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魚、清蒸魚、烤魚、水煮魚,說起吃魚,眼前立馬浮想起各種烹飪美味。魚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一周讓孩子吃1-2次還可以補充DHA,故吃魚的好處數不勝數。但是,大部分魚都有一個讓人煩心的東東,那就是魚刺!
小時候吃魚被刺「鎖喉」過的經歷告訴我,那種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卡在嗓子眼中間疼痛難忍的感受,真心讓人慾哭無淚……
01寶寶魚刺卡喉,餵饅頭險丟命
曾有這樣一個案例,在福州有一個不到2歲的男寶寶,吃魚肉時刺卡喉,保姆看到後立馬給孩子咽饅頭,以為饅頭這種「萬能秘方」可以將魚刺順下去。然而,不僅這招沒用,孩子後來還發燒了。
家人著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發現魚刺的一頭已經將食管壁穿透,引起了積液和積氣,甚至可能引起大出血。後來在手術下才將刺卡取出,一番折騰孩子肯定受不了罪,其實如果早早進醫院取魚刺,也不會因為饅頭將魚刺越扎越深。
孩子魚刺卡喉,常聽到媽媽說:「快咽一口饅頭」或者「快喝點醋」,殊不知,這些行為都存在一些隱患。
02吃饅頭、喝醋,真的會坑慘孩子
某位媽媽:「兒子魚刺卡喉,我該給吃饅頭還是喝醋?」網友評論:「長沒長心!你是孩子親媽嗎,快點送醫院吧。」
無論是用飯還是用饅頭「順」饅頭,均容易導致魚刺卡的更深,而想到喝醋來軟化魚刺想法是對的,但是你喝的醋一下就順著食管流入胃中了,不可能長時間停留在魚刺部位起到浸泡的作用,所以喝醋也沒有辦法最終軟化魚刺,而且大量的醋喝起來不容易,喝下去孩子的胃還難受。
還有一些家長更無知,認為大量喝水可以把魚刺衝下去,實際喝了大量的水會加重喉嚨的蠕動,容易讓魚刺扎的更深入,對喉部的損傷可能更大。
03寶寶卡魚刺正確做法
當孩子魚刺卡喉時,一般小點的寶寶都會情緒緊張,因為疼痛而哭鬧。這時媽媽要一邊安撫孩子的情緒,一邊教孩子正確的做法--停止吞咽的動作,以免魚刺越扎越深。
媽媽可以用燈照亮寶寶喉嚨,用勺子充當壓舌板的作用,壓住孩子的舌頭,然後觀察魚刺位置。較淺位置的魚刺,可以用鑷子夾出來。
如果看到魚刺卡在較深位置,或明確已卡到魚刺,但無法看到魚刺位置,就必須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尋求耳鼻喉科醫生的幫助,使用特殊工具取出。
04不要採取錯誤的急救方法
吞咽
讓孩子吞饅頭或飯,可能會加大危險程度,將魚刺咽到食道更深部位。
拍背
又不是嗆咳,一般拍背起不到明顯作用。而且同樣容易讓魚刺越陷越深,因為孩子呼吸或大聲咳嗽時,拍痛不利於魚刺排出。
喝醋
讓孩子一口氣喝下大量的醋,且不說有多困難吧。即便喝下去也無濟於事,因為醋無法停留在異物處,所以是無法軟化魚刺的。
05如何預防寶寶魚刺卡喉
3歲以內的寶寶吃魚,家長一定要細心再細心,幫TA把魚刺剔乾淨,再給寶寶吃。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鍛鍊寶寶自己剔除魚刺的方法,等TA自己剔除一遍後,家長要檢查一遍,再讓寶寶吃魚。平時在家給孩子做魚吃,儘可能選擇鱈魚、黃鱔、鱸魚、平魚等刺少的魚。在給孩子做鯽魚湯時,要儘量選擇魚的腹部讓孩子吃,因為該部位的刺比較少。烹飪魚的方法也有講究,3歲以下寶寶吃的魚,儘可能做成魚肉丸子或者是魚肉羹,就不存在魚刺隱患了。大一點的孩子吃魚,可以選擇燜酥魚等使刺酥軟的做法。孩子平時吃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告誡寶寶食物一定要經過充分的咀嚼再下咽,並且吃飯時不嬉笑玩耍。在孩子日常的飲食中,媽媽們必須要時刻注意著孩子。很多帶有刺的東西或者是粘性較大的食品,給孩子食用時都要教孩子正確的使用方法。
06寫在最後
孩子吃魚講究多多,不要因為自己的一時大意或無知,讓孩子遭受無故痛苦。學會魚刺卡喉的急救方法,很有必要!
本文為【天天話育兒】的原創內容,【天天話育兒】專注育兒領域深耕細作,默默日更,提供更專業的育兒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