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最尷尬的專業非醫學莫屬,坊間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之說,但是在高考錄取中,醫學的分數卻保持高位,成為考生眼中的「香餑餑」。學醫很苦,醫學分數還高,為何考生還熱衷醫學?其實都是學歷貶值惹的禍!
學醫有以下三點需要考生了解。首先,醫學學起來難。看看醫學生的課本就知道,一大堆課本,每一本都很厚,都很難,甚至有「生理生化必有一掛」之說。記得小編讀大學時,醫學專業是我們學校最好的專業,醫學生每周的課都是滿的,基本上相當於高三的學習強度,平時大部分醫學生都在圖書館啃書。
其次,醫學學制長,「變現慢」。正兒八經的醫學專業本科都是讀5年,本科階段醫學生已經要比別的專業學生多學一年,本科畢業後工作還很難找,醫學生在5年本科生涯後基本上都要讀研。醫學本科生畢業後讀研,讀研又是3年,然而讀研後也並不是終點,如果讀學碩,碩士畢業後還有3年規培期,搞完這些學生已經快30了。
最後,醫學畢業工資低,工作壓力大。醫學專業畢業,大多學生進入公辦醫院工作,然而現階段這些單位工資並不高,養家餬口沒問題,但是想靠工資買房買車那就有些不太可能了。醫生這份工作,加班值班是常態,有時還要面對病人家屬的不理解,壓力是十分大的。
然而即使如此,在高考錄取中,醫學院校的分數卻一路高歌猛進,部分雙非醫學院校的錄取分數甚至超過985高校,首都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等雙非醫學院校錄取分數讓人乍舌,徐州醫科大學、遵義醫科大學等二本醫科大學錄取分數也要超過一本線幾十分。
究其原因,還是學歷貶值惹的禍。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生」這幾個字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含金量,如果學個技術含量不高的專業,畢業出來和其他大學生的差別並不大,沒有競爭優勢。然而醫學這個專業有著很強的專業壁壘,學的是一門其他專業學生難以觸及的「技術」,這門技術保障了醫學生的競爭優勢。而且,現在的醫學讀完研找工作並不難,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好歹也算是旱澇保收,並且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想必這是考生選擇學醫的原因吧!
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