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懦弱,多半是家長教育方式不對,不改正孩子很難有出息

2020-12-22 小兔媽媽育兒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閨蜜家的孩子已經上幼兒園中班了,但是孩子對於幼兒園內的環境卻仍然不能適應。每到周一孩子都會哭的死去活來的,鬧著不要去幼兒園。閨蜜對此十分不解,明明已經堅持上了一年,孩子卻仍然沒有適應狀況,如此慢熱著實讓閨蜜覺得頭疼。

通過觀察後閨蜜發現孩子在幼兒園裡表現的非常膽小怕事,總是一副怯生生的樣子。有時候明明是孩子先拿到的玩具,但是有其他的同伴過來爭搶時,孩子根本不敢反抗。

閨蜜看到孩子受欺負心裡很不是滋味,於是有些生氣地埋怨孩子「明明有同伴欺負你,你為什麼不敢還手呢?」孩子聽後微微一怔,然後有些委屈地說「老師說過,打架的不是好孩子。」

聽到孩子這樣說,閨蜜一時無言以對。似乎孩子說的在理,但是卻又覺得哪裡不對勁,看到孩子怯懦的樣子,閨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一、孩子性格懦弱的原因有哪些?

此前楊爍帶著孩子參加了親子綜藝。一開始楊爍便對孩子進行了軍事化的管理,僅僅是因為孩子下車時沒有跟在自己身後,便命令孩子走回去重新走一遍,如此的嚴苛讓網友直呼心疼楊爍的兒子。事實上,楊爍的兒子長相俊俏,待人有禮貌,深受網友們喜歡,不過網友們不解的是孩子總是給人一種怯生生的感覺。

隨著節目的播出,網友們發現原來孩子性格怯懦的原因很大一部分來自於爸爸楊爍的嚴格管教。面對爸爸的吹鬍子瞪眼睛,這個乖巧的小男孩兒只能默默忍受。

1. 父母過於嚴苛的管教方式

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時缺少耐心,對於教育方法又缺少探索。於是習慣用一些強硬的、過激的教育方式來對孩子進行管教。父母覺得自己嚴厲一點,更加有助於孩子成才。但是父母們卻沒有想到過於嚴苛的教育姿態使得孩子內心承受了較大的心理壓力。嚴苛的管教方式下,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怯懦不已。

2. 父母對孩子的過分庇護

當孩子習慣接受父母的過度保護後,對於父母的依賴心理會非常強烈。孩子缺少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思維,並且在生活技能方面也會較為欠缺。在父母跟前孩子感覺良好,但是脫離了父母后,孩子便會表現出怯懦不堪的樣子。父母的過度保護讓孩子失去了自我獨立的能力,並且影響了孩子對於自我的認知。

3. 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打擊

很多父母明明很愛孩子,但是在愛的表達方式上卻存在著明顯的偏差。在公共場合揭短,強勢地要求孩子忍讓,這些在父母看來很普通的教育方法,卻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一定的傷害。父母對孩子過度打擊貶低,讓孩子心生自卑。

二、孩子性格懦弱,長大很難有出息

1. 懦弱讓孩子喪失了主見

孩子為了尋求一種內心的安全感,於是便學著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孩子沒有表達主見的能力和機會,漸漸地只能跟著他人的步伐行走。懦弱不堪讓孩子無法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時間長了便失去了主動思考的積極性。

2. 懦弱影響孩子的社交發展

在被誤解時孩子不敢去爭辯,在被欺負時孩子不敢去反抗。每天都活在討好和取悅中,讓孩子的社交能力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妨礙。孩子無法體驗真正社交所帶來的愉悅感。在團體中缺少存在感和話語權,這讓孩子覺得社交是一種負擔。

3. 懦弱影響了孩子的判斷和選擇

性格懦弱讓孩子猶豫不決,面對選擇時孩子不敢邁出勇敢的那一步。面對自己想要獲得的孩子不敢去爭取,還沒有開始就早早地放棄了。不得不說性格上的懦弱讓孩子變得疲憊不堪,每天都活在自我糾結之中。

事實上人們可以看出性格懦弱的孩子總是會錯過本應該抓緊的機會,在面對挑戰時脆弱的不堪一擊。當孩子表現出懦弱性格時,父母有必要給予重視,找到恰當的幹預方法。

三、父母怎麼才能避免孩子變得懦弱呢?

1. 給予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

父母應該摒棄那種過於嚴苛的教育方式,讓孩子懂規矩並不意味著要靠強迫或者是某種過激的教育引導。給予孩子一個寬鬆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可以自由地發揮自身的優勢。這對於孩子的個性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嚴苛並不一定能夠讓孩子成才,反而更有可能讓孩子心生畏懼。

2. 拒絕對孩子過度保護

父母有必要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放棄自身的完美主義,認識到在孩子的成長中犯錯是一種必然,有些彎路是註定要走的。拒絕對孩子進行過度保護才能夠讓孩子成長出經得住風雨的翅膀。

3. 給孩子多一點鼓勵以及面對困難的勇氣

父母的鼓勵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而堅強。對於性格懦弱的孩子而言,父母的鼓勵就更加不可或缺。當孩子消極的面對生活時,父母有必要教會孩子如何變得積極樂觀。讓孩子明白挫敗並不一定意味著永遠不成功。

影響孩子性格的因素有很多,後天環境對於孩子性格的塑造最為明顯,父母應該抓住後天幹預的契機,為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助力。大家對於孩子性格懦弱的表現是如何進行幹預的呢?

本文由小兔媽媽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這3種性格的爸爸,養出來的孩子自卑又懦弱,長大後多半沒啥出息
    因為喪偶式育兒這句話的流行,引發了不少人對於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的討論,最近就有育兒老師表示,這三種性格的爸爸,養出來的孩子自卑又懦弱,即使長大了也多半沒啥出息。這樣的父親形象會在孩子們心裏面大打折扣,因為父親本應該是高大威猛的,然而他們卻用這樣的方式"教育"自己,可以說,會間接讓孩子變得自卑和懦弱。
  • 孩子膽小懦弱,與4個因素有關,家長需要幫他改正性格
    不知道是不是與現在的教育方式有關,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現在的男孩越來越膽小懦弱,甚至有些女孩都敢做的事情,他們卻不敢。甚至有些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也不敢進行反抗,為什麼現在這種性格的孩子越來越多呢?相信,身為父母的你們,看到自己的孩子是膽小懦弱的性格,也會非常著急吧?但是,孩子懦弱的性格,大多數都是由家長所造的。
  • 長大後難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樣的爸爸,很多男人還不自知
    有句話說得好「爸爸的格局,媽媽的修養,是一個家最好的風水」。孩子的成長教育,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情,優秀的爸爸能夠撐起整個家,帶領孩子走向更高的高度,而沒有責任感的爸爸,則容易養出懦弱、自卑、叛逆的孩子。尤其是平時喜歡說這幾句話的爸爸,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很多爸爸還不自知仍舊引以為傲,看看你都聽過沒?
  • 孩子有3種行為只是「假聰明」,日後難有出息,家長別沾沾自喜
    聰明的孩子誰不喜歡呢?在這個競爭十分強勁的社會中,孩子聰明便是一種優勢!然而一個人是否成功跟聰明雖然有一定的關係,但是最關鍵的還是性格!性格決定孩子的命運。很多家長都熱切的期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夠聰穎過人,往往忽略了孩子性格上的教育,導致孩子雖然成為了高材生,卻對自己冷漠無情,甚至感覺自己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居然成為了「白眼狼」,這樣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鮮!
  • 李玫瑾:將來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3個特徵,建議家長好好培養
    李玫瑾教授也曾在一次育兒講座上表示:孩子有沒有出息其實小時候就能看出來,而有這3個特徵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都有出息自己做的事情都不敢承認,又如何能夠承擔起大事,所以有責任感的孩子未來更容易有所出息,家長要好好培養才是。
  • 3種看似聰明,實則是「假聰明」的孩子,長大後多半難有出息
    所以說,很多家長都會根據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聰明,將來能否有出息。因為這樣的孩子大多都不懂得尊重父母,也不太把父母放在眼中,如果家長不及時幫忙糾正的話,孩子長大以後很可能會成為一個「白眼狼」,也很難有什麼大出息。
  • 這3種「不合格」的媽媽,容易教育出懦弱的孩子,家長別不在意
    長大後性格懦弱的孩子,多半是因為背後有這3種媽媽1.對孩子有強烈的控制情懷家長總是會把孩子當成控制對象,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應該什麼都聽從自己的指揮,可是孩子是有生命的,他們也會有自己願意做的,不願意做的事情。
  • 孩子膽小、懦弱,多半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看看你中招沒?
    在教育和培養孩子這件事情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教育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但性格總是讓人難以琢磨的,而且也是不受控制的。性格的養成,往往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孩子膽小、懦弱,多半是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看看你中招沒?
    在教育和培養孩子這件事情上,每位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見解,教育方式自然也是不同的。很多家長都特別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都希望孩子可以有一個積極樂觀的性格,但性格總是讓人難以琢磨的,而且也是不受控制的。性格的養成,往往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趁早改正孩子少走彎路
    「等你長大了,有出息了,爸爸媽媽就省心了「,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都跟孩子說過這樣的話。是的,想讓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成就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願望總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因為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性格和品行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且一旦形成了長大以後就很難再改正了,基本上這個時期形成的性格和行為習慣就會伴隨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孩子的這個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特別是如果在這個階段發現孩子有了什麼不好的行為習慣,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糾正。
  • 孩子性格懦弱容易被排擠,家長學會3招,培養孩子好性格
    1、培養孩子的主動性性格懦弱的孩子做事情往往都是被動的,所以家長可以有目的地培養孩子的主動性。2、磨練孩子的性格如果孩子十分懦弱,家長可以有選擇地「逼」孩子一把,主動磨練孩子的性格。所以,當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性格比較懦弱時,一定不要認為等孩子年紀大了就不會如此了,一定要主動嘗試培養孩子的性格,幫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從小就有「預兆」,9歲之前最好及時改正
    家長如果想要培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還是應該多關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之所在,並找出正確的方式,幫孩子及時糾正身上的問題。但是想要成功,想要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就必須要吃苦。總是很任性,總是怕吃苦的孩子,最終往往都很難有出息。所以說,如果孩子身上有了任性怕吃苦的預兆,家長就要趁早幫孩子改正。
  • 孩子性格懦弱,在學校容易被排擠,家長做到3點,孩子養成好性格
    文/小朵朵說育兒孩子的性格大多數是遺傳父母,還有很多是後天環境的影響,一般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通常都比較受歡迎,而性格懦弱的孩子,往往因為不會表達而受欺負,想要孩子不受欺負,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好的性格呢?
  • 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養成,父母要注意!
    可往往自己的孩子總會出現叛逆、不聽話、脾氣差的情況,很多家長也嘗試著想讓孩子做出改變,但結果都是枉然,讓很多家長感到束手無策,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呢?孩子的性格養成與處在的環境和周圍的人有著很大的關聯。
  • 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性格養成,父母要注意
    生活中,所有的家長喜歡性格開朗、活潑的孩子,都希望可以培養出性格良好的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性格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往往自己的孩子總會出現叛逆、不聽話、脾氣差的情況,很多家長也嘗試著想讓孩子做出改變,但結果都是枉然,讓很多家長感到束手無策,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品質呢?
  • 越沒本事的爸爸,身上的這3個特徵就越明顯,孩子長大也難有出息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出息,但是卻忽略了自己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其實孩子長大之後是否優秀,和家長平日的舉動有很大的關係。家長應該先審視自己的行為是否合理,或者是否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如果有的話,一定要及時修正。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一檔節目中直言:家裡只要有孩子的,千萬不能對他百依百順,逆子都是被家長寵出來的,這句話真的是令我記憶猶新,給我很大的啟發,教育孩子我們不要過度寵溺,而是幫助引導孩子健康成長。於是,家長就開始培養孩子,報各種早教班、補習班、開發智力等等,但是你這樣的做法真的能讓孩子變聰明嗎?很多家長對於聰明都有誤解,認為孩子耍小聰明、愛佔便宜這些都是聰明的表現,其實則不然,李玫瑾教授表示: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長大後多半沒出息,家長別瞎高興!
  • 長大後沒有出息的孩子,多半有這些行為,家長卻不在意
    為人父母總希望孩子能夠有大出息,可是孩子的成長卻並非一定能夠如父母們所預想的軌跡那般按部就班地進行。聰明的父母懂得觀察孩子的行為,並且從中看出需要教育引導的地方,進而給予更加有針對性的管教。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一套教育方法並不能夠解決孩子成長中的所有問題,父母們需要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花費更多的心思和智慧,小聰明並不一定意味著有出息。
  • 孩子小時候如有這些「節儉」行為,長大後很難有出息,不值得炫耀
    ,那孩子就算長大了,也很難有大出息,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淘汰。「節儉」行為,長大後很難有出息:1.這種方式是一種非常讓人厭惡的節儉方式,孩子經常這樣做,只會引人反感,會讓覺得孩子素質很差。所以說,這種孩子將來也很難有出息,因為他們無法融入到社會之中。
  • 擁有這三個特徵的孩子,家長要及早改變教育方法,否則多半沒出息
    |文原創:護芽媽媽都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小時候的一些行為舉止,往往就決定了以後孩子很多方面的思想和行為特徵,而這些特徵就反應了孩子究竟有沒有出息。可在一些家長的眼裡,小時候的孩子思想不成熟,什麼都不懂,不需要給孩子太多的教育,而往往正是這種思想,就會害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