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新加坡中國陪讀媽媽:孩子16歲的兩難選擇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新加坡的中國陪讀媽媽之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孩子只要過了16歲,或考取O水準、N水準,媽媽就不能再以陪讀的名義留在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則表示並未針對申請人孩子年齡設下限制,每個申請都視情況而定。但無論如何,孩子一天天長大的陪讀媽媽們,在政策收緊的大背景下,無論是回國或爭取繼續留下,都面對重新調適的壓力。記者近日走訪多位中國陪讀媽媽,了解她們如何面對,又如何考慮孩子的未來。

  陳博今年15歲,就讀於崇文中學快捷源流班三年級,長得人高馬大看似獨立有主見,一舉一動卻依然流露出靦腆的孩子氣。在整整1小時半的採訪過程中,他大部分時間低頭不語,一邊喝著眼前的咖啡,一邊聽著媽媽張秀華(41歲)和記者之間的互動。

  在陳博羞怯的眼神中,流露的不只是青春期的尷尬,也隱藏著他對身份和自我認同的尷尬。如果不說,你或許完全察覺不到這名口操純正新加坡式英語的少年,其實來自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當年,張秀華在武漢出席了一場由中介公司舉辦的母子陪讀研討會後,認定新加坡的教育系統和社會結構優秀,適合培養家中唯一的孩子成才,與丈夫討論後便毅然決定帶著6歲的陳博,於2002年只身前來新加坡報讀小學,轉眼已經9年。在這裡的教育體系下,陳博一天天長大,思維和習慣也漸被周圍的環境同化。

  「你覺得你是哪裡人?」

  「我覺得較像新加坡人。」

  「朋友在哪裡?」

  「朋友都在這裡。」

  「那你以後想做什麼?」

  「我想讀完書後當兵(國民服役),然後在這裡找工作,成為一名廚師。」

  記者和陳博這簡短的一問一答,聽在張秀華耳中,卻像是天方夜譚。曾經,為了讓兒子夢想能成真,張秀華找過國會議員寫懇請信,也到移民與關卡局申請,還曾打電話給國防部和教育部詢問,希望能為兒子申請到永久居留權,讓他往後有資格履行國民服役,並成為真正的新加坡人。不過,申請卻未得到當局批准。

  面對選擇分水嶺

  明年,陳博就要準備參加O水準會考了。在加緊應考的同時,母子倆也將面對一個選擇的分水嶺。

  雖然移民與關卡局沒有明文規定,不過在中國陪讀媽媽之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孩子只要過了16歲,或是考取了O水準或N水準,陪讀媽媽的長期社交訪問籤證就不會再被更新。換言之,媽媽就不能再以陪讀的名義留在新加坡。

  面對這樣的處境,張秀華心裡已經有數。她說:「前幾年,我很想為兒子拿到PR(永久居民),但現在已看透了。陳博中四一畢業,我就帶他一起回中國,他這個年齡的孩子還沒有自制能力,我不放心也不可能把孩子一個人留在這裡。」

  坐在一旁默默聆聽的陳博這時鼓足勇氣說:「我不想回去。」

  張秀華馬上脫口而出:「不可能。」

  母子倆之間的矛盾,在留與不留的抉擇之間盡顯無遺。在陳博稚弱的心靈中,新加坡才是家,真正想為之付出的,也是新加坡。但是,張秀華的想法更為實際。

  母子倆達成協議

  過去九年來,母子倆靠著陳博父親在中國賣保險的工資和張秀華出外打零工賺來的錢度日,生活並不寬裕。為了節省開銷,支付日漸漲高的房租和陳博的補習費,母子倆每隔兩年半才捨得買機票,回武漢與家人團聚。

  她說:「陪讀媽媽的孩子有兩成是最頂尖的學生,其餘八成卻並不厲害。如果孩子是考上萊佛士書院,我就算砸鍋賣鐵也會拼命把孩子留在這裡。但是,現實就是孩子讀書並不好,就好像打仗一樣,要懂得能進能退,所以我打算撤退。」

  但愛子心切的張秀華也做出了一些讓步。母子倆之間已達成協議,一年後陳博若能考上本地任何一所初級學院,張秀華就會一個人回去,讓兒子留在新加坡。

  張秀華解釋說:「這幾年新加坡的生活壓力變得好大,不只學費漲了、交通費漲了、房租也漲了。2002年,一間組屋房間的房租是400元,如今已漲到800元,翻了一倍,而我老公的工資從2009年起就沒有上調過,但為了兒子能至少完成O水準學業,只能咬著牙渡過。可是,以後我們就可能沒能力供孩子上本地學校了。」

  以新加坡理工學院為例,今年入學就讀的國際學生全額學費為每年2萬1013元,超出了去年的1萬9400元和2009年的1萬6865元。在政府資助下,國際學生的理工學院學費也至少是6200元。今年入學就讀初級學院的國際學生,則需支付每月402元的全額學費。到了明年,非東協國際學生就需支付每月772元的全額學費。

  張秀華感慨地說:「母子倆在外面相依為命是很辛苦的,這幾年老公和家裡人都希望我們回去。雖然回去得重新開始,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既然九年前我們可以在舉目無親的新加坡生存下來,那就證明我們有能力回去。」

相關焦點

  • 新加坡留學|16周歲以上不能陪讀?媽媽如何陪在孩子身邊?
    新加坡政府規定,陪讀母親在孩子年滿16周歲之前可以申請陪讀。不過,一旦孩子年齡超過15周歲,陪讀媽媽申請陪讀準證時就會有一定被拒的風險。另外,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視父母對孩子教育的參與和溝通。因此規定持有陪讀籤證的家長第一年不允許工作。
  • 低齡留學|新加坡留學生陪讀媽媽政策詳細解讀
    考慮到新加坡的雙語教學和華人居多的人文環境,很多中國的媽媽都願意去當一名陪讀媽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但在新加坡當一名陪讀媽媽也有很多的要求,如果你選擇去新加坡當陪讀媽媽,那麼,你知道怎樣當好陪讀媽媽嗎?知道怎樣在新加坡生活嗎?
  • 新加坡陪讀媽媽求助:我留不下來,女兒不願意回國,該怎麼辦?
    她的女兒現就讀於新加坡巴西立中學快捷源流班三年級。幾年前,這位媽媽出席了一場由中介公司舉辦的陪讀研討會後,認定新加坡的教育系統和社會結構優秀,適合培養家中唯一的孩子成才。與丈夫討論後便毅然決定帶著8歲的女兒,於2012年只身前來新加坡報讀小學,轉眼已經8年。在這裡的教育體系下,女兒一天天長大,思維和習慣也逐漸被周圍的環境同化。
  • 陪讀媽媽,新加坡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截至2018年,中國已有超過60萬學生在外留學,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留學宜早不宜遲」這一理念,低齡留學生漲幅高達30%。為了照顧這些小留學生的衣食起居,監督他們的學業,不少中國媽媽放下工作前往海外陪孩子讀書、生活,最終催生出帶有中國特色的特殊人群——陪讀媽媽。
  • 2020年新加坡陪讀籤證政策解析
    現在,不論是在美國、加拿大,還是澳大利亞、新加坡,幾乎隨處可見中國留學生。截至2019年,中國已有超過71萬學生在外留學,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留學宜早不宜遲」這一理念,低齡留學生漲幅高達30%。為了照顧這些小留學生的衣食起居,監督他們的學業,不少中國媽媽放下工作前往海外陪孩子讀書、生活,最終催生出帶有中國特色的特殊人群——陪讀媽媽。
  • 新加坡留學|陪讀媽媽對新加坡教育的感想
    家長的分享新加坡教育重在激發孩子的學習信心和熱忱,課程設置更是幫助孩子發掘潛能。那麼在此目的下,新加坡的校園生活又是怎樣的呢?甜媽就小學階段,語言、課程設置、陪讀、分支升學制、課外活動這五個方面,一一跟各位分享下。
  • 思潮英文 | 新加坡留學陪讀政策
    然而擔心孩子太小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於是很多家長們選擇了留學陪讀。一起看看新加坡留學陪讀政策吧。  一、新加坡留學陪讀政策  1.新加坡留學陪讀政策  新加坡有一個特殊的政策,允許母親、祖母或外祖母到新加坡陪讀。這樣的政策讓學生在新加坡能夠真正的安心就讀,踏實的完成學業。在學生進入政府中小學後母親可以申請新加坡陪讀準證,在第二年可以在新加坡合法工作。
  • 陪讀媽媽對於孩子接受新加坡小學教育有著怎樣的感受?
    新加坡教育重在激發孩子的學習信心和熱忱,課程設置更是幫助孩子發掘潛能。那麼在此目的下,新加坡的校園生活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將就小學階段,語言、課程設置、陪讀、分支升學制、課外活動這五個方面,一一跟各位分享下。
  • 新加坡就業市場低迷 政府限制陪讀媽媽們找工作
    這個決定一出臺,一些正準備到新加坡陪讀兼打工賺錢的中國媽媽們立刻開始躊躇,甚至一些已在新加坡私立學校就讀的留學生的陪讀媽媽也開始給孩子辦理退學手續,準備回國。  按照新加坡人力部以往的規定,只要持有有效期超過4個月的長期社交探訪籤證,外國母親就可以以陪讀的身份向新加坡人力部申請工作許可證。只有領到工作許可證,陪讀媽媽在新加坡工作才屬於合法行為。
  • 美英新加坡的3個真實故事:揭秘「海外陪讀媽媽」這個神秘的群體
    09年離婚了,奔四的年齡帶著懵懂的孩子,近乎窒息的我,很需要新鮮空氣。 那年看到一個「母攜子赴新加坡工作學習」的廣告,說新加坡學費低廉,教育質量優秀,娃長大能拿永居,媽媽陪讀可以工作賺錢。我非常動心,於是花了6萬中介費,帶著親戚借來的幾萬元和孩子一起到了新加坡。 到了以後,意外接二連三。
  • 2021年新加坡陪讀政策解析 怎樣申請新加坡留學家長陪讀
    未成年的學生去新加坡讀書,是必須要有人進行監護的,而且對年齡卡得很嚴。接下來就由出國留學網帶來2021年新加坡陪讀政策解析怎樣申請新加坡留學家長陪讀?  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新加坡讀書期間,可以有成年人進行照顧和監護,也方便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學生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保證學習的效率。  陪讀的家長,在第一年只能夠照顧學生的生活,同時也會受到政府的考察,合格的家長在第二年,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開始工作,能夠賺取陪讀期間的開銷。
  • 新加坡陪讀準證申請注意事項大盤點
    新加坡獨有的陪讀政策對於國內很多低齡留學家庭總是更有吸引力的,今天立思辰留學小編就帶你來詳細了解一下新加坡這一陪讀政策,希望對大家留學申請有所幫助。  1.陪讀準證和學生證  新加坡是亞洲教育重鎮,實行雙語教學。國內很多家長選擇把小孩送到新加坡留學,新加坡為了保證小孩在這邊能安心讀書,出臺了一項較為人性化的政策——陪讀準證。
  • 赴美陪讀家庭生變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中國僑網3月1日電 題:赴美陪讀四年丈夫卻與別人生子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近日,一則「女子『假離婚』出國給兒子陪讀,回國後發現丈夫已與別人生子」的新聞火爆了社交網絡,海外「陪讀媽媽」群體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 新加坡父母陪讀政策
    學生通過AEIS考入新加坡府中、小學(16歲以下),為了確保國際生擁有正常的學習、生活及安全問題,給予國際生母親陪讀的政策!學生的母親,奶奶或者是外婆中任意一人都可陪讀! 陪讀母親在新加坡陪讀滿一年後可以申請工作,用陪讀證申請工作準證,呆滿兩年還可以申請永久居民(PR)。
  • 孩子出國留學,哪些國家家長可以陪讀?
    英國按照英國法律規定,孩子在12歲以下,父母雙方中的一個人就可以申請陪讀籤證,只要是在12歲生日之前,都可以拿到6個月或者是12個月的陪讀籤證,可以直接在英國延籤12個月。超過12歲,家長只能申請訪問籤證來看望孩子,每次停留期不得超過6個月。
  • 陪讀媽媽:孩子在新加坡讀了2年國際學校後,我想帶她回國了!
    新加坡國際學校的教育水平一直是世界領先,亞洲翹楚。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學生與家長們的青睞~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學生拼盡全力,只為考進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不過,考進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以後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 為何海外學生熱衷於選擇新加坡中小學留學?
    其中免籤中國15天,美國90天,法國90天,德國90天,加拿大和英國等持新加坡護照直接免籤~ 低齡留學越來越受到中國家長的青睞。 新加坡,憑藉完善的教育體制,優越的國家環境,成為越來越多家長選擇子女留學的主要亞洲國家。
  • 澳洲6歲留學掀陪讀熱 家長「出走」醉翁之意不在酒?
    其中,澳大利亞政府擬決定從2016年7月1號起,正式接受來自中國的小學生留學籤證申請的政策,讓中國眾多有低齡留學需求的家庭眼前一亮。陪讀家長可以打工或者工作嗎?陪讀家長可以在移民方面獲得怎樣的優勢?從幾大熱門諮詢問題看來,家長陪讀的目標也不僅僅限於陪伴孩子那麼簡單。陪讀家長準備如何「曲線救國」,還要從了解各國政策開始。
  • 另闢蹊徑的選擇——去新加坡讀初中
    在付出巨大精力和努力後,確實有一批中國學生被這些名校錄取,其中不少人選擇先到新加坡、美國讀高中,提早適應環境。首席記者張娜新加坡每年有10%的高中生進入哈佛、牛津等世界頂級名校杭州江先生,去年在新加坡開出一家ALLSTARS國際教育公司,專門提供新加坡低齡留學諮詢和申請服務,同時為去新加坡讀書的孩子提供生活和學業上的保障。
  • 和孩子一起求學打拼成趨勢 陪讀媽媽開啟新生活
    13歲的廣州仔吳比考上英國著名的貴族學校伊頓公學,並將於九月作為該校首位中國籍學生入讀的新聞,在留學早已蔚然成風的廣州仍非常轟動。這位全城矚目的「平民王子」背後,一位不辭千裡遠赴異鄉陪讀的母親也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吳比的媽媽曾於兩年前陪兒子到倫敦就讀私立小學,並將於今年八月再赴倫敦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