。  昨日,安利中國方面證實,目前李陽是安利的一名銷售代表,與其他銷售人員一樣,沒有特別的待遇。  「瘋狂英語」被疑經營慘澹  李陽此舉,難免引起外界對其創辦的「瘋狂英語」近況不佳的猜想。  李陽的實名認證新浪微博上,還顯示其為「瘋狂英語創始人」、「廣東李陽文化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在瘋狂英語的官網上,李陽演講的大頭像還被掛在主頁。
  • 瘋狂英語,十年慢跑
    十幾年前,李陽因瘋狂英語而名噪一時。今天,十餘家培訓機構都已上市,而瘋狂英語仍僅僅是個招牌,公司運營問題重重。2011年9月18日下午,三裡屯一間朝南的工作室,巨大的玻璃隔絕了灰塵和噪音。西落的太陽照在李陽的白髮上,他眼睛幾乎都要睜不開了。
  • 激情奧運,瘋狂英語
    ,中國的英語學習者已經超過了四億五千萬,其中只有13.2%的人獲得了成功。但同時,也有接近3億人依舊身處學習英語的困境。中國人為什麼學不好英語?為什麼辛辛苦苦學了幾十年,一旦實戰,突然間舌頭和耳朵統統失靈?這些都是值得老師、家長、學生深思和反省的問題。  今年暑假正逢英國倫敦奧運會,泉城也颳起了「瘋狂英語」學習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