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灣媽媽已改版為北美陪讀家長。心情故事欄目,百分百原創文章,接地氣,獨特視角,理性分析。關注本公眾號,一起參與精彩的旅美生活。歡迎投稿。亦可進入公眾號,在精華導讀部分可查看過往熱門原創文章。
2015年12月
興衝衝地,我們辭了職;一場場地,送別酒宴殺將過來。然後,我們上了徵程。我們帶著簡單的行李,匆匆地就上路了。
美國,我來了!自由,我來了!
我們用旅行的心態迎來了一場異地安家的艱辛;我們僅藉由網上的片言隻語信息就衝入了這個陌生的國度;我們以為即將來臨的是一場完美的異國生活,不料迎接我們的,實際上是一場從未有過的糾結。
「To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哲學問題才是貫穿人生的終極問題。
第一階段:對美國充滿幻想。
大家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都做過這些事情。
我們來美國報到啦!
進了海關,我們興衝衝地拍照留影發朋友圈。十分小心地回答海關和移民處的各種小問題。辦理移民時留下的小陰影讓我們對移民官的臉色敬畏有加。
然後我們開始迅速地發現並展示美國的各種好:
A曬風景:東部西部的都要曬藍天;東部南部的曬街景;西部的接著曬大海,然後是各種花花草草
B曬物價:油價,costco的營養品,超市的水果蔬菜
C曬人少
D曬老師曬學校,曬美式教育給孩子自由
E曬溫暖人間,曬美國人熱心助人
第二階段:幻想破滅
第一階段的旅遊和走馬觀花結束啦,我們開始生活了…..
考駕照,買房子買車子,買家具,打理房子,打理花園,各種雜項費用,各種保險報稅;
財迷油鹽醬醋茶本身就足以扼殺正常人對生活的熱情,每餐飯準備到清理約為兩小時;
何況我們還要面對overwhelming的信息搜集和全新的人際關係,這個大約每天要花去兩小時;
作為secondlanguage,要求語言的學習是永無止境的,這個每天至少也是兩小時;
孩子的接送活動,怎麼也要兩小時;
和親人朋友的聯繫,這會正熱絡,每天也要最少兩小時;
剩下的就是自己睡覺的吃飯的時間了…..還想讀會書,還想做個瑜伽,泡個SPA?#¥%¥……
一年365天,人還不能生病,機器還不能出故障;
若是不小心高速上面吃了罰單,停車場出了個擦擦碰碰,那恭喜你,又多了一種生活體驗了!
這時候我們開始抱怨生活,也開始發現美國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美!
首先,美國的人很雜,各種人都有,來之前,我們以為所有的美國人很誠信,這種想法有點太單純。
有一次,有朋友開車去森林湖一個店裡換機油,出於習慣,站在旁邊看著,店主笑笑說,你一看就是個中國人!為啥呢?只有中國人才這麼不信任別人!朋友一聽,臉都紅了,覺得自己不小心還是帶著中國人的陋習來了高大上的美國,遂到一旁喝茶靜候,回頭爽快地取了車,付了小費。開回家,晚上就發現車燈不亮了。回頭找華人師傅一檢查,說是線路被人搞亂了,車尾箱的工具箱也沒了……
還是車,有朋友的BMW的X5和另一朋友的車在停車場撞了個尾巴,塑料的那部分凹進去了,4S店報價說要1000美金全換了,想想才剛買,不如等等……在大華門口,有幾個墨西哥人走來搭訕,說他們就是寶馬公司的,可以幫你修好和新的一模一樣只要500刀。這一聽還不錯,好吧。和旅行社晃了一圈回來看看,咦,不行呀,上面塗了一圈白花花的什麼東西,沒見的好呀。勞模說,你回家過一會就好了。這時候朋友知道上當了,勞模幾個人牛高馬大地圍了過來,說馬上付錢,還得給小費!這樣就又被敲詐了!
總有身體不適需要看醫生的時候。沒來的時候,總聽說美國的醫療先進,很多朋友千方百計地找美國的醫生。一個臺灣鄰居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反映了美國的醫生有多不靠譜。她的兒子六年前讀高中的時候腹腔有點疝氣,附近的一家大醫院幫他開到刀檢查,結果找不到問題所在,傷口開了一個星期也不縫合,因為需要醫生隨時來檢查@@#¥¥%!!!血都會流光了耶!恐怖,有沒有!自從那以後,她家孩子的身體一落千丈,本來也在爬藤,後來爬不動了……
第一年租住尓灣公司的公寓,這個公司的管理部門搞丟了租賃的合同,也不給租戶租賃合同副本。
銀行,學校搞丟資料的事情就更常見了。辦事效率比中國低多了。
還有,經過觀察,人行道上衝紅燈的也不只是亞洲人!
然後,在尓灣這個號稱全美第五安全的城市,也有入戶搶劫,去年最厲害的一單,是把女主人綁在椅子上,然後洗劫一空。尓灣的排名連續幾年全美前五屬實,這樣一推測其他地方的安全不是更令人擔心?!
超市裡所謂漂亮又廉價的食品: 大多數都是轉基因的,真的是放在冰箱裡幾個月都不會壞的;食品裡的瘦肉精是不禁止的;點心裡常用的氫化油也是大行其道,炸薯條基本用的都是氫化油,這樣千萬煮都不會焦。
美國溫暖的人際關係的本質:熱心助人的多數是做各種直銷產品或者是教會的。直銷在美國是合法的。近年來美國的新移民漸漸增加,失去了集體的華裔基本會漸漸靠近教會,教會需要你將10%的收入用於奉獻,是稅前還是稅後沒有研究過。華裔比任何一個族裔都需要集體的支持,自古以來的生存環境決定了華裔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華裔重文輕武,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分工必須要社會化,許多因素都決定了華裔是一個群居的族裔,獨立生存的能力不強。
所謂自由的學校,其實規矩很多。老師對課堂講小話這種行為簡直是零容忍,直接就把講小話的孩子視為品行不好,不尊重老師,予以嚴格的處分。遠遠沒有我們的老師對孩子寬容!這個和美國的警察差不多,如果你敢打美國的警察一巴掌,美國警察直接拿槍打死你!根本不可能讓你拍了錄像,然後發到網上去胡說八道!來了美國的中國人都特別的老實,不敢造次,造次成本太高了!
這裡是加州,所以我們對種族歧視的感覺不明顯。美國很多地區有明顯的種族歧視傾向,非常不幸的是,華裔比黑人還不受人尊重。記得幾年前我們曾經去考察過波士頓的學區房,當時有一個open house,帶我們去的一個經紀朋友,原來家裡也是深圳華為公司的,所以當然也是華人。我們進入這個open house,印象很深很深……沒進房子之前,房子裡歡聲笑語的,我們三人一進去,立刻雅雀無聲,一堆白人迅速散開,仿佛我們三人帶著異味入侵了……還有,曾隨先生去威斯康辛州花旗參協會籤協議,當時帶著一個本地的翻譯,去走訪過附近一個純白人的小鎮,走進鎮子裡吃了一個漢堡,直接就是要用眼光殺死我們的節奏。各位親,不要被網上那些聖母式的文章迷糊了,自己走走就知道了……
這時候我們深深地懷念中國的好,尤其是深圳來的媽媽們,簡直是用懷念初戀的規格來懷念深圳的一切!
這時候,我們瘋狂地讚美一切深圳的東西,深圳的自由,免費火葬,免費公園,65歲以上老人免費搭乘公交…….還有深圳也有藍天,藍的像寶石一樣的……
這時候我們開始問自己:美國真的那麼好麼?
古人有句話「物離鄉貴,人離鄉賤」。沒有了中國這個平臺,我們是誰?
第三階段,有了排斥的心態,心生悔意,十分糾結
1 孩子的學業不如想像的順利。
如我在前兩篇文章裡有更詳細的解說。美國的教育體制有嚴格的規定,並不是我們想像的滿大街都是破格錄用,你的數學學得再好,學校不認可你的學分,你都得重來,ESL的課程根本就不滿足高中的英文學習,所以即使你花費了時間,仍然達不到標準。
2 美國的生活成本高。
中國養一個房子,不需要什麼費用,真的是退休了也能支持的開支。醫療養老的費用也很低,參加了養老保險的住院只需要負擔10%。
美國加州的費用:地稅:40年以內的房子1.6%的地稅,100萬美金的房子,固定是16000的地稅,管理費平均每個月是200美金左右,房屋保險,每年700左右,6萬左右的車子,車子險每年1500左右,水費60刀每個月,電費70刀左右,天然氣最便宜20刀左右,電話一條線40刀左右,網絡一個月50刀左右。醫療費最便宜的也要500刀左右每個月,這樣下來一年總計開支固定的最少也需要25000左右;
房子保養很花錢,幾千幾千美刀花起來就像中國花幾千人民幣的感覺,handyman裝兩個水龍頭定幾塊板子收200美金;plumber上門一次通通水管,幾分鐘的工作,收137美金,還算便宜的。
還有外出就餐,食品藥品,汽油,孩子的教育,旅遊,來往機票這些開支,機動的也需要兩三萬美金左右;還有自己的個人開支,如果參加大學教育,學一些琴棋書畫,服裝,休閒等等也算一萬美金。
3 找不到合適自己的群體。
美國的華裔群體總的分為臺灣香港和大陸居民。其中大陸居民又大致分為讀書來的老移民,早期親屬移民政治庇護移民等各種,新來的新移民。群體的定義是以價值觀來決定的。不同的經歷基本決定了價值觀念不同。
早期移民因為經歷過苦難磨練,終於在今天實現了美國夢,對美國是充滿了感激的。
有些老移民80年代來了之後再沒回去過,覺得中國和非洲差不多,這個觀點和很多沒去過中國的老美接近;還有一些認為帶錢來美國的中國人基本都是貪官和不法分子。
新來的移民絕大部分受惠於中國近三十年的發展,生活經歷比較順利,所以對中國的看法相對正面,除了不滿意中國教育的國過度學習和環境的過度開發,其餘的認為是發展中出現的必然問題。但是新移民畢竟人少,而且大部分都是兩棲動物,身在曹營心在漢,沒有留下來打江山的決心,甚至留下來養老的決心都沒有。
美國是不是有他好的地方呢!當然有。
美國民主自治,美國法律健全,美國有人權。
美國政府權力很小,領導很謙卑。美國的權力是關在籠子裡的,
但是,話說這些高大上的東西,對我們生活影響幾何呢?在大部分的日常生活裡對我們有影響的還就是財迷油鹽醬醋茶。對我們影響最大的就是樓市和股市,讀書和就業。從這點上講只能說深圳Ryan媽媽格局小了。畢竟我也不過是小女子一枚。
第四階段:開始分化,各得其所
新移民忙完安家,安定下來之後,忙完了孩子之後,開始各自定位。閒來無事的話,能做的事情主要的基本就是幾大類吧:繼續讀書,寫寫東西;再生個把孩子;養狗養貓;投資房子,買賣出租,留學服務,賣房子經紀,賣保險經紀,直銷。
當然新移民不需要靠這些謀生,也算有個業餘愛好折騰兼多一個渠道深入了解美國吧。
第五個階段:或走或留。陪讀結束之後該去哪兒,誰也說不準。
回國?
中國畢竟人多,回去一趟有點晃的昏,人山人海滴說。我們在科技園南區,深圳的南矽谷,2005年搬進去的時候,地下停車庫都是空的,去年回去的時候,路邊都停滿了;中國社會充滿逼仄和浮躁的氣氛,當然這也是進步的動力。人和社會都一樣,在剛剛進階的階段,特別的張揚和自我感覺良好,別人卻感覺你渾身帶著刺。美國,和一些發達地區,即便是05年的香港,都是讓人感覺很輕鬆的。
陪讀幾年下來,中國的情況也變化了,和老朋友在一起,我們還能有共同的話題麼?剛來的時候最介意的就是他們的眼光,三年下來,他們在重要性的概念上也等同於我們的高中同學,小學同學了,再也不需要向他們匯報來證明自己的幸福了。當你不再需要他們來證明的時候,也就證明了你們之間的距離已經很大了……
夢子(楊友君/深圳RYAN媽媽),旅美財經工作者
關注本公眾號,一起參與精彩的旅美生活。歡迎投稿。亦可進入公眾號,在精華導讀部分可查看過往熱門原創文章。
回復1中國孩子是否應該來美國讀高中(一)
回復2中國孩子是否應該來美國讀高中(二
回復3陪讀媽媽的去或留(一)
回復4陪讀媽媽的去或留(二)
回復5陪讀媽媽的去或留(三)
回復6為什麼來美國,為什麼來加州?(一)
回復7為什麼來美國,為什麼來加州?(二)
回復8深圳Ryan媽媽移美記
回復9深圳ryan的高中生活(加州公立高中生活實錄)
回復10美國本地夏令營自助攻略
回復11移民美國生活全面剖析(一)移民美國都是哪些人回復12從投資和自住的不同角度來觀察:美國南加州橙縣最全19所10分質優高中信息匯總(一)回復13從投資和自住的不同角度來觀察:美國南加州橙縣最全19所10分質優高中信息匯總(二)進入公眾號,可查詢更多過往精彩原創文章,最真實的移民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