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學解】 唐.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佔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爬羅剔抉,刮垢磨光。蓋有幸而獲選,孰雲多而不揚?諸生業患不能精,無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無患有司之不公。」
【賞析】
國子先生早上走進太學,召集學生們站立在學舍下面,教導他們說:「學業由於勤奮而專精,由於玩樂而荒廢;德行由於獨立思考而有所成就,由於因循隨俗(輕率;隨隨便便)而敗壞。當今聖君與賢臣相遇合,各種法律全部實施。除去兇惡奸邪之人,提拔優秀人才。具備一點優點的人全部被錄取,擁有一種才藝的人沒有不被任用的。選拔優秀人才,培養造就人才。只有才行不高的僥倖被選拔,絕無才行優秀者不蒙提舉。諸位學生只要擔心學業不能精進,不要擔心主管部門官吏不夠英明;只要擔心德行不能有所成就,不要擔心主管部門官吏不公正。」
韓愈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學所以為道",道即"先王之教",主要是儒家仁義道德。教育任務和內容,大體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德育,包括仁義道德等整套儒家倫理;
二是智育,有"詩、書、易、春秋";
三是政治教育,包含禮、樂、刑、政等。
韓愈在教育方面還總結出許多帶有規律性的東西,提出不少精闢而獨到的見解,豐富了我國古代教育學理論。 第一,要善於識別人材、培養人材。他認為人材總是有的,關鍵在於能否識別和扶持,"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第二,提倡勤奮刻苦、獨立思考。韓愈有幾句格言:"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惰。" 這是他治學多年的寶貴經驗的結晶,也是他對前人治學經驗教訓的總結。 第三,在教學方法上注意生動活潑。他"講評孜孜,以磨諸生,恐不完美,遊以恢笑嘯歌,使皆醉義忘歸"。 第四,重視師道和學無常師。韓愈的《師說》是中國教育史的寶貴遺產。它闡述了師道的重要性:"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惑也終不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