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醫很苦,醫學分數還高,為何考生還想學醫學?學歷貶值惹的禍!

2020-12-13 專注教育那些事

當下最尷尬的專業非醫學莫屬,坊間有「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之說,但是在高考錄取中,醫學的分數卻保持高位,成為考生眼中的「香餑餑」。學醫很苦,醫學分數還高,為何考生還熱衷醫學?其實都是學歷貶值惹的禍!

學醫有以下三點需要考生了解。首先,醫學學起來難。看看醫學生的課本就知道,一大堆課本,每一本都很厚,都很難,甚至有「生理生化必有一掛」之說。記得小編讀大學時,醫學專業是我們學校最好的專業,醫學生每周的課都是滿的,基本上相當於高三的學習強度,平時大部分醫學生都在圖書館啃書。

其次,醫學學制長,「變現慢」。正兒八經的醫學專業本科都是讀5年,本科階段醫學生已經要比別的專業學生多學一年,本科畢業後工作還很難找,醫學生在5年本科生涯後基本上都要讀研。醫學本科生畢業後讀研,讀研又是3年,然而讀研後也並不是終點,如果讀學碩,碩士畢業後還有3年規培期,搞完這些學生已經快30了。

最後,醫學畢業工資低,工作壓力大。醫學專業畢業,大多學生進入公辦醫院工作,然而現階段這些單位工資並不高,養家餬口沒問題,但是想靠工資買房買車那就有些不太可能了。醫生這份工作,加班值班是常態,有時還要面對病人家屬的不理解,壓力是十分大的。

然而即使如此,在高考錄取中,醫學院校的分數卻一路高歌猛進,部分雙非醫學院校的錄取分數甚至超過985高校,首都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等雙非醫學院校錄取分數讓人乍舌,徐州醫科大學、遵義醫科大學等二本醫科大學錄取分數也要超過一本線幾十分。

究其原因,還是學歷貶值惹的禍。如今大學生越來越多,「大學生」這幾個字已經沒有了當年的含金量,如果學個技術含量不高的專業,畢業出來和其他大學生的差別並不大,沒有競爭優勢。然而醫學這個專業有著很強的專業壁壘,學的是一門其他專業學生難以觸及的「技術」,這門技術保障了醫學生的競爭優勢。而且,現在的醫學讀完研找工作並不難,雖然賺的不多,但是好歹也算是旱澇保收,並且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想必這是考生選擇學醫的原因吧!

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武大、華科醫學專業投檔線又漲了
    武漢大學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口腔醫學被列入世界一流建設學科。「越是高分考生,越傾向於選擇本碩連讀、本碩博連讀等長學制專業。這樣將來可以規避考研風險,滿足醫學生就業的學歷要求。」
  • 這一醫學專業,比臨床醫學輕鬆,掙錢也不少,想學醫不想太累可選
    醫學專業中,臨床醫學雖然實力強,學了之後有前途,但並不是每個考生都喜歡的,當然也不是很多考生學醫都以掙錢為目的,學醫學別的專業就可以滿足這些考生的需要,比如就業後較輕鬆的這一醫學專業就頗受考生們的喜愛,這就是影像醫學專業,那麼它和臨床醫學有什麼區別呢?
  • 女生想學醫,但臨床醫學太苦太累?這幾個醫學專業性價比更高!
    作為一大類最受歡迎的專業之一,雖說年年都有人抱怨學醫太苦太累、後悔無比,但是卻依然阻擋不了醫學就業穩定、地位較高且薪資待遇不錯的誘人特點。在諸多醫學類專業中,備受吐槽的應該就是醫學專業巨頭——臨床醫學,就讀學生紛紛表示學習課業內容太多太重,學制長、難度大,總感覺付出與投入不成正比,報考性價比太低。
  • 40所專科醫學院,分不高想學醫的2020考生參考
    醫學專業目前很吃香,因為它是一項技術工作,很多考生覺得大專學醫就業不好,不穩定,其實隨著醫療機構的不斷改革,現在醫生也要取消編制了,所以未來醫生也沒有編制一說,只要有醫師資格證,不管到哪所醫院都可以應聘,可能有小夥伴說,現在臨床醫學碩士都不好找工作,大專可能連一點機會都沒有。
  • 這3大非臨床醫學專業:就業率高,工作不累,想學醫不想太累可選
    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醫學等專業都是很受考生和家長的認可,因為只有這些醫學專業才能當正式的醫生,也就是說在醫院有處方權,話說處方權也算是一個醫生比較有成就的一個權限,想想自己學醫至少5年,出來後在醫院只能做輔助主治醫生工作,成就感會大為降低,這也是為何很多家長和考生會把臨床醫學作為第一選擇的主要原因所在。
  • 2020高職擴招在職讀全日制大專,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
    高職擴招是2019年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一種社會人員在職提升學歷的一種模式,不用到校學習就可以拿到全日制大專學歷。畢業享受國家相同福利待遇。有很多同學問劉老師,我可以通過單招報名口腔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嗎?
  • 2020高職擴招在職讀全日制大專,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學
    高職擴招是2019年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一種社會人員在職提升學歷的一種模式,不用到校學習就可以拿到全日制大專學歷。畢業享受國家相同福利待遇。 口腔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屬於國控專業,不通過單招進行招生,每年報考人數就多,基本上名額都是不夠的,所以不需要單招來滿足學校招生計劃。單招一般是護理學和含技術類的醫學專業。對於成績不理想或者畢業很多年的學生,從事醫學工作者想從事醫學的,那麼這類學生想要學醫要怎麼辦,還可以通過什麼方式可以獲取學歷。
  • 口腔醫學前景好嗎?口腔醫學學什麼?什麼樣的人適合學口腔醫學?
    五年制的學生畢業後將獲得學術學士學位;北京大學,空軍軍醫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等八年制口腔醫學專業學院。畢業後被授予醫學博士學位。天津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武漢大學等建立了「 5 + 3」口腔醫學體系。經過五年的學習,他們將直接進入醫院。在攻讀碩士學位(專業型)時,他們可以接受定期培訓。直接工作。
  • 成績達到了二本線,學習醫學有前途嗎?高考考生值得注意
    相信不少家長會說,學醫挺不錯的,不過現在學醫不僅僅在學歷上要求比較高,而且對於個人的資質也是有很大要求,本科生其實很難在醫學行業中生存一位學醫的專家給出了正確的答案,作為高考生一定要引起注意才可以。如果你的成績剛好達到二本分數線,這個時候你又想報考醫學專業,其實還是可以的,大家不要太糾結了,有這幾個原因可以考慮一下,看一下自己是否適合去學習。
  • 醫學五大熱門專業解讀,想學醫的看看,這些醫學專業當不了醫生!
    臨床醫學:學制長、分數高、要求嚴01、專業解析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將來大多會從事臨床工作,也就是醫院中各科室的臨床大夫。女醫師協會健康管理中心楊主任表示,由於學科的特殊性,醫學專業就業面窄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臨床醫學,雖然每年的畢業生很多,但就業率並不特別高。實際上,很多醫學院校畢業生進入醫院就業的比例不到40%。我國大醫院的體制基本都是國家事業單位,很多人都想進入大城市的大醫院。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醫院就業率相當低。
  • 這10所「專科醫學院校」適合本地考生,畢業找工作容易,認可度高
    實際上學醫不是一個很容易的過程,不管本科專科都是如此,需要有很大的毅力才能夠堅持學下去,本科生學醫尤其是臨床醫學都需要考研,更何況專科生如果想要學醫的話,爭議比較大的專業報考其實是沒有太大必要的,因為就業質量並不算高。
  • 學醫14年後才成為主治醫生,24年後為主任醫師,為何錄分哪麼高?
    馬上要到2020高考志願填報了,對於今年很曲折的高考經歷,很多考生也懂得了專業的重要性,因為很多2020畢業生因為報考冷門專業找不到工作,只有繼續讀研,對於學醫來說,雖然很困難,但是大家報考醫學專業的熱情依然不減,學醫到底划算嗎?聽資深醫生聊一聊自己的親身經歷。
  • 報醫學的人更多了?學醫真的有這麼好嗎,這4點使學醫很香
    報醫學的人更多了?學醫真的有這麼好嗎,這4點使學醫很香。 剛剛過去的8月19日是中國醫師節,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醫師節顯得尤為特殊。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我國醫護人員拼盡全力奮戰在一線,不顧自己的生死安危,努力診治每一位新冠感染者。
  • 學醫要有高學歷?這3個醫學專業學歷要求不高但就業好,前途光明
    醫學專業一直是高考志願填報的熱門專業,不僅就業容易薪資高,而且越老越吃香。但是很多人都知道,醫學專業對學歷要求非常高,基本上都要研究生或博士,本科學歷也很難找到好工作。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醫學專業都對學歷有高要求,有些醫學專業對學歷要求並不高,但很好就業。這裡給大家分享有些對學歷要求不高的醫學專業,就算只是本科也有好發展。學醫要有高學歷?
  • 報考醫學一直很熱門,學醫有4大優勢,有的優勢超出想像
    一直以來,與社會輿論不同的是,報考醫學院校和醫學專業的考生比例還是很大的,是熱門專業之一。因為,學醫的優勢非常明顯,那麼,學醫到底具有哪些優勢?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些優勢?一方面對未來的職業有好處,也是醫護職業的需要;另一方面,學醫學到的東西多,這對自己難道沒有好處嗎?
  • 電子科大的臨床醫學?新籤三甲附屬醫院,錄取分數還是有些高
    學醫難,學醫所需要的高考分數高,是許多人的共識。不過在有了教育部的明確發聲後,相信會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學醫的機會。然而對於醫學,我們也是知道的,它不是簡簡單單的新增一個醫學院或者是新增一個專業那樣簡單,而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所以面對教育部的支持,也有人有著自己的擔心。擔心什麼呢?擔心新增高校臨床醫學的認可度,或者說是否有足夠的實力開設好臨床醫學。
  • 誰說高分才能學醫?這些醫學專業學歷不高但很好就業,薪資不低!
    那些985、211之列的醫科大學更是個個都以高分聞名,使得大多數考生只能望而卻步。但是,醫學作為長盛不衰的就業領域,有著穩定長期的人才需求;如果能進入編制,穩定性和薪資待遇都會有更高的保障,著實相當誘人。但是,臨床醫學等專業都是出了名的「高分才有出路」,非高分學子該選擇哪些專業更適合呢?今天要說的這幾類醫學專業,更加適合非高分考生選擇。
  • 女生學醫,選醫學影像技術還是臨床醫學?前者是技師後者是醫生
    女生學醫目前人數也是比較多的,在大學可以說男女基本能佔到一半,雖說學醫很辛苦,但是真正成為一名醫生後,前途很好,薪酬不錯,作為女生學醫,硬核的臨床醫學當然會更好,但是還是要看女生的性格,如果性格不太潑辣,比較文靜的話,最好還是選擇醫學影像技術更好一些,為何這麼說呢?
  • 可以上985非醫學專業分數,卻要上雙非醫學院,這些學醫的笨嗎?
    醫學院校錄取分數高一直持續了這麼多年,很多網友一直不鼓勵考生學醫,對於鼓勵學醫的文章,很多網友都是吐槽多於鼓勵,但考生們還是前赴後繼,踴躍地投入到學醫的大軍當中,尤其是很多雙非醫學院校,臨床、口腔等實力強的醫學專業錄分超過很多985、211的非醫學專業,很多人就不明白了,明明可以上
  • 想報考醫學院校?你未必夠格!
    問題一:醫學專業的門檻高嗎?所以,想要成為未來的杏林聖手,進入理想的醫學院校,不低的高考分數是必不可少的硬體條件。因為醫學生本科後大都需要深造,考研、考博進入更高等學府者多不勝數,不少大醫院招聘時並不會計較第一學歷,這對於高考失利又有志從醫的考生是個利好消息,只要大學期間刻苦努力,考研、考博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名校夢。此外,院校博士點、碩士點的數目是其學科建設的重要評價指標,也應該作為擇校的參考。