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陪讀媽媽求助:我留不下來,女兒不願意回國,該怎麼辦?

2020-09-13 海羊視界

疫情之下,世界徹底變了,新加坡也一樣,特別是留學一族,返校問題怎麼辦?

考試問題怎麼辦?

陪讀媽媽籤證怎麼辦?

還有什麼陪讀媽媽面臨生計問題...

雖然從大環境、大政策看,這些問題官方都發布了相關政策和解釋,但實際上真正落地的時候,對於涉及人員本身來說,實在是太難了!

因為你畢竟只是一個外國人...


(圖:來源自網絡)


最近,有位陪讀媽媽求助...

她的女兒現就讀於新加坡巴西立中學快捷源流班三年級。

幾年前,這位媽媽出席了一場由中介公司舉辦的陪讀研討會後,認定新加坡的教育系統和社會結構優秀,適合培養家中唯一的孩子成才。

與丈夫討論後便毅然決定帶著8歲的女兒,於2012年只身前來新加坡報讀小學,轉眼已經8年。

在這裡的教育體系下,女兒一天天長大,思維和習慣也逐漸被周圍的環境同化。

到了明年,小美就要參加O水準會考了。

...

問題來了!


(圖:來源自網絡)


在中國陪讀媽媽之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

孩子只要過了16歲,或是考取了O水準或N水準,陪讀媽媽的長期社交訪問籤證就不會再被更新。

換言之,媽媽就不能再以陪讀的名義留在新加坡。

雖然官方沒有明確的規定,但如此的潛規則就是實錘,當以種種理由拒絕你的籤證,你能怎麼辦?

幾年前,媽媽想著給女兒申請到PR(永久居留),但當現在看來幾乎沒有大的希望。

她就想把女兒帶回國,媽媽認為16歲的孩子實際還沒有自制能力,不放心也不可能把孩子一個人留在這裡。

但是...

女兒卻說,自己已經喜歡了這裡,我的朋友都在這裡生活!


(圖:來源自網絡)


16歲恰恰是最叛逆的年齡...

有時候真的是無奈的拗不過...

女兒始終認為新加坡才是家,真正想做的,也是留在新加坡。

過去八年來,母女倆靠著父親在中國的工資和媽媽出外打零工,賺取一點微薄的酬勞來勉強度日,生活並不寬裕。

媽媽自述,為了節省開銷,支付日漸高漲的房租和女兒的學費和補習費,母女倆每隔一年半才捨得買廉價機票,回國與家人團聚。如果孩子是考上了南洋女中,就算砸鍋賣鐵也會拚命把孩子留在這裡。但是,現實就是孩子讀書並不好,所以萌生了回去的想法。

目前,母女倆達成一個小合約,一年後女兒若能考上新加坡任何一所初級學院,媽媽就會一個人回去,讓女兒獨自留在新加坡。

媽媽說,這幾年新加坡的生活壓力變得好大,不只學費漲了、交通費漲了、房租也漲了。而我和老公的收入卻沒有增加。為了女兒能至少完成O水準學業,只能咬著牙渡過。

可是,以後我們就可能沒能力供孩子上新加坡的學校了。

因為後期依然要面臨高昂的大學學費...


(圖:來源自網絡)


媽媽說,當年與她一起來新加坡陪讀的母親中,三分之一已回國、三分之一則嫁給新加坡男性成為永久居民,另外三分之一則像自己,仍然以陪讀身份留在新加坡。

看到身邊有些陪讀媽媽怨天尤人,哭哭啼啼地不肯回國,或是那些選擇把孩子留下,回國後天天以淚洗面的媽媽,她覺得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來這裡陪讀是媽媽們自己的選擇,不可以埋怨誰,所以也只能堅強面對。

不過,另一位陪讀媽媽曾說,因為新加坡缺少華文幼教老師,所以如果陪讀媽媽能夠通過學習拿到政府承認的相關幼教文憑。就等於有了申請永久居民的資格。等工作一兩年以後就能跟孩子一起申請永久居民了。

...

但對於已年齡到中年的陪讀媽媽們,這樣的建議或許真的太南了...

海外陪讀真的不是那麼輕鬆,外面的世界不是都那麼美好,我們可以為了追求做出努力和犧牲,但終究還是要量力而行,來新加坡接受的終其根源也只是教育,在新加坡只能接受三四流的教育真的比國內二三流的教育好嗎?

...

在新加坡,每年有多少陪讀媽媽為了養家出賣肉體,這樣的犧牲真的對孩子好嗎?

這樣氛圍下培養出的孩子真的能成為人中龍鳳嗎?

真的就能出類拔萃嗎?

現在從海外留學回到國內找不到工作的學子也不在少數?

中國不一樣了!

世界不一樣了!

教育同樣不一樣了!

圈子固然重要,環境固然重要!但自身呢?

就好像一個月只有三千元收入的人,他知道圈子的重要性,擠破頭要擠入億萬富翁的圈子,擠得進去嗎?

別忘了,圈子是利益組成的...

花一樣的錢,是在國內享受中高等教育,還是在新加坡住在貧民窟,享受中低等教育...是一個深刻的課題,需要在踏出國門那一刻深思熟慮...

可憐天下父母心...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正。

相關焦點

  • 陪讀媽媽:孩子在新加坡讀了2年國際學校後,我想帶她回國了!
    新加坡國際學校的教育水平一直是世界領先,亞洲翹楚。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中國學生與家長們的青睞~每年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學生拼盡全力,只為考進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不過,考進新加坡的國際學校以後真的就萬事大吉了嗎?
  • 低齡留學|新加坡留學生陪讀媽媽政策詳細解讀
    考慮到新加坡的雙語教學和華人居多的人文環境,很多中國的媽媽都願意去當一名陪讀媽媽,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 但在新加坡當一名陪讀媽媽也有很多的要求,如果你選擇去新加坡當陪讀媽媽,那麼,你知道怎樣當好陪讀媽媽嗎?知道怎樣在新加坡生活嗎?
  • 走訪新加坡中國陪讀媽媽:孩子16歲的兩難選擇
    中新網11月15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在新加坡的中國陪讀媽媽之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孩子只要過了16歲,或考取O水準、N水準,媽媽就不能再以陪讀的名義留在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則表示並未針對申請人孩子年齡設下限制,每個申請都視情況而定。
  • 美英新加坡的3個真實故事:揭秘「海外陪讀媽媽」這個神秘的群體
    當年錯失留學機會,積攢了多年「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情懷,又厭倦了國內的骯髒、危險、吵鬧的媽媽,心裡滋滋地長草。 於是,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陪讀媽媽群體,就是龐大而神秘的:「海外陪讀媽媽」。
  • 女兒考上離家較遠的高中,不願意住校,我該怎麼辦?
    而我給你的只能是參考建議,如下。辦法一:在女兒學校附近租房,就近上學可以為孩子爭取很多學習和休息的時間。就近租房,這是很多高中生家長常用的辦法,也算是無奈之舉。就如題主的女兒,嬌生慣養不願意住校,就只能繼續當花瓶在家裡供養著。
  • 赴美陪讀家庭生變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中國僑網3月1日電 題:赴美陪讀四年丈夫卻與別人生子 海外「陪讀媽媽」們過得還好嗎?  近日,一則「女子『假離婚』出國給兒子陪讀,回國後發現丈夫已與別人生子」的新聞火爆了社交網絡,海外「陪讀媽媽」群體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
  • 一位華人媽媽的求助:我的孩子不愛回中國了,怎麼辦?
    一位華人媽媽在網上發了一封求助信《我的ABC孩子不愛回中國了》:這位華人媽媽的女兒每年都會回中國一到兩次,照理說,應該已經非常適應國內的生活了
  • 陪讀媽媽,新加坡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這一特殊群體還被拍成電視劇在眾多熱門國家中,新加坡一向被認為是中小學生理想的留學目的地,因為相比美國、加拿大沒有專門的陪讀籤證,新加坡可以給陪讀媽媽合法的長期居留身份根據新加坡移民局規定,來新加坡留學的小孩(持學生準證),其媽媽、外婆或奶奶中的一人可以申請陪讀準證,在新加坡合法、長期居留。▲陪讀準證需要每年更新一次,一般在孩子中學畢業前可以申請到,孩子上高中後,只有少數媽媽可以申請到因為擁有了合法居留身份,新加坡的陪讀媽媽群體不斷壯大。放下中國的工作、生活來新加坡,也變成了媽媽們人生的轉捩點。
  • 「媽,我在國外找了份不錯的工作」孩子不回國了,媽媽怎麼辦?
    但前一段時間,他打電話跟我和他爸商量:「在英國找了一份工作,感覺還可以,不想回國了,想在英國發展。」接了他的電話,我和老伴心裡一直不舒服:按理來說,他只要能找到好工作,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可以,但我們只有這一個孩子,他要不回來,我們這一年到頭都見不到這孩子,想起來你心裡真是......寡落落的。
  • 2020年新加坡陪讀籤證政策解析
    現在,不論是在美國、加拿大,還是澳大利亞、新加坡,幾乎隨處可見中國留學生。截至2019年,中國已有超過71萬學生在外留學,越來越多的家長認同「留學宜早不宜遲」這一理念,低齡留學生漲幅高達30%。為了照顧這些小留學生的衣食起居,監督他們的學業,不少中國媽媽放下工作前往海外陪孩子讀書、生活,最終催生出帶有中國特色的特殊人群——陪讀媽媽。
  • 新加坡就業市場低迷 政府限制陪讀媽媽們找工作
    這個決定一出臺,一些正準備到新加坡陪讀兼打工賺錢的中國媽媽們立刻開始躊躇,甚至一些已在新加坡私立學校就讀的留學生的陪讀媽媽也開始給孩子辦理退學手續,準備回國。  按照新加坡人力部以往的規定,只要持有有效期超過4個月的長期社交探訪籤證,外國母親就可以以陪讀的身份向新加坡人力部申請工作許可證。只有領到工作許可證,陪讀媽媽在新加坡工作才屬於合法行為。
  • 2021年新加坡陪讀政策解析 怎樣申請新加坡留學家長陪讀
    未成年的學生去新加坡讀書,是必須要有人進行監護的,而且對年齡卡得很嚴。接下來就由出國留學網帶來2021年新加坡陪讀政策解析怎樣申請新加坡留學家長陪讀?  這樣可以保證學生在新加坡讀書期間,可以有成年人進行照顧和監護,也方便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掌握,學生可以沒有後顧之憂的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保證學習的效率。  陪讀的家長,在第一年只能夠照顧學生的生活,同時也會受到政府的考察,合格的家長在第二年,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合適的工作崗位開始工作,能夠賺取陪讀期間的開銷。
  • 思潮英文 | 新加坡留學陪讀政策
    2.新加坡留學陪讀規定  新加坡是目前允許母親陪讀的國家。學生(6—16歲)自幼能同時接授到英式教育和中華文化傳統教育。母子陪讀項目對申請學生的年齡有明確限制。新加坡政府規定陪讀母親在學生年滿16周歲就必須回國,學生在進入政府中小學後,母親的陪讀準證在有效期內便可以自由往返中國—香港—新加坡或去第三國後無須籤證即可重返新加坡。
  • 疫情下的陪讀媽媽圖鑑
    這幾年裡,小文經歷了所有陪讀媽媽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初對新身份的新鮮懵懂,到隨後的不適應,再到慢慢打開社交圈,生活過得平靜而忙碌,可是心底裡那份淡淡的孤獨卻始終徘徊。去年的夏天,小文認識了同為陪讀媽媽的好朋友,要知道在海外遇到國人並不稀奇,但是遇到三觀一致,特別投契的人,真的很難得。 小文的陪讀媽媽生活裡從此有了一些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笑容。
  • 新加坡留學|陪讀媽媽對新加坡教育的感想
    家長的分享新加坡教育重在激發孩子的學習信心和熱忱,課程設置更是幫助孩子發掘潛能。那麼在此目的下,新加坡的校園生活又是怎樣的呢?甜媽就小學階段,語言、課程設置、陪讀、分支升學制、課外活動這五個方面,一一跟各位分享下。
  • 陪讀媽媽的去或留(一)
    從這點上講只能說深圳Ryan媽媽格局小了。畢竟我也不過是小女子一枚。第四階段:開始分化,各得其所新移民忙完安家,安定下來之後,忙完了孩子之後,開始各自定位。閒來無事的話,能做的事情主要的基本就是幾大類吧:繼續讀書,寫寫東西;再生個把孩子;養狗養貓;投資房子,買賣出租,留學服務,賣房子經紀,賣保險經紀,直銷。
  • 媽媽的苦惱: 斷了女兒的生活費,女兒還是不聽話,該怎麼辦?
    一個沒有意識到女兒已經長大成人的媽媽抱怨: 大三的女兒不聽話,斷了生活費還是不聽話,該怎麼辦?起因是媽媽讓女兒拿雙筷子,女兒非但沒拿,還給媽媽擺臉色!媽媽受不了,斷了每月的生活費。從此,女兒在家就不買菜做飯買家用日用品,也不跟媽媽說話。要我說,這位媽媽是你錯了,應該給你女兒道歉!
  • 一個朋友的糾結:女兒將去加拿大留學定居,要不要賣房去陪讀呢?
    一個朋友的糾結:女兒將去加拿大留學,要不要賣房跟去陪讀呢?因美國疫情嚴重,國際形勢又不穩定,他兒子春節前回國後至今待在國內沒能去美國,只能在家上網課,留學的意義打對摺也不止。2新加坡留學的那個朋友的兒子,剛剛接到學校的通知:可以返回新加坡恢復上學了,於是開開心心坐飛機回學校了。
  • 東營:「陪讀媽媽」甘苦無奈 蝸居閣樓「辛苦並快樂」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誰願意蝸居在閣樓裡?」王娟一邊說,一邊搓手。  2013年夏天,王娟兒子考進東營市實驗中學。因為學校不提供住宿,在和丈夫商量後,王娟選擇了「陪讀」。「給他做飯,洗洗衣服,一切為了他學習。」  重視教育,視孩子為未來寄託,是「陪讀媽媽」群體內心的聲音。
  • 東營:「陪讀媽媽」引爭議 蝸居閣樓「辛苦並快樂」
    「如果不是因為孩子,誰願意蝸居在閣樓裡?」王娟一邊說,一邊搓手。2013年夏天,王娟兒子考進東營市實驗中學。因為學校不提供住宿,在和丈夫商量後,王娟選擇了「陪讀」。「給他做飯,洗洗衣服,一切為了他學習。」重視教育,視孩子為未來寄託,是「陪讀媽媽」群體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