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丘之秋
美得超凡脫俗
秋夜雲丘
美中多了市井氣息
9月18日晚
300多米的雲丘山景區商業街上
燈火輝煌
人聲鼎沸
「我屬龍,我屬羊……」循聲而來,十來個稚氣未脫的頑童正圍著一張長條桌翹首以待。桌後,來自運城市聞喜縣的民間藝人井吉奎鼓動著腮幫子,吹吹捏捏,只片刻功夫,他手中的糖稀便幻化成了一條引頸向上的飛龍,引得小朋友一陣歡呼雀躍。
走走停停,整條商業街上,最熱鬧的地方莫過於戲臺。還未走近,那高亢激昂的伴奏、咿咿呀呀的唱腔便先傳進了耳朵。此刻,來自臨汾蒲劇院蒲劇團的演員們正在表演精品劇目《對花槍》,那一身華麗的行頭,以及有板有眼地唱念做打,不僅吸引了童叟,也吸引了不少追趕時髦的年輕人。戲臺對面的廊簷下被擠了個滿滿當當,人們紛紛舉起手機攝錄幾個精彩片段,遇到情節高潮時還會情不自禁地叫「好」。
夜市,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字眼兒,而逛夜市怎能少得了吃!在眼前的這條商業街上,「雲丘夜市」就匯聚了老太原丸子湯、武鄉棗糕、稷山麻花、柳林碗託等數十種省內各地的特色美食小吃,還有鄉寧空心月餅、雲丘山敬爺油糕、雲丘餄餎面、雲丘山抹嘴涼粉、雲丘山燒烤、雲丘山太太餅等本地代表性美食。
「來一碗丸子湯」、「來一份抹嘴涼粉」……年輕的遊客一遇到小吃就挪不動步,嘗點兒這個、吃點兒那個,短短十數米走下來,就已直呼「吃撐了」。
精彩夜生活,別樣夜山西。紅燈籠下,一款款打著山西印記的文創商品和極具地域特色的土特產品總讓人記掛在心。戎子酒、連翹茶、玫瑰系列、槐米、辣椒醬、蜂蜜、草編、臨汾文創,以及農產品系列、文創產品系列、朵枝植物染產品、琪爾康產品等雲丘特產,令人眼花繚亂的好物都是好客山西推介給八方賓客的禮物。
好物還有「非遺」。平陽木版年畫、太平繡球、侯馬布老虎、葫蘆畫、堯都面雕、鄉寧紫砂……一件件精美的非遺產品讓人愛不釋手。
「這是『反彈琵琶』……」在堯都面雕攤位前,項目傳承人林建榮指著一尊二三十釐米高的「飛天」面雕作品介紹,那衣袂飄飄的造型、簡潔流暢的線條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評鑑。「我就是從這裡來的!」一位面容和善的中年人笑著說。原來,這位中年人是受邀參加大河論壇的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都偉,他對眼前這件源自家鄉的敦煌飛天藝術作品讚不絕口。
相比於其他前來參展的非遺項目傳承人,民間記憶非遺保護單位負責人王仙鵬多了一份情懷。「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在雲丘山景區舉行,這對我們鄉寧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宣傳契機。」王仙鵬說,作為鄉寧縣本土企業,參加「雲丘夜市」義不容辭,同時他們也希望金砂紫陶能夠與旅遊高度融合,將非遺作品打造成旅遊產品,使人們認識和認知金砂紫陶,最後認可金砂紫陶。」
秋夜雲丘,已有寒意,但「雲丘夜市」展現出來的景象讓人心頭湧動熱流。「將非遺項目獨特的文化魅力與夜生活結合,增強互動感與場景化體驗,可以激活傳統文化創意,讓『雲丘夜市』更加有趣、更加精彩。」一位前來參加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的嘉賓說道。
雲丘山景區副總經理武鋒斌介紹,第二屆大河文明旅遊論壇圍繞「黃河之魂在山西」和文旅高質量融合發展主題,展現山西文化特色,讓文化融入旅遊、走進生活,為此「雲丘夜市」將貫穿本屆論壇活動始終,共設置了52個攤位,包括非遺、小吃、土特產和文創等項目,希望以此打造一個極具山西特色的夜遊活動品牌。
文 臨汾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宗林
圖 趙俊堂 閆銳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