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傳來3個好消息,中國農民增收未來可期

2020-12-22 人物故事會

第一個好消息是,12月18日召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關注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提出要「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並提出「打一場種業翻身仗」。糧食生產的種子研發,可以說是農業的晶片,關係到一個國家的糧食安全命脈,未來我們財政金融加大力度扶持新品種研發,實現種業自主化,避免被掐脖子,可以說是相當重要。

第二個好消息是,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多年來,網際網路企業深度整合農業產業鏈,實現農產品優質優價,大大提高了農民的農產品銷路問題,大大提高了農民收入。

第三個好消息是,農業農村部今天發布,預計到年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數量超90萬個,農業生產託管服務面積超16億畝次。通過糧食全程託管,農戶每畝地可以平均增產10%-20%,每畝地平均節省成本增加收入提高效益達到了150元-300元。這種新模式下,深耕深松、施用有機肥、秸稈還田等綠色技術廣泛使用,在節能減排的同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是最好的農業生產方式。

未來中國農業會走上一條科研自主、產銷一體、農民增收的好路,真期待,未來中國的農民,也會成為一個「受人尊敬和羨慕的職業」!

你認識的農民,有過得特好的嗎?歡迎來聊聊!

相關焦點

  • 剛剛,我微信傳來好消息
    好消息!微信剛剛傳來一好消息!鄭州中招分數線公布後首日,我微信上就傳來了一好消息:朋友家閨女被鄭州一中錄取了!
  • 剛剛,華為傳來一重磅好消息!劉強東開始行動了!
    剛剛,華為傳來一重磅好消息!就在剛剛,華為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華為從2002年開始進軍數據存儲,花了整整18年時間,28億美元的研發費用,集結了2800名工程師的智慧,終於在今年第三季度,成功地以9.4%的市場份額殺入全球存儲廠商前三,成為中國唯一的高端存儲廠商。
  • 剛剛,華為傳來一重磅好消息!劉強東開始行動了!
    剛剛,華為傳來一重磅好消息!就在剛剛,華為傳來了一個好消息,華為從2002年開始進軍數據存儲,花了整整18年時間,28億美元的研發費用,集結了2800名工程師的智慧,終於在今年第三季度,成功地以9.4%的市場份額殺入全球存儲廠商前三,成為中國唯一的高端存儲廠商。
  • 明年種糧農民,可以申請哪些補貼?醫療保險還有3個好消息!
    此時此刻咱們農民兄弟們最關心的就是在明年糧補、糧價會不會保持利好?今天老道就為大家重點關注一下糧補、糧價的相關消息!在我看來,進入到2021年糧補、糧價或將迎來新一輪重要調整!同時涉及到咱們農民兄弟來講,還有3個好消息!具體情況,咱們一起說一說!老道說:最近有一些消息講,因為糧價走高,在2021年糧補很有可能取消!
  • 農民養老迎來:2個好消息!
    從政策層面來看,在今年國家針對農民養老方面再一次出臺利好措施!今天老道就為大家重點講一講養老方面的新規消息,同時針對農民養老老道也講一講自己的觀點!【2020年:養老新規!農民養老迎來:2個好消息!】老道說:咱們都知道2020年要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全面脫貧,針對農民增收方面無論從糧補,還是從養殖補貼方面!國家可以說出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而涉及到農民養老層面,在今年發布的《一號文件》以及《土地管理法》當中,也迎來了兩項重要新規!現在農民養老新一項試點已經開始啟動,咱們先來看一看養老試點的具體情況!
  • 武漢刷屏只是開始,湖北又傳來好消息,這是一場農民的大突圍
    中國的生活已經恢復了正常!」美國《華爾街日報》、西班牙埃菲社等媒體,都向中國投來羨慕的眼光,甚至有外媒直呼:「這不科學!」要知道,眼下全球仍處在高度危險中。美國的學生還在遠程上課,甚至為個人電腦的供應問題而發愁,而中國困難中最嚴峻的武漢卻已經正常開學。
  • 華為接連傳來3個好消息,多家運營商「綁票」華為
    華為5G的優勢而在全球領域內,能夠獨立承建5g網絡的企業並不多,其中就包括華為,中興,愛立信以及諾基亞爾,華為和中興屬於中國企業。在所有的企業之中,華為的5g技術是最為先進的,擁有3247項專利,並且在5g通訊技術上也是超越了高通等等很多廠商,更是唯一一家能夠提供5g終端服務的廠商。
  • 草食畜牧業成為農民增收支撐點
    做實新型農民培訓加快科技推廣步伐  草食畜牧業發展行動實施4年來,全省各地按照推廣新技術、培養新農民、服務新農村的要求,以畜牧技術推廣為重點,省級部門累計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31期,培訓規模養殖場管理人員、基層和養殖場技術人員、養殖大戶6.5萬人次。
  • 林西縣糖業龍頭企業兩年為農民增收2.3億元
    本報赤峰4月4日電 (記者 屈廣臣 盧瑞彬) 「我家3年來種了800畝甜菜,每畝多收1000元,累計共增收80萬元。農民種甜菜的積極性真是非常高啊!」這是林西縣氈鋪10村村主任給記者算的一筆帳。做為全區農牧業產業化的重點龍頭企業,林西冷山公司走出了一條「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之路。
  • 英國剛傳來好消息,臺積電就正式宣布,蘋果或成最大贏家
    英國傳來好消息眾所周知,華為在兩年的時間裡,被美國川普政府圍追堵截。但是華為是一家實力強大的公司,每年收入的15%都用於研發,因此在上一年的時候,華為「文體兩開花」,斬獲了全球91個訂單,國內的手機也大火。
  • 華南城打造3萬方九龍國際兒童城!國博城一、二期學校傳來好消息
    近日,綠地國博城一、二期學校均傳來好消息,華南城與九龍國際兒童城成功籤約,具體情況如何呢?九龍湖綠地國博城二期九年制學校明確引進南昌二中綠地國博城二期九年制學校位於九龍湖片區鷹潭街以北,城運以西,鬥門街以南,雅瑤路以東,總用地面積90畝,為中小學用地,學校班級規模小學36個班,初中21個班。
  • 平谷大華山鎮合力推進大桃銷售,助力農民增收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大華山鎮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優選8個中晚熟新品種,建立了20畝國桃示範基地,初步建立5個優質產品直銷示範點,現已有16戶果農加入國桃生產中,農戶嚴格按照國桃標準培育高質量精品大桃。中國農業大學還派駐四名研究生長期駐紮生產一線,進行全程追溯、綠色生產技術指導,確保國桃品質。合力推進大桃銷售 助力農民增收大華山鎮建立以鎮黨委政府、村黨支部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工作機構,明確人員職責,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引領作用,形成合力推進大桃銷售工作。
  • 中國半導體迎來好消息,國產晶片指日可待,未來可期!
    近日中國半導體傳來好消息,中國光刻膠供應商將那拿下ASML光刻機以作為研發之用。中國光刻膠供應商晶瑞近日公告,將通過新加坡代理商以千萬美金100%預付現金向韓廠SK手上購買了ASML的光刻機設備,這令我國半導體市場相當興奮,晶瑞股份也在當日上漲了19.99%,公司市值一天暴漲14億。晶瑞表示,光刻機主要的用途是研究而非生產製造。
  • 12月:農村有一個好消息!農民高興:嚴查四個問題,農民可舉報
    如今,已到了十二月,再過一段時間,2020年就要結束了,各項工作迎來收官的同時,十二月份,農村地區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另外還有四個問題現在也要嚴查,農民可舉報!【12月:農村有一個好消息】大家都知道,自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針實施後,我國一直致力於三農的發展,在此期間也出臺了一系列補貼措施。比如說;耕地地力保護補貼、農機購置補貼、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補助、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補助等等……。
  • 中國1天傳來2個好消息,不好意思又讓美國失望了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中國具備大國情懷與擔當,世衛組織對中國貢獻予以高度讚揚,稱中國抗疫經驗值得被複製。中國的航天事業晚於其他國家,但發展迅速,堪稱"奇蹟"。今年北鬥衛星組網成功引發全球關注,打破人們固有思維美國GPS的主導地位。
  • 中國解放軍傳來好消息,國防部明確表態目標已達成
    近日中國解放軍傳來了一條好消息,國防部也明確表態之前制定的目標已經達成,不得不說這個消息實在是太振奮人心了。據官方報導,中國陸軍已經基本實現機械化了,機械化顧名思義就是靠機械來代替人工。早在幾年前,就有消息表示我們要在2020年要全面實現機械化。沒想到當這一天真的到來了,而我們也因此感到興奮和自豪。要知道在沒有實現機械化前,我國都是由步兵坐著運兵車前往作戰區域。
  • 新農保繳費期即將來臨,同時來臨的還有三個好消息,農民要知道
    國慶小長假的來臨,預示著今年已經過去大半了,往年的這個時候正是新農保的繳費期,當然今年也不例外,每個地方的繳費期都是有差異的,但是這都不會影響人們繳費的「熱情」,新農保是一種針對農村人推出的保險,如果生病了那麼這個新農保就會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會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家庭負擔
  • 宕昌下付村:小小樹莓果拓寬農民增收路
    樹莓園的路邊擺滿了工人們剛剛採摘的一籃籃樹莓,散發著誘人的果香,讓人饞涎欲滴。&nbsp&nbsp&nbsp&nbsp南陽鎮依託豐富的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效益高、市場前景好、適宜當地種植的樹莓產業,拓寬了群眾增收新路子。
  • 江蘇崑山:智慧農業有甜頭 農民增收有奔頭
    江蘇崑山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完善智慧農業平臺,幫助農民增收、創收,農業成為越來越有奔頭的產業。為了助推河蟹產業轉型升級,崑山陸續投入10個億,對3萬畝大閘蟹養殖池塘實施了高標準改造。現在,養殖戶遠程就可以實時監測和控制溶氧、水溫、PH值等水環境數據。在崑山,大閘蟹養殖產業帶動了4到7萬人就業,年產值40億元以上。常建華現在也不用再為溫飽發愁,他的目標就是打響崑山大閘蟹的品牌。而年輕農民姚科偉的目標是推出自己的品牌瓜果。
  • 萬載恆暉富硒有機蘆筍種植幫助農民脫貧增收(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李曉陽報導:萬載恆暉富硒有機蘆筍種植示範基地幫助農民種植有機蘆筍脫貧增收。基地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運行管理模式,確保農民在已流轉的土地上能持續受益。  通過集中統一的技術培訓後,讓農民在基地務工並參與生產管理,成為基地生產工人,與公司建立起較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據了解,基地生產工人(農民)的人均最低月收入達2500-3000元。此外,該公司還承擔了產業扶貧和精準扶貧的重任,已先後幫助了115戶農民脫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