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萬字,UI 與互動設計師成長與入門的 37 個問題答案,都在這裡了(下)

2021-02-15 最美應用

很多設計師在入門與成長過程中都有不少問題,在之前的知乎 Live 「UI和互動設計師的成長與入門」中,我集中回答了一些問題。志願者夥伴們幫我將這些問題整理成了文字版,我很樂意分享給更多的人,一方面能夠幫到大家,另一方面也是後續課程的課前材料,先解決一些常見的問題,大家就不用花時間再問這些問題了。

這些問題有一些對於已經有工作經驗的設計師來說,可能看起來很淺顯,然而對於正在努力弄清楚方向的初級設計師而言,卻非常重要。多年前,當我在學校裡帶學生時,對於這種迷茫有特別深的體會,大家都想使勁,卻不知往哪裡使勁,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始,怎麼做。

正式這樣的考慮,我和知乎官方合作,藉助知乎 Live 來做了一系列課程。最近的一期,是幫助大家解決,在設計師和產品經理職業方向選擇上的迷茫,當然也會順便聊聊相關的一系列職位,如何應聘、如何準備等等。這個 Live 的名字叫「你也想成為設計師和產品經理?」(直接在知乎 Live 裡的「職業」這個分類裡就可以找到)

我希望大家都能來參加這個 Live,直播開始前,只是象徵性的收費 2.34 元(直播結束後知乎就恢復原價了)。設立這個門檻,是希望過濾真正有興趣的人。希望認真的給這個 LIve 打個廣告。

--

//非重點推薦:再過一個月,還有一個系列專門的課程,「設計師入門與提高」,主要是針對已經在自學的初級設計師,提供一些幫助。這樣的收費如果以知乎 Live 來衡量比較高,但是以其他平臺上的很多課程來衡量收費又比較低,是我和知乎團隊一起做的探索。如果剛好在這個階段可以聽聽,不感興趣就略過:

這些問答大多是在國慶假期的時候抽空回答的。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你會有這麼多時間來回答問題?寫在這段文字的時候,已是晚上12點,我在知乎裡的大多數回答,都是在這樣的時候,或者中午吃工作餐的時候,外出等待的時候寫下,或許這就叫「海綿時間」,用在創造正向價值上面,是好事。

以下是問答(因為是志願者夥伴直接根據語音整理的,比較口語化,見諒)

因為微信文章有字數限制,所以把 37 個回答分成兩部分了。前半部分可以在最美應用 nice-app 後臺輸入關鍵詞「37」查看。

21.  想成為優秀的UXDesigner/Researcher,有沒有必要去讀國外相關專業(如:人機互動,人因工程)

這個問題的回答還和前面類似,就是首先要看你自己未來的期望,未來發展的路徑是什麼?你是想在學術圈發展還是希望在企業界發展?如果在學術圈發展的話,我覺得讀博士沒什麼問題,其實可以這麼一路讀下來,如果在企業裡面發展的話,那我還是建議,你一定要找一個時間到企業裡面深入去了解,做一做實際的工作,實際的這些產品和實際的用戶去接觸,然後反過來再去做相關的研究和學習。

如果說你整體做的研究都是比較不太貼近用戶的。舉個例子,同樣做人機工程做的是航空航天,比方說我做的戰鬥機裡的人機工程的一些設計,這個時候其實沒關係,因為在學校裡面可以參與很多相關的項目,你可以一直在這些方向去做。但是如果你做的時候是一些,未來可能會貼近於實際消費者和實際市場去建立聯繫的,那其實企業裡面的是離用戶更近的。如果你一直在象牙塔裡面只是在學術圈裡面這個圈裡面去走的話,其實你們增長的知識或者說你技能的發展是有限的。所以我覺得你要先把這些弄清楚,然後再去決定要不要未來去讀博士,包括說在下一步繼續讀博士的話讀哪些大學的博士也很重要。這裡面有個技巧,我的建議:只要是在這些領域裡面的博士,儘量去找一些離實際的熱門的行業,熱門的公司的地點比較近的地方,比方說在國內就是北京就是一個合適的地方,然後如果在美國的話離矽谷越近的地方越好,這個時候才能更多的和一些相對走在前面的一些領域和一些實踐深度結合起來,這幾方面你可以綜合起來判斷一下。

22.  我入門UI了,但是對提高能力有點吃力,打算讀心理學研究生,如何利用讀研時間全面提高自己呢?

這個問題的回答,我也非常的簡單粗暴。就是你在讀研的時候一定要去側重實踐,比如說能利用讀研這段時間,如果導師允許,條件也具備的話找一些實習。然後還是一樣要和一些更好的人,一起成長,然後找一些好的公司好的產品裡面去深入的學習,然後去提高。不要指望你在學校裡面學到的東西就能立刻能夠用得上,或者說能夠對你將來起到決定性的幫助。

真正能激勵你起到幫助的還是在於你自己能力的實際的錘鍊。而這種實際的錘鍊一定要在戰場裡,要在高強度的壓力之下,而不在於說別人教了你什麼,你在書本上看的什麼。現在,越來越多的整個行業裡面的你所需要的知識技能,整個的這些能力,書本上還沒來得及寫呢。更多的時候都是在一線的時候迅速反應過來的,讓你在高強度的壓力下快速的這種成長,快速的這種行動當中就不斷去具備了。

所以我覺得,你可能下一步在讀研期間,最重要的就要關注於自己能力的打磨。千萬不要寄希望於說我上個課我最後拿個學位就能如何。其實等你畢業以後你會發現,你仍然是在一個起跑線上面還沒有什麼進展呢。所以真正重要的是,趕快把自己的能力去打磨起來。

23.  如今市場似乎很推薦T型人才,UI設計師在這個崗位中如何發揮交互或者產品思維,如何把握好「專長深入,領域拓寬」這個度?

你前面提到了T型人才,那我覺得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讓自己的那個T的那一豎,一定要先去長出來。UI設計,先要把自己的視覺的能力做得很強,這是一個根本,這也是你的本分,先把這一點去做好,這可能就意味著你要做大量的練習,以及你在每一次產品的過程中的精益求精,先把這個做好。這個時候,你才有了跟別人去交流,跟別人去溝通的基礎。你對於團隊才有了價值,你才有了話語權。

然後在這個之上再下一步是去提升你產品的思維跟交互的思維。怎麼把握好這個度呢,像我剛剛前面說的,先要有一個長處,先使勁地長下去。這個我覺得沒有一個一年,甚至一年半到兩年,你可能都很難打磨得出來。先把這塊打磨到,讓別人都覺得你的,哇,視覺設計,的確是我交給你,我放心。

然後這個時候在過程當中去想,因為你會發現做視覺設計的時候,你想把視覺設計真的做得很好,能夠匹配整個產品的戰略,產品的框架,匹配用戶群,那不能只靠說我把它做得漂亮。那同樣我在這個界面設計出來之後,我們裡面的信息的優先級是怎麼把握的,哪些圖標應該怎麼去做,然後這個通過顏色從各方面怎麼去引導用戶,怎麼樣給用戶傳遞品牌的感覺。

這上面都是一整套的和交互和產品的思維相關的。所以我覺得,你首先在具備這些思維的時候,前提就是把視覺設計把握好,並且想著怎麼把視覺設計在這些交互的框架和產品的整個大的系統裡面去做好,想得多了,然後一點一點的每次都想想從交互的層面上應該怎麼理解,從視覺的層面怎麼理解,不要只孤立在視覺的一個點上。但是從技能上面一定要豎起來,使勁打那一個點,然後從思維上面想著,各種點結合起來,怎麼把這個視覺做好,通過這個方式結合起來,我覺得最終能夠實現一個T型的發展。

24.   UIUE等職位的發展瓶頸,工作十年二十年後何去何從?

網際網路未來的發展趨勢一定是泛化的,也就是說網際網路會和各行各業深度的結合起來。

那這樣最終,不僅是對於UIUE,對於產品經理,對很多包括運營等等,類似相關網際網路的職位最終都會要和具體的這些領域,具體的這些業務去深度的結合。所以未來的發展其實是要分開來看的,很難說純的UIUE會怎麼樣。還是要看在這個行業,在這個業務領域,這些人的未來這種路徑會怎樣,它的發展是什麼樣?比如說傳統的,即使大家都是做程式設計師,大家都是寫代碼,那你在今天高速增長的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和傳統的做IT的比方說以前做什麼ERP系統等等,你會發現大家的發展,現在的情況速度道路,職業生涯的變遷完全是不一樣的。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說看這個職業本身,而是看未來的各個領域的發展,我覺得選好領域也非常重要。然後說到工作十年二十年後何去何從,我覺得今天我們說這樣的判斷還是為時太早,你整個這個行業到現在真正高速成長的也不過十年而已。但我們可以看大趨勢,像我剛才講的這些未來跟各個領域深度去結合是一個大的趨勢。那其實再往下十年二十年越來越多的不太會有一個純網際網路行業的存在,而更多的時候是在各行各業的網際網路泛化。那這個時候,我覺得每一個人,每一個從業者,UIUE也好,運營也好等等,那你就會跟這些公司的發展,產品的發展,跟領域的發展等等綁定一下,看看那些裡面的大的趨勢怎麼樣。

說到發展的瓶頸,我覺得基本上一個人工作兩三年三五年甚至十年每個點都會有瓶頸,這就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說,就像我們看十年前做塞班系統編程的那些程式設計師現在在幹嘛,現在不可能在做塞班編程,這個領域都沒了。但是大家可以轉到各種各樣的,比方說安卓系統的開發,ios的開發等等。其實UIUE也是如此。那我覺得從現在來看,還挺難找到一個行業和網際網路相比,雖然說現在整個網際網路的增速在下降,但是,比較一下其他的行業,你發現沒有哪個行業的速度更快了,對吧?所以我覺得更多的時候還是要先落實在自己做的,如果自己對這個行業感興趣,先要入門進去,先把自己眼前的一兩年三五年的事情先抓住,先要把自己的水平提升,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25.  工設大一新生,以後想走互動設計方向,在大學前階段有什麼建議?

作為一個大學新生,我覺得你能夠來參加這樣的live來問這些問題,特別值得鼓勵,而且我也覺得這樣非常好。因為你現在就有這樣的意識,已經開始想去做一些了解了。

如果你未來想走互動設計,泛網際網路設計,或者是泛用戶體驗相關的一些職位,我覺得在大學整個這個階段,除了按部就班的做好學習,然後各種的吸收之外。我最想強調的一點就是動手,動手再動手。一定要動手,其實我覺得,因為我有一些好朋友甚至在上高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做一些相關的學習,不管是做互動設計也好,還是說做具體的寫代碼也好等等,你會發現其實沒有什麼差別,跟你上什麼專業都沒有關係。

人家讀高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去做這樣的事情了。所以我覺得你們現在上大一,就是不要只是局限在自己平時手頭課程裡去按部就班的學習。一定要找一些能夠讓自己開始動手的具體的事情,比如說分析一些軟體是怎麼做的?然後具體的不管是畫些圖標,畫些界面或者是畫些線框圖等等。總之讓自己動起手來,給自己找事情,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就特別希望你們能從現在就開始把握住這個機會。

另外一點,我覺得像我前面特別鼓勵你一下這一點。這樣我也建議你可以,多向你周圍的同學去傳播一下,告訴他們,讓他們現在就開始動手去了解各種的內容,了解到這些交互應該學什麼,視覺應該學什麼等等。從大一就開始,大家一起做一些針對性的訓練,做一些練習。

要額外的做,這和我們以前上高中不一樣了,不要等著老師布置完作業,然後你交作業等等,我覺得這都是通常的發展路徑。如今沒有什麼特殊的路徑。特殊的途徑就是一定要超前,跟上不上什麼課程都沒有關係。

你想想人家上高中一開始做這些,會有誰來教呢?都是自學,或者說找各種途徑去學習。就跟你今天來聽這個live一樣,比如你找一些途徑這就很好。所以我也建議你把周圍的同學都能影響到,帶他一起去成長,一起發展。這個其實對未來來說也會非常的好。

26.  不同的招聘面試渠道如拉勾 boss直聘校招內推的特點和機會,各類不同規模公司的UI UX職位有對專業和學位的硬性要求嗎?

這個不好一概而論,我了解到的一些大規模的校招肯定會有一定的限制:學位或者學校相對比較好,機會相對肯定就更多更容易進得去。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的作品集和簡歷比較不錯,在這段時間如果也可以輸出一些非常好的作品,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這是能突破這個限制的。比如我知道的一些朋友,他們有人甚至都沒上過大學,或者是一些咱們都沒聽過的大專,但他們同樣獲得了非常好的機會。因為他們的作品集足夠讓人眼前一亮,當然也不是他們做得有多好,但肯定也是同類人裡很不錯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如果你的專業和學位沒有太大競爭力,就要儘量在作品集上面多下功夫,比別人更高一步。

27.  UI UX找實習工作是否要等到畢業求職季機會多一些,2月份或3月份好找嗎?

任何時候都可以找實習,每個公司對於實習生需求的時間都是不確定的,跟你什麼時候畢業等等關係不大,所以時間上沒有問題,幾月份都可以。主要是找之前的準備。你的作品集,自己必備的技能,各方面都要鍛鍊完畢。不能說到公司再去掌握相應的東西。以我現在看到的東西都太有限了,哪怕是一兩個點你做的特別好都可以,但大多數人都是做的很皮毛。所以我建議在之前,你要先把自己的一兩項技能打的更紮實。然後再去找會比較容易。

28.  作品集中對一些產品的二次設計線框圖什麼的怎麼體現在作品集上呢?手繪的線框圖需要拍照放進去?還是製作文檔?作品集應該是什麼形式比較好?

我建議你看一下我在這個live裡面分享了收藏這些作品集的網站,你可以看一下別人的作品集都是怎麼做的。作品集是一個文檔,手繪的線框圖這些都是裡面的一部分,你可以把他拍照作為流程的一步放上去,然後第二步是什麼第三步等等。作品集的形式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而定,一般來說比如你做的可能是一個PPT,信息密度可能會大一些。怎麼做還是先參照一下現成的作品集,我之後系統分享裡會講做作品集的一些要點。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請大家在轉載時註明出處。

29.  網際網路會發展成為今天的建築土木行業麼...大家都投入到互動設計的浪潮中,作為資深從業者,您覺得這個行業會不會在繁榮之後開始穩定,清理出後來的從業者?

答案是不會,網際網路在未來會和更多的行業深度結合起來,未來純的網際網路是不存在的,網際網路更像基礎設施,我將這個過程成為網際網路的泛化。

無論在這期間有什麼樣的波動,大趨勢一定是網際網路泛化。而在這個過程中,會持續產生大量的變革,年輕人身處變革當中,才會有更大的機會。前段時間有朋友告訴我,他時常想從所在的行業轉向網際網路,他最大的困惑,就是在所在的領域想做事情太慢太難,因為行業已經非常成熟,基本上周圍比他大二十歲的人什麼樣,他未來也會什麼樣。變革意味著機遇。

網際網路也並不是只有美好,周期的波動必然存在,競爭持續激烈,泛化的過程本來也會是緩慢的。現在從事網際網路相關職業(未來的職業同樣也是泛化的,很多職業都會和網際網路相關),挑戰會比以前大。很多人說網際網路的泡沫,其實泡沫本身是正常的,真正有挑戰的是激烈的競爭,包括人和人之間的。網際網路的增速的確不如之前幾年快,這是因為以前實在太快。然而即使這樣,和其他大多數行業相比,仍然是比較快的。這也是為什麼我現在仍然建議年輕人進入網際網路行業。

30.  要進入UI/UX設計行業,剛畢業是去設計諮詢公司學習還是去傳統的網際網路公司學習呢?

二者各有利有弊,對於學生,我覺得更深入一些是看團隊裡的人,設計師的氛圍什麼樣,還有團隊階段性的發展目標是什麼樣的。這個都會有差別,這可能會決定你這段時間的選擇你的學習等等。類似設計諮詢公司他的好處能夠快速讓你接觸大量的項目,而且可能是跨領域的,這是它的好處。他的問題可能就是在產品這個問題裡面不見得會特別深入,接觸東西不會太多。所以都是有各種利弊的,我覺得你不用把這兩類公司這麼對立起來,畢業之後去這兩種公司的人都有很多,之後都有做得很好的很差的。更多的要去感覺在實際的公司裡面你能面對什麼樣的人,你能做什麼樣的事。這是比較重要的。

31.  請問不同公司的互動設計,共通點多麼?是否需要先鎖定目標公司,按照目標公司的崗位要求學習技能?

這些公司的業務領域行業領域都是有很大關聯的,你要考慮具體的策略。你可以先鎖定目標公司的行業領域,按公司要求特點來學習,這也是個好的選擇。假如你想去的可能是一家金融領域相關的公司,除了交互之外,你可以學習相關的領域知識,然後你把這個領域相關的產品都研究一遍,這個時候你找工作或者是實習,你的作品集和你的知識儲備都是和這個行業所相關的,並且你能夠看到一些問題提出好的設計,這些都是加分項。所以如果你對未來有了目標,對這個行業有了明顯的偏好的話,你可以用這個策略。

32.  您前面回答一個問題說的是從視覺設計入行交互沒問題,請問直接學習交互是不是入行更加困難一些?如果是的話難在哪裡?

不是。視覺入行和交互入行都是從不同的技能開始入手,沒有所謂容易或者困難,只是所學東西不同而已,可能需要根據自己的選擇根據自己的興趣,自己的首要任務功夫和時間花在哪裡,主要是這些地方。

33.  自己做互動設計方面的練習,比如分析手機的一個app,要做到什麼程度呢?

試著把這個app的信息架構勾勒出來,把他的流程和線框圖等都做出來,這是第一步。第二步,你針對它的細節找出一些問題,第三步針對問題作出改進,第四作出改進你推測可能的結果會是什麼,然後在裡面有哪些可以總結出來的經驗。第五如果全面的讓你重新再設計的時候,你會怎麼考慮,這個上面要從用戶的層面從業務需求各個方面的層面做一些優化。當然你可能時間精力或者技能有限,那我建議你可以抓一些細節:比如某些界面你是否可以做出優化,並要講得出來的道理。這樣把一個產品一個產品慢慢過。

34.  在一家小企業做UI 1年了,每天都要撕逼,和不懂產品與設計的老闆撕,和不懂設計的產品撕,現在十分厭倦了撕逼的生活,我該如何調節心態呢?

這個裡面有兩種可能,第一可能你對UI和產品的理解不夠深入,首先你要想辦法提升自己對與產品和設計的認知程度,因為比如說你做了一年的設計,你的很多地方本身可能還是有很多短板的,同樣大家都在撕,是老闆對還是產品對這個不好說,很多時候你不能拿自己做參照系,有些時候的確有自己的原因。解決這個第一個方面一定要提升自己,不管是在公司裡面,還是對齊在外部行業把自己提升。另外一種可能是這個公司真的存在問題,老闆和產品不太懂,這個時候還是回到第一點,趕快提升自己的能力,趕快跳出來,不要在這個地方繼續待下去。所以,我沒有告訴你很多調節自己心態的建議,我只是告訴你要提升自己才能夠以自己的能力說服他們或者你跳出了這個圈子。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也請大家在轉載時註明出處。

35.  想問問老師,作為資深的從業者,從最初進入行業,到之後的上升路線有哪些?那種最常見?

上升的路線大家都不一樣,總體來說從一般的設計師到相對資深的設計師到首席設計師或者管理路線設計總監,包括從管理小團隊到一個大團隊,從設計一個小的模塊到設計一個產品的框架。在更大的公司裡設計一個平臺或者關聯的產品線等,這些都是不同的方向,總體來說你看到的一個趨勢,你越往上走,你的影響面是越大的,就像各行各業一樣。另外很多行業都只是入手再往後會有更多種的可能,比如知乎裡我的好朋友 寺主人,她一直在做一個女神進化論,她很多年以前是諾基亞和微軟的設計師。你會發現她現在所做的工作並不是互動設計師的工作,但一定是讓她的能力和影響力不斷跳躍式的成長。這已經超越了你在做什麼的範疇而是你該怎麼樣做好一件事你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大的原則或者趨勢。

36.  現在是產品經理,想轉行做互動設計師,由於做的大廠項目保密性比較高,想問下老師,作品集應該怎麼準備呢?

看你項目是否公開對外,如果已經在線上了,你可以哪怕用現在產品的截圖,旁邊付一些你的思考等等。這是沒問題的。但如果在研發過程中你一定不能拿出來的,這時候你可以自己做一兩個項目,可以圍繞著你熟悉的領域,把這個產品從頭到尾來做一下,作品集裡最重要的是讓人感知到你的各種技能,你的分析問題的能力,把它們體現在作品集裡。從宏觀到流程到細節,一一列出來來反映自己的能力

37.  這個行業燃燒青春的速度這麼驚人,請問國內頂級的互動設計師平均年薪有多少?

有不同的檔次,以我周圍一般了解到的,頂級不妨說十年以上吧,基本上有五六十萬,有些公司七八十萬。再上一檔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等,這是大概的情況。至於燃燒青春的速度這麼驚人,這個怎麼理解,我覺得每個人的青春都是在燃燒,不管你做什麼。各種職業不都是這樣嗎?反而我認識的很多頂級設計師大家都挺青春的,都工作十幾年了,但都非常有活力很健康收入層次也都很高。總體來說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行業。//但是,不要認為薪水高就要跑過來從事這個行業,其實每個行業做到頂級薪水都不會低,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不是適合這個方向,是不是能夠不斷成長往頂級的方向走,甚至最簡單的,你得真的喜歡做這份工作,有熱情,才能夠長期堅持。如果只是衝著收益,未必能夠堅持到這個層次上。

因為微信文章有字數限制,所以把 37 個回答分成兩部分了。前半部分可以在最美應用 nice-app 後臺輸入關鍵詞「37」查看。

更多的問答以後會整理出來,請關注我的知乎專欄來獲得更新通知:「可能性 | 產品與大設計」

這個專欄主要會寫和網際網路的產品設計、用戶體驗、運營等相關的文章。

我認為未來網際網路的設計應該是「大設計」,產品可能以各種形態存在(App、微信小程序、各種平臺上的公眾號、直播號、甚至就是一系列文章等等),而設計同樣需要包含更廣泛的內涵,從產品的定義,到界面和體驗設計,到內容設計和傳播,對流量的把控等等,這些和當下的很多職業/角色都有交叉,未來好的設計師、產品經理、運營等,都是在做「大設計」。所以我會在這個知乎專欄裡,更新和這個方向相關的文章。

相關焦點

  • 工作五年以上的ui設計師都在幹什麼
    轉型有沒有上限,當時有很多人告訴我的答案是轉型做產品經理,身邊的很多同學都選擇了去做產品經理,而我還是懵懵懂懂的選擇了做一名ui設計師。現在我已經從業超過了五年,畢業至今一直在做設計,工資也從一開始的五六千升到了如今的五萬。設計已經為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想要一直做下去,通過設計我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這讓我幸福。
  • UI設計師如何轉型為互動設計師?
    最近的留言裡,有很多是關於轉型的,有希望從UI設計師轉型為互動設計師,也有想從UI設計師轉型為產品經理的,還有就是從交互轉到產品的。剛好最近公司有機會讓我從交互轉到產品,問我考不考慮。所以就這個轉型的問題,今天和大家聊一聊。
  • 天津ui培訓,高薪ui設計師都要學什麼內容?
    天津UI設計培訓排行 就目前網上的UI設計薪資情況和職位需求,我們不難看出ui設計師之間薪資水平也是有很明顯的差別,經驗不限,學歷不限為什麼還會造成這種情況出現呢
  • ui設計師月薪大概多少,ui設計師工資有多少?
  • 上海UI互動設計培訓班淺談ui設計就業前景好嗎
    UI設計師作為網際網路行業的火熱職業,是什麼原因讓UI設計師就業前景如此好呢?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的想知道,ui設計工資一般多少,好不好就業,非凡教育UI互動設計培訓老師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 UI設計哪個學校好?零基礎學UI設計教程分享
    沒有任何基礎到底適不適合學習ui設計,多久可以學會,如果零基礎想學習ui設計哪裡好呢?其實ui設計入門簡單,很多職場轉行和畢業的新手小白系統的學習幾個月都能學會,所以大家想學習ui設計其實不要太過於擔心。
  • UI設計需要學什麼軟體?
    有很多想從事ui設計行業的朋友都很迷茫不知道該怎麼開始,又如何去選工具讓自己更快的提升能力。在選擇的時候大家都小心謹慎就怕選錯了,不僅浪費精力還浪費時間,學習也是需要成本的,但是學習的軟體又太多了就難免走彎路了!今天對這些問題都做了一次總結!
  • 阿里取消UI/UE設計師?面對到來的全鏈路設計師,你該怎麼辦?
    當前的網際網路設計師一定要有危機感。知乎上有個問題:聽聞阿里巴巴將取消對 ui/交互崗位的招聘 取代以「全鏈路」設計,擁抱新零售。查資料並看不出與「服務設計」有什麼區別,求小哥哥小姐姐們解答與「服務設計」區別?我也回答一下。
  • 和大家分享下在的大鵬教育學習ui設計的經歷
    大鵬教育成長活動,讓學員看見更好的自己其實,我做設計師真是一個意外。大鵬教育,學我想學,找到生活的熱情其實,世界上沒有真正的速成。任何學習都是要自己下苦工。在大鵬教育老師的指導下想要在UI設計走的更高,那互動設計,用戶體驗設計和設計心理學相關的領域是需要了解的,這樣讓我能從更高的視野來設計。一個人學習會遇到很多問題,要麼缺乏恆心難堅持,要麼遇到問題找不到人解答。好在大鵬教育有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讓我和他們交流中查漏補缺,我還經常在大鵬教育"我為自己代言"的活動上看別人設計的logo,從優秀的作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庫。
  • 「產品入門」UI互動設計 vs UI設計 vs 互動設計
    UI互動設計其實小編從多方查找資料發現,UI互動設計這個術語是非常模糊的。在小編不斷對比整理下,終於得出了它的基本概念。從廣義上來說,UI設計是可以包含互動設計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簡單來說,把互動設計的理念體現在UI界面上,就是UI互動設計。
  • UI加油站 丨 UI設計師前景怎麼樣?你準備好了嗎?
    最近小站哥哥收到了很多粉絲的諮詢,看到這個問題一直出現,在在這裡小站哥哥就來分析分析UI設計前景怎麼樣?1.什麼是UI設計師UI」的本義是用戶界面,是英文User和interface的縮寫。UI設計師簡稱UID(User Interface Designer),指從事對軟體的人機互動、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工作的人。還包括用戶與界面之間的交互關係。
  • UI創意設計師的搖籃:新華網際網路UI創意設計中心
    從雷軍百萬懸賞一張壁紙,都後來的GUI、MUI、EUI,UI設計師隨著網際網路移動端的快速發展成了一個新興職業。UI的出現到普及只是很短的時間,除了新媒體形態持續發展,電腦、手機、數位電視、穿戴設備等智能終端成為主要信息傳播載體外,更多的是人們對交互的要求以及對事物美的享受。
  • 參加ui設計培訓都應該知道的事!天津ui設計培訓機構
    正打算學習ui設計的你,不論是想通過線上學習、線下學習還是自學,小築都希望給你一些建議,能夠在ui設計的學習道路上不迷路,不走彎路。 今年的市場情況不是很理想,也給了很多求職者重重一擊尤其是大部分的應屆生同學們,也讓很多人意識到了學習一門技能的重要性,想當然ui設計成了熱門之選。
  • UI設計入門指南!UI設計師必須要知道的工作流程
    作為一個專業的UI設計師,不僅要了解整個產品的UI界面設計、互動設計工作流程,更需要了解產品從需求分析到上線全流程。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到一些新手設計師。UI設計入門指南!UI設計師必須要知道的UI設計工作中,公司部門裡面主要有這些工作崗位:產品經理(PM)、互動設計師(ID)、視覺設計師(GUI)、用戶體驗設計師(UED)、程式設計師、運營人員等。
  • UI設計適合女生學習嗎?女生做UI設計累嗎?
    UI設計即用戶界面設計,是指對軟體的人機互動、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優秀的UI設計師除了要把界面設計的美觀還要考慮到軟體操作的極簡性,要讓軟體的操作變得更貼合用戶需求。比如我們手機上下載的APP軟體,界面都是屬於UI設計師設計出來的。
  • UI設計網站 | 常用的UI設計網站大集合
    UI中國http://www.ui.cnwww.ui.cn-(原iconfans)界面設計垂直社區、中國人氣最高的圖形界面互動設計平臺。設計網是中國設計師交流平臺,為UI設計師、平面設計師、網頁設計師提供免費的設計圖文視頻教程盒子UIhttp://www.boxui.com專注UI設計,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設計,分享精彩的UI設計、互動設計、用戶研究作品及相關UI理論知識。
  • 大連UI互動設計培訓前景
    很多人不知道UI交互是什麼意思,首先我們先簡單的說一下UI交互是什麼,ui互動設計:是指對產品的人機互動、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簡單舉個例子:手機通話界面,就是ui設計做出來的。人機互動是一門研究產品與用戶交互關係的學問。
  • 互動設計師經常上什麼網站找靈感?
    FWA不過我以前都去這邊看得獎的公司(digital agencies)裡面有些很厲害的設計師跟新作品與想法,很少看視覺。推薦:odopod / unit9(有個很厲害的日本人) / R/GA, 當然還有The Barbarian Group。偶爾會去看每年得獎作品。
  • UI設計和平面設計哪個行業比較好?平面設計師如何轉行到UI設計師?
    平面設計師如何轉行到UI設計師?早期的UI設計和網頁設計一樣,都是平面設計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行業,最早的入行者也都是平面行業的人。現如今ui設計卻有著遠高於平面設計的月薪,也比平面設計更火爆。 此現象讓很多人唏噓不已,於是乎兔課菌經常收到以下的疑惑諮詢: 小白問:UI與平面設計有什麼區別?
  • 遊戲UI修煉之道,來自墨麟資深互動設計師的設計乾貨
    UI 設計師有哪些發展成長的方向?師維:我個人覺得遊戲 UI 崗位前景從整體來看還是非常好的,但每個人還需要考慮自己對未來的定位。任何行業領域初級人才都是容易飽和的,但高級人才哪裡都很稀缺。遊戲 UI 當然也一樣,目前還是缺少有交互知識和風格把控能力的資深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