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中宗李顯有四個兒子,他死後,登上皇位的卻是他弟弟?

2020-12-15 關於歷史人文

歡迎來到關於歷史人文,今天小編給大家來講一下為什麼唐中宗李顯有四個兒子,他去世後卻是他的弟弟李旦繼承了他的皇位。唐高宗李治去世後,李顯繼位。但是不長時間後,李顯被武則天廢了,改立李顯的弟弟李旦為皇帝。不長時間後,武則天又廢了李旦,自己當了皇帝。武則天晚年時,宰相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逼武則天改立李顯為皇帝。李顯復位後不長時間,就被韋後毒死。

李顯有四個兒子,分別是李重福、李重照、李重俊和李重茂。其中李重福是李顯的庶長子,李重照是李顯的嫡長子,是韋後的兒子。李重照雖然是嫡長子,但是在武則天時期被人陷害,被處死。李顯復位後,韋後說當年李重照的死和李重福相關,因此李重福被李顯貶為刺史。

李重俊當上了太子,因為李重俊和韋後關係不好,韋後經常向李顯說李重俊的壞話。李重俊忍無可忍,發動了政變,卻失敗了,自己也慘遭殺害。李重俊死後,李顯沒有馬上立太子。不長時間後,韋後毒死了李顯,想要效仿武則天稱帝。唐隆政變後,李顯的兒子李重茂當了皇帝,卻很快把皇位讓給了叔叔李旦。原因有三點,第一,李重茂是庶出,沒有背景。第二,李重茂年齡小,對政事不感冒。第三,李旦的支持者很多,還得到了太平公主的支持。

李旦繼位後,李重福認為自己應該當皇帝,就發動兵變,卻兵敗而亡。李重茂退位後不長時間也死了。李旦正式成了唐朝的皇帝。當時李旦沒當多長時間皇帝,就把皇帝之位讓給了李隆基。可見古代皇子多了,皇位爭奪就是一場血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正如清朝的九子奪嫡一般。感謝閱讀,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唐中宗李顯為何放縱韋後與武三思汙穢後宮?這件事讓李顯愧對韋後
    唐中宗李顯為何放縱韋後與武三思汙穢後宮?這件事讓李顯愧對韋後這件事,總的反映了李顯從政治目的出發的無能無力,從人性出發的一種驕縱與無為。而後,太平公主,韋後,安樂公主,以及上官婉兒,她們個個貌美如花,她們更看到權力的好處,於是為了得到權力而不惜利用自己的美貌與身體!於是,在唐中宗李顯時期,韋後和上官婉兒肆無忌憚的和李顯,武三思風流快活,場面太美,簡直難以描述!唐中宗李顯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六位帝皇丸」——父親、母親、自己、弟弟、兒子、侄兒都是皇帝的。
  • 唐中宗李顯為什麼被武則天廢后,還可以重登帝位?
    第一,唐中宗李顯雖然被廢,但他始終是李唐的後人,當時天下雖然是在武則天弄治理下,但天下百姓和大臣多數心裡還是向著大唐的!而李顯本來就是皇帝,只不過是被權利很大的武則天的廢去了帝位。若是武則天最後把皇位傳給武姓之人,是很難讓天下人新服的!
  • 武則天去世後,李顯為何不誅滅武三思?反而縱容他與韋皇后亂來
    武則天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弘早逝,被追封為皇帝,次子李賢因為能力太強,被武則天逼殺。倆兒子李顯和李旦,屬於軟弱無能之輩,所以武則天讓他們輪番做了皇帝。李顯登基以後,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被老媽武則天給拿下了。為什麼?因為這哥們揚言,自己的皇位傳給老丈人韋玄貞也可以!
  • 唐中宗李顯為何那般寵愛韋後?為何寵愛安樂公主?
    作為唐朝的第四位皇帝,唐中宗李顯在歷史上也算是有很大的名聲,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父親母親都是皇帝,最主要的是,他是歷史上比較少見的第二次登基的皇帝,儘管如此,李顯一生的命運也很是悲哀,他的一生都掛著悲劇的色彩,而從開始到結束,悲劇都是來自於女人。一個是他那強悍的母親武則天,另一個就是野心勃勃的妻子和女兒。
  • 韋後與武三思私通,唐中宗為何充耳不聞?或許有他的授意
    唐中宗李顯是一個很悲情的人,韋後是一個強勢霸道的人,而武三思是一個膽大包天的人,這三個人碰到一起,似乎只有李顯吃虧的份,那麼事實是否真如此呢?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一個登上皇位的人,最迫切的一件事就是組建自己的政治集團,好把權力緊緊握在自己的手中,初次登基的唐中宗李顯也不例外,683年,李治去世,太子李顯繼位,為了對抗母親武則天,他選擇扶持外戚勢力,也就是韋後娘家人,
  • 史上最窩囊的皇帝母親廢了他,老婆綠了他,女兒毒死他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女人是母親、妻子和女兒,但唐中宗李顯一生中的這三個重要女人卻把他害慘了。登上帝位兩個月後,他被母親武則天廢掉;重登帝位後,妻子韋後在後宮中淫亂;最終被妻子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結束了自己悲慘的一生……
  • 為什麼在武則天死後,武三思反而掌握了朝中大權?
    武三思是武則天的侄子,武則天掌權以後扶植了非常多的武氏勢力,武三思就是武則天扶植起來的武氏勢力代表,武則天稱帝以後面臨的最大一個問題就是繼承人問題,武則天晚年一直都在糾結是傳位給兒子李顯,還是傳位給侄子武三思,這種情況下武周內部分成了兩個派系,一個是支持武三思繼承皇位的武氏勢力,另一個就是支持李顯繼承皇位的朝中大臣和李氏皇族
  • 他主動讓出皇位,一生富貴,死後被追封為帝
    中國古代要說什麼職位最誘人,那非皇位莫屬。有多少人為了那個位置不擇手段,不顧父子之情謀權篡位,不惜手足之情兄弟相殘。但在中國歷史上還就有那麼一個人,主動讓出了皇位,避免了手足相殘,成就了大唐的繁華盛世。他就是李成器,又名李憲。
  • 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先後兩次登上帝位,3次主動讓賢,死後揚美名
    人都是自私的,幾乎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東西分享給別人,更別提自己坐上的皇位了,那可是全天下最高的位置,可以俯瞰眾生,怎麼捨得拱手讓與他人?可是歷史上還真就有這麼一個皇帝有如此的心胸,捨得把自己坐穩的皇位讓給別人,他先後兩次登上帝位,卻有3次將到手的權力拱手讓出,而這三次讓賢,成就了他史上最明智的皇帝的美名!
  • 李顯的最後一天:吃下熱騰騰的一碗麵條後,女兒拿著枕頭向他撲來
    沒想到天上一個磨盤砸到他的頭上,不過沒砸死,因為他恰好在磨盤的中心。兩個哥哥李弘與李賢相繼失去太子之位,他被立為太子。這一點跟其父李治很像,李治本來也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只是兩個哥哥李承乾和李泰相繼失寵,方才有了機會。李治很高興,認為這是上天賜予,所以將李哲改名李顯。顯是光大的意思,出自《尚書》:丕顯文王,受天有命。
  • 武則天退位後,唐中宗為何不殺表弟武三思,反與他共享自己皇后?
    公元705年,武周王朝宰相張柬之聯合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等人發動了政變,將已然在位多年的武則天趕下了皇位,同時誅殺了她的男寵張昌宗和張易之。最終,太子李顯復位登基,是為唐中宗。歷經千辛萬苦,李氏終於復闢了。
  • 為何李旦比李顯更適合稱為「六味帝皇丸」,因他一生詮釋了一字
    我們都知道,唐朝皇帝唐睿宗李旦有個特別的稱呼,叫做「六味帝皇丸」,他爹唐高宗是皇帝,他媽武則天是皇帝,他哥哥李顯是皇帝,他侄兒李重茂是皇帝,他兒子李隆基是皇帝。(六味帝皇丸李旦)和他有相似命運的是他的哥哥李顯,也是爹是皇帝,媽是皇帝,弟弟是皇帝,侄兒是皇帝,兒子是皇帝。不過,李旦和李顯有個很大區別,就是李顯最後是被毒死的,李旦卻得善終。
  • 武則天死後,李顯為什麼會力排眾議達成武則天歸陵的願望?
    李顯繼皇帝位後,老老實實地按他母親武則天的遺囑落實。沒有打半點折扣。為什麼?因為武則天是在照顧兒子李顯,李顯怎麼肯不安心受用?並非是李顯力排眾議達成武則天歸陵的願望;而且武則天臨死為兒子李顯鋪平執政道路,解決終極難題!
  • 唐睿宗李旦為什麼要多次把皇位給讓出去,他是真的不想做皇帝嗎?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5位皇帝,唐高宗第8個兒子。他的廟號裡有個「睿」。 睿代表很聰明,李旦為何能得到這個字的頭銜呢?其實這個李旦和李顯一樣,都是武則天的兒子。都曾被武則天推上皇位,隨後又被蹬下去了。但李旦與李顯不一樣的是,武則天從來沒有像對李顯那樣對李旦施加過「壓迫」。
  • 史上關係最硬皇帝:父母是皇帝,弟弟是皇帝,兒子和侄子也是皇帝
    歷史上有很多皇室子弟的關係很硬,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愛新覺羅·溥任,他的哥哥溥儀,大伯光緒都是皇帝,奶奶更是慈禧。但是在唐朝歷史上,也有一位皇帝的地位非比尋常,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導致他的身份極為特殊,到底有多特殊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 唐朝最慘的一個皇帝,被妻子毒殺,四個兒子僅存一個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瘋晟歷史說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說一說唐朝最慘的一個皇帝,被妻子毒殺,四個兒子僅存一個。他並沒有說過要把帝位讓給叔叔李旦,然而自己並沒有表示意見的權利,因為他知道自己什麼也沒有,不聽姑姑的話,他可能會暴斃身亡,畢竟李家的女人都比較狠,他不想跟父親李顯一樣死的莫名其妙。茫然思考後的李重茂,輕輕點了一下頭。唐朝政治權利的舞臺上,有很多人都能有實力去根本無視於這名少年的意志。
  • 李顯對韋後包容的好理解,但讓人不能接受他竟縱容妻子與人私通!
    在他的父親去世之後,作為太子的他接受父親的位置登上皇位,為了對抗自己的母親武則天。他選擇用妻子的娘家人作為自己堅實的後盾,來擴大自己的權利。但這個時候的他年紀比較小,在一些做事的處理風格上有些太過心急。武則天和朝廷的大臣看到這些之後,都是不允許的。他動用外戚的力量來與皇帝的力量相抗衡。
  • 趙匡胤明明有兒子,為何就不立兒子為太子?反而把皇位給弟弟?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有人就產生一個疑問,為何趙匡胤不立自己的兒子呢?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滕王德秀,次子燕王德昭,三子舒王德林,四子秦王德芳。趙德秀和趙德林都早夭,所以實際上趙德昭就是長子,趙德芳就是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