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1 20: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合肥師範學院
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它又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辦學過程呢?
今天,
檔案君帶您走進合肥師範學院。
關於合肥師範學院的建立,早在1956年有關部門就開始編制規劃了。在合肥市檔案館,就館藏著一份1956年8月18日編制的《合肥師範學院基本建設計劃任務書》。
這份《計劃任務書》從「學校性質、專業設置及最大發展規模」、「事業發展計劃」、「建築地址」、「總體布置簡單說明」、「基本人口計算」、「基本建設任務與投資計劃」、「分期建設與分年建築項目」、「自然環境」、「設計應遵循的原則」等九個方面對合肥師範學院進行了設計和規劃。
↓封面
↑目錄
○《合肥師範學院基本建設計劃任務書》封面和目錄
「合肥師範學院各課均按四年專業設制,最大發展規模為7200人。」關於學校近期最大發展規模的規劃,不但有總的目標,而且以圖表的形式詳細規劃了各系的具體發展規模。在專業發展計劃方面,則規劃「根據我省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計劃在1957年秋季先將安徽師範學院三個系邀來我院授課,並在可能條件下爭取更多個系來院授課,至1958年各系正式招生。至1965年到達最大規模7200人。」
這份《計劃任務書》中涉及最多的是學校的具體建設方面。
○《合肥師範學院基本建設計劃任務書》內文
在基本建設任務與投資計劃上,「估計全部投資約需2330萬元(不包括人民防空工程)」。在此前提下,《計劃任務書》中又制訂了分期建設與分年建設項目,這其中包括近期工程,「1957年主要集中力量建築數理化教學樓,1958年主要建築校行政辦公樓,1959年主要建築生物、地理教學樓,1960年主要建築操場和圖書館,1961年及1962年主要是繼續完成生活用房的建築。」而遠期工程則是根據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而提高,比如,將學生宿舍由每室原居8人改住3~4人,因此需要建設一部分生活用房。
在這樣詳細的設計和規劃下,可以說,合肥師範學院是「有備而來」。
1958年,中共安徽省委開始對安徽高等教育進行改革,決定將設在蕪湖的安徽師範學院按文、理兩科分別建院,其中的中文、外語、歷史、地理等部分系科調遷到合肥,建立合肥師範學院。1958~1959年合肥師範學院建院之初,就開設了政教、中文、歷史、外語、地理、教育等6個系。
在教學方面,合肥師範學院從建立之初就密切聯繫實際,積極貫徹師範學院必須「面向中學"的原則,學院各系除與本院附中建立經常的聯繫外,還與其他學校建立聯繫。
○《關於合肥師範學院與我市部分中學發生聯繫的通知》
從合肥市檔案館館藏的合肥市教育局1960年4月15日下發的《關於合肥師範學院與我市部分中學發生聯繫的通知》中我們看到,合肥師範學院與合肥一中、 二中、三中、四中、六中、七中、八中、十三中及合肥師專等近10所中等學校建立經常性的聯繫。
《通知》中還附文《合肥師範學院1959—1960學年度第二學期聯繫本市中學計劃》,市教育局要求各學校,「根據這個計劃的規定,將這項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保證該院研究任務的完成。」而最為重要的是,通過這一經常性聯繫活動,能夠「密切我院與中學的關係,使師生了解並熟悉中學情況,學習把教育理論運用於中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實際中去的初步能力,互相交流教學經驗,共同研究中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1960年的合肥師範學院函授生證(圖片來源:安徽圖片網)
原標題:《檔案觀止│「有備而來」的合肥師範學院》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