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天津市馬全友食品批發部被罰

2020-12-18 中國質量新聞網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7月24日,天津市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天津市馬全友食品批發部(馬全友)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的行政處罰決定。

處罰決定書(津市場監管北稽罰〔2018〕4-3號)顯示,2018年9月25日,天津市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天津市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研究院出具的檢驗報告(GCJD-2037-2018),報告顯示2018年8月20日在從天津市馬全友食品批發部抽檢的「白瓜籽花生(南瓜子)」(生產日期2018年3月15日),經抽樣檢驗,檢驗結論為:過氧化值項目不符合GB19300-2014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執法人員於2018年9月25日向當事人送達了該檢驗報告和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通知書(GC1812001831070),當事人在復檢期內未提出復檢。

經查,當事人於2018年8月初從一個自稱是天津市聚香順堅果食品製造有限公司業務員手中,購進的上述「白瓜籽花生(南瓜子)」(生產日期2018年3月15日),共計進貨50Kg,進貨價格是17.5元/Kg,共計貨款875元,現已全部銷售,沒有剩餘,銷售價格18元/Kg,共計貨值金額900元,獲利25元。在本案調查過程中,當事人無法提供其進貨時的相關票據,也無法提供商品包裝上標稱的生產企業「天津市聚香順堅果食品製造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複印件、食品經營許可證複印件、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等相關材料,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也無法證明其進貨來源。

天津市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罰款人民幣50000元,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5元。

 

件名稱

市場主體(當事人)名稱

營業執照註冊號

組織機構代碼

法定代表人名稱

處罰決定書文號

主要違法事實

處罰種類

處罰依據

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機關名稱

作出處罰決定日期

備註

Case

ENTNAME

REGNO

ZZJGDM

FDDBRMC

PenDecNo

IllegActType

PenType

penbasis

JudAuth

PenDecIssDate

remarks

天津市馬全友食品批發部(馬全友)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天津市馬全友食品批發部(馬全友)

92120105MA061JNX6N

馬全友

津市場監管北稽罰〔20184-3

2018925日,我局接到天津市食品安全檢驗技術研究院出具的檢驗報告(GCJD-2037-2018,報告顯示2018820日在從天津市馬全友食品批發部抽檢的「白瓜籽花生(南瓜子)」(生產日期2018315日),經抽樣檢驗,檢驗結論為:過氧化值項目不符合GB19300-2014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我局執法人員於2018925日向當事人送達了該檢驗報告和國家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結果通知書(GC1812001831070,當事人在復檢期內未提出復檢。

經查,當事人於20188月初從一個自稱是天津市聚香順堅果食品製造有限公司業務員手中,購進的上述「白瓜籽花生(南瓜子)」(生產日期2018315日),共計進貨50Kg,進貨價格是17.5/Kg,共計貨款875元,現已全部銷售,沒有剩餘,銷售價格18/Kg,共計貨值金額900元,獲利25元。在本案調查過程中,當事人無法提供其進貨時的相關票據,也無法提供商品包裝上標稱的生產企業「天津市聚香順堅果食品製造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複印件、食品經營許可證複印件、食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或者其他合格證明等相關材料,未履行進貨查驗義務,也無法證明其進貨來源。

1.罰款人民幣50000元,2.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5元。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的規定

請在接到本處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按照《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繳款通知書)》上載明的繳款渠道和方式,將罰沒款繳到天津市財政局指定的非稅收入代收網點銀行。逾期不繳納罰沒款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五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每日按罰款數額的3%加處罰款,並將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天津市河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20181114

相關焦點

  • 天津市鴻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野烏梅」案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月21日,天津市東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天津市鴻樂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野烏梅」案。2019年11月19日該公司向天津市津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該批次產品檢驗結果書面提出異議,後經國家輕工業食品質量監督檢測天津站檢驗,二氧化硫殘留量仍然不符合標準要求,檢驗結論不合格。該公司對檢驗結果無異議。經調查,該批次不合格產品為該公司生產,造成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採購的原料「烏梅」中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造成的。
  • 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武漢佛卡夏食品有限公司被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武漢市東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2020第14期),涉及武漢佛卡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的「天使慕斯(蛋糕)」。(一)抽檢基本情況2020年9月25日,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武漢食品化妝品檢驗所對武漢佛卡夏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天使慕斯(蛋糕)(規格:650g/盒、生產日期:2020-09-23)」進行了監督抽檢,經檢驗上述產品中「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項目不符合GB7099-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 麵包》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上海四福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上海市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2018年6月22日消息,上海四福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滬監管奉處字(2018)第262018000180號案件名稱關於上海四福食品有限公司涉嫌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 貴陽意口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被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的通告(第十九期),涉及貴陽意口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的廣式炸油條。2020年8月19日,貴州省食品檢驗檢測院對貴陽意口福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的「廣式炸油條」(加工日期:2020年8月19日)進行了抽樣送檢,抽樣數量為1kg。經貴州省食品檢驗檢測院檢驗,上述廣式炸油條「鋁的殘留量(幹樣品,以A1計)」不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經營不達標食品,山東百食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罰5萬元
    20日,淄博市張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一張行政處罰決定書,因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山東百食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罰5萬元。經淄博市張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該單位生產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的相關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一)項的規定,淄博市張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沒收該單位違法所得1064.83元並處罰款5萬元。
  • 青海公布11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餐飲具)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8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11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餐飲具)。   4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4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還有,祁連縣八寶鎮香麥源饃饃店生產銷售的油餅(生產日期為2020-10-28)檢出鋁的殘留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   含鋁食品添加劑(比如明礬)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劑,按標準使用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 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餐飲具)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 徐遠官) 12月18日,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通告稱,該局在近期組織開展的2020年青海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中,檢出11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餐飲具)。一、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情況(一)西寧市城中區袁記串串香火鍋店的勺子(日期為2020-10-16),經青海省食品檢驗檢測院檢驗,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不符合GB 14934-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消毒餐(飲)具》規定,陰離子合成洗滌劑(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鈉計)檢出值為0.011mg/100cm2
  • 同仁堂「過期蜂蜜事件」追蹤:「委託商」曾因生產不符合標準食品被罰
    公告稱,子公司北京同仁堂蜂業有限公司在委託生產商鹽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過程中現場監管不到位,存在對清理出的蜂蜜未明確標識問題。經營範圍除蜂產品生產,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外,還包括清潔用品、化妝品批發等。封面新聞記者了解到,捲入「過期蜂蜜事件」的金蜂食品公司,曾因生產不符合標準的食品而被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處罰。
  • 銅官區綠森林自助餐廳涉嫌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被行政處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銅陵市政府信息公開網獲悉,銅陵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案件公開表(2018年第5期)》,銅官區綠森林自助餐廳涉嫌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散裝水果酒。銅陵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的(銅)食藥監食餐行罰[2018]1號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銅官區綠森林自助餐廳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散裝水果酒。
  • 採購不合格食品原料 大洋水產品被罰
    信網12月7日訊 近日,信網(0532-80889431)獲悉,因採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青島大洋水產品有限公司(簡稱「大洋水產品」)被罰。依據食品安全法相關規定,2018年11月21日,大洋水產品被城陽區食藥監作出了罰款15000元、沒收違法所得4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
  • ...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滿口香(脆皮花生)案的行政處罰信息公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月8日,天津市武清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開關於天津富寶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滿口香(脆皮花生)案的行政處罰信息。處罰依據行政處罰的履行方式和期限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機關名稱作出處罰決定日期備註天津富寶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滿口香
  • 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經營食品 青島市北區國順康銘食品被罰5萬元
    原標題: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經營食品 國順康銘食品被罰5萬信網8月15日訊 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對食品生產經營實行許可制度,從事食品生產、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應當依法取得許可。近日,信網(0532-80889431)獲悉,因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從事食品經營活動,市北區國順康銘食品經營部(簡稱「國順康銘食品」)被食藥監局沒收違法所得及涉案食品,同時被罰款人民幣5萬元整。公開資料顯示,國順康銘食品成立於2019年3月4日,登記住所為青島市市北區威海路203號509室,經營範圍包括依據《食品經營許可證》開展經營活動;批發蔬菜、水果、一類醫療器械。
  • 生產經營標籤不符合標準 林味軒食品公司被處罰
    信網9月16日訊 近日,信網(0532-80889431)獲悉,青島林味軒食品有限公司因生產經營標籤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醬滷肉,被城陽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處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項明確規定:生產經營無標籤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或者標籤、說明書不符合本法規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劑。
  • 青海省市場監督管理局:9批次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情況(一)青海惠客家連鎖超市有限公司經銷的花生米,購進日期為2020-08-14,經青島海潤農大檢測有限公司檢驗,黃麴黴毒素B1不符合GB 2761-2017 《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的規定,黃麴黴毒素B1檢出值為41.6μg/kg,標準規定≤20μg/kg。
  •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山東岱嶽製鹽廠被罰85006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信用中國(山東)了解到,4月30日,山東岱嶽製鹽有限公司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食品的行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處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處罰內容:1、沒收違法所得6元;2、處罰款捌萬伍仟元整,罰沒款合計捌萬伍仟零陸元。
  •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蘇州市香點園食品有限公司被處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發布的《關於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1期)、《關於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期)、《關於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5期),涉及蘇州市部分企業。14日,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公布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
  • 最高法院:如何判定「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經營?
    最高法院:如何判定「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而經營?黃璞琳2018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 青海公布這11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餐飲具)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22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在近期組織開展的2020年青海省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中檢出的11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餐飲具)。   3批次樣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不合格樣品中,有3批次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 天津市津南區孫成文蔬菜經營部(孫成文)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天津市津南區孫成文蔬菜經營部(孫成文)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韭菜案附件 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penbasisJudAuthPenDecIssDateremarks天津市津南區孫成文蔬菜經營部(孫成文)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韭菜案天津市津南區孫成文蔬菜經營部92120112MA06KJTH7K孫成文津市監津南鹹處
  • 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退一賠十!
    原告曾某在被告青島某商貿公司開設的天貓旗艦店購買了1593元加拿大進口的北極甜蝦,收到貨後發現被告青島某商貿公司篡改生產日期,其銷售的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雙方協商未果後,曾某提起訴訟。被告青島某商貿公司則認為:原告曾某不是消費者,原告購買54斤數量巨大並非用於消費,原告購買時就明知實際生產日期,並且被告是按原告要求進行的標註,並不會影響食品安全且不會對原告造成誤導,對原告的主張不應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