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歲著名骨科專家姜立本社區醫院設公益門診
東方網通訊員曉燕2月12日報導:原中山醫院副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終身教授姜立本。我國最早研究骨康復學的著名專家雖已85歲的高齡,但仍然堅持在基層醫療第一線,在社區基層醫院開設公益門診方便患者。他在滬東醫院的專家公益門診開診以來,方便了許多浦東北區的居民,讓普通百姓在家門口,不用掛專家號就可以看到三甲醫院的專家門診。
中山攜手滬東服務基層百姓
姜教授說,2017年中山醫院迎來了80周年的華誕,中山醫院是當時中國人自己辦的最大的醫院,也是中國人自己管理的第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中山醫院以雄厚的綜合實力為一批又一批平民患者服務。姜教授說,中山醫院與滬東醫院結為合作夥伴,就是對為平民服務這個宗旨的踐行和堅持。
姜教授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派往法國學習康復醫學,回國之後,於1994年在中山醫院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成立了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研究所。而當年國內還基本沒有康復醫學的專門科室。2002年姜教授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聘為終身教授,同時兼任康復醫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待病人如親人的專家」
在滬東醫院專家門診室裡,已經85歲的姜立本教授,眼神清亮、精神矍鑠,正認真地為一位患者看X片。來看病的是滬東社區的谷阿姨,她說,自己前一陣腿發麻、抽筋,去了好多大大小小的醫院,針灸、推拿全都試過,依然沒有好轉。來到姜教授這裡,他耐心地仔細檢查,終於找到了病因。谷阿姨感動地說:「姜教授看病特別仔細,經他治療我的病終於好多了。他是一個待病人如親人的專家,是我們老百姓的好醫生」。
據了解,姜教授在滬東醫院專家門診為病人義務看診一次只看8-10位病人,這樣一個病人就能有20分鐘的看診時間。這在一些人滿為患的三甲醫院是不可能做到的。姜教授還每月兩次去滬東醫院康復骨科病房查房。這樣的合作已經持續了5年,原本在滬東醫院,康復科是沒有病房的。2013年由姜教授提議設立了康復科病房,他親自查房解決病人的病痛。現在他的名氣越來越響,許多被姜教授治好病的社區居民成了他的義務宣傳員。2016年,滬東醫院又設立了特需門診,社區居民只要掛普通號,就能得到專家的診療。
如今,中山醫院為培養提升基層醫療第一線醫生醫療水平的合作方式還有徐匯區中心醫院康復中心、東海中西醫結合康復研究所臨床分中心。
「醫聯體」式合作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姜教授說,目前醫療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是存在的。而大醫院與社區基層醫療機構聯手的「醫聯體」有助於緩解這個問題。醫療聯合體就是統籌整合成員單位的醫療資源,常見疾病就診在基層,疑難雜症和危急重症在聯合體內解決,基本形成不同級別醫療機構診療的分工協作機制。
滬東醫院骨科主任馬兆龍說,姜教授在滬東醫院為百姓開設義診的同時,還為醫務人員開設教學門診和科普講座。他不僅用豐富的經驗處理了很多「疑難雜症」,也給年輕的醫生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技術指導,很好地提升了滬東醫院的醫療技術水平,從而使更多的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得到三甲醫院的專家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